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水下机器人组成部分:
1 机械结构部分:
包括大轮电机,履带,大轮,传动齿轮组,浮腔泵,水下推进器(直流电机驱动),浮腔,用于排气进水(下潜),进气排水(上浮),前后滚筒部分,主水泵(负责水下推进),可充电锂电池,流线型塑料外壳全部防水。
2 电子部分:
包括MR813全志SOC平台(负责路径规划和定位),MCU(GD32)负责控制电机,控制电池充放电管理,机器人面板按键,超声传感器,水深传感器,IMU,PCB采用全志核心板和GD32底板组成,SOC与MCU之间通过串口通信。
3 软件部分:
基础架构基于ROS2系统,采用多进程方式,通过守护进程管理和监控各个进程的运行状态,路径规划采用ros2-navigation2 行为树方式组织控制逻辑 ,感知部分采用超声和cartographer框架进行姿态外推定位。MCU基于RTOS,发送传感器数据到SOC端。
水下机器人工作原理:
下水过程:
机器人下水,检测水深,排气进水,
下潜过程:
进水后靠重力下潜,水下探索(自主探索或遥控),
路径规划与定位完成数据采集任务,
上浮过程:
主水泵推进上浮,排水进气,水面漂浮,左右辅助推进器水面推进到达指定位置。
水下机器人的导航与定位方案:
1 导航:
机器下水后对于泳池场景来说,直接根据超声测距寻找最近的岸边侧壁,机器走到岸边后沿边行走,转一圈后回到原点完成沿边。自动根据沿边路径生成清扫轨迹,以弓子形轨迹进行清扫工作任务。
2 定位:
机器没有建图环节,属于开环定位,下水后用里程计定位,用超声测距,提供机器的预测位置。如果发生打滑或被水流冲走想象则定位不可靠,也会导致清扫路径出现重复或大面积漏扫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