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最近是一个很火的热词,更是随着Chris Anderson的新书《创客:新工业革命》的火爆而进一步大火特火了一把。不知道是为何,两年前我发现国内将英语Hacker翻译成了“创客”而不是翻译Maker,同时将Hackerspace翻译成了“创客空间”! 原先觉得这个翻译实在是很贴切,将***伦理和创客文化有机结合,只是因为一个简单的翻译!可是随着一年多的观察,以及入职DFrobot以后的行业观察:国内所谓的“创客”以及其秉承的“创客文化”实在是偏离***精神太远太远了,完全没有一点开放的影子了,瞬间感觉非常失望。 本文所讨论的事先约定俗成如下:Maker表示“创客”,Hacker特指那些热爱编程,善于改造计算机的“***”,而不是在网络上盗取个人信息或者破坏网络的“骇客”。骇客不在讨论之列,而***和创客还是分开的,不会混为一谈。

***伦理及其文化背景

首先谈***伦理,***伦理是伴随“***”(Hacker)一词诞生来的,最早的Hacker一词表示五十多年前,在麻省理工(MIT)的一些学生,业余喜欢鼓捣一些计算机编程,且技术很强的人,也就是现在说的“老鸟”或者“大牛”,可以简单概括为一句话——要想称得起“hacker”,它必须有创新、有风格、有技术含量(摘自Steven Levy的《***:计算机革命的英雄》)。后来成立了一个著名的“铁路模型技术俱乐部”(Tech Model Railroad Club,缩写为 TMRC),世界上最早的“***”群体就此诞生,从这里走出了世界上最著名的计算机科学家/程序员。包括有“人工智能之父”之称的John McCarthy(约翰·麦卡锡)和“自由软件之父”Richard Stallman(理查德·斯托曼)。四十年前,互联网的原型ARPAnet也诞生在这里! 随着ARPAnet连接了主要的高校,这样的文化氛围也逐渐被大家接受,并最终形成了“***伦理”。***伦理和***文化紧密关联,其核心精神是“开放、共享、分权和对技术的崇拜”。而正是由于有这样的精神内涵存在,***文化开始广泛传播,并最终***到了全球互联网的每个角落。 而自由软件也正是这种精神的延续和“实例化”。当1984年Richard Stallman深刻的感受到自由开放正在远离这个世界,***伦理正在被商业化的拜金主义所取代的时候,深感自己身上的担子很重,并最终发起了GNU计划和自由软件运动。可以说自由软件运动是现在一切开放、开源以及CC(Creative Commons,创作共用)的理论基础,随着自由软件的传播发展,促生了带有商业化倾向的开放源代码软件,开源软件的诞生进一步拓展了自由软件的发展道路,迎来了开源大发展的二十一世纪。既然软件已经开源了,那么硬件呢? 由此,开源硬件也就呼之欲出了!开源硬件特别是以Arduino为首的硬件产品催生了一个新的群体——创客。

创客文化的本源是***文化

Chris Anderson的《创客:新工业革命》书中非常推崇互联网引发的社会变革,可是互联网最早是APARnet,而APARnet则诞生在MIT的TMRC——正是***的发源地!因此互联网从一开始就充满了***文化,或者说现在的互联网文化其本质不正是***文化的现代体现么?!互联网的开放共享为***精神的大幅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并产生了一种新的开发模式,一种不同于传统“大教堂”式集中开发的分散互联开发模式——市集模式(参见Eric Raymond的《大教堂与市集》),这种开发模式直接导致了Linux的大跨步发展和广泛应用。而开源硬件和创客群体也借着互联网和“市集模式”,仅用五年时间就快步发展成熟。 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创客群体的产生得益于于开源硬件,而开源硬件继承自开源软件,开源软件脱胎于自由软件,而自由软件则凝聚了“***文化”;所以简单说——“创客文化”的本源与实质就是“***文化”!,***文化的核心价值也依然适用于创客文化,“开放,共享,分权和对技术的崇拜“也应该顺理成章的引入到创客群体中来,如果按照这个思路去发展,将Hacker一词翻译成“创客”实在是一种讨巧又明智的举动!

开放是一切的灵魂

“开放”是***精神的灵魂,没有开放就没有共享,没有开放也就没有分权,没有开放就更别提对技术的崇拜!因此无论是自由软件、开源软件、开源硬件还是是CC(Creative Commons,创作共用)都把“开放”当作协议的第一条,并且很多都强制要求开放。因为有开放,开源软件才能发展到现在的程度,正是有了开放,开源硬件才能催生出创客群体,而得益于创客群体的开放共享才让这种创客文化如此快的进入到流行文化领域。 国内创客运动的创始人李大维提出一种叫“新山寨”的概念,其实仔细想想山寨不就是是因为缺乏开放么?以前的山寨手机不都是仿照的封闭系统么?开源的Android系统出来以后山寨厂立马纷纷倒闭或者干脆生产Android手机。因为开放,山寨没有了活路,但是创新却找到了生机。有创新就没有山寨,那么“新山寨”从何而来?

国内创客文化——跨越式发展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没有产生***文化的土壤,也没有接受这种意识形态的思想基础,但是人们却发现创客是可以带来经济收益的一种“金饭碗”,于是国内就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拿来主义”。一年多的时间,创客空间在全国主要的一线、二线城市遍地开花,“创客群体”和“创客文化”很快就占领了了流行文化领域,甚至在央视新闻里也出现了“创客”身影,可谓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这种畸形的“跨越式发展”,跨过了***文化传播带来的文化普及,跨越了开放和共享的实质内涵,跨过了创新的***价值观——“***文化”开放的灵魂被剥离,“创新”的精神被弃置,只留下可以产生经济利益的皮囊。而无奈的是,如果不跨越发展又能如何呢?让现在的人们接受开源?普及自由开放的意识形态?可谓难于上青天啊! 于是“自由开放”不得不弃之,改而使用“分享”、“免费”这样讨巧和具有实用主义的词汇,于是充满***精神实质和厚重计算机历史文化的创客文化,在中国就剩下单纯一副“免费分享”的皮囊,何其悲哉啊!

鸡肋的“文化创意产业“

很幸运的是,我参观或者协助北京创客空间参加了两次以“文化创意产业”为背景的活动。通过我的观察,北京提出的所谓“文化创意产业”实在是鸡肋的可以!国内国外这么多历史文化名城,从陕西西安到河南洛阳,从巴黎到伊斯坦布尔,有哪个提出过类似的“文化创意产业”?!那些城市几乎每个都是“吃老本”,厚重的历史文化的本身就是一大产业,哪里像北京,将原本的历史文化拆除,再人工建成仿古的“文化”,这样的产业不是鸡肋又是什么?! 国内某些所谓人发现“文化创意产业”和“创客”都带有汉字“创”,再加上有人利用开源硬件产品进行艺术创作(比如3D打印的艺术品),于是将这俩生生的联系在一起,这样做不仅是自降身份,更是彻底背离以开放共享为实质的***精神。这里要注意到,国内的几大创客空间其中很多有艺术背景,从去年4月在世纪坛举行的北京创客嘉年华就能看出一些端倪——我也参加了,别说什么"艺术和技术结合不是更好"这样的论调!真正的结合也不是这样的“结合”啊!!我不禁要问,“开放”去哪了?“共享”去哪了?“分权”去哪了?“技术崇拜”去哪了?!这不叫“结合”,这分明就是“阉割”,或者准确说“挥刀自宫”!!这些人为了赚钱不仅低三下四的为症腐的“文化创意产业”舔菊,更是将其精神内涵彻底抽离,将***文化和人类崇高的自由开放技术共享置于强权和拜金实用主义之下,我非常鄙视这样没有信仰的人!

创客=Maker+Hacker

那么最佳的创客是什么样的呢?从上文就能看出来,很简单就是***+创客的结合,也就是“创客“这个词的中文翻译要同时对应两个英文词——Hacker和Maker。同时在精神上,创客群体要具备***文化的开放、共享和分权,可以没有技术崇拜,但是要尊重技术人才,可以走入流行文化,却不能丢掉自我,只有这样创客文化才能在现在社会生存下来。总之,创客及其创客文化只是自由开放的技术世界这棵“大树”中的一个“小枝杈”,是从属于***文化这个“分枝”的,如果脱离了***文化,创客文化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么难成大器,要么畸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