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网口回环测试(亲自测试有效)

最近碰到这样一个问题,一台linux机器上装有两个网卡,分别为eth0和eth1,将这两个网卡用网线直接连接起来,要进行回环测试,也就是从eth1发数据从eth0收到,从eth0发数据从eth1收到。

本来,通过原始套接字,直接绑定到指定的网卡上进行接收和发送数据,是很容易完成任务。但要求是要用基于IP的协议,TCP或UDP完成测试。Linux的内核对从一个网络地址发往另一个网络地址的数据包,如果这两个网络地址同属一个host,则这个数据包会直接在内部转发,根本不会放到网络设备上。后来经过一番实验,弄出了下面的脚本:

 

#!/bin/bash

ETH0_MAC=00:11:22:33:44:55
ETH1_MAC=00:11:22:33:44:66

ifconfig eth0 hw ether $ETH0_MAC
ifconfig eth1 hw ether $ETH1_MAC

ifconfig eth0 192.168.1.1 netmask 255.255.255.0
ifconfig eth1 192.168.1.2 netmask 255.255.255.0


#ip route flush table all
route add 192.168.1.11 dev eth0
route add 192.168.1.22 dev eth1


arp -i eth0 -s 192.168.1.11 $ETH1_MAC
arp -i eth1 -s 192.168.1.22 $ETH0_MAC


iptables -t nat -F

iptables -t nat -A POSTROUTING  -s 192.168.1.1  -d 192.168.1.11 -j SNAT --to-source             192.168.1.22
iptables -t nat -A PREROUTING   -s 192.168.1.22 -d 192.168.1.11 -j DNAT --to-destination        192.168.1.2

iptables -t nat -A POSTROUTING  -s 192.168.1.2  -d 192.168.1.22 -j SNAT --to-source             192.168.1.11
iptables -t nat -A PREROUTING   -s 192.168.1.11 -d 192.168.1.22 -j DNAT --to-destination        192.168.1.1

 

为了简单起见,脚本弄了两个临时的MAC地址,分别设定在eth0和eth1上,然后分别为其设定IP地址为192.168.1.1和192.168.1.2。

然后是路由表的设置,设置了两个到目的地址的路由,目的地址分别是192.168.1.11和192.168.1.22。这两个地址其实是没有主机与其对应的。

然后设置了两条静态ARP表项,这样发往这两个IP地址的数据包就不会再有ARP请求。注意192.168.1.11会解析到eth1的MAC地址, 192.168.1.22会解析到eth0的MAC地址。

 

最后是设置iptable SNAT和DNAT,这是关键所在:

将从192.168.1.1出去的包的源地址改为192.168.1.22

将收到的目的地址为192.168.1.22的包的目的地址改为192.168.1.2

将从192.168.1.2出去的包的源地址改为192.168.1.11

将收到的目的地址为192.168.1.11的包的目的地址改为192.168.1.1

 

在执行了上面的脚本后,可以绑定在192.168.1.1上向192.168.1.11发数据,该数据包就会经过网线被eth1收到, 反之亦然,可以绑定在192.168.1.2上向192.168.1.22发数据,如:

ping -I 192.168.1.1 192.168.1.11

ping -I 192.168.1.2 192.168.1.22

 

如果用udp或tcp测试,则要用bind()将套接字绑定在对应的地址上。

在192.168.1.1看来,另一个网卡的地址是192.168.1.11, 而在192.168.1.2看来,另一个网卡的地址是192.168.1.22。用iptables在中间做了转换。

### Vivado环境中网口回环测试的设置与执行 #### 1. 环境准备 为了确保能够顺利进行网口回环测试,需确认所使用的计算机硬件环境满足需求。对于千兆网卡的支持情况应当提前了解并验证其兼容性[^1]。 #### 2. 创建项目与设计输入 启动Vivado软件后创建一个新的RTL工程项目,在Block Design视图里添加必要的IP核组件来构建系统的逻辑框架。当涉及到ZYNQ或FMQL平台上的以太网应用开发时,务必记得在BD界面内激活相应的外设选项,比如`Enet0/1`接口以及辅助通信串口`UART0/1`等资源的选择[^2]。 #### 3. 配置GMII接口参数 针对具体的物理层(PHY)连接方式,这里采用的是通用介质独立接口(GMII),它允许处理器通过更高速率的数据交换实现MAC到PHY之间的交互操作。因此,在完成初步的设计搭建之后,还需要进一步调整有关GMII的相关属性设定,使之适应实际应用场景下的工作模式要求。 #### 4. 编写UDP协议栈程序 利用Xilinx官方提供的库函数或者自行编写驱动代码来处理传输控制层面的任务。这部分主要集中在应用程序部分,可以借助于Vivado自带的SDK工具来进行C/C++源文件编辑、编译链接等一系列流程化作业。重点在于实现发送方与接收端之间基于UDP报文格式的消息传递机制,并加入简单的校验逻辑以便后续分析结果准确性。 #### 5. 执行回环自测过程 最后一步就是运行整个系统并对其实现的功能做全面性的检验。可以通过修改目标板子上电后的默认行为让其自动进入本地环回状态;也可以编程模拟远程主机发起请求后再由同一设备响应的方式达成闭环效果。期间要注意观察波形仿真器给出的状态变化曲线以及其他形式的日志记录信息,从而判断当前配置是否合理有效。 ```c // 示例:简单UDP Echo Server (伪代码) #include <lwip/udp.h> void udp_echo_server(void *arg){ struct udp_pcb *pcb; pcb = udp_new(); // 绑定监听地址和端口号 udp_bind(pcb, IP_ADDR_ANY, ECHO_PORT); while(1){ err_t ret; struct pbuf *p; // 接收数据包 ret = udp_recvfrom(pcb, &p, NULL, NULL); if(ret == ERR_OK && p != NULL){ // 发送相同内容作为回应 udp_sendto(pcb, p->payload, p->len, ... ); // 清理内存 pbuf_free(p); } } } ```
评论 4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AlexFang0904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