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通信原理——SCI通信详解

本文详细介绍了SCI通信的基本原理和配置,包括发送引脚(TXD)、接收引脚(RXD)和时钟信号(CLK)。以MSP430和STM32为例,展示了底层驱动代码和应用层代码配置,涵盖了波特率、数据格式的设定。同时提供了针对MSP430的SCI驱动函数和STM32的USART配置,帮助理解工业通信的实现过程。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工业通信原理——SCI通信详解

应用配置

SCI通信一般通过两根引脚进行数据传输:发送引脚(TXD)和接收引脚(RXD)。这两根引脚的作用、配置以及电平变化如下所示:

发送引脚(TXD):

  • 作用:TXD引脚用于从发送方(通常是微控制器或其他设备)向接收方发送数据。
  • 配置:TXD引脚通常配置为推挽输出或开漏输出模式,以便向外部设备发送数据。
  • 电平变化:在发送数据时,TXD引脚的电平会根据发送的数据位逐位变化。通常,逻辑高电平表示数据位为1,逻辑低电平表示数据位为0。在串行传输过程中,每个数据位持续一个时钟周期,直到发送完整个数据帧。

接收引脚(RXD):

  • 作用:RXD引脚用于从接收方(通常是微控制器或其他设备)接收数据。
  • 配置:RXD引脚通常配置为输入模式,用于接收外部设备发送的数据。
  • 电平变化:在接收数据时,RXD引脚的电平会根据外部设备发送的数据位逐位变化。接收方会根据时钟信号同步接收数据位,并将其解析为完整的数据帧。

时钟信号(CLK):

  • 作用:时钟信号用于同步发送方和接收方的数据传输,确保数据的准确接收和解析。
  • 配置:时钟信号通常由发送方提供,并由接收方使用来同步数据传输。
  • 电平变化:时钟信号的频率和电平变化取决于通信协议和系统设计,通常为一定的频率和周期性的方波信号。

配置细节:

  • 波特率:SCI通信需要发送方和接收方使用相同的波特率,以确保数据传输的准确性。波特率定义了每秒钟传输的数据位数,常见的波特率包括9600、19200、38400等。
  • 数据格式:SCI通信中的数据格式通常包括起始位、数据位、奇偶校验位、停止位等,发送方和接收方需要配置相同的数据格式来确保数据传输的正确性。
    以上是SCI通信引脚的一般配置和电平变化情况,具体的配置和电平变化可能会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通信协议和硬件平台而有所不同。

具体程序代码配置

以MSP430系列微控制器为例

以下是一个基于C语言的简单示例,演示了如何配置和使用SCI通信进行串口数据传输。这个示例将包括底层的SCI驱动以及一个简单的应用层示例。

底层驱动代码(SCI驱动):

#include <msp430.h>

// 初始化SCI通信
void SCI_Init() {
    // 设置SCI控制寄存器
    UCA0CTL1 |= UCSWRST;  // 复
  • 12
    点赞
  • 26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我不是“耀”神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