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稳态触发器 | 特点 / 构成

注:本文为 “单稳态触发器” 相关文章合辑

未整理去重。

如有内容异常,请查阅原文。


什么是单稳态触发器_单稳态触发器特点以及构成

屈育成 2018-03-27 09:24

什么是单稳态触发器

顾名思义,单稳态触发器只有一个稳定状态,一个暂态。没有触发脉冲时,触发器输出端可以保持的状态,就是稳态。在触发脉冲作用下,单稳态触发器由稳态翻转到暂态,暂态保持一段时间后,将自动变回稳态,暂态维持的时间就是单稳态触发器的输出脉宽。

单稳态触发器的电路组成

如图所示,其中 R、C 为单稳态触发器的定时元件,它们的连接点 Vc 与定时器的阈值输入端(6 脚)及输出端 Vo‘(7 脚)相连。单稳态触发器输出脉冲宽度 tpo=1.1RC。

什么是单稳态触发器_单稳态触发器特点以及构成

Ri、Ci 构成输入回路的微分环节,用以使输入信号 Vi 的负脉冲宽度 tpi 限制在允许的范围内,一般 tpi》5RiCi,通过微分环节,可使 Vi’的尖脉冲宽度小于单稳态触发器的输出脉冲宽度 tpo。若输入信号的负脉冲宽度 tpi 本来就小于 tpo,则微分环节可省略。

定时器复位输入端(4 脚)接高电平,控制输入端 Vm 通过 0.01uF 接地,定时器输出端 Vo(3 脚)作为单稳态触发器的单稳信号输出端。

单稳态触发器特点

⑴电路只有一个稳定的状态,另一个状态是暂稳态,不加触发信号时,它始终处于稳态;

⑵在外加触发脉冲(上升沿或下降沿)作用下,电路才能由稳态进入暂稳态,暂稳态不能长久保持,经过一段时间后能自动返回原来的稳态;

⑶暂稳态持续的时间取决于电路本身的参数,与外加触发信号无关。

什么是单稳态触发器_单稳态触发器特点以及构成

门电路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

或非门电路和与非门电路都可以构成单稳态触发器。

1、或非门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

下图所示为或非门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电路由或非门 D1,非门 D2,定时电阻 R 和定时电容 C 组成。该单稳态触发器由正脉冲触发,输出一个脉宽为 Tw 的正矩形脉冲。

什么是单稳态触发器_单稳态触发器特点以及构成

单稳态触发器电路处于稳态时,由于反相器 D2 输入端经 R 接 + VDD,其输出端为 0,耦合至 D1 输入端使 D1 输出端为 1,电容 C 两端电位相等,无压降。

当在触发端加入触发脉冲时,或非门 D1 输出端变为 0,由于电容两端的电压不能突变,因此 D2 输入端也变为 0,D2 输出端变为 1,由于输出端电压又反馈到 D1 输入端形成闭环回路,所以电路一经触发后,即使取消触发脉冲 Ui 仍能保持暂稳状态,此时,电源 + VDD 开始经 R 对 C 充电。

随着 C 的充电,D2 输入端电位逐渐上升。当达到反相器 D2 的转换阈值时,D2 输出端又变为 0. 由于闭环回路的正反馈作用,D1 输出端随即变为 1,电路回复稳态。直至再次被触发,该电路各点波形如下图所示。

什么是单稳态触发器_单稳态触发器特点以及构成

2、与非门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

下图所示为与非门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电路由与非门 D1,反相器 D2,定时电阻 R 和定时电容 C 组成。和利用或非门单稳态触发器不同的是,定时电阻 R 不是接 + VDD,而是接地。该单稳态触发器由负脉冲触发,输出一个脉宽为 Tw 的负矩形脉冲。

什么是单稳态触发器_单稳态触发器特点以及构成

单稳态触发器电路处于稳态时,由于反相器 D2 输入端经 R 接地,其输出端为 1,耦合至 D1 输入端使 D1 输出端为 0,电容 C 两端电位相等,无压降。

当在触发端加入触发脉冲时,与非门 D1 输出端变为 1,由于电容两端的电压不能突变,因此 D2 输入端也变为 1,D2 输出端变为 0,电路进入暂稳态,随着 C 的充电,D2 输入端电位逐步下降,当达到反相器 D2 的转换阈值时,D2 输出端又变为 1,电路回复稳态。直至再次被触发,该电路各点波形如下图所示。

什么是单稳态触发器_单稳态触发器特点以及构成

D 触发器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

D 触发器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电路如下图所示。R 为定时电阻,C 为定时电容。D 触发器的数据端 D 接 1 电平(+VDD),置 1 端 S 接地,输出端 Q 经 RC 定时网络接至置 0 端 R,触发脉冲从 CP 端输入,输出信号由 Q 端输出。该单稳态触发器由正脉冲触发,输出一个脉宽为 Tw 的正矩形脉冲。

什么是单稳态触发器_单稳态触发器特点以及构成

电路处于稳态时,Uo 为 0,当触发脉冲 Ui 加至 CP 端时,Ui 上升沿使数据端 D 的 1 到达输出端 Q,电路转换为暂稳态,U0=1,并经 R 向 C 充电。

随着充电的进行,当电容 C 上的电压达到 R 端的转换电压时,使 D 触发器置 0,Uo=0,电路回复稳态。这时 C 经 R 放电,为下一次触发做好准备。该电路各点波形如下如图所示。

什么是单稳态触发器_单稳态触发器特点以及构成

时基电路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

555 时基电路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如下图所示。RC 组成定时网络,555 时基电路的置 0 端(第 6 脚)和放电端(第 7 脚)并接于定时电容 C 上端。触发脉冲 Ui 从 555 时基电路的置 1 端(第 2 脚)输入,输出信号由 3 脚输出。555 时基电路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由负脉冲触发,输出一个正矩形脉冲。

什么是单稳态触发器_单稳态触发器特点以及构成

电路处于稳态时,Uo=0,放电端(第 7 脚)导通到地,电容 C 上无电压。当负触发脉冲 Ui 加到 555 时基电路的 2 脚时,电路翻转为暂稳态,Uo=1,放电端(第 7 脚)截止,电源 + VCC 开始经 R 向 C 充电。

由于 C 上电压直接加到 555 时基电路的置 0 端(第 6 脚),当 C 上的充电电压达到三分之二 VCC 时(置 0 端阈值),电路再次翻转,回复稳态。该电路各点波形如下图所示。

什么是单稳态触发器_单稳态触发器特点以及构成


单稳态触发器(cmos 门电路构成)-微分型

孔言66 于 2020-03-23 20:54:17 发布

一、引言

  1. 什么是单稳态触发器
  • 第一,它具有暂态和暂稳态两个不同工作状态。
  • 第二,在外界触发脉冲作用下,能从稳态翻转到暂稳态,并且在暂稳态持续一段时间,再自动返回稳态。
  • 第三,暂稳态维持时间仅取决于电路本身参数,与其他无关。
  • 具有以上特点的触发器称之为单稳态触发器。
  1. 它有什么用
  • 用于脉冲整形、延时、定时。例如:楼道声控电灯、感应水龙头均可由其实现。
  1. 它的核心原理是什么
  • 我认为主要有二,一是电容的充放电的延时效应;二是门电路的阈值电压。
  • 下面的电路原理分析会紧靠这两点,读者需深知。

二、背景知识

Tips:学习过数电的同志肯定很难忘第三章的门电路,这块讲的是数电基础期间门电路的内部构成和特性。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那几章我们都没用上这块知识,但却是脉冲发生的产生和整形这章的基础知识。但读者无需害怕,笔者会提取门电路这章核心知识点,足够理解单稳态触发器实现过程。

  1. 门电路(与门、或门、与非门、或非门、反相器等):
  • 分类
  • 按生产工艺分为 CMOS 型和 TTL 型(读者无需太关注 CMOS 和 TTL 是什么,只需记住这两种工艺做出来的门电路的特性参数不同,这点很关键)。
  • 主要参数
  • CMOS 门电路:
    • V O H ≈ V D D V_{OH}\approx V_{DD} VOHVDD (输出‘1’等效电压为 V D D V_{DD} VDD(电源电压))
    • V O L ≈ 0 V V_{OL}\approx0V VOL0V (输出‘0’等效电压为(0V))
    • V T H ≈ 1 2 V D D \mathop{V}_{TH}\approx \frac{1}{2}\mathop{V}_{DD} VTH21VDD (阈值电压为电源的一半,阈值电压指逻辑 0、1 的界定值,小于阈值电压认为逻辑‘0’,大于为逻辑‘1’。)
  • TTL 电路:
    • V O H ≈ 3.4 V V_{OH}\approx3.4V VOH3.4V
    • V O L ≈ 0 V V_{OL}\approx0V VOL0V
    • V T H V_{TH} VTH 不同型号不同,题中会给)
    • 注:有些题目会给出,依照题目为准。
  1. 电容特性:
  • 保持两端电压不变,不能瞬时突变,这样解释了为啥电容通交流阻直,当接入交流时,电容两端电压近似相等,看做短路。(电感特性与之相反)
  • 注:以上两点是以下电路分析的重点。

三、电路分析


图一由 cmos 门电路构成的微分型单稳态触发器

为什么叫微分型呢,因为电路中含有一个微分电路。

一阶 RC 微分电路示意图

接下来我会从稳态下、脉冲触发下两种情况分析电路各点变化:

1. 稳态分析

  • 一个电路稳态究竟如何,我们需要用遍历的方法得出,即考虑所有情况看哪种符合。

  • 若输入 V i = 0 V_i = 0 Vi=0 V i = 1 V_i = 1 Vi=1 结果一样),由于电容隔直特性, V d = 0 Vd = 0 Vd=0,假设 V o = 1 V_o = 1 Vo=1,则 V o 1 = 0 V_{o_1} = 0 Vo1=0 V i 2 = 1 V_{i2} = 1 Vi2=1(还是电容隔直特性), V o = 0 Vo = 0 Vo=0,电路并不稳定,故 V o 1 = 1 V_{o_1} = 1 Vo1=1(推导如上方法)。

  • 通过稳态分析,我们可以得出: V i = 1 Vi = 1 Vi=1时, V d = 0 Vd = 0 Vd=0 V o 1 = 1 V_{o_1} = 1 Vo1=1 V i 2 = 1 V_{i_2} = 1 Vi2=1 V o = 0 Vo = 0 Vo=0,由此我们可以画出稳态下各点电压波形图(一定要准确,否则影响脉冲触发后的波形变化)。

2. 脉冲触发分析

  • V i Vi Vi 正跳变(由‘0’变为 V m Vm Vm),由于电容 C d Cd Cd 上电压不能突变(来不及充电,看做短路),则 V d = V m Vd = Vm Vd=Vm,之后电容开始充电, V d = V i − V i − 1 Vd = Vi - V_{i - 1} Vd=ViVi1(这里可能原文档有笔误,不太明确准确含义),故 V d Vd Vd 电压开始减少。(注:我也提到了这块是微分电路,电容充放电时间取决于时间常数 τ \tau τ,若是 τ \tau τ 很小,即电容充电时间短,也就形成所谓尖峰脉冲,反之,若时间长,就是电压跟随的效果)而 V o 1 = 0 Vo_1 = 0 Vo1=0,此时 V i 2 V_{i_2} Vi2 先变为 0 0 0,之后电容 C C C 开始充电, V i 2 V_{i2} Vi2 电压逐渐增加(原因同上,这也是为啥我上面提到电容特性原因),此时 V o = 1 Vo = 1 Vo=1,随着 V i 2 Vi2 Vi2 逐渐增大,当 V i 2 = V T H V_{i2} = V_{TH} Vi2=VTH 时,反相器 G 2 G_2 G2 电压发生反转,此时 V o = 0 Vo = 0 Vo=0(这也是为啥我上面提到门电路特性参数的原因)。到此,最关键的一部分已经说完了,下面分析都与此类似,读者一定要搞明白这块。

  • V i Vi Vi 负跳变(由 V m Vm Vm 变为 0 0 0),由于电容 C d C_d Cd 上电压不能突变(来不及放电,看做短路, V C d = V m V_{Cd}=Vm VCd=Vm(左正右负)),则 V d = 0 Vd = 0 Vd=0,之后电容开始放电, V d = − V m Vd = -Vm Vd=Vm(接在电容负极),故 V d Vd Vd 电压开始增加,电容电放完后, V d = 0 Vd = 0 Vd=0,又形成一个负尖峰脉冲。上面分析到电容 C C C 充电到 V T H V_{TH} VTH 后, V 0 = 0 V_0 = 0 V0=0,则此时, V o 1 = ‘ 1 ’ V_{o_1} =‘1’ Vo1=‘1’(逻辑 1,其实为 V D D V_{DD} VDD),则 V i 2 = V D D + V T H V_{i_2} = V_{DD} + V_{TH} Vi2=VDD+VTH,之后电容 C C C 开始充电, V i 2 V_{i2} Vi2 开始减小,直到 V D D V_{DD} VDD。(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各点电压是相互影响的,不能孤立分析一处,而是齐头并进,这也是最难得地方)

  • 到此一个脉冲的分析到此结束,其他脉冲分析完全一样,作图时,我们只需要分析一个脉冲即可,其他脉冲的将图形平移即可。

img

图三输入正跳变,各点电压变化趋势

综上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各点电压波形图。

img

图四各点电压波形

四、电路计算

一般主要计算的是 V o Vo Vo 输出脉冲宽度 t w t_w tw。有啥用呢?

举个例子:我们用该电路设计楼道电灯声控装置,你喊了一声,电灯亮了,但亮多久就是这个 t w t_w tw

接下来怎么算,首先你得知道电容三要素法,再则就是电容充电的状态。

电容三要素法:

f ( t ) = f ( ∞ ) + [ f ( 0 + ) − f ( ∞ ) ] e − t τ \large f(t)=f(\infty)+[f(0_+ ) - f(\infty)]e^{-\frac{t}{\tau}} f(t)=f()+[f(0+)f()]eτt

初始值 f ( 0 + ) f(0_+ ) f(0+)

稳态值 f ( ∞ ) f(\infty) f()

时间常数 τ \tau τ

推导可得:

t = τ ln ⁡ f ( 0 + ) − f ( ∞ ) f ( t ) − f ( ∞ ) \large t = \tau\ln\frac{f(0_+ ) - f(\infty)}{f(t)-f(\infty)} t=τlnf(t)f()f(0+)f()

电容充放电状态:

img

由图可知: f ( 0 + ) = 0 f(0_+)=0 f(0+)=0 f ( t ) = V T H f(t)=V_{TH} f(t)=VTH f ( ∞ ) = V D D f(\infty)=V_{DD} f()=VDD

注: f ( 00 ) f(00) f(00)是一个周期内电容最终电压趋,若是放电过程,一般为 0。

综上得出最终结果:

t W = R C ln ⁡ V D D − 0 V D D − V T H = R C ln ⁡ 2 = 0.69 R C \begin{align*} \mathop{t}_{W} &= RC\ln \frac{\mathop{V}_{DD}-0}{\mathop{V}_{DD}-\mathop{V}_{TH}} \\ &= RC\ln 2 = 0.69RC \end{align*} tW=RClnVDDVTHVDD0=RCln2=0.69RC

五、结语

由 cmos 门电路构成微分型单稳态触发电路分析到此结束,还有其他三种单稳态触发器,在此不再详细分析,其分析核心方法是一样的,关键是对电容充放电过程的理解以及门电路的器件特性参数的了解,把握好这两点,剩下就是按部就班的一步步分析,注意不同于时序逻辑电路,这里每一点电压都相互影响,所以必须同步分析,如果想验证自己画的图究竟对不对,可以使用 Multisim 软件进行仿真分析,这也是最准确的。

img

参考:[1] 阎石.数字电子基础基础(第五版)


单稳态触发器

一只小汤姆于 2020-09-14 00:31:07 发布

1. 工作特点

  1. 有一个稳态和一个暂稳态。
  2. 电路由暂稳态自动变回稳态;而需要触发信号才能由稳态变成暂稳态。
  3. 脉宽持续时间只取决于电路结构。

用的逻辑门不同,单稳态触发器的触发信号和稳定状态不同。

2. 输出脉冲宽度

输出脉冲宽度 t w t_w tw 的计算公式为:

t w = 0.7 × R × C t_w = 0.7 \times R \times C tw=0.7×R×C

3. 功能

(1) 定时

  • 工作原理: 对于一个高电平有效的电路,利用单稳态触发器的输出脉宽 t w t_w tw,使其只有在单稳态触发器被触发后的 t w t_w tw 时间内工作。

(2) 延时

  • 工作原理: 对于一个下降沿有效的电路,利用单稳态触发器的输出脉宽 t w t_w tw,将输入信号的下降沿延迟 t w t_w tw 的时间才送到工作电路。

(3) 噪声消除电路

  • 工作原理: 当单稳态触发器被触发后,会保持一个 t w t_w tw 时间的高电平输出,期间无论输入怎样变化都不会影响输出,这样就消除了部分噪声。

单稳态触发器、施密特触发器

陌夏微秋已于 2024 - 11 - 12 09:55:53 修改

一、单稳态触发器

前面介绍的触发器,有 0、1 两个稳定状态,因此,这种电路也被称为双稳态电路。一个双稳态电路可以保存一位二值信息。本章介绍的单稳态触发器与双稳态电路不同,它只有一个稳定状态,并具有如下的工作特点:

  1. 没有触发脉冲作用时,电路 处于一种稳定状态

  2. 在触发脉冲作用下,电路会由稳态翻转到暂稳态。暂稳态是一种不能长久保持的状态

  3. 由于 电路中 R C RC RC 延时环节的作用,电路的暂稳态在维持一段时间后,会自动返回到稳态。暂稳态持续时间由 R C RC RC 延时环节参数值决定。

单稳态触发器被广泛地应用于脉冲的变换、延时和定时等。

img

由于 R C RC RC 的存在,输入 V I V_{I} VI 的波形被展宽到了 V O V_{O} VO

1、参数计算

输出脉宽时间 : t w ≈ 0.7 × R C t_{w} \approx 0.7 \times RC tw0.7×RC

恢复时间 : t r e ≈ 3 − 5 × R C t_{re} \approx 3 - 5 \times RC tre35×RC

工作频率 : f m ≤ 1 t w + t r e f_{m} \leq \frac{1}{t_{w} + t_{re}} fmtw+tre1

2、应用场景

(1)定时

img

可以看到,当 V I V_{I} VI 输入一个窄脉冲, V B V_{B} VB 固定输出一个 t w t_{w} tw 宽度的脉冲,和定时脉冲进行与非门操作,即可得到有效脉冲。控制 R C RC RC ,即可控制一次脉冲的定时时间

(2)延时

img

可以看到 V O V_{O} VO 对比 V I V_{I} VI其输出的上升沿进行了延时,延时时间为 t w 1 t_{w1} tw1,延时后输出的脉宽为 t w 2 t_{w2} tw2

(3)噪声滤波

img

通过合理选择 R C RC RC,使得 V O V_{O} VO 的输出脉宽 t w > V I t_{w} > V_{I} twVI 的脉宽,而同时小于噪声的脉宽,即可实现噪声的有效滤波。

二、施密特触发器

施密特触发器常用于 波形变换、幅度鉴别 等。根据输入、输出相位关系的不同,施密特触发器分为 同相输出和反相输出 两种类型 。施密特触发器具有以下工作特点:

  1. 电路属于 电平触发,对于缓慢变化的信号仍然适用。当输入信号达到某一电压值时,输出电压会发生跳变。但输入信号在增加过程和减小过程中,使输出状态跳变时,所对应的输入电平不相同
  2. 由于电路内部的正反馈的作用,当电路输出状态变换时,输出电压波形的边沿很陡直。

1、门电路施密特触发器

img

(1)原理与波形

由 CMOS 反相器构成,前文提到,施密特触发器是电平触发,但输入信号在增加过程和减小过程中,使输出状态跳变时,所对应的输入电平不相同。测试输入为三角波,因此当达到 V T + V_{T +} VT+ V T − V_{T -} VT 两个不同的电平值,会使得输出进行跳变。

img

(2)参数计算

这里应补充具体的参数计算公式含义说明,因未给出具体公式内容,假设如下(实际需根据真实公式完善):

V T + V_{T +} VT+ 为正向阈值电压, V T − V_{T -} VT 为负向阈值电压, V D D V_{DD} VDD 为电源电压, R 1 R_{1} R1 R 2 R_{2} R2 为电路中的电阻。

正向阈值电压计算公式 : V T + = R 1 + R 2 R 2 V T H V_{T +} = \frac{R_{1} + R_{2}}{R_{2}}V_{TH} VT+=R2R1+R2VTH V T H V_{TH} VTH 为 CMOS 反相器的阈值电压)

负向阈值电压计算公式 : V T − = R 1 R 1 + R 2 V T H V_{T -} = \frac{R_{1}}{R_{1} + R_{2}}V_{TH} VT=R1+R2R1VTH

回差电压 : Δ V T = V T + − V T − \Delta V_{T} = V_{T +} - V_{T -} ΔVT=VT+VT

2、集成施密特触发器

img

3、应用场景

(1)波形变换

img

常用于波形变换,除了正弦波,前面提到的三角波也是可以的,本质是不同电平幅度的触发效果。

(2)整形抗干扰

img

使用时需注意频率需求。

(3)幅度鉴别

这是本质应用,当幅度升高到一定的程度进行触发,或者幅度低于一定程度。

img


via: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