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学复习笔记】第四章 交流电机

1-基本概念和单层绕组

同步电机:转速与旋转磁势同步
异步电机:转速低于电磁转速

同步电机:定子交流,转子直流
感应电机:定子交流,转子交流

----交流电机基本工作原理----

1.同步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给励磁绕组通以直流电流,电机中产生磁场;原动机拖动转子以恒速旋转,磁场与定子导体之间存在相对运动,定子绕组中感应产生交流电动势。

2.同步电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转速:转子每分钟转 n 1 ( n s ) n_1(n_s) n1(ns)
若电机有 p p p 对极,则转子旋转一周,感应电动势将交变 p p p
n 1 = 3000 / p n_1=3000/p n1=3000/p
f = 50 H z f = 50Hz f=50Hz

根据转速确定电机极数: 转速3000-极数1,转速1500-极数2,转速1000-极数3…

3.异步电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三相交流绕组产生旋转磁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三相对称电流流经三相对称绕组,合成磁场是大小不变、转速恒定的旋转磁场
(2)电流变化一周,两极磁场旋转一周,若电流频率为 f f f,即磁场旋转一周用时 1 / f 1/f 1/f,则旋转磁场转速为 n 1 = 60 f n_1=60f n1=60f
(3)当某相电流达最大幅值时,则旋转磁场磁极轴线位于该相绕组轴线上;
(4)假设有 p p p 对磁极,电流变化一周,磁场旋转 1 / p 1/p 1/p,若电流频率为 f f f,则旋转磁场转速为 n 1 = 60 f / p n_1=60f/p n1=60f/p

5.电角度

假设磁密在空间为正弦分布,一对磁极便对应于一个完整正弦波。圆周上对应于磁密分布的角度称为电工角度,简称电角度,一对磁极占有的电角度为360°
如果磁极极对数是 p p p,整个圆周有 p × 360 ° p×360° p×360° 电角度。
推论:在定子圆周空间中,电角度=p×机械角度

—交流绕组的基本概念-----

6.对交流绕组的基本要求

◆一定导体数,获得较大的基波电势和基波磁势
◆电势和磁势的波形要接近于正弦波,为此它们的谐波分量要小
◆三相绕组各相的电势和磁势要对称,为此各相绕组的结构相同、阻抗相等,空间互差120°电角度
◆绕组的铜耗要小,用铜量要省;
◆绝缘要可靠,机械强度、散热条件要好,制造要方便。

7.交流绕组的基本术语

(1)元件(或线圈)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电机制造过程中,构成交流绕组的基本单元一般不是导体而是线圈。线圈是串联好的两根导体或多根导体,相应地称为单匝线圈或多匝线圈。

(2)极距 τ \tau τ
一个磁极在定子铁心内圆表面所占的距离,通常用槽数或长度表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式中, z z z 为定子总槽数, D D D 为定子内圆的直径。

(3)线圈节距 y 1 y_1 y1
y 1 < τ y1 <\tau y1<τ 短距绕组
y 1 = τ y1 =\tau y1=τ 整距绕组
y 1 > τ y1 >\tau y1>τ 长距绕组
★一般的单层绕组(每槽只嵌放一个线圈边)的线圈节距均为整距
一个线圈的两个有效边在定子内圆所跨的距离,用所占槽数表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槽距角 α \alpha α
指相邻两槽之间相距的空间电角度,即相邻两槽中导体感应电动势的相位差;
根据电角度的定义,得知槽距角 α \alpha α 等于极对数 p × p × p× 相邻两槽之间相距的空间机械角度。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槽电动势星形图
由于各槽导体感应电动势大小相等,相邻槽导体电动势相位差相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6)相带
每相绕组在每个磁极极面下连续占有的空间地带。
相带划分的原则?
原则:为了确保三相绕组对称,每对磁极下每相绕组所占区域的电角度应相等,即相带中的电角度应相等
60°相带:将一对磁极极面分成6等份,每份占有60°电角度。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三相电机中为什么常用60°相带绕组而不用120°相带绕组?
因为120°相带绕组合成电动势较60°相带绕组合成电动势小,所以常用60°相带。

极相组/线圈组:
同一相带内的线圈串联起来组成的线圈组。
比如:第一个N极下1、2、3槽作为A相正相带,槽内线圈串联组成一个极相组
第一个s极下10、11、12槽作为x相带(A相负相带),槽内线圈串联组成另一个极相组。推论:根据相带的划分,相邻槽间电角度最小,故极相组合成电动势最大

(7)每极每相槽数 q q q
每个磁极极面下每相占有的槽数。
已知电机的总槽数 Z Z Z、极对数 p p p 和相数 m m m,则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q=1,集中整距绕组,每相只有一个整距线圈。
优点:集中整距绕组结构简单。
缺点:电压波形不好;绕组集中,运行时散热困难;电枢表面尚有许多空间没有充分利用,不经济。

8.三相单层绕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例:一台三相交流电机,定子绕组为三相单层分布绕组,已知电机的极对数 p=2,槽数 Z=24,每相并联支路数 a=1,试绘出其绕组展开图。
绘图步骤:
①参数计算;
②画槽电动势星形图;
③分相;
④画单相绕组展开图(线圈、线圈组、并联支路数);
⑤画三相绕组展开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线圈数是槽数的一半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9.单层分布绕组的特点

  • 单层绕组是整距分布绕组;
  • 每个槽内只有一个线圈边,线圈数等于 Z/2
  • 每相有 p 个线圈组,每个线圈组由 q 个线圈串联而成

单层分布绕组的优缺点及应用:

  • 槽内只有一个线圈边,嵌线方便;
  • 无层间绝缘,槽的利用率高;
  • 不能利用短矩来削弱电动势和磁动势中的高次谐波
  • 10kw以下的交流电机大多数采用这种绕组。

2-双层绕组

10.三相双层绕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双层绕组的优点:
(1)可采用短距,改善电动势、磁动势的波形;
(2)线圈尺寸相同,便于制造;
(3)端部排列整齐,有利于散热和增加机械强度。
■双层绕组的分类:叠绕组、波绕组;
■双层绕组的应用场合:10kW以 上交流电机的定子绕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双层叠绕组的特点:
每个槽内放置上下两个线圈边,线圈数等于槽数Z;
每相有2p个线圈组,每个线圈组由q个线圈串联而成;
最大并联支路数 a m a x = 2 p a_{max}=2p amax=2p;
每相串联匝数: N 1 = 2 p q N C / a N_1 =2pqN_C/a N1=2pqNC/a

3-感应电动势

3

4-单相磁动势

4

5-三相磁动势

5

  • 18
    点赞
  • 16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4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4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不雨_亦潇潇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