在TVS二极管选型中,工作电压(VRWM)、钳位电压(VC)和击穿电压(VBR)的计算与参数关系需遵循以下原则:
一、参数定义及相互关系
-
工作电压(VRWM)
- 定义:TVS可长期稳定工作的最高电压。在VRWM下,TVS处于截止状态,漏电流极小(通常<100nA)。
- 关系:VRWM < VBR,通常取VRWM ≈ 80%~90% VBR。
-
击穿电压(VBR)
- 定义:TVS进入雪崩击穿的阈值电压,一般指通过1mA电流时的电压值,测试时间需≤400ms以避免器件损坏。
- 范围:规格书中标为VBR_min~VBR_max,设计时需确保VBR_min > 系统最大工作电压,例如若系统最大电压为30V,则选VBR_min≥32V
-
钳位电压(VC)
- 定义:施加峰值脉冲电流(如8/20μs波形)时,TVS两端的最大限制电压。
- 关系:VC > VBR,且必须满足VC < 被保护电路的耐受电压。例如,若芯片耐受电压为50V,则选VC_max ≤45V。
系统正常工作峰值电压 < VRWM < VBR < VC< 被保护电路的耐受电压
二、参数计算与选型步骤
-
确定VRWM
- 公式:VRWM ≥ 系统正常工作峰值电压 × 1.2(留20%裕量)。
- 示例:若电路工作电压为24V,则选VRWM≥28.8V(可选30V或相近标称值)。
-
计算VBR范围
- 依据VRWM推算:VBR_min ≈ VRWM / 0.85(假设VRWM为85% VBR)。
- 示例:若VRWM=24V,则VBR_min≈28.2V,可选VBR范围28V~32V。
-
验证VC
- 根据浪涌电流IPP计算VC:查阅TVS规格书的VC-IPP曲线,确保在最大浪涌电流下VC不超过被保护电路极限。
- 示例:若IPP=10A时VC=40V,且被保护电路耐压为45V,则满足要求。
三、典型设计误区
- VRWM过低:若VRWM接近电路工作电压,漏电流可能影响高精度模拟电路(如ADC采样)
- VBR余量不足:VBR_min未高于系统最大电压,导致TVS提前动作,影响正常电路功能。
- 忽略VC动态特性:仅关注静态参数,未结合实际浪涌波形(如8/20μs)验证VC15。
四、选型示例
以保护24V电源系统为例:
- 选VRWM=24V(如LM1K24CA)
- VBR范围:28V~32V(满足VRWM=24V的85%)
- VC_max=38V(确保低于后级电路耐压40V)
- 验证IPP=2kA时VC是否超标15。
通过上述步骤可确保TVS在保护电路时兼顾可靠性与成本效益。
参数 | 计算公式/准则 | |
---|---|---|
VRWM | ≥系统电压×1.2,且≈80%~90% VBR | |
VBR | VBR_min >系统最大电压,且≈VRWM/0.85 | |
VC | <电路耐受电压,且VC=VBR+IPP×R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