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电平产生的原因

黑电平Black Level 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电子感光元件受热而产生电子的扰动,形成暗电流,此暗电流让电子感光元件在没有外在光源的情况下,仍然会积累信号,导致黑色的影响不够黑。
此暗电流让电子感光元件在没有外在光源的情况下,仍然会积累信号,导致拍黑色不够黑。
因为sensor的工作原理是:将光信号转换成为电信号,再经过BLK处理输出。
如果有黑电平存在,会导致在数据处理中增加额外的电信号处理数据,会造成输出的数据中RGB分量相应增加,图像偏色。

  • 1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电平校正可以通过FPGA实现,以下是一个基于Verilog的电平校正程序的实现流程: 1. 读取图像数据: 将传感器采集到的图像数据存储在内存中,通过FPGA读取内存中的图像数据。 2. 计算电平: 通过计算图像像素点的灰度值,找到图像中的点区域,将点区域的像素灰度值加起来,求出这些像素的平均灰度值,即为电平。 3. 校正图像数据: 将图像数据中的每个像素值减去电平值,得到校正后的图像数据。可以通过一次遍历校正完整个图像。 4. 存储校正后的数据: 将校正后的图像数据存储在内存中,或者输出到显示器等外设上。 需要注意的是,在FPGA实现电平校正时,需要考虑算法的复杂度和FPGA资源的限制。同时,需要对算法进行优化,使其在FPGA上实现的速度和效率更高。以下是一个基于Verilog的电平校正的代码示例: ```verilog module black_level_correction(clk, rst, data_in, data_out); input clk, rst; input [11:0] data_in; // 输入的原始图像数据 output [11:0] data_out; // 输出的校正后的图像数据 reg [11:0] black_level; reg [11:0] corrected_data; reg [11:0] data_in_reg; reg correction_done; always @(posedge clk or negedge rst) begin if (rst == 0) begin black_level <= 0; data_in_reg <= 0; corrected_data <= 0; correction_done <= 0; end else begin data_in_reg <= data_in; if (correction_done == 0) begin // 如果还没完成校正 if (black_level == 0) begin // 如果还没计算电平,计算电平 if (/* 判断当前像素是否为点 */) begin black_level <= black_level + data_in_reg; // 累加像素值 end else if (/* 判断点区域是否计算完成 */) begin black_level <= black_level / /* 点像素数量 */; // 计算平均像素值 end end else begin // 如果已经计算电平,进行校正 corrected_data <= data_in_reg - black_level; // 校正像素值 correction_done <= 1; // 标记校正完成 end end else begin // 如果已经完成校正 corrected_data <= data_in_reg - black_level; // 直接输出校正后的像素值 end end end assign data_out = corrected_data; endmodule ```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传感器和图像数据格式进行适当的修改。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