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德尔原著译本的前十四个定义——哥德尔读后之十三

本文探讨了哥德尔的原著译本中的前14个定义,作者通过对比两个英译本,对定义进行了深入研究。文章指出,这些定义涉及算术运算、素数概念、逻辑符号等多个方面,为理解哥德尔的工作提供了基础。作者还制作了定义比较表,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不同译本间的差异。同时,文章强调了哥德尔的定义与现代计算机科学之间的潜在联系,尤其是逻辑理论在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性。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哥德尔原著译本的前十四个定义——哥德尔读后之十三

广州的疫情依然紧张,我校昨晚还包括今天早上,员工都在奔赴南操场进行自5月底以来的第二次核酸检测。因为疫情,差不多有一个月都蜷缩在家中了,顶多因为生活必须,去一下家门口附近的便利超市。得感谢网络带给这个世界的便利,让我们在疫情封锁之下,能够足不出户获得来自万里之遥的货品,消融掉一些闭户不出带来的郁闷与纠结。
核酸检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网上购物还算方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现代网络来自计算机科学的迅猛发展,再往前追溯,一般会追到信息科学的源头。在格雷克那本《信息简史》中,最早的计算机灵感来自英国的巴贝奇(1791-1871),但那只是计算机的一个设想或者雏形,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计算机。
巴贝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真正计算机的出现,是在20世纪的50年代前后。吾辈仰苍天之福,拜计算机科学所赐,有幸于九十年代后拥有之使用之。但有一个问题常萦绕于心,这现代意义的计算机的出现,可以用时间之先后来做因果解释么?有20世纪算术公理化理论的出现,有现代逻辑的出现,再有哥德尔、香农、图灵、塔尔斯基等跨界英才的出现,才有现代的计算机么?没有香农和图灵等人,大概计算机就还漂浮或者潜藏在一个谁也不知的世界,还在等待人们的寻寻觅觅。这很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因为这些智者的理论和科学活动,紧密联系着这个新时代的产物。但哥德尔那个神秘的定理证明,也是计算机出现的一个前因么?恐怕很多人不会接受这样的因果解释。不看哥德尔的书,这个因果解释大概很多人会存疑。一个纯粹观念上的探索结果,与所谓三大实践活动完全不搭界,会是产生活生生的现代计算机科学的前因?至少在我这里就大有疑惑。
也许,正是这样的疑惑,以及对这种疑惑的解惑冲动,让我在逻辑历史的追溯之中,又一次走进哥德尔。这一次,不再是看他的那些评介性的文字,也是凭借网络,这一次竟然先后发现两个哥德尔原著英译本。两个译本的对照阅读,存疑很多,但解惑好像更有依赖。
那个剑桥的译本,导言部分花了不少时光,但疑惑重重,还真没有摸到门。无意间从科学网发现张寅生的博客和他的《证明方法与理论》一书,好家伙,买来一看,另一版本的原著Martin Hirzel英译本(2000)中译本都在书中,的确是深究哥德尔的好材料。这个发现有如久旱恰逢及时雨,剑桥译本常感到有错误,但又不知如何纠正,其实也是拿不准,这个识错是不是本来就是自身修炼不足之错。有对照本了,这下,腰杆子感觉硬朗了许多。
还是按部就班,继续跟进到第二章,开始哥德尔46个定义的那一部分。45个定义要一气呵成,博客篇幅太长,我计划分为三个部分,用三篇做完,这一篇读其中的前14个定义,剩余31个定义另作两篇吧。难怪内格尔在其《哥德尔证明》一书中说哥德尔难读,你只要看他的46个定义,其实,你只要先看其中的三分之一,你就有此言不虚的感觉。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