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
- Notion:心肌炎是指心肌的炎症,一般呈急性经过。
- 根据性质分类
- 实质性心肌炎
- 间质性心肌炎
- 化脓性心肌炎
实质性心肌炎
- 以心肌变质性变化为主的炎症,同时伴有较轻微的间质渗出和增生。
- 常见于一些病毒性疾病,如犊牛口蹄疫、马肌红蛋白尿病、绵羊白肌病
- 剖检病变
- 可见心肌呈灰白色煮肉状,质地松脆,无光泽,心脏扩张,特别是右心室
- 炎症多为局灶性,心脏表面和切面有灰黄或灰白色斑状条纹。外观似虎皮样花纹,称虎斑心
- 镜检病变
- 镜检可见心肌纤维呈颗粒变性、脂肪变性。严重时,呈水泡变性或蜡样坏死,甚至崩解
- 间质有程度不同的浆液渗出和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及浆细胞浸润。
间质性心肌炎
- 以心肌的间质水肿和炎性细胞浸润等变化为主,而心肌纤维变性、坏死则较轻微的心肌炎
- 剖检病变 : 间质性心肌炎与实质性心肌炎眼观变化相似,难以区分
- 镜检病变
- 初期心肌变性、坏死;后期间质水肿、炎性细胞浸润、间质细胞增生
- 心肌断裂、崩解和溶解吸收
- 间质毛细血管充血、出血、心肌纤维间水肿、浆液渗出,伴有明显的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和成纤维细胞增生
- 间质内的病灶常沿大血管分布,与正常心肌纤维交错存在
化脓性心肌炎
- 是以心肌内形成大小不等的化脓灶为特征的心肌炎症
- 剖检病变
- 心肌内有大小不等的化脓灶或脓肿
- 新形成的化脓灶,其周围充血、出血和水肿
- 陈旧性化脓灶的外周常有包囊形成。
肝炎
- notion:肝炎是多种病因引起的肝脏的炎症。
- 肝炎的主要病理变化包括肝细胞变性、坏死、炎性细胞浸润和结缔组织增生。
- 类型:
- 中毒性肝炎
- 坏死性肝炎
- 寄生虫性肝炎
- 传染性肝炎
传染性肝炎
- 传染性肝炎是由某些病毒、细菌和霉菌侵入肝脏引起的炎症。
病毒性肝炎
- 某些病毒性疾病(牛恶性卡他热、水牛热、鸭瘟、马传染性贫血)发生的肝炎,以及对肝脏有亲嗜性的病毒(暗肝性病毒) (例如雏鸭病毒性肝炎病毒、鸡包涵体肝炎病毒、犬传染性肝炎病毒等)引起的肝炎
- 急性病毒性肝炎是以变质为主的炎症。
- 剖检病变
- 肝脏肿大,质地柔软,呈暗红色或红色或土黄色外观显流驳状,其间往往有坏死灶
- 胆囊胀大或缩小不定
- 镜检病变
- 肝细胞广泛发生变性,以至发生局灶性坏死,坏死灶周围有炎性细胞浸润
- 小叶间胆管上皮增生,部分病毒所致肝炎还可于肝细胞的胞核或胞浆内发现特异性包涵体。
细菌性肝炎
- 根据病变特征分类:肉芽肿性肝炎、肝脓肿、变质性肝炎
A. 变质性肝炎
- 以变质为主要表现的细菌性肝炎
- 剖检病变
(1)肝脏肿胀,充血明显的呈暗红色,发生黄疸的呈黄褐色或士黄色。
(2)表面和切面有大小不等的出血性斑点,以及灰黄色或灰白色坏死灶。
(3)疾病不同,坏死灶不完全相同。
①禽巴氏杆菌病引起的,坏死灶细小而密集,病灶较大的,分布稀疏。
②鸡白痢沙门氏菌病引起的,除了坏死灶外,并有出血。
③由钩端螺旋体引起的,在肝的切面尚可见到黄绿色的胆汁淤积点,胆囊缩小或有胆栓形成。
④禽类细菌性肝炎在肝被膜上常有纤维素性渗出(纤维素性肝周炎)。
⑤ 禽霍乱时肝脏表面可见大量针尖大小的灰白色坏死点。
3.镜检病变
(1)中央静脉和窒状隙扩张,充血或出血。
(2)肝细胞发生颗粒变性、脂肪变性、水泡变性。
(3)坏死灶多位于肝小叶内,大小不一;也可发生弥漫性坏死。
(4)坏死灶内的肝细胞呈无结构均质红染或可见细胞的轮廓或细胞的核碎片。
(5)坏死灶外围有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毛细胆管扩张。
B. 肝脓肿
以化脓为主要表现的细菌性肝炎肝脏内出现大小不一的脓肿,其中充满脓液。
C. 肉芽肿性肝炎
以肉芽肿形成为主要表现的细菌性肝炎
(1)剖检病变
增生性结节中央为黄白色干酪样坏死物,如发生钙化,刀切有沙砾感。
(2)镜检病变
①结节中央为均质无结构坏死物,有钙盐沉着时可见蓝色颗粒状钙盐。
②中间层有上皮样细胞、多核巨细胞;周围有多量淋巴细胞浸润。
③外层包绕数量不等的结缔组织。
④结节与周围组织境界清楚。
霉菌性肝炎
- 常见病原体包括烟曲霉菌、黄曲霉菌、灰绿曲霉等
- 病理变化:肝脏肿大,变圆钝圆,土黄色,质地脆弱
- 镜检:肝细胞脂肪变性、坏死。出血、淋巴细胞增生,间质小胆管增生。慢性形成肉芽肿结节,有大量菌丝。
寄生虫性肝炎
- 寄生虫性肝炎是由于某些寄生虫在肝脏实质内或胆管内寄生,或某些寄生虫的幼虫经过肝脏移行,而引起的炎症。
- 动物常见的寄生虫性肝炎包括鸡盲肠肝炎(病原体是火鸡组织滴虫)、兔球虫病。
- 剖检病变:
a) 肝表面有突出于表面、大小一致、界限清楚的小结节,小结节有时发生钙化,这种小结节也可存在于肝的实质内。
b) 乳斑肝(云雾状肝):由某些寄生虫(蛔虫和肾虫等)引起的寄生虫性肝炎时,眼观肝表面有大量形态不一的白斑散布,白斑质地致密和硬固,有时高出被膜位置。 - 镜检病变
肝组织内散布大小不一的坏死灶,周围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以及少量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慢性病例可导致肝硬变。
三、中毒性肝炎
- 由于化学毒物、有毒植物、真菌毒素等侵入体内而引起的肝炎称为中毒性肝炎。
- 剖检病变
- 皮肤和可视黏膜黄染,肝肿大、质脆,呈苍白色或黄色。
- 表面偶有出血斑点,常见棕黄色的胆汁沉着斑点或条纹。
- 胆囊多皱缩,胆囊壁水肿、增厚,胆汁黏稠。
- 胃肠道黏膜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出血。
- 肾稍大,色泽苍白,有程度不同的黄染。
- 心包腔内有大量淡黄色或茶黄色液体,心包膜及心内膜有少量出血点或出血性条纹。
- 镜检病变
- 肝细胞发生严重的颗粒变性、水泡变性、脂肪变性。
- 中央静脉周围肝细胞发生凝固性坏死,坏死细胞呈深染伊红的透明圆球状。
- 窦状隙内枯否氏细胞肿大。
- 毛细胆管有时扩张,含胆汁凝栓。
- 肝细胞索之间有多量炎性细胞浸润。
脾炎
- 根据病变特征和病程分类
(一)急性脾炎
- 急性炎性脾肿是指伴有牌脏明显肿大的急性脾炎。
- 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而引起的急性炎性脾肿,故常称为败血脾。常见于猪链球菌病:猪副伤寒:鸡结核病。
- 剖检病变
- 脾脏增大,可比正常大2-3倍,甚至5-10倍,披膜紧张,边缘钝圆。
- 切开时流出血样液体,切面隆起井富有血液。
- 呈暗红色或黑红色,白髓和脾小梁不清,脾髓质软。
- 用刀轻刮切面,可刮下大量富含血液的糊状脾
- 镜检病变
- 脾髓内充盈大量血液,脾实质细胞明显减少。
- 白髓体积缩小,甚至完全消失,仅在中央动脉周围残留少量淋巴细胞。
- 红髓中固有的细胞减少,有时在小梁或被膜附近可见一些零散的淋巴细胞。
- 在充血的脾髓中可见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的炎性坏死灶。
- 出血。
- 被膜和小梁中的平滑肌、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肿胀、溶解,排列疏松。
(二)坏死性脾炎
- 坏死性脾炎是指脾脏实质坏死明显而体积不肿大的急性脾炎。
- 鸡新城疫,禽霍乱,出血性败血症。
- 眼观:脾脏体积不肿大,其外形、色彩、质度与正常脾脏无明显差别。
- 镜检
脾脏实质细胞坏死特别明显,在白髓和红髓均可见散在坏死灶,其中多数淋巴细胞和网状细胞已坏死,其胞核溶解或破碎,胞浆肿胀、崩解;少数细胞尚具有淡染而肿胀的胞核
(三)化脓性脾炎
- 化脓性脾炎是指伴有组织脓性溶解的脾炎。
- 特征:在脾脏形成大小不等的化脓灶。
- 镜检
- 初期脾组织内有大量中性粒细胞聚集、浸润,以后中性粒细胞变性、坏死、崩解,局部组织坏死而形成脓汁。
- 后期化脓灶周围常见结缔组织增生、包烧。
(四)慢性脾炎
- 慢性脾炎是指伴有脾脏肿大的慢性增生性脾炎。
- 多见于亚急性或慢性马传染性贫血、结核、牛传染性胸膜肺炎和布氏杆菌病等病程较长的传染病也见于某些血液原虫病。
- 眼观
- 脾脏轻度肿大或比正常大1-2倍,被膜增厚,边缘稍显钝圆,其质度硬实,切面平整或稍隆突,在暗红色红髓的背景上可见灰白色增大的淋巴小结呈颗粒状向外突出。
- 脾脏切面色彩变淡,呈灰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