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类成分是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
食品添加剂是这些食品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食品添加剂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且我国已经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和用量做了严格要求,即便如此,食品添加剂对健康的影响仍旧不容小觑。
一提到食品添加剂,如果第一反应是:有毒!并感觉身处被食品添加剂支配的恐惧里,那食品添加剂本尊的内心一定是:
可以说,几乎所有包装食品里都会存在添加剂。如果生产和加工者严格遵循《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及卫计委相关公告添加食品添加剂,又能够说明食品添加剂是无害的。
那么食品添加剂针对健康无害还是有害?
2. BMJ:食品添加剂与心血管疾病关系
近日,一项于2023年9月发表在《BMJ》杂志上的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与食品添加剂的摄入呈正相关。
该研究基于法国的一项超10万人的NutriNet-Santé队列进行分析。
研究发现:
1.纤维素(E460)摄入量较高与心血管疾病和冠心病患病风险增加相关。
2.单、双甘油脂肪酸酯(E471和E72)摄入量较高与三种疾病的患病风险较高相关: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和脑血管疾病。
3.磷酸三钠(E339)与较高的冠心病患病风险相关。
不过,研究仍有一定的局限性:队列中女性的比例高(79.3%),这种性别失衡可能导致低估了观察到的关联的强度。
3. 食品添加剂与癌症的关
法国这一观察人群,不仅发现了食品添加剂与心血管病有关,早在2022年,另一项发布在《欧洲公共卫生杂志》上的研究发现,癌症的患病风险与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之间同样存在关联。
这项大型流行病学研究共纳入了102,485名参与者。参与者的平均年龄是43.1岁,78.8%是女性。
在12年的随访期间,共有1,026名参与者确诊乳腺癌,431名确诊前列腺癌,279名确诊结直肠癌。
研究中指出,这些结果首次调查和报告了癌症风险与暴露于食品添加剂之间的直接关联:
柠檬酸钠(E331)、黄原胶(E415)以及单、双甘油脂肪酸酯(E471)的摄入量与总体癌症风险增加有关。
柠檬酸钠(E331)、硬脂酰基-2-乳酸钠(E481)、乳酸(E481-482)、纤维素(E460-468)、角豆胶(E410)和单、双甘油脂肪酸酯(E471、E72)的摄入量较高与总体乳腺癌风险增加有关。
卡拉胶(E407)、黄原胶(E415)和三聚磷酸盐(E451)的摄入量增加与绝经后乳腺癌风险增加有关。
3. 闲来郑语
虽然上述研究的结果值得商榷,但是,减少食用含有添加剂的食品对我们保持健康意义重大。
日常生活中减少摄入食品添加剂,我们可以:
去超市购物时仔细阅读食品标签和成分表,尤其是“配料”一栏,尽可能选择成分少的食物。如果食品中的成分较多,或有很多不认识的成分,尽量不要选择。
尽量在家做饭,吃新鲜或加工程度最低的食物,在烹饪时,也可以尽量使用蒸煮的方式,尽量减少食用油、盐、糖等人工调味剂的使用量。
本结果,部分来自于公众号“健康榨汁机”。
本公众提供各种科研服务了!
一、课程培训 2022年以来,我们召集了一批富有经验的高校专业队伍,着手举行短期统计课程培训班,包括R语言、meta分析、临床预测模型、真实世界临床研究、问卷与量表分析、医学统计与SPSS、临床试验数据分析、重复测量资料分析、nhanes、孟德尔随机化等10门课。如果您有需求,不妨点击查看: 发表文章后退款!2023年郑老师团队多门科研统计直播课程,欢迎报名 二、统计服务 为团队发展,我们将与各位朋友合作共赢,本团队将开展统计分析服务,帮忙进行临床科研。欢迎了解详情: 医学统计服务| 医公共数据库论文一对一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