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烧写FPGA程序时,从基础程序切换到应用程序的过程可以理解为通过动态加载不同的配置文件(比特流),改变FPGA的逻辑功能。以下是该过程的详细解释和关键步骤:
核心概念解析
1. 基础程序(Bootloader/初始配置):
- 通常存储在FPGA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如Flash)中,负责系统上电后的初始化。
- 功能包括:
- 初始化关键硬件(时钟、通信接口等)。
- 检测是否需要加载新程序(如通过外部信号或通信接口)。
- 管理应用程序的加载和切换。
2. 应用程序(功能配置):
- 实现具体业务逻辑的FPGA配置文件(如数据处理、算法加速等)。
- 可能存储在外部存储器(如Flash、SD卡)或通过通信接口(如JTAG、以太网)动态传输。
---
### 切换过程的实现步骤
1. 触发切换:
- 通过外部信号(如按键、通信指令)或内部条件(如定时器、错误状态)触发切换流程。
2. 传输应用程序比特流:
- 基础程序通过通信接口(如UART、SPI、以太网)接收新的应用程序比特流。
- 校验数据完整性(如CRC校验),确保传输无误。
3. 存储应用程序配置:
- 将应用程序比特流写入非易失性存储器的指定区域(如Flash的特定扇区)或直接加载到FPGA的配置RAM中。
4. 执行重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