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气耦合模态--学习笔记

海气耦合模态–学习笔记

热带海气耦合

Bjerknes正反馈

机制:
  • 1、赤道流的存在使得海盆西侧(西太平洋海域)温度高于东侧,造成温跃层结构的东西差异
  • 2、西侧的热源加热驱动大气环流深对流,加强了纬向的沃克环流和经向的Hardly环流,从而加
    强了副热带东风
  • 3、东风加强了赤道流,继续调整温跃层,加大东西差异,进而加强大气环流,形成正反馈机制

厄尔尼诺

  • 热带中东太平洋异常增暖现象— —热带东太平洋温跃层加深,西侧变浅
  • 南方涛动:厄尔尼诺发生时,澳大利亚-印尼附近海域低压系统减弱,塔西提岛海域高压系统也减弱
  • 发生机制:西风爆发通过Bjerknes正反馈机制,使得东西温跃层倾斜减弱,东太平洋温跃层加深,SST异常增暖,形成厄尔尼诺
  • 与之相反的是拉尼娜,为厄尔尼诺的反位相
消退机制
  • 延迟振子理论

    • 1、西风爆发在赤道形成downwelling的Kelvin波(携带暖信号)和西传的upwelling的rossby波(携带冷信号)
    • 2、暖Kelvin波传至东太平洋使温跃层加深,冷rossby波到达西太平洋使温跃层变浅,厄尔尼诺事件发生。
    • 3、暖Kelvin波继续沿岸向南北传播,并激发西传暖rossby波加深温跃层,同样冷rossby波靠岸形成冷Kelvin波并向东到达东太平洋使温跃层变浅,厄尔尼诺事件结束。
  • 充放电理论

    • 1、西风爆发,造成东太温跃层加深,并使副热带反气旋式风场减弱
    • 2、风场负涡度减小,向赤道的sverdrup输运减弱,东太平洋温跃层抬升,厄尔尼诺事件结束
  • 其他

分布类型
  • 东部型,中部型(和混合型)

中高纬度海气耦合

年际(年代际)变化

  • 北极涛动AO(北半球环状模NAM)
    • 当AO处于负位相时,极地位势偏高,中高纬位势较低,冷空气较易向南侵袭。
  • 南极涛动AAO(南半球环状模SAM)
  • 北大西洋涛动(NAO)

天气尺度

  • 冬半球海气温湿度差和风速大,边界层内湍热通量大,海洋大量失热,影响深层对流
  • 季节内震荡(MJO)
    • 西风爆发,潜热增加,海表冷却,使MJO稳定,维持中心对流和向东传播
  • 冷空气爆发

湍热通量的日变化

原文参考:

https://doi.org/10.1016/C2009-0-24322-4
海洋科学导论
海气相互作用导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简朴-ocean

继续进步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