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经济严峻,不少大厂都弥漫着裁员的新闻。在长沙,裁员的消息也是不少。追求群体永远青春化,大概是共同的追求。而与之对应的还有房价及楼市,相比2018年,也没有那么气势长虹了。至少摇号没有当年那么热烈了。
朋友A。2018年买房,需要落户满两年或者社保两年。A看了不下10处楼盘,参与摇号摇了5-6次。河东的洋湖,河西的天健城,天心的保利,甚至望城的中粮都摇过号。奈何,基本等到ta选号的时候,已经没有房子了。最后选了一个没有学区的期房,买房的原因,原话:“没有房子,找对象都难”。当年,天健城的开盘价1.1万,中粮开盘价6000+,洋湖那边1万出头,保利1.3-1.4左右。
从18年买房交首付到21年开发商交房,等了3年。期间还出现疑似停工,业主们集体到市长信箱反馈。21年交房,23年才拿到房产证。最早,27年才能进入市场交易。
期间,还有无数的装修公司、中介公司,打电话询问:“您天健城的房子考虑装修/出租吗?”ps:A因摇了一个号(因为没有选房,楼层不满意),但依然避免不了信息被贩卖多次。
朋友B。20年回长沙,22年终于攒够社保资格买房。彼时,长沙的楼市已经出现松动。很多新房开盘已经没有当年热烈(也可能大家都没钱了)。选择机会更多。
很多楼盘都是以大平层为主。单价吊打北上广,但是房屋总价相比长沙的工资,难度系数并不低。比如,位置较好的6号线上的万科臻湾汇开盘价号称2.5万,220平的首付就是180万+-。附近的富兴时代御城,开盘价1.95万,160平起步,首付差不多要120万,月供30年等额本息到了1万。上述两个楼盘均没有相对热门的学区,主打一个位置。而主打学区的梅溪湖圈子,价格已经飙升到2万左右。相比18年,地铁6号线附近的天健城的置换单价已经涨到到1.7-1.8万/平。同期,6号线的黄花机场附近,单价7-8000的楼盘也大有所在。
更重要的一点,政策要求交房同时交证。22年买房,23年交房拿证。最早27年可以置换。
和A比起来,B虽然买房晚,但是如果置换的话,差不多和A同时。不知道18-19年买房的小伙伴有没有感觉到一丝丝不平。
如果真的置换,就会发现二手市场,价格没有新房那么夸张。
如果追求学区,岳麓区西湖公园那一块,博才小学本部就有很多旧房子。有的单价都低到了6000+(楼梯房顶楼)。英才园一套二手的楼梯房不到100万。复兴时代御城的东风一村、东风二村、福乐凯公寓、汇城花园(均为楼梯房),单价都没有超过1.5万。眼界再宽广一些,松雅湖附近的别墅,全款180-250万,生态动物园旁边的山水南雅,全款200万左右也有房源,望城的金地,抖音上的中介说200万左右能妥妥搞定。
当然,二手房要考虑的问题不仅仅是单价,还要考虑契税(比新房高),个人所得税,贷款额度(很多老房子银行已经不能贷款了)、二手房的学区有没有被原房主占用这些客观成本。尤其如果学区被原房主在6年之内使用过,学区是暂时不能用的。二手房的重新装修,也是一个支出。还有就是房屋的质量。08年前后的房子质量要求是不一样的(具体请百度,关键词:地震)。如果只考虑位置,二手老破小或许是不错的选择。
最后,灵魂发问,买房是为了什么呢?
结婚?小孩教育?居住体验?工作便利度?还是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