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g_ig_active源码阅读(六)

今天还是主要看ig_active_reconstruction
昨天看了几个通讯接口的文件,今天看其他的

utility_calculator.cpp

namespace ig_active_reconstruction 下有一个基类 UtilityCalculator
只有一个纯虚函数
是根据传入的完整的viewspace和可以考虑的views集合 返回最佳view的id

virtual views::View::IdType getNbv( views::ViewSpace::IdSet& id_set, boost::shared_ptr<views::ViewSpace> viewspace )=0; 

weighted_linear_utility.hpp

namespace ig_active_reconstruction 继承了上面的基类 UtilityCalculator 有一个子类WeightedLinearUtility

成员变量

    // 两个通讯接口 分别是环境和机器人的通讯接口
    boost::shared_ptr<world_representation::CommunicationInterface> world_comm_unit_; //! Interface to world representation.
    boost::shared_ptr<robot::CommunicationInterface> robot_comm_unit_; //! Interface to robot.
    //ig计算的检索配置
    world_representation::CommunicationInterface::IgRetrievalConfig ig_retrieval_config_; //! Will be used for ig retrieval.
    // 要用的ig的name和对应的weight
    std::vector< std::string > information_gains_; //! Name of the information gains to use.
    std::vector<double> ig_weights_; //! Weight of the information gains.
    double cost_weight_;

getNbv

这是继承基类的那个函数,应该也是最重要的

    virtual views::View::IdType getNbv( views::ViewSpace::IdSet& id_set, boost::shared_ptr<views::ViewSpace> viewspace );  

具体实现看文件吧,有单线程和多线程两种

单线程

用到的是world_comm_unit_->computeViewIg(command,information_gains);这个函数,这个函数在word_comm_unit里只有一个纯虚函数,需要去子类里面看

多线程

根据线程数(设定的是8
把views分成几个batch
对每个线程调用WeightedLinearUtility::getIg这个函数,下面看

getIg

是对每个batch

void getIg(std::vector<double>& ig_vector, double& total_ig, world_representation::CommunicationInterface::IgRetrievalCommand command, views::ViewSpace::IdSet& id_set, boost::shared_ptr<views::ViewSpace> viewspace, unsigned int base_index, unsigned int batch_size );   

这个是为多线程服务的

CommUnit

  • setRobotCommUnit
  • setWorldCommUnit
    这两个函数设定通讯接口

useInformationGain

  void WeightedLinearUtility::useInformationGain( std::string name, double weight)
  {
    information_gains_.push_back(name);
    ig_weights_.push_back(weight);
  }

是添加一个名称为name的ig,权重默认为1.0

world_representation_raycaster.hpp

namespace ig_active_reconstruction 下的namespace world_representation
里的一个基类RayCaster
成员变量里有一个类Ray 主要是起点和方向

    typedef Eigen::Vector3d RayOrigin;
    typedef Eigen::Vector3d RayDirection;
    
    /*! Defines a ray.
     */
    struct Ray
    {
      RayOrigin origin;
      RayDirection direction;
    };

还有几个纯虚函数

  • getRaySet
  • getRayDirectionSet
  • getRelRayDirectionSet

world_representation_pinhole_cam_raycaster.cpp

namespace ig_active_reconstruction 下的namespace world_representation 继承了基类RayCaster,子类是PinholeCamRayCaster

成员变量

有两个struct

  • ResolutionSettings
  • Config
    还有关于分辨率的一些变量

函数

之后用到再细看吧

  • RayDirection projectPixelTo3dRay( unsigned int x_px, unsigned int y_px );
    把2D图像坐标投影到3D的射线方向
  • virtual boost::shared_ptr getRaySet( movements::Pose& sensor_pose );
    基于当前传感器pose返回一系列射线
  • virtual boost::shared_ptr getRayDirectionSet( movements::Pose& sensor_pose );
  • virtual boost::shared_ptr getRelRayDirectionSet() const;
  • void computeRelRayDirections();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提供的源码资源涵盖了安卓应用、小程序、Python应用和Java应用等多个领域,每个领域都包含了丰富的实例和项目。这些源码都是基于各自平台的最新技术和标准编写,确保了在对应环境下能够无缝运行。同时,源码中配备了详细的注释和文档,帮助用户快速理解代码结构和实现逻辑。 适用人群: 这些源码资源特别适合大学生群体。无论你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还是对其他领域编程感兴趣的学生,这些资源都能为你提供宝贵的学习和实践机会。通过学习和运行这些源码,你可以掌握各平台开发的基础知识,提升编程能力和项目实战经验。 使用场景及目标: 在学习阶段,你可以利用这些源码资源进行课程实践、课外项目或毕业设计。通过分析和运行源码,你将深入了解各平台开发的技术细节和最佳实践,逐步培养起自己的项目开发和问题解决能力。此外,在求职或创业过程中,具备跨平台开发能力的大学生将更具竞争力。 其他说明: 为了确保源码资源的可运行性和易用性,特别注意了以下几点:首先,每份源码都提供了详细的运行环境和依赖说明,确保用户能够轻松搭建起开发环境;其次,源码中的注释和文档都非常完善,方便用户快速上手和理解代码;最后,我会定期更新这些源码资源,以适应各平台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市场需求。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