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art协议学习,从了解到入门,看这篇文章

背景知识介绍:

1、并行和串行的意思:

并行通信:
如果一组数据的各数据位在多条线上同时被传输,这种传输方式称为并行通信。并行通信时数据的各个位同时传送,可以字或字节为单位并行进行。并行通信速度快,但用的通信线多、成本高,故不宜进行远距离通信。

串行通信:
串行数据传输时,数据是一位一位地在通信线上传输的,先由具有几位总线的计算机内的发送设备,将几位并行数据经并–串转换硬件转换成串行方式,再逐位经 传输线到达接收站的设备中,并在接收端将数据从串行方式重新转换成并行方式,以供接收方使用。串行数据传输的速度要比并行传输慢得多,但对于覆盖面极其广 阔的公用电话系统来说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

2、串转并和并转串传输:

下图就是在发送设备的时候,数据由并行转成串行发送,在接受设备的时候,由串行转成并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单工、半双工、全双工区别:

单工数据传输只支持数据在一个方向上传输;

半双工数据传输允许数据在两个方向上传输,但是,在某一时刻,只允许数据在一个方向上传输,它实际上是一种切换方向的单工通信;

全双工数据通信允许数据同时在两个方向上传输,因此,全双工通信是两个单工通信方式的结合,它要求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都有独立的接收和发送能力。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uart协议介绍

1、uart简介

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通常称为UART),在UART通信中,两个UART直接通信。

这里只需要两条线RX/TX即可在两个UART之间传输数据。具体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uart通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起始位
  当未有数据发送时,数据线处于逻辑“1”状态;先发出一个逻辑“0”信号,表示开始传输字符。
  
2)数据位
  紧接着起始位之后。资料位的个数可以是4、5、6、7、8等,构成一个字符。通常采用ASCII码。从最低位开始传送,靠时钟定位。
  
3)奇偶校验位
  资料为加上这一位后,使得“1”的位数应为偶数(偶校验)或奇数(奇校验),以此来校验资料传送的正确性。
  
4)停止位
  它是一个字符数据的结束标志。可以是1位、1.5位、2位的高电平。 由于数据是在传输线上定时的,并且每一个设备有其自己的时钟,很可能在通信中两台设备间出现了小小的不同步。因此停止位不仅仅是表示传输的结束,并且提供计算机校正时钟同步的机会。适用于停止位的位数越多,不同时钟同步的容忍程度越大,但是数据传输率同时也越慢。
  
5)空闲位或起始位
  处于逻辑“1”状态,表示当前线路上没有资料传送,进入空闲状态。
  处于逻辑“0”状态,表示开始传送下一数据段。
  
6)波特率
  表示每秒钟传送的码元符号的个数,是衡量数据传送速率的指标,它用单位时间内载波调制状态改变的次数来表示。

常用的波特率有:9600、115200……

时间间隔计算:1秒除以波特率得出的时间,例如,波特率为9600的时间间隔为1s / 9600(波特率) = 104us。

3、uart工作原理

1)发送接收
  发送逻辑对从发送FIFO 读取的数据执行“并→串”转换。控制逻辑输出起始位在先的串行位流,并且根据控制寄存器中已编程的配置,后面紧跟着数据位(注意:最低位 LSB 先输出)、奇偶校验位和停止位。
  在检测到一个有效的起始脉冲后,接收逻辑对接收到的位流执行“串→并”转换。此外还会对溢出错误、奇偶校验错误、帧错误和线中止(line-break)错误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到的状态附加到被写入接收FIFO 的数据中。
  
2)波特率产生
  波特率除数(baud-rate divisor)是一个22 位数,它由16 位整数和6 位小数组成。波特率发生器使用这两个值组成的数字来决定位周期。通过带有小数波特率的除法器,在足够高的系统时钟速率下,UART 可以产生所有标准的波特率,而误差很小。
  
3)数据收发
  发送时,数据被写入发送FIFO。如果UART 被使能,则会按照预先设置好的参数(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校验位等)开始发送数据,一直到发送FIFO 中没有数据。一旦向发送FIFO 写数据(如果FIFO 未空),UART 的忙标志位BUSY 就有效,并且在发送数据期间一直保持有效。BUSY 位仅在发送FIFO 为空,且已从移位寄存器发送最后一个字符,包括停止位时才变无效。即 UART 不再使能,它也可以指示忙状态。

在UART 接收器空闲时,如果数据输入变成“低电平”,即接收到了起始位,则接收计数器开始运行,并且数据在Baud16 的第8 个周期被采样。如果Rx 在Baud16 的第8 周期仍然为低电平,则起始位有效,否则会被认为是错误的起始位并将其忽略。
  
  如果起始位有效,则根据数据字符被编程的长度,在 Baud16 的每第 16 个周期(即一个位周期之后)对连续的数据位进行采样。如果奇偶校验模式使能,则还会检测奇偶校验位。
  
  最后,如果Rx 为高电平,则有效的停止位被确认,否则发生帧错误。当接收到一个完整的字符时,将数据存放在接收FIFO 中。
  
4)中断控制
  出现以下情况时,可使UART 产生中断:

FIFO 溢出错误
线中止错误(line-break,即Rx 信号一直为0 的状态,包括校验位和停止位在内)
奇偶校验错误
帧错误(停止位不为1)
接收超时(接收FIFO 已有数据但未满,而后续数据长时间不来)
发送
接收

由于所有中断事件在发送到中断控制器之前会一起进行“或运算”操作,所以任意时刻 UART 只能向中断产生一个中断请求。通过查询中断状态函数,软件可以在同一个中断服务函数里处理多个中断事件(多个并列的if 语句)。
  
5)FIFO 操作
  FIFO 是“First-In First-Out”的缩写,意为“先进先出”,是一种常见的队列操作。 Stellaris 系列ARM 的UART 模块包含有2 个16 字节的FIFO:一个用于发送,另一个用于接收。可以将两个FIFO 分别配置为以不同深度触发中断。可供选择的配置包括:1/8、 1/4、1/2、3/4 和7/8 深度。例如,如果接收FIFO 选择1/4,则在UART 接收到4 个数据时产生接收中断。
  
  发送FIFO的基本工作过程: 只要有数据填充到发送FIFO 里,就会立即启动发送过程。由于发送本身是个相对缓慢的过程,因此在发送的同时其它需要发送的数据还可以继续填充到发送 FIFO 里。当发送 FIFO 被填满时就不能再继续填充了,否则会造成数据丢失,此时只能等待。这个等待并不会很久,以9600 的波特率为例,等待出现一个空位的时间在1ms 上下。发送 FIFO 会按照填入数据的先后顺序把数据一个个发送出去,直到发送 FIFO 全空时为止。已发送完毕的数据会被自动清除,在发送FIFO 里同时会多出一个空位。
  
  接收FIFO的基本工作过程: 当硬件逻辑接收到数据时,就会往接收FIFO 里填充接收到的数据。程序应当及时取走这些数据,数据被取走也是在接收FIFO 里被自动删除的过程,因此在接收 FIFO 里同时会多出一个空位。如果在接收 FIFO 里的数据未被及时取走而造成接收FIFO 已满,则以后再接收到数据时因无空位可以填充而造成数据丢失。
  
  收发FIFO 主要是为了解决UART 收发中断过于频繁而导致CPU 效率不高的问题而引入的。在进行 UART 通信时,中断方式比轮询方式要简便且效率高。但是,如果没有收发 FIFO,则每收发一个数据都要中断处理一次,效率仍然不够高。如果有了收发FIFO,则可以在连续收发若干个数据(可多至14 个)后才产生一次中断然后一并处理,这就大大提高了收发效率。
  
  完全不必要担心FIFO 机制可能带来的数据丢失或得不到及时处理的问题,因为它已经帮你想到了收发过程中存在的任何问题,只要在初始化配置UART 后,就可以放心收发了, FIFO 和中断例程会自动搞定一切。
  
6)回环操作
  UART 可以进入一个内部回环(Loopback)模式,用于诊断或调试。在回环模式下,从Tx 上发送的数据将被Rx 输入端接收。

uart的优缺点

优点

通信只需要两条数据线;
无需时钟信号;
有奇偶校验位,方便通信的差错检查;
只需要接收端和发送端设置好数据包结构,即可稳定通信;

缺点

数据帧最大支持9位数据;
不支持多主机或多从机的主从系统;
  • 5
    点赞
  • 2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2
    评论
### 回答1: UART(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是一种通信协议,用于在计算机或微控制器与外设之间传输数据。UART协议是一种异步串行通信协议,通过发送和接收数据字节的方式实现数据传输。 UART协议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将要传输的数据分成多个字节,并将这些字节按照特定的规则进行传输。在UART中,每个字节由一个起始位(Start bit)作为开始标志,八个数据位(Data bits)作为传输的数据,一个可选的奇偶校验位(Parity bit)用于数据的完整性检验,和一个或多个停止位(Stop bits)作为数据传输的结束标志。 UART协议的特点是简单而灵活。它没有固定的数据传输速率,可以根据需求设置不同的波特率(Baud rate)。此外,UART支持全双工通信,即同时可以进行发送和接收数据。它在许多应用领域广泛使用,如串口通信、蓝牙通信、以太网通信等。 在使用UART协议时,发送方和接收方必须事先约定好相同的波特率、数据位数、奇偶校验位和停止位数等参数。发送方将数据的每个字节按照约定好的格式进行传输,接收方通过解析传输的字节来还原原始数据。如果接收方检测到数据传输过程中出现错误,可以通过奇偶校验位的校验来发现并纠正错误。 总结来说,UART协议是一种通信协议,用于在计算机或微控制器与外设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它的工作原理是将数据分成字节,并按照约定好的格式进行传输。UART协议简单而灵活,支持全双工通信,并在各个领域被广泛使用。 ### 回答2: UART(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是一种通信协议,用于串行数据传输。UART协议是一种简单的半双工通信机制,通过发送和接收数据的线路实现数据的传输。它是计算机与外部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通讯的标准。UART协议适用于各种不同的设备,包括微控制器、传感器、无线模块等。 UART协议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串行方式传输数据,其中包括一个起始位、数据位、校验位和停止位。起始位用于标识数据传输的开始,数据位是实际传输的数据,校验位用于错误检验,停止位则表明数据传输的结束。通常情况下,UART协议采用异步传输方式,即发送方和接收方的时钟不同步。 UART协议的优点是简单、易于实现和广泛适用。它不需要复杂的电路和处理器支持,适用于各种不同的设备和通信需求。另外,UART协议允许不同设备之间以不同的数据传输速率进行通信。 然而,UART协议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由于它是半双工通信,发送和接收不能同时进行。其次,UART协议对于噪声和传输距离限制较大。在长距离传输中,可能需要使用其他通信协议或设备来增强传输质量和距离。 总而言之,UART协议是一种简单、可靠且广泛适用的通信协议,适用于各种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它通过串行方式传输数据,包括起始位、数据位、校验位和停止位。尽管UART协议有一些局限性,但它仍然是许多设备和应用中常用的通信协议之一。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小白蒋博客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