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从事数据安全的乙方,都期待快点颁布强硬的数据安全合规标准,有了合规标准,数据安全的产品就能卖的起来了
可是数据安全的只能靠有关部门监管吗?数据的泄露可不止影响到国家、社会层面,现在频繁出现的电信诈骗,不停骚扰的推销电话、短信,都表示,数据的泄露已经影响到了每个普通老百姓。
所以老娘我觉得这些组织、企业数据安全的情况,除了有关部门的合规检查,广大人民群众也应该监督起来。一旦发生数据泄露,企业和组织也不应该只受到有关部门的惩罚,每个被泄露隐私的受害者都应该能得到赔偿。
当初找我要数据的时候说会保护我的隐私,现在分析完之后就不管了,渣男!不,渣司!
在这里分享几个国外关于数据泄露的集体诉讼相关新闻。
- 2024年9月一家美国医疗巨头将支付65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4.6亿元),以了结其患者发起的集体诉讼。这些患者的数据被勒索软件犯罪分子窃取,泄露的数据中包括患者的裸露照片,且至少部分已被公开发布到网上。(安全内参)
- 2020年,谷歌已就 Google+ 用户数据泄露集体诉讼案件达成了和解,这家搜索巨头将支付 750 万美元来解决纠纷。拥有 Google+ 账号的人们可申请 12 美元的赔偿。
- 2013年的Target数据泄露事故影响超过1亿用户,其信用卡号码、姓名、地址、电子邮件地址和电话号码被盗。该零售巨头为客户集体诉讼和解支付1000万美元。
- 在2011年数据泄露事故中2万病人的医疗记录被泄露后,斯坦福大学医院及诊所以410万美元达成庭外和解。
- 2011年索尼PlayStation网络数据泄露事故影响7700万用户,并且泄露了客户姓名和地址、登录凭证及加密的信用卡号码。索尼以1500万美元和解,但该公司否认有任何不当行为。
可以看出来,在国外,这种涉及多人的数据泄露案件,被害者们可以提起集体诉讼并获得不少赔偿的,赔偿金额会与泄露的数据敏感程度挂钩。
如果让中国人知道自己的数据这么值钱的话,可能也会积极参与诉讼,能赚一点是一点,按照中国的隐私数据采集和泄露情况,勤快点,说不定是不小一笔收入。诉讼多了,需要赔偿的金额就会多,这些损失的增加会让组织、企业的领导决策层思考自己的数据安全保护是否到位。
设想一下,如果看到你经常使用的APP涉及用户隐私泄露的案件,正在被共同诉讼,你是不是也可以提交相关证据,申请加入呢?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你甚至不需要到场,参与选举出的代表人到场即可,在家坐收赔偿,何乐而不为呢。
可是目前中国的数据安全相关法律还是不太完善,此前,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八检察部主任林仪明表示,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个人信息具有使用范围广、泄露发现难、调查取证难、证明与损害的因果关系难等特点,使得公众个体维权难度大、成本高、意愿低。目前,可以搜到一些个人的数据隐私相关的诉讼案件,但共同诉讼类型有关个人隐私泄露的并没有搜到。
还记得之前的蔚来数据泄露事件吗,泄露了不少客户的数据,热度很大,老板李斌都出来道歉了。按照蔚来汽车的价格,客户群体也应该是中产及以上,这样的一群优质客户,被泄漏了集体的数据后,也没有得到任何实质的赔偿。根据证券时报报道,对于用户信息泄露,蔚来客服表示,公司不会对此做出主动赔偿,但如果出现“接到骚扰电话”等问题,公司可以协助解决。
从蔚来的数据泄漏事件可以看到,老百姓面对数据泄漏事件,很难维护自身利益。个人很难找到泄漏本人数据的证据,打官司的成本也较高,即使因为个人隐私的泄漏受到了伤害,也很难证明就是蔚来泄漏的那份数据导致的。不过连实质性的行政处罚也没看到,也是震惊到了老娘我(扶额)。
如果数据的泄露不会带来痛彻心扉的惩罚,企业就不会愿意在数据安全的建设上做过多的投资,下次发生泄露,再花费一点钱公关下即可。
数据价值都知道很大,可是落实到个人身上,却又那么模糊。从工作角度出发,作为乙方安全公司,我希望数据安全的法律法规、相关合规检查越来越完善,从一个老百姓角度出发,我希望数据安全的问题能被每个组织、企业重视起来,数据泄露的伤害确实影响到每个普通受害者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