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内看 —— 持续不断地记录,意义自然浮现

许久没有在博客发文,但实际上自己一直不断地在输出,只是阵地转移到了“浮墨”之上 —— 一款更沉浸的想法记录产品,其简单而又深刻的产品理念让我在初遇之处就视为珍宝,至今仍爱不释手。因为,我从中得到的不仅是这一款友好、易用的笔记本工具,更为重要的,是收获了一种对于输入输出的更为深刻的认知,以及基于此的大量练习机会。

知易行难,人很难脱离自己的舒适区,在这个更为功利且快节奏的社会文化之下,便捷、效率、速成也因此而成为了许多人的追求。在输入输出这个角度,也是如此。比如,当看到了一些自己觉得有价值的信息,下意识的反应就是标记/复制粘贴/大段大段地摘录,这样一本一本地“吃书”,过程中似乎觉得自己在短时间内输入了大量的信息,“学”到了很多知识,很有满足感。但事实上这些短期输入的内容,会因为缺乏理解,缺乏在认知中的“摩擦”,而很快就会被遗忘…

似乎很努力很效率,但实际上事倍功半。

之前我也是如此,对知识有一种贪心,而相应的,从中也体现出了一种强烈的不安全感。这种不自觉地将知识与利益绑定在了一起,无疑会让自己产生焦虑。

所幸的是,遇到了“浮墨”,它的理念不断地在提醒我“联系”的重要性 —— 深刻的理解建立于与过往认知的交合、碰撞之中,这时最最重要的,应该是真正地慢下来,来好好地看那些我们急着想要摘录的信息,它们传递的核心观点是什么?我们是否真正理解了作者的意图?而这个观点与我们过往的认知有何交集?当清清楚楚地了解了之后,内容的价值在心中也自有判断,此时再选择是否记录,而记录的方式,也是由此输入、加工之后再基于自己的理解来进行输出 —— 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直至成为一种习惯。往后,在复盘时,慢慢地再回顾这些知识块,如果发现有所关联的,就可以给它们赋予相同的标签或以批注的方式将其串联…

本质不是为了记录,而是为了更好地思考…

如何让自己沉下心来,并坚持去以这样的方式去输出?这个过程是最难的。但我猜测,高质量的积累带来的阶段性的改变是相较于“着急摘录”更为明显的,如果对此有所觉察,则必然会带来激励。所以,我非常期待,自己的思考与认知在接下来的这一整年会因此有怎样的不同。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包含了大量相关联知识块的内容,仍需要加工成为一份又一份逻辑连贯的输出,才可以让内化更为深入,而这个工作就不适合在“浮墨”上进行了,所以我又想到了博客 —— 如果这些知识点能够串联成为一些有见地的文章,我也因此能够成长,同时也可以做更有价值的分享,何乐而不为?

因此,今年在“浮墨”上的有质量的输出,计划是200万。且如果有精力,则尝试在博客上转化为更有深度的输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