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是读书笔记,整体内容来自书中,引用部分是自己的理解。看完grow模型挥之不去,工作中就想套用这个模型来验证,感觉这应该是当前阶段需要的,赶紧记录一下。就像ORID模型一样。
- 目标设定
目标的分类
梦想目标–目的和意义–期望的未来或愿景为什么存在?–那个远大的画面是怎样的?
终极目标–一个清晰的目标–梦想的具体表现怎么存在?–你想达成什么?
绩效目标–有形的里程碑节点–你会交付什么?
过程目标–smart步骤–你将会采取什么行动?
目标的自主权
谁的目标–目标达成一致–设立目标,一起达成目标。
第一次看到目标分类,觉得很神奇,当我们谈到制定目标的时候多数是过程目标,目标也是分阶段就跟项目过程一样,启动规划执行监控,为的什么,是什么,做什么,如何做穿插这个逻辑。
在工作中更倾向与用图或者纸笔画出目标。
- 现状是什么
提出问题要求高度专注,才能获得高质量细节输入。
寻求答案现状应该是描述性而不是批判性。
给予答案有完备性,能提供给教练一个反馈回路。
这本书中的附录有问题工具包,在每个阶段聚焦提出了很多问题,提高输入的质量。当被问道现状是什么时候?该如何回答,从什么纬度回答?3w1h+环境。
描述现状一定要考虑环境,环境是一个框架,3w1h的作用是在环境的框架下找出各事物之间的相关性。
现状使用描述性的语言,在描述现状的时候不自觉的会寻求答案,这样就导致情绪产生评判性的描述。需要做的是引导倾听以及记录。把自己作为一个记者,问几个关键的问题,引导对方真实描述。
- 你有什么选择
方案的选择与上两步有关联,回头去重新查看目标和现状。
设想或者假定
约束条件,类似项目管理中成本质量进度资源等约束条件
需要投入注意力
这一步是建设/技术方案
- 你将会做什么
第一步:责任担当的设定。定义行动计划、时间表和衡量任务的完成机制。●
第二步:跟进与反馈。回顾任务进展,探讨学习反馈。
这一步可以理解为实施方案,项目实施过程都发生在这一步,涉及到WBS、沟通方式、过程记录、阶段性成果。最重要的是跟进与反馈,这是相互作用,反馈的输入是进度。
总结:回头去分析一下招投标方案,抽象出来的模型可以放在grow模型中。其实学习这个模型是为了在跟其他同事之间相互支持过程中,使用这个模型达到分解任务,以及任务理解确保一致性。
出处来自:
高绩效教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