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电源|常用拓扑结构与原理

本文介绍了电力电子中的几种基本拓扑结构,包括BOOST、BUCK、Buck-Boost以及反激和正激拓扑,详细阐述了它们的工作原理,涉及开关管、续流二极管、电感和电容在不同阶段的能量转换和电压关系。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目录

BOOST 拓扑

BUCK 拓扑

Buck-Boost 拓扑

反激拓扑结构

正激拓扑结构


S 为功率开关管,VD 为续流二极管,L、C 分别为滤波电感和电容

BOOST 拓扑

原理

开关导通阶段,二极管VD关断,加在电感L两端的电压为Von=Vin,电感L的电流线性增大,电感L储存能量,输出电容C向负载提供能量;开关关断阶段,二极管VD导通,加在电感L两端的电压为Voff=Vo-Vin,电感L和输入电压源共同对输出端传递能量并对输出电容充电。

输入、输出电压的关系为 Vo=Vin/(1−D)

BUCK 拓扑

原理

开关管 VS 开通时,能量一部分储存在电感L中,一 部分供给输出;VS关断时,L通过二极管VD 为输出端提供能量。

变换器在稳态工作时,开关管S周期性的导通与关断,将能量从输入传到输出令开关周期为T,占空比为D,则可将一个周期分为两个阶段,开关管导通阶段,时间为DT:关断阶段,时间为(1-D)T。

开关导通阶段,二极管VD关断,加在电感L两端的电压为Voff=Vin-Vo,电感L的电流线性增大,输入端除了向输出端传递能量外,还有一部分能量储存在电感L中:开关关断阶段,二极管VD导通,加在电感L两端的电压为Voff=Vo,电感L的电流线性减小,储存在电感L中的能量通过二极管VD传递给输出端。

由电感的伏秒平衡原理可知

Von ⋅Ton =Voff ⋅Toff

即  (Vin−Vo)DT=Vo(1−D)T

输入、输出电压的关系   Vo=Vin⋅D

Buck-Boost 拓扑

原理

开关导通阶段,二极管VD关断,加在电感L两端的电压为Von=Vin,电感L的电流线性增大,电感L储存能量,输出电容C向负载提供能量:开关关断阶段,二极管VD导通,加在电感L两端的电压为Voff=Vo,电感L对输出端传递能量并对输出电容充电,电感电流线性减小。

 $V_o=\frac{D}{1-D} V_{i n}$

反激拓扑结构

原理

开关管导通阶段,电源电压 Vin 加在变压器的原边绕组上,此时, 副边绕组产生的感应电压使得二极管 VD 截止,负载需要的电流由输出滤波电容 C 提供。

开关管关断阶段,原边绕组断开,副边绕组的感应电压反向, 使得二极管 VD 导通,副边电感通过输出端续流,一方面给输出电容 C 充电,另一 方面给负载供电。

$\frac{V_o}{V_{i n}}=\frac{N_2}{N_1} \frac{D}{(1-D)}=\frac{1}{n} \frac{D}{(1-D)}$

正激拓扑结构

原理

开关管 S 导通,二极管 VD1 导通,VD2、VD3关断。电源电压 Vin 加在变压器的原边绕组上,副边产生的感应电压为 (N2/ N1)*Vin

开关管 S 关断,二极管 VD1 关断,VD2、VD3 导通。励磁能量通过复位绕组返 回输入端,磁复位过程中,复位绕组两端电压为 Vin ,则原边绕组两端的电压为 (N3/ N1)*Vin

$V_o=\frac{N_2}{N_1} \cdot V_{\text {in }} \cdot D$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若忘即安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