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t RCNN算法详解

这篇博文来介绍Fast RCNN,是RCNN算法的升级版。RCNN系列算法看完后才写的这篇博客,相信初学者会比较容易这篇算法。

论文:Fast R-CNN
论文链接

解决的问题:

之所以提出Fast R-CNN,主要是因为R-CNN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训练分多步。通过上一篇博文我们知道R-CNN的训练先要fine tuning一个预训练的网络,然后针对每个类别都训练一个SVM分类器,最后还要用regressors对bounding-box进行回归,另外region proposal也要单独用selective search的方式获得,步骤比较繁琐。2、时间和内存消耗比较大。在训练SVM和回归的时候需要用网络训练的特征作为输入,特征保存在磁盘上再读入的时间消耗还是比较大的。3、测试的时候也比较慢,每张图片的每个region proposal都要做卷积,重复操作太多。

虽然在Fast RCNN之前有提出过SPPnet算法来解决RCNN中重复卷积的问题,但是SPPnet依然存在和RCNN一样的一些缺点比如:训练步骤过多,需要训练SVM分类器,需要额外的回归器,特征也是保存在磁盘上。因此Fast RCNN相当于全面改进了原有的这两个算法,不仅训练步骤减少了,也不需要额外将特征保存在磁盘上。

基于VGG16的Fast RCNN算法在训练速度上比RCNN快了将近9倍,比SPPnet快大概3倍;测试速度比RCNN快了213倍,比SPPnet快了10倍。在VOC2012上的mAP在66%左右。

算法概要:

算法的主网络还是VGG16,按训练过程和测试过程来讲会清晰点。

训练的过程:
输入是224*224,经过5个卷积层和2个降采样层(这两个降采样层分别跟在第一和第二个卷积层后面)后,进入ROIPooling层,该层是输入是conv5层的输出和region proposal,region proposal的个数差不多2000。然后再经过两个都是output是4096的全连接层。最后分别经过output个数是21和84的两个全连接层(这两个全连接层是并列的,不是前后关系),前者是分类的输出,代表每个region proposal属于每个类别(21类)的得分,后者是回归的输出,代表每个region proposal的四个坐标。最后是两个损

阅读终点,创作起航,您可以撰写心得或摘录文章要点写篇博文。去创作
  • 95
    点赞
  • 61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2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2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AI之路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