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文章目录
1.元件基础
2.电路设计
3.PCB设计
4.元件焊接
5.板子调试
6.程序设计
7.算法学习
8.编写exe
9.检测标准
10.项目举例
11.职业规划
前言
送给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奋斗方向的你(每周不定时更新)
中国计算机技术职业资格网
上海市工程系列计算机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
1、电子元器件热阻
热设计是可靠性设计中的重要内容,良好的热设计能够避免板卡出现热故障,提高工作可靠性。长期来讲,也能够延长板卡的工作寿命。
大多数元器件的规格书,针对元器件的工作结温TJ都有明确的说明,如下图元器件的最高工作温度TJ-MAX=150℃。热设计的目标是保证元器件工作时的最高结点温度小于等于安全值。
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很多因素都会影响 元器件的工作结温 T J,如下图为贴装好的板载开关电源的切片示意图,可以看到,元器件的封装,PCB外层和内层的铜厚,元器件下导热孔、散热铜的面积等因素最终都会影响到元器件工作时的最高结点温度。
元器件的工作结温TJ,通常可以通过计算得到。
环境温度(TA): 通常来讲,环境温度(T A )由应用场景决定,产品的最高工作环境温度通常来说是一个固定值。 当环境温度(TA)和最大结温(TJ-MAX)都是确定值后,根据结温TJ的计算公式,只能调整元器件的耗散功率和热阻。
耗散功率(PD): 耗散功率是指电路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或能量损耗。较小的耗散功率意味着电路能够更高效地转换电能,能够提高能源利用率的同时还有助于降低电路工作温度。
热阻(θJA):指的是元器件结点到周围空气的总热阻,单位是°C/W。功率损耗乘以θJA即可得出温度的变化值。热阻越低,在给定的功率损耗和环境温度下,结点的温度就会越低。
通常来讲,只能通过降低耗散功率和降低热阻,来满足 结温 T J 的要求。在实际设计中,通常会使用高效率的开关电源芯片来降低耗散功率,选用热阻低的芯片封装和设计PCB板材,增大PCB散热面积来降低热阻。也可以使用散热鳍片和风冷/液冷来降低元器件的工作温度,但是这种散热方案价格更加昂贵而且会导致产品体积变大。
2、PCB热设计指南
分割散热平面
根据热量耗散饼图,热量是围绕着热源径向向外辐射,随着距离的增加,辐射的热量逐步衰减。饼图覆盖的区域内,元器件都会受到热源的影响,导致环境温度升高,不同温度环的环境温升不同。
在切割散热平面的时候,应该尽可能的进行径向切割,尽量避免在散热路径上面出现热瓶颈,让热量能够径向有效扩散。同时要保证靠近热源的铜皮和热源良好连接,这样整个散热平面才能起到散热作用。
3、控制不同热源的间距
对于开关电源来讲,DC/DC转换器和电感都是能量损耗的关键部分,通常的设计指南会让电感尽量靠近DC/DC转换器,减少EMI辐射。但是这会造成两个热源相互叠加,出现局部热区。
发热元器件的“热足迹”是PCB上参与元器件封装辐射和对流的区域,其面积大约是元件封装面积的18倍。如果热足迹重叠,元件的温度会急剧上升。当封装之间的距离小于封装尺寸的两倍时,影响最为明显。
在板载开关电源layout的工程实践中,热设计只是需要考虑的诸多因素之一。甚至很多设计指南会和热设计的原则相冲突,例如:为了最小化开关器件的布线区域,MOSFET和电感都需要尽可能的靠近开关电源芯片。开关路径上的径向散热平面,过宽的走线会加剧EMI辐射。因此,在工程实践中需要多方面综合考虑进行设计,可以参考以下设计实践:
尽量选择封装热阻低的元器件,优选使用DAP封装的器件,封装最靠近发热核心,封装热阻低能大幅降低整体的热阻(θJA)。
热源同侧的散热铜面尽可能做到面积最大,做为和热源连接最紧密的铜皮,散热效率是最高的。
使用厚铜工艺,根据设计需要可以选择3oz以上的厚铜工艺,铜厚越厚,热阻越低。
尽可能加宽热源元器件引脚扇出的走线宽度,走线宽度越宽,热阻越低。
尽可能避免破坏连续的散热平面,保证热源的径向散热方向有连续的散热平面。
使用足够多的过孔将散热平面连接在一起,从而降低整个散热平面的热阻,避免出现热瓶颈。
尽量避免将热源挤在一起,如果空间有限,多个热源布局在相近,需要评估使用散热片或者风冷散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