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智能座舱中 显示屏市场战略趋势分析 上篇

1、汽车销量的冬天已经过去,春天还远么,2021年及未来5年整体销量趋势

原购车群体主体60-70后加速老龄化,快速退出中国车市 ,后续主要是低速电动车的老年乐购车为主;

原购车主体80后步入增购换购的阶段,但是对于增量贡献非常有限,想想上有老下有小,增购换购的主体也是非常有限的。 

新增量主体90后人口逐年减少,持续稀释车市消费根基;

社会财富正在加速分化,部分和抑制销售主体的中低端车市,特别是中美贸易中和这次疫情影响下的加工制造业群体,该领域的就业群体对于车市贡献巨大,给车市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

2020年遇上疫情,否则直接总销量应该是超过2019年,2020年我国汽车生产与销售分别完成2522.5万辆和2531.1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和1.9%,降幅比上年分别收窄5.5和6.3个百分点,这个已经表现出了非常大的韧性和内动力了。

大家知道,汽车是中国市场上普通消费者除了房子以为的最大消费品,是不是,一个汽车至少10万以上,当然土豪另说,一个手表就几百万就比车贵多了,而且乘用车和房子非常像,都是可以加杠杆购买的可选消费品,所以乘用车销量对于宏观经济变动高度敏感。

首先说说和宏观经济上的影响,2018年以来GDP单季度增速逐季度下降,19年Q3季度GDP增速在6%,是2000年以来的最低值,乘用车是可选消费品,并且价格较高(15-19年乘用车销售均价在14万左右),可加杠杆购买(目前中国汽车金融渗透率在40%左右),所以乘用车的销量变动对宏观经济增速、对货比增速的变动非常敏感,因此在宏观经济增速持续下行的现实情况下,乘用车终端收到比较明显的负面影响。

在统计上,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速和货比M2增速和宏观经济景气指数(统计局发布)都存在较强相关,通过长城证券所的研究资料,发现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速与M2同比增速线性相关最强,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74。

好了,我们来看看车辆和GDP、房子三者的增速关系,从2006-2019年三者整体周期轮回是同步的,一轮周期长度约3-4年。2008年,2012年,2015年均是乘用车历史上周期交替的时间点。2005-2008年受宏观经济高增长带来乘用车首次购车需求陡增。2009-2012年受4万亿财政政策+汽车下乡政策+购置税补贴政策导致2009-2010年透支了2011-2012年需求引起了周期性变化。

    2013-2015年乘用车需求随着宏观经济自然周期变化而变化,但2015年周期下行因10月份开始新一轮购置税补贴政策而戛然而止。2016-2019年因新一轮购置税补贴导致2016-2017年严重透支了2018-2019年需求,叠加2015年周期下行尚未反应的调整,导致这轮乘用车需求下行长度和深度历史之最。

我们将乘用车2008-2019年大致分为两段,前端2008-2013年,后端2014-2019年,可以更加细致观察乘用车每轮周期变化的详情。两段而言,前面有点类似手机的功能机状态,是需求暴增的阶段,只要能造出车就能卖出去,比如当年的银翔,第二个阶段就是到智能机的胜出阶段,比如现在剩下的华为,OPPLE,小米等等。

会发现一个比较明显的的规律是,国内乘用车从成长期向成熟期切换,汽车相关补贴政策对需求带动边际效应逐步递减,每一轮补贴政策会透支未来需求,正常会影响1-1.5年,若忽略2015年短期下行,将2014-2019年的乘用车看成一个完整大周期,前期2014-2016年可看作景气上行期间,2017-2019年可看景气下行期,所以从整个周期来看2020年即将属于上行期间。

低端&高端消费企稳回升,中端消费占比减少。

①10万元以下消费占比从2017年初高点45%持续下降至2019年7月28%见底,并逐步企稳回升至2019年12月份的30%。

②10-15万元消费占比从2017年的27%缓慢提升至2019年Q2的30%,2019年H2以来占比快速提升至39%;

③15-20万元消费占比2017年初8%逐步提升至2018年Q2高点12%,近1年来多一直在10%中枢微调。

④20-30万元消费占比从2017年初11%持续提升至2019年Q2高点18%,2019年H2快速下降至12%

⑤30万元以上消费占比从2017年Q2高点近10%下降至2018年6%,2019年以来持续提升至10%。

三四五线城市销量占比从2017年初60%持续下降至2019年Q3的52%附近,2019/7-2020/1已企稳回升,为什么说三四五线城市占有量企稳了,对于整个销量就回暖了,你看看上面售价的分布数据就知道了。

从汽车销售价格占比来看0-10&10-15万元以下的车辆占比最高,接近69%的占比,而且在三四五线城市是最高的,所以说三四五线城市企稳了的原因是0-10&10-15万元以下的价格销量占比企稳了,而且从今年3-4月份的销量排名来看,朗逸、轩逸、宝来、速腾、卡罗拉,哈弗H6前面这几名全部都是这个价格区间的车。

20-30万元的车占比下降主要是车子很多价格都下降到15-20万期间,同时换购的人员都普通是80后,此时消费能力强,主要是选择30W以上的车型了,所以看到30W以上的车占比持续上升。

汽车销量增速从2016年9月的增速高点一路下跌持续三年,在19年年底有企稳的迹象;从月度销量来看,在2020年3月以来就一直处于正增长,2021年4月份增速有下降是由于3月份库存消耗太多,缺芯片导致,预计2021年销量是3%的增长幅度

2021会有明显增速,2022和2023年会保持比较稳定的趋势,而在2024年会由于智能汽车L3-L4级别的发布,会开启新一轮的汽车市场繁荣,达到10%的增长速度。

2、智能座舱中 液晶仪表&中控显示屏配置率整体市场份额

从汽车座舱升级路径情况来看,座舱产品正处于智能时代初级阶段

汽座舱将摆脱“驾驶”这一单场景,逐渐进化成集“家居、娱乐、工作、社交”为一体的智能空间。

主流车企新产品广泛采用 大尺寸屏幕、语音交互触控等功能,部分型同时配置使HUD

座舱芯片以英伟达和高通为主,特斯拉等新势力车企设计风格突出,中控盘与仪表整合一。

统计近两年车企对外宣称的智能驾驶舱车型,目前搭载智能驾驶舱主要三类企业:

新能源/新势力车企:蔚来、理想、小鹏、哪吒、天际

自主品牌:从紧凑型到中型,价格10万就可以上智能座舱,基本自主品牌都有多屏的智能座舱车型。

合资/外资品牌;BBA中高端车型搭载,普遍价格30万以上。

作者:阿宝1990 自动驾驶&智能座舱
文章来源:上汽零束SOA开发者论坛 
原文链接:https://bbs.z-onesoft.com/omp/community/front/api/page/mainTz?articleId=7503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