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程链接:
Blender4.0零基础入门教程 | 新手必刷+全流程案例(已完结)_哔哩哔哩_bilibili
本笔记知识点并非100%记录所有基础操作和逻辑,详细建议前往原视频学习!本笔记仅供复习参考,建议根据原教程边学边动手,光看不实践无法记住并熟悉所有操作。
同时本笔记有根据本人经验进行补充说明的额外操作供各位学习思考。
章节内容1.1
一、Blender的下载与安装:
1、官方下载渠道
(1)steam应用商店;
(2)blender官方网站:blender.org - Home of the Blender project - Free and Open 3D Creation SoftwareThe Freedom to Createhttps://www.blender.org/ (3)斑斓中国:
Blender中国社区 – 这里有Blender的最新资讯https://www.blendercn.org/
二、Blender的基础操作
1、blender观察界面基础操作:
(1)界面控制观察操作界面:
旋转观察 鼠标中键
平移观察 SHIFT+中键
远近观察 鼠标滚轮或者Ctrl+中键
剧中显示 Home键
(2)正交图:
PS:部分笔记本电脑没有小键盘可以选择外接键盘
正面图 小键盘1
顶视图 小键盘7
侧视图 小键盘3
底视图 小键盘9
透视图与正交视图切换 小键盘5
Shift+7与所选面垂直视图
(3)可以通过拖拉边框产生新的观察窗口
若要改变当前窗口显示的项目可以点击每个窗口左上角的位置,即可切换想要的视图界面。
例如下图:
-----------------------------------------------------------分割线-------------------------------------------------------------
该选项可以保存当前的窗口状态,从而使每一次启动都将固定为当前状态而不会是默认的窗口视图
章节内容1.2与1.3
操作以及快捷键
一、控制模型类快捷键:
Shift+A 快速创建box添加集合体
T键打开界面左侧的工具栏,选中一个物体Tab键快速切换编辑模式和物体模式
移动快捷键G;旋转快捷键R;缩放快捷键S;(在以上快捷键触发的形况下按X Y Z都可以严格按照对应坐标轴来进行旋转缩放或移动)
游标控制:
Shift+右键可以快速将游标移动到点击的位置,也可以按Shift+S将游标指定到其他位置可用于后期的游标对齐
二、编辑模式下的操作快捷键
选择一个物体后按TAB在物体模式和编辑模式进行切换;
在编辑模式下按大键盘上的1;2;3数字键可以在点线面模式中进行切换
若要一次性选择多个元素可以按住Shift+左键点击多个元素便可以同时选择多个元素该键可以配合Alt或者Ctrl只需同时按住便可以进行多次环选
若要环形选择可以按住Ctrl+Alt+左键进行选择便可以
若要选择两个目标+两个目标间的所有元素可以按住Ctrl+左键选取
挤出命令:编辑模式下选中目标面按E即可挤出(同时可以配合X,Y,Z键延对应坐标轴严格挤出,若要取消挤出操作注意右键并不是取消挤出而是取消了挤出面的移动,也就是当前面有两个相同的面重叠,你需要多按Ctrl+Z来取消挤出的面,你可以选择该目标按G移动看看原来位置是否存在多的目标)其他挤出Alt+E。
内插面命令:编辑模式下选中目标面按I即可内插面;
倒角命令:在编辑模式下选中目标边按Ctrl+B即可倒角(注意在倒角时可以滚动滑轮从而增加或减少倒角段数)
环切命令:在编辑模式下按下Ctrl+R即可进行环切,对于硬表面建模卡线十分重要,(在环切过程中也可以用滚轮滑动减少或增加环切段数)
切割命令:在编辑模式下按K可以观察到指针变成小刀,可以在模型表面自由拉线,拉完线后按回车键确定操作,删除切线(融并边)Ctrl+X
点模式下选择两个点按J可以创建线连接两点,边模式下选择三个边可以按F快速填充面
填充命令分为填充和栅格化填充,两者有不同的效果
左侧为面填充,右侧为栅格化填充
三、布尔运算
用于计算模型之间的交集并集以及差
Ctrl Shift -布尔运算差集将两个模型重叠部分从后选的模型上减去先选的模型部分
Ctrl Shift +布尔运算并集将两个模型合为一体
Ctrl Shift *布尔运算交集保留两个模型之间重叠的部分
文字表述不清的部分可以通过自我实践来加强理解
章节内容2.1
在建模篇和以后的篇章,只会记录新的知识点和操作内容,不会记录每一个模型制作的步骤
模型预览方式
在窗口右上角有四个小球分别为线框模式,实体模式,材质预览,渲染预览
快速切换线框Shift+Z,此操作同时也会打开透显模式便于观察模型布线,也能看到重叠模型的部分(原本的透显模式是Alt+Z的按键打开,但由于英伟达驱动会触发英伟达的录制界面,若在意的可以自己改英伟达驱动按键)
统计信息可以看到当前场景的点线面总数便于检查模型
分离模型,合并模型,模型的单独显示,复制模型
快捷键P在编辑模式下可以将选择的点线面单独分离出来,在物体模式下若要将模型合并则是快捷键Ctrl+J将多个模型合为一个;在物体模式下选择一个模型后按/键可以将该模型单独独立出来显示,从而方便模型的编辑。
复制模型快捷键为Shift+D(当时使用该指令时即使你右键了,表面上取消了复制但实际上是取消了将复制模型进行移动,也就是当前重叠了两个模型,和挤出模型是一个情况,取消则需要多按Ctrl+Z若不确定是否取消完全,可以选择该目标按G移动观察原来位置是否有多余目标)若不取消则可能会为后续的建模操作留下隐患
章节内容2.2
点 线 面的命令组
Ctrl+V 点命令组 Ctrl+E 边命令组 Ctrl+F 面命令组(菜单内容和我的不完全一致则是插件启用有区别)
材质相关操作(非主要讲解)
此处材质内容为初步讲解非主要讲解,后续材质主要讲解会单独开一篇文章
材质窗口
通过最上面工具栏的着色项目进入主要的材质制作界面,当然也可以不进入该界面进行简单材质的编辑(部分版本不同可能语言翻译不同英文版为shading)
在布局界面中选择一个模型在右下方的工具栏中可以找到材质选项,进入可以进行材质的创建和简单材质的编辑
在这一栏目中可以简单调试模型渲染的材质,改变颜色改变粗糙程度,和金属度,Alpha则是该模型材质的透明程度,各位可以自己调节后进入材质预览模式观察每一项的效果。视图显示则是在不影响材质渲染的情况下给灰模形改变颜色和金属程度以及粗糙程度。
Shift+Q可以快速选定一个材质给予选中的项目,该功能需要开启对应的插件此插件为blender自带
章节内容2.3
模型编辑指令
顶点倒角快捷键Ctrl+Shift+B,该倒角命令对于边倒角有不同的效果
左侧为顶点倒角,右侧为边线倒角,若不用快捷键进行顶点倒角也可以用Ctrl+B后在菜单栏里 面选顶点倒角。(该倒角命令也可以在倒角过程中通过滚轮滑动对段数进行增减)
连接顶点:快捷键J在编辑模式顶点模式下选择两个顶点按J后可以在两点之间创建一条新的线
断离顶点与合并:快捷键V在编辑模式顶点模式下选择一个顶点可以将顶点分离;选则两个顶点或边,面按M可以选择将两者合并
章节内容2.4
变换坐标系
分为全局,局部,法向,万向,视图,游标,父级
变换坐标系快捷键<
全局坐标系是以世界中心为基准的坐标系
局部坐标系是以物体的方向为基准的坐标系(图中可以看到提上的坐标不与世界坐标方向一致)
法向坐标系是以所选目标的面为基准Z轴垂直与该面形成的法向坐标系
万向坐标系具体作用后续再补
视图坐标系始终以Z轴朝向与视角形成的坐标系
游标坐标系以游标位置为基准而影响的坐标系
父级坐标系以父级对象位置为基准而形成的坐标系
变换轴心点
该操作命令会在缩放移动以及旋转内插面等操作下改变轴心的基准点从而形成不同的效果
变换轴心快捷键>
边界框中心是以多个目标项目的中心为基准影响缩放选择等操作
3D游标是以游标为中心点从而影响变换操作
各自的原点是以每个项目自身的原点为中心影响变换操作(原点就是模型上面的橙色小点,你可以按右键来改边原点在模型上的位置)
质心点是以每个模型的质心点位基准影响变换
活动元素则是以选择的主要目标为基准从而影响其他物体的变换(例如亮黄色边框的水壶就是其他橙色边框水壶的中心,旋转就要以亮黄色水壶为中心旋转,缩放也一样)
章节内容2.5
复制材质功能
该功能可以将原本的材质复制一份从而可以再次改变第二份材质的颜色或性质且不影响第一个材质的效果
拆分功能
快捷键Alt+M即可打开拆分菜单
延边拆分面可以按所选的边拆分出想要的面从将面分开
章节内容2.6
N面板
快捷键N按下后即可显示右侧的属性菜单除了最基础的信息以外,其他额外添加的插件和功能一般也会显示在这里
插件问题
详情可以跳转下方的文章链接有部分讲解
物体法向相关问题
选择相似功能
在编辑模式下快捷键Shift+G此功能可以加快选择的效率
例如此处选择共面就可以一次选取黑色的面以加快选择速率
章节内容2.7与2.8
修改器内容相关内容讲解
选中对应模型即可添加不同的修改器,每种修改器都有自己独特的作用,可以对模型产生特殊的效果(具体的修改器内容后续会单独写文章讲解)
章节内容2.9
指令快速收藏夹
快捷键Q
该功能可以将一些常用的命令加入到收藏夹中从而可以快速调取命令从而加快建模速度,也可以把一些没有快捷建的指令加入其中从而可以快速调取无快捷键的指令。
只需要将任意命令对其右键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快速收藏夹即可出现该命令(若要移除命令只需按Q调出收藏夹菜单再对要移除的命令右键点击移除即可)
章节内容2.10与2.11
章节内容2.12
样条曲线讲解
创建快捷键Shift+A
创建后的曲线可以在右边菜单栏中更改对应曲线的性质
2D是曲线只能在平面上面移动,3D则是可以空间上面移动
创建好的曲线可以用它对应点的曲柄改变曲线的性状(和ps的钢笔工具类似)
在曲线笔的功能情况下按住Ctrl+左键可以在曲线圆上面加分段
几何数据这里通过改变挤出的数值可以看到曲线延Z轴挤出一定高度,而偏移量则是挤出的部分距离曲线的距离
倒角则是可以改变曲线的厚度,分辨率则是改变围绕曲线倒角生成的柱体的细分程度,分辨率越大越圆越光滑
曲线倾斜
快捷键Ctrl+T可以将曲线翻转,如果有倒角数据则生成的面一样会跟着翻转
曲线顶点类型
选择目标曲线在编辑模式下可以选择更改顶点或者曲线参数
自动:曲柄可以自动改变朝向不过一般都是呈现弧形不会出现锐角。
矢量:会形成尖角,角点之间可以不再平行或者在同一直线上。
对齐:曲柄两侧同时移动始终形成一条直线。
自由:曲柄可以任意调整位置和方向。
曲线平滑:快捷键Shift+N
可以将偏锐利的曲线让其变得平滑
章节内容2.13
blender快速创建树木工具
首先打开插件
插件开启后可以按SHIFT+A在曲线栏目中创建里面创建树木
在这个界面中可以简单改变树木的分支形状和,树冠样貌,倒角分辨率和曲线分辨率参数决定了生成的树木的精细程度是否圆滑。
同时该插件也提前预设了几种样式可以直接选择使用
下一步给该树木添加叶子
将设置一栏选择叶子然后勾选 show leaves选项即可展示叶子,同时该页面也可以自由调整叶子的样式和疏密度以及叶子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