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份关于精益智能化工厂建设三年规划的实施方案,详细阐述了从2018年到2021年的战略规划、实施路径、重点项目以及预期成果。方案为制造企业提供了全面的转型路线图,涵盖了从战略规划到具体执行的各个方面,旨在通过精益化、自动化和数字化的深度融合,实现工厂的智能化升级,提升竞争力。通过这份规划,企业可以明确转型的方向和步骤,确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一、愿景规划
-
集团推进思路:以“精益化”为基础,“自动化”和“数字化”为支柱,打造“交期最短、品质稳定、成本最优、柔性交付”的精益智能化工厂。
-
战略框架:围绕“用户+产品、团队+智造”两大主轴,推进“产品创新、精益化、自动化、品质提升、数字化、管理升级”六大战略,致力于成为全球最优秀的微蒸烤供应商。
-
愿景与使命:构建智慧工厂,追求零缺陷,实现柔性、高效交付,打造高价值、高效、精细的产品,创造极简、创新、智能的用户体验。
二、实施路径
(一)产品创新
-
新品承接:完善新品承接体系,协同品质提前介入,导入工艺仿真与公差仿真,针对核心客户开展研产衔接会。
-
老品改善:聚焦量大的5个平台,进行工时分解,围绕人工装配简单、可自动化、模组化、辅料消除进行改善。
-
工艺研究:结合制造痛点及市场需求,提升产品工艺能力及技术储备,满足品质、五感、效率、环保要求。
-
标准化:挑战2019年微烤品类平台、SKU、编码分别下降10%、20%、20%,推进平台、SKU、物料编码全生命周期管理。
(二)精益化
-
价值流拉动:建立PSI体系,优化电子、电器&总区域间匹配,降低钣金、注塑库存,试点连续流,推广T+3运作流程。
-
精益物流:提升物流基础,建立物流日常化管理,推广智能物流试点,整合第三方物流,推广Milk-Run模式。
-
制造MBS:提升基础管理,建设日常化管理体系,推动现场精益转换,聚焦连续流、高效工厂、柔性制造升级。
(三)自动化
-
装配自动化:推进总装P平台自动化线、配件腔体焊接自动线、门体焊接自动线等项目,减少人力,提升效率。
-
物流自动化:实施A2-C2腔体自动输送线、注塑机配套一个流项目等,提升物流效率。
-
简易自动化:基于减员、效率提升、费用节省三个维度,推进简易自动化项目,建立各分厂简易自动化地图。
(四)品质提升
-
品质目标:实现内销维修率三年下降50%,批量安全品质事故为0,质量成本率三年下降50%。
-
品质策略:从财务、顾客、流程、实物品质四个层面入手,改善市场SCR、工厂LOSS、下线不良等指标。
-
重点项目:建立过程防批量手册、成品ORT工作,推进来料返工TOP5物料专项改善、供方防批量事故手册实施等。
(五)数字化
-
数字化路径:构建智能物流平台、工业互联网、品质追溯、大数据运用及夯实基础MES,实现C2M个性化定制。
-
重点项目:搭建物流计划系统、工业互联网平台,深化大数据运用,升级基础MES系统,推进C2M平台及运营。
(六)管理提升
-
人才发展:明确人才发展路径,搭建人才体系,制定培养计划,提升制造技术工艺类人才占比。
-
EHS管理:提升EHS体系覆盖程度,加强应急管理,防范重大风险,建设EHS框架。
-
O类管理:控制人工成本,降低流失率,推动三级面谈机制,提升员工生活质量。
三、重点项目清单
文件详细列出了涵盖产品创新、精益物流、制造MBS、自动化、品质提升、数字化、管理提升等多个维度的19年重点项目清单,明确了各项目的痛点项、执行措施、责任人及完成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