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录
1.1 研究概述和引言
二者是相互矛盾的,有一个另一个就不写了
排版要漂亮美观,要有缩进
1.2 目录格式要求
- “目录”两字用三号黑体,居中。
- 目录内容用word中“插入目录”自动生成,五号宋体,1.5倍行距。
1.3 要求
- 报告有目次,是自动生成的
- 编号
- 标题
- 页码
- 参考文献、附录也要列入目次。
参考文献
不编号。附录
单独编号,附录中章节不列入目次。
目次
和插图附表清单
页码用大写罗马数字Ⅰ、Ⅱ、Ⅲ……编号,正文
开始页码使用阿拉伯数字1、2、3……编号,参考文献页码
沿用正文页码。
二、图表清单
2.1 插图清单
2.2 附表清单
2.3 格式要求
- “插图清单”、“附表清单”用三号黑体,居中。
- 正文中图表标题和编号必须使用“
插入题注
”生成,插图清单、附表清单必须使用“插入图表目录”自动生成。 - 插图、附表清单内容五号宋体,1.5倍行距。
编号与图题
中间空一个字符。
2.4 小细节
插图清单在前、附表清单在后。图多表少、表多图少,可将图表合在一起改为“图表清单”。
- 图、表等一律用
阿拉伯数字
分别依序连续编号。章节较多同时图表较多时,图、表、公式也可以分章或篇依序分别连续编号,即前一数字为章、篇的编号,后一数字为本章、篇内的顺序号,两数字间用半字线连接。如:图2-1,表3-1,式(3-1)等。 - 全文编号方式须统一。
三、正文
3.1 格式要求
- 正文内容两端对齐,五号宋体,首行缩进2字符,段前段后0行,1.5倍行距。文中数字和英文全部为TimesNewRoman字体。
- 图表编号和标题五号黑体,
表文
小五号宋体,注释
小五号宋体。 - 图的编号和图题应置于图的下方。宜将图上的符号、标记、代码,以及实验条件等,用最简练的文字,作为图注附于图下。图注应置于图题之上。
- 表的编号和表题应置于表的上方。宜将表中的符号、标记、代码,以及需要说明的事项,用最简练的文字,作为表注附于表下。如表转页接排,在随后的各页上应注明“续表X”并注明表题。续表均重复表头。
- 公式不必全部编号,为便于相互参照时才进行编号,规则同图表编号规则。公式另起一行排在左右居中位置时,编号应置于圆括号内,标注于公式所在行(当有续行时,宜标注于最后一行)的最右边。公式编号前不写“式”字。公式与编号之间可用“…”链接。①较长的公式必须转行时,应在“=”或者“+”、“-”“×”“÷”等运算符之前或者“]”“}”“〕”等括号之后回行。上下行尽可能在“=”处对齐。②化学式太长无法在一行内显示,在箭头后将其截断。换行后的第一个分子式与上一行最后一个分子式对齐。③正文中书写分数,应尽量将其高度降低为一行。例如:将分数线书写为“/”,或将根号改为负指数。公式中符号的意义和计量单位应注释在公式的下面。每条注释均应另行书写,移行时,与其开始书写文字时的位置对齐。
- 术语、符号、代号在全文中必须统一,并符合规范化的要求。
四、报告结构
4.1 引言
- 引言部分论述有关研究背景、目的、范围、意义、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情况、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方法、实验设计、预期结果等,可以是一段话,也可以分小节论述。
- 可以“引言”为章标题论述或另立更贴切的标题。
- 国内外现状、研究内容、研究目标、技术指标、研究思路、技术路线、技术方案等内容可以放入“引言”,也可以作为研究概述单独成章论述。引言、研究概述不同时出现。
4.2 主体
- 主体部分应参照任务书中的主要研究内容/任务,针对各个技术点(研究任务/内容),自拟标题,按照研究流程或技术点,分章节论述。
- 应完整描述项目研究工作的基本理论、研究假设、研究方法、试验/实验方法、研究过程等,应对使用到的关键装置、仪表仪器、原材料等进行描述和说明。应提供必要的图、表、实验及观察数据等信息。
- 本领域的专业读者依据这些描述应能重复调查研究过程、评议研究结果。主体部分一般不宜以“课题研究目标、任务、考核指标”、“课题实施完成情况”等作为标题。
4.3 结论
- 结论部分可以论述有关研究成果、研究发现、创新点,以及问题、经验和建议等内容,可以评价研究成果及发现的作用、影响,展望应用前景等。
- 以“结论”或者“结论与建议”作为章标题。
- 如果不能得出结论,应进行必要的讨论。还可以对下一步的工作设想、未来的研究活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等提出一系列的行动建议。
五、参考文献
5.1 格式要求
- 参考文献”用五号黑体,参考文献内容五号宋体。
- 参考文献置于报告正文部分后面,宜另起页,四字间不留空格。
科技报告中所有引用的文献要列入参考文献中。参考文献引用的标注顺序和参考文献的顺序应一一对应。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须统一,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和著录格式应符合(GB/T7714-2015)的规定。主要规定如下:
5.2 参考文献的格式(GB/T7714-2015)
(1)专著
[标引顺序号]作者.书名[M].版本(第1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2)期刊
[标引顺序号]作者.题名[J].期刊名,出版年份,卷(期):起止页码.
(3)报纸
[标引顺序号]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年-月-日(版次).
(4)论文集
[标引顺序号]作者.文章题名[G]//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
(5)国家标准[标引顺序号]标准起草单位.标准名称:标准代号标准顺序号-发布年[S].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
(6)学位论文
[标引顺序号]作者.题名[D].保存地:保存者,年份.
(7)专利文献
[标引顺序号]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号[P].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
(8)电子文献
[标引顺序号]作者.题名[EB/OL].(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