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考试笔记】基础理论(二)——人格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

文章目录

前言

前一章学习的心理学概论(普通心理学、基础心理学)是研究整个心理学学科的基础,但是与大家学习心理学的目的还有相当的一段距离,与大家学习心理学所关系的问题最密切的有两个学科,一个是 “社会心理学”,还有一个就是本章的内容 “人格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是周围的人、环境会给我们有什么影响

人格心理学关注的就是我们 “每个不同的人” 都有什么特征,怎么样去理解、了解、描述世界上千千万万的人


一、什么是人格?

定义

世界上我们每个人都不同的特征,为了更好地去理解、了解、描述世界上所有不同的人,把人分成我们可以理解的一些单位——即人格,人格的 “格”,指的就是各种各样不同的类型,分别都有不同的描述方法,某一个特定的类型就是一个 “格”

官方定义:
人格是指在遗传(先天因素)与环境(后天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共同作用,没有主次之分),个体形成的典型的心理品质行为倾向特征(虽然心理学研究的是内在的部分,心理过程、心理品质等,但真正特别重要的一部分是外显的内容即行为上的表现、倾向),这些特征组合成一个有结构(人是什么样的,主要包含哪几个成分)、动力(动机、愿望、目的)、特性(外在的特点)的系统,显示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典型性差异性统合性
(即人格就是根据先天、后天,外在、内在,结构、动力、特征把人界定到某一个特定的类型上去)

人格心理学:
除去掉一些能力的指标:受否聪明、是否强壮等,所有描述一个人是什么样子的、以及人和人之间的差异的,直接去面对 “人” 进行了解的这样一门学问

人格的特性

独特性
当然每一个人都是特殊的,但是这样也就不具备可研究性,所以在这个 “每个人都是特殊的” 基础上进行有条件的归纳和总结,进行有条件的分类

稳定性
人在儿童、青春期、成年等各个阶段的人格大体上都是稳定的
人格一旦形成、难以改变,跨情景的持续性

统合性
人格是一套系统,包含一系列的东西、各种各样的属性如:精神上的、物质上的、爱好上的、决断上的、性格上的、个人观点上的等等
体现了人格的组织功能、匹配功能、健康功能

功能性
指的是我们要怎么样看待每个人身上的千变万化的人格特征,所有的这些人格都没有好坏之分,都对于我们 “人” 这个系统的存在是有意义、有作用、有帮助的


二、人格理论的流派

在人格心理学中,我们必须要按照人格心理学的理论流派来分门别类地描述 “人” 可能是个什么样子

主要的几个流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经典精神分析(佛洛依德):主要关注 “本我”、“自我”、“超我” 的三我结构,人格动力关注动力(趋力)的来源,影响因素特别关注童年期的影响
新精神分析(佛洛依德的弟子们):主要关注 “自我”,人格动力同经典精神分析关注动力(趋力)的来源,影响因素认为不仅是童年期,其他因素也有作用
特质理论:把人分成若干特质、维度,不怎么关注人格动力因素,主要关注怎么把人区分开来,影响因素比较贴近于我们现在的一般理解,分为遗传和环境
行为主义:特别关注人的外显的行为特征受什么环境影响,认为人外在表现、行为无一例外都是通过外在环境塑造出来的
人本主义:主要关注 “自我”,但是与新精神分析对 “我” 的理解不同,人格动力因素认为人有需求就会有动力,人有动力就会有环境,人在环境中会受到各自影响,影响因素关注 “自我”,人是怎么样自我实现的
认知加工:主要关注人的认知加工过程是怎么样建构起来的

怎样认识、看待人格心理学的各个流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整个各个流派的各自信息帮助我们自己如何去看待 “人”,得出自己的答案


二、经典精神分析流派(佛洛伊德)

佛洛伊德——奥地利精神病医生,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无意识理论及人格理论(人格动力、人格发展和人格结构),心理防御机制,心理治疗,心身关系等方面的成就对心理学、社会学及哲学的发展影响极大

人格结构

佛洛伊德的意识三层次理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佛洛伊德将这个模型称为解剖模型,这三块解剖出来的部分(意识、前意识、潜意识)以能不能被人觉察到来划分,后来发现从内容上来看不够好——所以佛洛伊德进一步将他的人格结构(模型)进行调整——著名的 “三我结构”

三我结构

本我
人天生就有,最赤裸裸的欲望,不讲道德、不讲伦理、不讲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自我
相对于本我来说相对理性,会考虑现实的问题,是否能做到(出于现实,做不做得到,做不到就算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超我
超越了自我,不仅考虑了现实,还考虑了应不应该对不对需不需要表彰自我(对于人来说,人能够构建起来的最高级的部分:道德、伦理、文明、文化、社会规范、价值等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三我之间的关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本我” 虽然看起来不美,但是它的力量最大,是最根本的力量来源
“自我” 和 “超我” 共存,都可以在意识层面(人能意识、察觉到的部分)
“本我” 和 “超我” 是一对死对头,本我:我就是要爽、我就是要高兴、我就是要打击别人,超我:不行,你不能这样做
“自我” 夹在 “本我” 和 “超我” 之间,不停地协调两者,是最现实的部分,要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为什么佛洛伊德这样看待人格?
因为他所处的环境当时是中世纪、文艺复兴时代,接触的病人平时面对大量的刻板的、外在的教条,人被压抑的程度特别大,结果在内心里产生各种问题,“本我” 和 “超我” 之间的冲突非常明显

人格动力

心理能量
人不管干什么事,总归得有一个东西推着他——心理能量(驱力、动力)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心理能量的两个原则:等量原则、平衡原则
(1)等量原则
这个能量不是无限的,是有限的,假如某一个部分用了特别多的能量,其他部分就减少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平衡原则
在你的心理机构里若明显出现了大小力量不均,那么当有新的能量时,就会填充到那个比较弱的部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佛洛伊德进一步将心理能量(本能、驱力)分类、归类为两类:生本能、死本能
(1)生本能(埃洛斯)——爱和建设
生存本能:人要生(要活着)
性本能:繁衍后代

(2)死本能(塔纳托斯)——恨和破坏
攻击性的本能、攻击他人的行为(不是只指用拳头,而是指一切让别人不舒服的行为)
当你看到别人不舒服的时候,你会有开心的成分
趋向毁灭,人自毁的欲望

整个精神分析流派都认同这两个本能,只不过有的觉得不止这两个

人格发展阶段

佛洛伊德认为人格发展的各个阶段的心理能量都会指向某一个身体部位,而它的宣泄都可以理解为某种性上面的满足(上面说到的整个精神分析流派基本都认同生本能、死本能,但这里就不认同了,产了很多争议)

佛洛伊德认为的5个阶段及各个阶段个体获得满足感的方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口唇期
若这个阶段的心理能量、性欲(即吸吮乳汁)没有得到足够满足、宣泄,就不能很好地过渡到下一阶段,就会产生焦虑,这一部分的欲望还会遗留,在成年后可能会继续(例如抽烟、嚼槟榔、只要可以在嘴里面嚼),而且这个阶段是建立信任感的阶段,若没有很好过渡,则信任感会出现问题

肛门期
这个阶段要体验排便的快感,也是建立规则的第一个阶段,若这个阶段心理能量没有得到充分满足,以后就会对规则产生纠结、焦虑

性器官期
开始意识到性别之间的差异,俄狄浦斯情结(恋父恋母情结出现)

潜伏期
欲望为:兴趣、快乐

两性期
这一阶段主要为性冲动
若12岁之前(即两性期之前)的阶段都顺利度过了的话,就能建立起良好的人格特征

后人认为佛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过于狭隘(只看到了“性”)

人格成因

佛洛伊德认为的人格的成因:结合前面的人格发展各阶段,佛洛伊德认为12岁之前(两性期之前)的阶段都顺利渡过(心理能量得到充分宣泄、性欲得到满足)就基本没问题,有问题的都是12岁之前的阶段出现了问题,所以认为关键就看童年经历

童年经历

如:
1.口唇期得到母亲充分的爱,那么信任感就不会出现问题
2.父母的教养方式
(1)过渡的关注-溺爱-自卑感:溺爱使得孩子认为自己是个弱者,始终需要被保护,对自我的认知很差
(2)过渡忽视-冷漠多疑:会使得孩子长大后信任感、人际关系出现问题
3.出生顺序
阿德勒的理论认为第一个孩子、第二孩子的人格特征都是不一样的:
第一个出生的孩子——是被王座上被推下来的人,特别需要去找回曾经拥有的关注
中间出生的孩子——永远有一个高高在上的竞争者存在
最后出生的孩子——不会面对过多的责任、义务、束缚,所以可以更充分地展现自我,同时面对所有更年长的兄弟姐妹,要么就是完全服从他们、寻求帮助,要么就是视他们所有为竞争者、试图超越所有人

人格适应

结合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三我之间的关系)来看,最核心的就是本我带来的驱力,和超我带来的否定二者的冲突是整个精神分析流派分析人格结构的核心矛盾
这个核心矛盾也称压抑

对“本我”的需求一定存在压抑

压抑

1.指力比多冲动被排除在意识之外,进入潜意识之中
2.真正通过两性活动得以释放的力比多能量仅仅是一小部分,大部分力比多能量是被压抑的

压抑又必定带来焦虑

焦虑

焦虑是被压抑的冲突要出现在意识领域时所引发的一种强烈的情绪反应
——自我在寻求表现的本我冲动与否定它的超我要求之间的冲突中,会产生大量的焦虑

那么怎么样应对这个焦虑呢?
——我们的身体发展出一个防御机制,来解决这个焦虑

防御机制

(1)一是对现实的否认、扭曲
(2)而是在潜意识中运作,人们常常意识不到

防御机制的方式(缓解压抑、焦虑)

1.压抑
是指将意识中的令人不安的事物从意识层面移除。这是最基本和使用最频繁的一种防御机制,用以保护自己免于危险(保护自己被整个人类社会排斥(伦理、道德))

2.否认
是指拒绝承认外部威胁或曾经发生的创伤性事件的存在,从而不必面对生活中那些无法解决的问题,以减轻内心的焦虑

3.反向形成
是指表现出与令人不安的冲动的相反行为。个体压抑那些感到威胁的冲动,同时以社会所接受的行为去代替它们
例如:当对母亲极度不满的时候,有些人会反过来去迎合母亲,与母亲搞好关系,觉得母亲很棒,这些会使得自己短暂地否认痛苦的现实

4.投射
是指将引发焦虑的事情转嫁到他人身上
例如:当有巨大的性冲动无法得到满足的时候,觉得别人都很可疑,觉得别人都很色情,实际上是自己被压抑的本我投射到其他人身上,短暂地转移需求

5.合理化
是指通过对引发焦虑的行为重新进行解释,而使其显得更加合理,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为了减轻得不到想要的东西的焦虑,就会把自己已经得到但实际价值不高的东西,认定为价值很高,以获得自我安慰

6.退行
是指个体因遭受挫折后的痛苦而退回到拥有更多快乐、没有挫折或焦虑的生命早期阶段
例如:退行到青年、少年

7.转移
是指通过转向其他对象来缓解焦虑的行为。有时候情感的转移也可以指向个体自身,导致其出现抑郁
例如:如一个妇女对丈夫很不满,就把情绪转移到孩子上等

8.升华
是指个体将不被社会所接受的冲动转化为社会赞许的行为。弗洛伊德认为,人类的各种活动,尤其是艺术活动,都是本我冲动的表现,本我冲动被改变为社会所接受的满足方式。弗洛伊德认为,升华是唯一正向积极的防御机制
(就这种方式被佛洛伊德认为是良好的)

质疑

佛罗伊德过多地强调了“本我”,忽视“环境的影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三、新精神分析流派(弗洛伊德的学生们)

弗洛伊德的学生们(阿德勒、荣格、埃里克森等)反对、不满弗洛伊德的部分学说,于是建立了新精神分析流派(也称经典精神分析的修正流派
他们:
1.反对以本我为中心的泛性论
2.更强调自我的功能,包括自我的发展,有意识的思维过程和控制等(弗洛伊德忽视了自我的能动性、自我是否强大、自我是否有能力去解决一些问题)
3.加入社会和环境变量对人格形成的影响
4.认为人格的发展不仅限于儿童期,而是持续一生

人格结构

弗洛伊德的学生们并不反对弗洛伊德的 “三我” 的人格结构,在三我的人格结构模型上又进行了创新、补充

霍尼的人格结构理论

人格是完整的、动态的自我组成,强调自我的作用
认为自我由三个部分组成:
(1)现实自我
是指个体在此时此地所表现出来的一切存在的总和,是别人所能观察到的客观存在,独立于个体的自我概念和知觉(就相当于弗洛伊德的学说中的自我,要考虑实际情况)
(2)真实自我
是指个体自我实现的中心,是个体发展的内在力量,只要环境适宜,真实自我就能发展为健全的人格(霍尼将弗洛伊德学说中的本我、超我,也纳入到了自我的框架下去研究,真实自我就相当于弗洛伊德学说中的本我过度到自我的那部分
(3)理想自我
是指完美的自我意象,由于童年时期遭受父母的忽略和贬低,形成了轻视的自我,个体会感到焦虑和无助,因为形成一种防御方式,将自己缺少什么转化为自己应当成为的样子。在理想自我的控制下,个体会产生很多不切实际的期望

霍尼认为个体从出生就会处于不安全的状态中,感觉自己渺小又无力。这种无助、孤独和不安的恐惧就是基本焦虑

荣格的人格结构理论

他将弗洛伊德理论中的**无意识(潜意识)**分成了两部分:
个体潜意识 + 集体潜意识

(1)个体潜意识
和弗洛伊德理论中的潜意识差别不是特别显著

(2)集体潜意思(荣格的一个重要贡献)
荣格接触了大量的东方、宗教性的文化,接触了大量的跨文化人们对人的描摹,觉得弗洛伊德的看法过于狭隘,认为有很多东西是作为人类这个群体共同传承、承担的

集体潜意思——是指人类在种族进化中所遗留下来的心灵印象,是物种进化和文明发展所形成的心里积淀物,是经遗传而继承下来的祖先的经验与行为方式。它并不是属于个人的,而是属于人类全体的、普遍存在的现象。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人类都会具有一些同样的或相似的集体潜意识
荣格认为个体与生俱来就存在一些对事物的反应方式,在人类长期进化的过程中,这种强烈而深刻的特定方式被深深的印刻在人类的潜意识中,成为人类本能行为或天生就有的经验,这些经验经过一代代的遗传得到沉淀和强化,最终变成了人格结构的基础

集体潜意识中充满了各种原型
原型是对某一外界刺激做出特定反应的先天倾向。原型往往以梦、症状、艺术形象等象征的方式表现出来,带有大量的情绪色彩,并且是一种普遍的思考方式

荣格一生致力于研究原型,他提出了很多原型,例如面具、阿尼玛、阿尼姆斯等

(2.1) 面具
是个体依据社会习俗和职业要求,在公共情境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公开人格。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中,个体会佩戴不同的面具,每种面具都有适合的社会情境。而在面具背后是每个人的真实性格,即意识层面的自我
个体会有很多面具(每个人都有很多面具,包括一些古老的职业,教师、工人等),但是,个体假如只意识到他所扮演的面具人格,就会逐渐与真实的自我疏离。这样的人就只是社会的反映物,只按照外在的要求而生活,而非真正意义上独立自主的个体
(即某种特定的社会角色,比如国王、首领,当一个人成为了国王后,不管在哪种文化下,他作为国王的这个角色就会带有某种行事的特征)

(2.2) 关于男性和女性的原型的讨论——阿尼玛和阿尼姆斯
阿尼玛和阿尼姆斯是心理层面上的阴性特质和阳性特质
阿尼玛
指男性所具有的女性阴柔性格,认为所有男性在出生的时候,他所继承的集体无意识中都包含了一个理想的完美女性的原型
(完美的女性——阿尼玛)

阿尼姆斯
指女性所具有的男性阳刚性格,认为所有女性在出生的时候,她所继承的集体无意识中都包含了一个理想的完美男性的原型
(完美的男性——阿尼姆斯)

荣格认为,无论男女,在心理层面上都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特质。他把男性人格中兼具女性的一面和和女性人格中兼具男性的一面归于原型,每个人心目中的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原型的存在,可以解释人们对异性的喜好标准和偏好。当所遇到的异性符合他们的阿尼玛或阿尼姆斯原型时,就会产生好感
解释了人们只喜欢某些特定类型的异性,而不是所有异性都喜欢

(2.3) 阴影
也是我们继承的某种集体潜意识,是指个人潜意识中的负面特征。属于人性中黑暗的一面。它包括人类在进化中所继承的动物本能。当它向外投射时,就成为邪恶和仇恨。因此可以说它是人类的不良思想、邪恶感觉和罪恶行动的根源。阴影深藏于人的潜意识中,若不是用面具来加以掩盖,就会受到社会的批评和指责

(2.4) 自性
是人格的核心,是有条理的、统合的人格原型。人格各成分通过不断的组合,最终形成结构清晰、平衡、稳定的统合状态,就是自性。自性的达成说明一个人形成了统合的人格,成为自己想成为的样子,具有和谐的感觉,是人们力图达到的人生目标

根据荣格的潜意识理论,以自我为中心,以适应环境为主要功能是意识
荣格认为“情结”的形成与特殊的经验、童年的创伤有关

埃里克森——自我同一性

自我同一性
指个体感到自己是一个独特的、完整的、连续的、充满认同感的内心状态
(自内而外是协调而统一的)

同一性危机
指个体由于缺乏自我同一性而感到的混乱和失望。埃里克森认为,自我同一性对个体的成长非常重要,只有建立了同一性,才能获得健康而完整的人格

人格动力

回顾弗洛伊德理论中的人格动力,基本驱力为两个:生的本能、死的本能
生的本能(存活+繁衍)
死的本能(趋向毁灭、自毁+攻击他人)
并且弗洛伊德在生的本能中过多地考虑了“性”

弗洛伊德的学生们则认为人的驱力不仅仅如此,认为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安全感寻求
实际上是人特别重要的一个需求,是人对内部的压抑、焦虑的某种合理释放,而安全感的需求弗洛伊德也提出过,来自于早期的人际关系,这是人们去做很多事情的一个重要动力,所以人们也就不仅仅只是为了吃为了喝为了繁衍,而为了满足自己的安全感去做很多事

(2)亲密关系寻求
沙利文认为人格动力源于亲密关系寻求
弗洛伊德对这个需求只强调了性的需求,这仅仅是动物性的一面
荣格在阿尼玛和阿尼姆斯问题中则认为绝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性欲,建立亲密关系为什么是她/他而不是别人?必须要考虑与一个特定的关系、个体之间能够建立起什么样的关系这也是一个需求

(3)自我的寻求
前面讲过有理想的自我、有追求的自我
对于自我的完善,人们为了自我的实现,完成理想的自我也是一种需求

(4)自卑与心理补偿——阿德勒对这个方面特别关注
这个方面从大的角度来讲其实可以放在自我的寻求、完善里面,但是阿德勒很关注自卑这个问题,自卑之后寻求心理补偿,也是人们进行某些行动的动力
心理补偿、社会兴趣都是自卑之后寻求心理补偿的方式

人格发展

埃里克森的八阶段人格发展论(对于弗洛伊德的修正、补充)
各个阶段都有一个主题,若完成不了,就会出现相应的问题
,x_16)

埃里克森与弗洛伊德的不同:
第一点不同:
弗洛伊德:在人格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关心都是一个点,即性冲动的问题,视角都在对于性能量的释放
埃里克森:不再把视角局限于性能量的释放上,而更多关注社会、环境的因素
第二点不同:
各个阶段的分期上比弗洛伊德多,认为人毕生都是在发展的

人格适应

对现代社会中孤独的应对
• 自由迫使人们独自面对选择,并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而为自己负责的压力是极其沉重的。

解决方法:
(1) 逃避自由
• 应对自由的消极方式是逃避,从自由的重负下逃离,以避免其对安全感的威胁。
• 通过放弃自我来消除自我与社会之间的隔阂,
• 三种主要的逃避机制:独裁、破坏和趋同。
(2)创造性的爱
通过创造性的爱有意义的工作实现积极的自由,是弗洛姆的观点


四、特质理论流派(接受度最高、应用最广)

从心理学学科来说,前面学的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流派及新精神分析流派都不是主流,而特质理论流派是目前接受程度最高应用程度最广、从各个方面来看都是最合适的流派

特质理论流派的提出

特质理论流派由戈登.奥尔波特提出,他在思考人格的问题时,从人们在平时生活中用什么样的语言、词汇去描述一个人这个角度出发,于是整理出了4000多个描述人的形容词并且如何把这些特征组合成一个适当的结构,后来这个方法被称为 “词汇学假设”
(因为人们对于人格的描述,必须借助一个载体,这个载体即“语言”,并且“语言”这个载体有高度的概括性,对于实际中人们运用时的理解联系最为密切

特质理论流派的核心思想

认为由于一些内在的稳定的特质会导致人们在外在行为上有不同类型的差异

古希腊人对人的区分方法(源头)

这个思想的源头其实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对人的区分,古希腊的医学认为人体中有血液、粘液、黄胆汁、黑胆汁,于是根据人体中各个体液成分的多少把人分成了4种类型:多血质、抑郁质、粘液质、胆汁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多血质:外向、傻呵呵、乐呵呵、积极活泼
抑郁质:思维缓慢、性格低沉、消极
粘液质:性格稳定、不爱说话
胆汁质:情绪多变、不稳定

古希腊的这个分法对整个西方世界的人格体系的影响源远流长,导致后来西方的心理学发展早期人格区分中有的按颜色区分(红色人格、白色人格…)、有按照动物分的(长颈鹿人格、猫头鹰人格…)

近代根据人的体型区分人格

内胚型:肚大腰圆,骨架大,代谢慢,肥胖——认为这类人比较喜欢放松、社交
中胚型:躯干结实,体脂水平低,肩宽腰细,肌肉轮廓明显,易增肌不易胖——认为这类人喜欢冒险、自信
外胚型:四肢修长,脂肪含量低,消瘦,不易胖,不易增肌——认为这类人喜欢思考、智慧型

综上,无论是根据体液还是体型来区分人格类型,本质都是认为由于一些内在的、稳定的特质会导致人们在外在行为上有不同类型的差异——即特质理论流派的核心思想

特质

特质即内在的看不见的东西,会决定每个人行为的基本特质,可以理解为构成人格元素,各种元素互相组合搭配,就会构成不同的人格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特质理论流派的两个基本假设(前提)

1.人格特征在时间上相对稳定。当然,这不等于人格不会变化,只是这些变化是逐渐的在多年时间里缓慢发生的(我们对人格的考察一般都是以成年人为前提,因为在青春期、青少年期之后人格是相对稳定的,之前则变化相对较快

2.人格特征具有跨情境的稳定性(若某个人在一个情境下如在A面前是活泼积极的、在B面前的收缩的,则违反了特质理论的假设

特质结构

奥尔波特的三层次特质理论

奥尔波特认为,特质是构成人格的基本元素,是人以一种特殊方式做出反应的倾向,是一种概括化的神经心理结构
虽然不能直接观察到,但可以通过人的行为加以证实。特质之间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特质既可以为某一个体所具有也可以为某个群体所具有任何一个特质都是独特性和普遍性的统一

奥尔波特把人格特质分为两类:共同特质个人特质
共同特质
是同一文化形态下的人们所共有的、相同的特质
某个群体的人身上都有这种特质,而其他群体没有,或者说所有人类都具备某种特质区别于动物(如某些特质所有人都会有,同理心、恻隐之心)
个人特质:
是个人所独有的特质,它代表着个体之间的人格差异。找出适合一类人的特质,即这类人的共同特质是重要的,而共同特质又要通过每个人表现出来,一个人具有哪些特质也是应该加以确认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对于个人特质,根据生活中表现的范围不同,奥尔波特又将其分为三类:
首要特质(最重要)、中心特质、次要特质

首要特质
这个人身上表现最突出、最明显、最有代表性的人格表现
是一种占绝对优势的行为倾向,这种倾向的渗透性很强渗透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是影响个体各方面行为的特质,它表现了一个人在生活中无时不在的倾向,个体的几乎每个行为都受它的影响。因此,它是一个人最典型、最具概括性的特质,它在人格结构中处于支配的地位,但其数量不多

中心特质
是决定一个人的一类行为、而不是全部行为,能够代表一个人的主要行为倾向的特质。表现出这些特质的情景,要比表现出首要特质的情景狭窄,即它所起的作用比首要特质小一些。一般人所具备的中心特质大约在5-10个之间

次要特质
是那些不甚明显,一致性和概括性较差,渗透性较弱的特质。只在特殊场合下才表现出来的,个体的一些不太重要的特质,它所起的作用比中心特质更小。某些次要特质可能只有亲人朋友才能发现(例如一个人平时都非常的大方,但是在某些情况下非常自私,只在某个特定情境下表现出来)

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最早用因素分析的方法)

卡特尔是英国心理学家,与其他理论家不同,卡特尔借用了因素分析这种统计技术而非从人格要素的深刻理论出发提出了一个基于人格特质的理论模型

卡特尔认为,构成人格的特质包括:共同特质、个别特质

共同特质:一个社区或一个集团成员所具有的特质,共同特质在个体身上的强度和情况并不相同,在同一个人身上也随时间的不同而各异

个别特质:是某个人所具有的特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表面特质
是通过外部行为表现出来,能够观察得到的特质,它是一种彼此关联的可以观察到的特质,不是一种解释性概念
根源特质
是行为的内在根源,是人格结构中最重要的组成,支配一个人一贯的行为,是人格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对人的行为具有决定作用,即,是一个人行为的最终根源
能力特质
是决定个体如何有效的完成预定目标的特质,其中,智力是最重要的能力特质之一
气质特质
是由遗传决定的特性,决定个体对情境做出反应的速度、能量、脾气等
动力特质
是使人趋向于某一风格的行为动力,是一种积极成分,是人格的动因

人格的五因素模型(大五人格理论——特质理论的集大成之作)

通过大量的 “词汇学假说” 研究,(词汇表的广度和深度远远超过当年奥尔波特),并且在此基础上运用了卡特尔的因素分析的方法反复实验、验证,最终确定下来五个描述人格的维度——这五个维度即大五人格理论

这五个维度是目前最靠谱的参考,并且是跨文化的

大五人格理论
20世纪80年代,由科斯塔和麦克雷提出,特质在很大程度上是遗传的,十分相似的因素可在许多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中找到

他们提出了一个人格的大五(big five)或五因素模型(five–factor model,简称FFM),而且编制了一个测量五因素的工具,即NEO人格调查表

人格五因素包括:
神经质(N)
外倾性(E)
开放性(O)
宜人性(A)
尽责性(C)
可以简记为OCEAN(海洋)

神经质(N)

也称情绪稳定性,是一个连续的变化
神经质得分高的人:更容易产生心理压力,常感到心烦意乱,较常体验到消极情绪,且情绪容易大幅波动
神经质得分低的人:多表现为平静、适应良好,不容易产生极端情绪

外倾性(E)

是指人们心理活动的强度(行为上表现为外向、内向)
外倾性得分高者:表现善于交际、精力充沛,乐观、友好和果断
外倾性得分低者:一般含蓄、自主、稳健
研究发现,与内向者相比,外向者有更多朋友,会花更多时间参加社交活动

开放性(O)

开放性,也称求新性,是指对经验持开放、探求态度的程度,包括对行为的积极探索和对经验的正确评价
开放性得分高者:有活跃的想象力,自发的接受新观念,有较好的发散性思维和好奇心,是不依习俗的、独立的思考者
开放性得分低者:则比较传统,喜欢熟悉的事物胜过新事物,稳当一点
需要注意的是,开放性与智力并不等同
(生活中的例子就好比去餐厅点菜,开放性高的人喜欢每次点新的没吃过的菜,开放性低的人每次都点旧的喜欢的)

宜人性(A)

有些地方将宜人性翻译为 “善良”,即是否愿意帮助别人
宜人性是测量人际关系的维度,意指人际互动的特征,这种互动涉及个人的人际喜好由同情到憎恨的一个连续区
宜人性得分高的人:往往乐于助人、可信赖,富有同情心,为人亲和
宜人性得分低的人:多表现出更多的敌意和多疑,缺乏合作精神,喜好控制他人,报复心强并且残忍
高宜人性的人注重合作而不强调竞争,低宜人性的人往往只顾自身的利益和信念
这里不能和道德捆绑在一起,低宜人性不一定就是坏人,同样高宜人性不一定就是好人

尽责性(C)

即责任感,是否靠谱
尽责性涉及控制自己、自律,用来评估组织能力、持久性、控制能力在目标指向的行为中的作用
尽责性得分高的人:做事有条理、有计划,并能持之以恒,对待工作有较高的责任感,办事牢靠
尽责性得分低的人:完成任务时缺乏计划和条理,容易分心,且缺乏很好的成就意志
这里不能和能力捆绑起来,责任感低的人不一定能力就差,责任感高的人不一定能力就好

特质理论的其他代表

A型人格

A型人格者有更强的获取成就的竞争性(争强好胜)
A型人格者有更强的时间紧迫感(着急)
A型人格者对挫折情境更易产生愤怒和敌意(易发火)

医学上研究得出A型人格的人群是心脑血管疾病(心脏病等)高发的人群
B型人格即非A型人格

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

乐观主义程度高者会给自己设置较高的目标,相信自己能达到,不会因挫折和暂时失败而退却
乐观主义者在应对逆境时,往往采用更多积极的、直接的应对策略,因而能很好的应对逆境

注意:A型人格、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主要受先天遗传的影响,后台环境也会有影响,但主要还是先天遗传

特质理论的批评、争议

在预测某人未来的行为时,过分依赖特质量表的分数是不恰当的。没有办法证明行为能够在不同情景中保持一致,一个在某种情境中能直言不讳或者勇敢无畏的人,在另一种情境中就有能变的温顺和胆怯
特质测量并不能很好的预测行为
没有证据能够支持跨情境的一致性
(即实际人格考察工作中,特质量表往往是来访者自己来答题填写,会受到很多偶然性的影响,并且答题本身也带有倾向性,实际人格考察很多时候只是用来指导考察、筛选的)


五、生物学流派

随着生理心理学与脑科学等研究的推进,心理学家对生物结构的探索日益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遗传生物基础对人格的影响,甚至认为生物因素对人格的作用超过父母的行为和后天的经验

艾森克的人格理论

三个基本维度

(认为人格特质在生理上与这三个维度有关:内外倾神经质精神质
艾森克把许多人格特质都归结到内外倾神经质精神质这三个基本维度或类型上,艾森克及夫人还一起编制了艾森克人格问卷(EPQ),专门用于测定这三个基本特质维度的个体差异

(1)内外倾
具有典型外倾人格的人:好交际,喜欢聚会,有许多朋友,需要与人交谈,不喜欢独自看书和学习
具有典型内倾人格的人:是安静的,不与人交往,只有少数知音

(2)神经质
有稳定和不稳定两个极端
不稳定的人:常对微小的挫折和问题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而且事后还需要长时间才能平静下来
稳定的人:在情感上很少动摇不定

(3)精神质
得分高的人:是自我中心的、攻击性的、冷酷的、缺乏同情的
得分低的人:表现出温柔、善良等特点

气质

(天生的、改不了的、一些很基本的心理特征)
气质是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动力性质的心理特征。气质相当于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脾气、秉性或性情

气质模型划分了三个气质维度认为在这几个方面上,是由天然、天生的气质导致人格的差异
(1)情绪性
指个体情绪的反应强度,爱哭、易受惊吓、脾气大的孩子,情绪性高

(2)活动性
指个体能量释放的一般水平,活动性水平高的孩子好动,一刻也停不下来

(3)社交性
指与别人联系及交往的一般倾向

抑制和非抑制儿童

抑制型儿童
是自我控制良好、温和有礼,能良好行为控制能力的儿童(自我控制好)
抑制型儿童在新环境中表现出退缩的反应模式,心理学家称之为新异焦虑

非抑制型儿童
表现出相反的行为模式,进入一个新的环境中会很快探索新事物,很快开始说话

抑制型和非抑制型儿童是与生俱来的生物气质特征从出生就表现出了很多生理差异,他们的体格、对厌恶的东西的敏感性、眼睛的颜色有所不同
和非抑制型儿童相比,抑制型儿童在出生后几个月里较多的出现烦躁、睡眠紊乱和慢性便秘,新生儿中抑制型儿童对陌生刺激做出了心律加速、瞳孔变大反应

生物学流派的相关研究

研究者发现,大脑右半球前额叶经常显示出于左半球前额叶不同的活动水平,例如,左半球高活动性积极心境相关,而右半球高活动性通常是消极心境的反应

微笑大脑左半球活动性增高有关,哭泣则与右半球活动增高有关。所以研究者认为,这种大脑不对称性与情绪之间的联系是天生的,而不是学习的结果


六、人本主义流派

心理学界的第三势力(第一势力:精神分析 第二势力:行为主义)
对于精神分析流派中的人格结构:自我、本我、超我,人本主义流派将 “自我” 视为最重要的部分

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卡尔·罗杰斯将**“自我”视为人格的主要结构**,但人本主义的自我与精神分析流派的自我概念不同
罗杰斯认为自我是关于自己各个方面的印象,这个自我只是那些与自己有关并能被个体意识到的经验,自我并不一定支配个体的行动,而是个人经验中的一部分,与个体的行为是相匹配的

理想自我是个体希望自己能够具有的特征,是个体认为重要的和有价值的品质,可以是生理方面的,也可以是社会财富、能力地位方面的。是个体努力追求的发展目标

罗杰斯认为,心理健康者的真实自我理想自我相符合的,他们会对自己有切实的了解并接受真实自我,不会给自己设置一些无法实现的目标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生理需要:是指个体有生存和繁衍的需要,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是最基本、最强烈、优先于任何其他任何层次的需要,对人的行为有巨大的动力,如果一个人的生理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其他需要都会处于次要位置

安全需要:指个体对于稳定、秩序、法律、避免伤害、寻求安全与保护的需要,安全需要让个体寻求一个避免生命受到威胁的环境,当社会秩序动荡不安时,安全需要就会受到威胁,人们的安全需要就会更加强烈

爱与归属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是指渴望在生活或职场中与他人或组织建立良好的关系,希望能给予别人爱并获得爱,被组织所接纳,归属于某一个团体,是人们对信任、温暖和爱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和来自他人的尊重两个方面,自尊的需要是个体要求独立自由的渴望,来自他人尊重的需要是指希望别人承认自己有能力和价值,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赏

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是人类所特有的需要,是指发挥自身最大潜能的需要,是促使潜在能力得以实现的动力,这种动力促使个体成为他所能成为的人

马斯洛认为,大多数人不能成为自我实现者的主要原因包括
(1)自我实现动机不足
(2)害怕尝试
(3)固守现状
(4)文化环境的阻碍

若是人都是能够知道自己的目标,了解自己,接纳自己,去自我实现,就会没问题,按理说人都会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状态,但是罗杰斯发现人的状态并不好,并不是像人本主义所说的这样,人们的的状态并不协调,不能很好地认识、接纳自己

自我协调、自我不协调

自我协调

罗杰斯认为个体要维持各种自我知觉之间的一致性,并且在自我概念经验之间进行协调组织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该具有自我一致性,能够采取开放的态度,接纳自己所有的好的或不好的经验,能够将经验同化到自我的结构
(例如:发现自己做某一件其实没有自己以为的那样好、很棒,发现自己并不是特别漂亮等,承认并慢慢调整自己的认知,将自己的认知与外界的经验协调起来,去安排接下来的生活,去发展自己)

自我与经验是完全相符的、协调一致的,这样个体就能对环境有一个完整、准确、客观的认识,可以合理运用环境中的信息以谋求自我的充分发展,罗杰斯认为这就是机能完善的人

自我不协调

当个体感受到自我概念实际经验之间出现差距时,就会处于不协调的状态,是一种内心紧张、纷乱的状态
(如自我觉得很聪明,当有人说你笨时,接受不了)

当个体出现自我不协调时,会采取一定的防御性行为使自我不受威胁,人们常常采用否认曲解的防御方式来应对现状
否认:是拒绝把有危险的经验纳入自我概念中
扭曲:是错解经验的含义

否认和扭曲可以暂时缓解焦虑,但是它排斥了对自身有威胁性直觉经验,就无法认识到客观环境的真实情况会妨碍个体自我的发展

人本主义最重要的假设、观点:人有自我实现自我成就的能力

人为什么会不愿意接纳自我?
罗杰斯认为这是因为人在小时候成长过程中大多数时候感受到的是 “有条件的关注”,即做了他人喜欢的事情才受到关注,如考试考了一百分,才受到老师、父母的关注,就已经因为别人的一部分影响,使得我们不敢承认一部分自我
解决:
给予 “无条件的关注”,(就算…我也觉得你很棒)这样慢慢的人才没有了焦虑、正视自我,调整自己,人就会有能力去完善自我


七、人格认知流派

认知心理学家人格心理学家对心理过程的关注点是不同的

认知
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是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内外刺激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包括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语言等

认知心理学家
关注的是认知加工的普遍特征与规律,更看重不同人的共同认知加工特征

人格心理学家
关注认知过程的个体差异(即不同的人认知过程的差异)
不同的人按照不同的形式去处理加工信息——进行不同的认知过程
那么不同的人在认知过程上会有什么样的区别、差异、偏好?——人格心理学家通过认知过程来研究人格——这就是人格认知流派

个体的主观经验差异

对客观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中,人们的主观经验出现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a.知觉风格
人们在对相同的信息进行加工时,总是遵循个人的偏好方式或习惯,这决定了个体知觉信息的方式和注意分配的偏好
例如:
分析性加工方式的人倾向于观察细节
整体性加工方式的人倾向于看整体而忽略细节
(有的人看一个人会注意到他穿了什么衣服、戴了什么首饰等等细节,但可能会忽视这个人在做什么、说什么,然而有的人看一个人就先注意到他的动作而忽视他穿了什么衣服等细节)

b.心理表征
个体在感知信息后,会将这些信息转换成自己可以理解与操作的形式,形成心理表征,表征通常是以图式的方式存在,例如物体图式、社会事件图式、自我图式
(如对于同一件事(一个社会事件图式),一个人走过来对你点了点头,但是没有说话没有笑,在张三看来这人很没礼貌,因为他认为没有微笑,不友好,而李四认为这人很礼貌,因为不认识但也和你打招呼示意,既然不认识那么不说话也不笑也很正常,这就是每个人的图式不同,同时也反映出张三李四的人格的差异)
(自我图式:每个对于自我认知的不同)
心理表征包括:原型、脚本、图示

c.解释和归因
个体对感知到的信息会进行解释归因,不同的个体会有不同的解释和归因
归因是我们每个人对外部事件赋予意义的重要过程

例如:
给下属交代一个工作,但是下属没有办好,这就要去思考他为什么没有办好?(这就是归因)
可能有两种原因:
1.他能力不行(内部归因)
2.他因为家里楼上装修没有睡好(外部归因)

d.目标和预期
包括对事件结果的预期、生活目标以及人生理想等,这些目标和预期对个体将会采取的行为有重要的影响

人格认知流派的理论基础——个人建构论

人格认知流派的理论基础是美国心理学家乔治·凯利个人建构人格理论

个人建构论基于这样的假设:没有客观的、绝对的真理,一个现象是否具有意义,依赖于个体解释该现象的方式

建构是指个体解释和预测生活的认知结构(即:人们看到一个事物肯定会有一个看法、评价(好不好、大不大、善良不善良等不同的维度的评价)

建构是人格的核心概念,是个体用来解释世界、分析他人观点,对事件进行整理分类并控制事件的思维模式,如果没有建构,人生就会一片混乱

个人建构论认为,人格结构是由一组独特结合的建构群所组成复杂建构系统,个体差异就表现在个体建构的性质、数量、质量和组合方式的不同上
总的来说,人格差异主要来自于个体解释世界的不同方式
例如:对于同一个人,有的人可能用“友好-不友好”、“有趣-无 聊”、“外向-内向”等建构来形成对这个人的认知,而另一个人可能用“有教养-粗俗”、“敏感-不敏感”、“聪明-不聪明”等建构来形成对这个人的认知
虽然面对的是相同的人,但由于解释方式不同,所以做出的反应也会很不同。正因为建构方式的不同,导致了个体与人交往的方式也是独特的,即人们相对稳定的行为模式来自于个体相对稳定的解释世界的方式

凯利的不同的角度的建构

核心建构与外围建构
核心建构:是个体行为中最基本、最稳定的建构,是决定个体行为一致性或同一性的关键建构(例如口唇期建立安全感的建构)
外围建构:是较容易改变的、不起决定作用的建构,可以有一定的变化性

可渗透性与非渗透性建构
可渗透性建构:是指能容许新成分进入,有一定的可适用范围(形成的建构,可以不断修正)
(一个思想开放的人往往具有较多的可渗透性建构,可以容纳不同的意见和吸收不同的见解)
非渗透性建构:是指拒绝新成分进入其领域的建构
(思想保守的人会抗拒新事物,具有较多的非渗透性建构)

紧缩性建构与松散建构
紧缩建构:是对事件的预测绝无改变的建构
(具有紧缩建构的人往往用同一建构去预测不同的事情,例如一个充满敌对建构的人总是用敌视的眼光去看待或预测所有的人与事,甚至遇到的是一个善良的人也会如此)
松散建构:是对事件的预测可随着时间、情境的不同而产生变化的建构

建构论下人格的发展

个人建构论认为人格的发展就是建立在建构系统的发展之上的,个体的发展就是要不断提高对世界预测的准确性
个人建构随着个人经验的改变而改变,如果由某种建构产生的预测被经验证实,那么这个建构就是有用的,进而被纳入个人建构系统中,建构系统也不断扩展与复杂化;没有被证实的预测则会被优化和修正,不断优化的个人建构系统,提高了个体预测未来的准确性,这就是人格的发展

个人建构系统的发展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个体的先天因素,外部环境因素等对个体建构系统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
例如:
儿童如果长期受到严重的威胁,就会形成紧缩的、缺乏弹性的建构系统,生长在简单环境中的儿童与复杂环境中的儿童比起来,社会经验建构的复杂性与多元性也会有很大的不同

信息加工论

知觉风格

知觉风格是指个体在感知并对信息进行加工时,有自己的风格

a.分析型-整体型知觉风格
人们在认知事物时,常常寻找它与其他事物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并进行分类,人脑的这种思维能力就构成了模式识别能力。模式识别是知觉的初级阶段,是对外界信息的形成初步印象的过程
研究者发现模式识别是有个体差异的,有的个体倾向于寻找不同(分析型),有的人倾向于整体比较,寻找相同(整体型)
具有分析型风格的个体往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整体型风格的恰好相反,往往“只见森林不见树木”

b.场独立-场依存性
“场”指个体之外的环境(包括事物和人)
场独立性的个体:
在对事物做判断时,倾向于运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不受环境影响)(内向)
场依存性的个体:
倾向于把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难以摆脱环境因素的影响(受环境影响,更加看重人际关系)(外向)

这两种类型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注意分配上。场独立性风格的个体在刺激丰富的条件下表现出较强的选择性注意能力,而场依存性的个体擅长处理组织关系复杂的任务,领会不同信息间的关联。知觉风格并无好坏之分,每一种类型都有其发挥作用的适宜情境

心理表征

心理表征指信息或知识在心理活动中的表现和记载的方式,是外部事物在心理活动中的内部再现
在人格心理层面,心理表征是心理差异认知分析指标,具体包括原型、脚本、图式

原型
是指某类事物在个人心目中的典型形象
(例如提到相机,有的人心中形象是单反,年龄大人可能是老式相机,有的人则可能是手机)

最初由荣格提出,之后认知心理学家进行了进一步研究
个体在判断某个事物是否属于某个认知类型时,便要使用原型,物体越接近原型,个体就越认为该物体属于某个类别
人们利用原型,可以快速的完成判断。原型是相对稳定的认知结构,影响着个体的行事风格
很多原型因人而异,例如,关于什么样的人是好人,不同的人评价标准就很不同,有的人认为诚信可靠是好人,有的人则认为亲切随和是好人

脚本
是指在某一情境中一系列被认为适当或合乎规定的行为(干事的顺序)

人的行为表现会随着脚本而变化,表现出与情境要求相吻合的言行
当一个人不依据脚本或不了解脚本时,言行举止就会显得不合时宜
如果有人长期不遵从脚本,人们会认为其人格的社会化不足

图式
是存在于记忆中的认知结构或知识结构
每个人头脑中都存在大量的对外在事物的结构性认识称为图式
图式是对我们生活中的事物的大量个别事例的抽象,图式总结了这些事物的重要特征,不仅指对事物的概念性认识,也包括对事物的程序性的认识


八、行为主义/社会学习流派

这个流派非常极端
白板论(环境决定论):人生下来就是一张白板,后天怎么涂抹就会变成什么样
行为主义流派只关注人的行为、干什么事,不关注人心里怎么想(认为那些内在的看不到,是黑盒子,研究人的行为就够了)

行为主义对人格的解释在早期的进展比较缓慢
早期:行为主义者把人格的描述局限在可观察的行为上
后期社会学习理论的研究者扩展了这一流派的范围

a.行为主义是由约翰·华生在20世纪20年代创立的
b.行为主义以其最极端的方式,把心理学限定在可观察的行为的研究上
c.行为主义用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来解释行为的发展与保持
d. 人格是一个人的条件反射经历的最后结果。激进的行为主义者拒绝使用像焦虑这样的内部状态来解释行为,主张应该研究可观察的外部行为

传统行为主义理论

传统行为主义者用学习经验条件作用解释行为的原因。相比较于条件作用的力量,他们不看重遗传的重要性人格的形成来源于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有两种类型:
1.经典条件反射
2.操作性条件反射

经典条件反射

经典条件反射来源于刺激-反应的联结
新的刺激导致反应的联结一旦建立,就可以作为条件来建立其他的刺激-反应联结

著名的巴普洛夫用实验证明了这一条件反射的存在:他给实验室饥饿的狗呈现肉末(刺激),狗就总是会流口水(反应),由于这一刺激-反应联结未经巴普洛夫的任何条件作用就存在,所以我们称肉末为非条件刺激,称流口水为非条件反射
巴普洛夫再把旧的非条件刺激与新的条件刺激配对:每当他给狗呈现肉末时,就同时响起铃声。肉末与铃声同时出现几次后,巴普洛夫只响铃而不呈现肉末,狗听到铃声就会开始流口水。这时,流口水成了条件反射,并且狗的行为中一个新的刺激-反应联结建立起来了

结论:个体对食物、衣服甚至朋友的喜好都可能是由这一过程决定的

操作性条件反射

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桑代克用实验证明了另一种条件反射的存在
他把猫关进“谜笼”,能逃出谜笼的猫就能得到一片鱼,饥饿的猫要进行各种行为组合进行尝试,这些猫逐渐就学会怎样做才能得到奖励。桑代克通过这个实验总结出:
导致满意结果的行为更有可能重复出现,而导致不满意结果的行为则会不太可能重复出现

斯金纳在桑代克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操作条件反射的理论
操作性条件反射关注某种类型的结果对行为出现频率的影响
研究者把由于导致了满意结果而使某种行为出现频率增加的结果称为强化
把由于导致了不满意结果而使行为减少的结果称为惩罚
一种后果是强化还是惩罚取决于人和情境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惩罚的有限有效性
惩罚不能教给人恰当的行为,只是减少了不合乎期望的行为
例如:简单的惩罚爱打人的孩子,不如教给他用别的方法应对挫折情境

惩罚要想生效:必须及时并且前后一致
对一个问题行为,必须尽快惩罚,且惩罚必须相当有力度,并且要在每一次不合希望的行为出现时都给予惩罚,如果有时容忍,有时惩罚,是不能改变孩子不好的习惯的

惩罚可能伴随着消极影响:因为孩子可能会把其他行为与惩罚联系起来

社会学习理论

(传统的行为主义太窄了,不够用于解释所有现象,所以扩展了社会学习理论来完善)
(不能完全靠个体的精力来学习,因为人是社会动物)

行为主义研究者提供了对人类行为的科学而可测量的解释,它增强了心理学者对实证研究的重视。但到了20世纪50、60年代,人们对传统的行为主义的热情开始减退,心理学家开始质疑行为主义的研究对象的范围过于狭窄,同时,如果人只能从尝试错误的结果中学习,那么人类存在的前景是暗淡的。由此,从传统行为主义向社会学习理论的转变开始了

阿尔波特·班杜拉不认为人只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个体会对环境中的事件做出反应(我们还会对其他人的东西作出反应),同时也会通过奖励和惩罚学会各种独特行为,除此以外,个体还有人类独有的其他能力(我们还有通过别人的方式来进行学习的能力)——这就是社会学习

交互决定论

(开始不得不考虑人内在的因素)
班杜拉提认为,行为是由内因和外因共同决定的,但是,行为并不是简单的由二者结合决定,而是交互决定的。即行为、外因和内心彼此相互影响,共同作用
(例如看到别人偷东西然后手指被砍了,然后自己内心知道不能这么干)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自我调节

虽然自己还没干,但是知道自己能不能干,不一定非得等到自己干了,才知道干了会有什么结果(不是非得亲自尝试从楼上跳下来,才知道跳下来会头破血流)
原则还是强化-惩罚,在假想过程中达到了最后调节的结果(加入了内因,自我对外界进行观察、假想即社会学习)

班杜拉认为,与低等动物不同,人类用符号预见指导自己的行为,但面对问题时,人类并非每次都使用试错模式、通过对奖惩做出反应来解决问题,相反,个体会想象可能的结果,估计可能性,设置目标并想出办法,而这些都是在个体的思维中进行的而不是通过奖惩,这就称为自我调节的机制
多数行为是在没有外部强化或惩罚的情况下发生的,虽然人们会争取得到奖励,但也会为获得内部奖励而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当然,自我调节也包括自我惩罚,在没有能坚持住自己设定的目标时,就算没有外部给予的惩罚,个体也会感觉很差

因此,班杜拉认为,大多数行为是个体自我调节的结果

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是指,除了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个体能通过对别人行为的观察、阅读甚至只是听说来学习
许多行为非常复杂,个体是无法通过奖励或惩罚的缓慢进程来学习的

班杜拉认为,通过观察学到的行为并不一定要表现出来
如果个体预期某个行为会带来奖励,个体就倾向于表现出来这个行为,相反,如果预期会带来惩罚则不会表现出来

人格适应

传统行为主义呈现了一种关于人性的简单而理性的模型,行为主义不仅仅能解释行为,同时很多心理治疗技术也是以条件反射原理为依据的

行为矫正

(1)系统脱敏
治疗恐惧症的一种方法就是把恐惧物的映像与放松反应配对,通过系统脱敏,用恐惧刺激与放松之间的新联结,取代原来的恐惧刺激与恐惧反应之间的联结

(2)厌恶疗法
是治疗师把令人厌恶的映像与患者的问题行为进行配对,使患者摆脱不合期望的行为

(3)生物反馈法
用一种可以测量肌肉活动的特殊设备,通过设备的即时反馈来提醒个体哪些行为是有问题的,个体就能学会什么行为是合适的,从而纠正原来的问题行为

自我效能感(我能行、我可以)

班杜拉认为,个体只有作出明确的决定付出必要的、加倍的努力,才能改变自己的行为

a.结果期望和效能期望的不同
结果期望:是指个体认为他的行为会导致一定结果程度(我觉得我行)
效能期望:是指个体认为自己能够带来特定结果的程度(我干这个事,无论结果怎么样,但是我发挥了作用我感觉很舒服,觉得我很棒)
相信某件事会发生和相信你能让它发生,二者是完全不同的

b.效能期望比结果期望能更好的预测行为

c.效果期望有四个来源

(1)亲身掌握经验
即过去成功的获得某结果的经验。但是,失败的经历可能导致低效能期望
(2)替代经验
即看到别人表现出一个行为,也没带来什么坏结果,会使我们相信,自己也能做这件事
(3)言语说服
对改变效能期望是一种不太凑效的方式。假如言语说服并没有带来预期的结果,期望很容易就会削弱
(4)生理与情绪状态
个体会通过生理与情绪状态来判断自己的能力,如果生理信号表现出了镇静和勇敢,也会让个体确认自己是镇定的

  • 4
    点赞
  • 18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戴陵FL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