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搞懂DC-DC!

本文详细介绍了DC-DC转换器的几种基本类型(如Buck、Boost、Buck-Boost等),同步与非同步工作模式,以及PWM、PFM、PSM调制方法。重点讨论了电压控制和电流控制模式、效率、保护机制和环路设计,为设计者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南。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DC-DC

1.BUCK原理

开关管闭合时,能量一部分储存在电感L中,一部分供给输出;

开关管断开时,L通过二极管VD 为输出端提供能量。

VOUT=VIN⋅D

2.BOOST

当开关管导通的时候,输入的电压对电感充电。

当开关管关断时,输入的能量和电感能量一起向输出提供能量,因此这时候输出的电压肯定就比输入的电压高,从而实现升压。

VOUT=VIN⋅11-D

3.BUCK-BOOST

开关管导通,二极管D反向截止,电感器储能。

开关管断开,电感存储的能量通过二极管传给输出端。

当D=0.5时,Vo=Vin

D<0.5时,Vo<Vin

D>0.5时,Vo>Vin

4.反激

当功率开关管 S导通时, 电压将加在变压器 T 的初级绕组 N1 上,并将能量储存在初级绕组中,初级绕组同名端上为正电压,次级绕组的同名端和初级绕组相反,因此次级绕组输出的电压极性会使得整流二极管 D 截止,滤波电容 C 向负载供电;

当功率开关管 S 关断时,初级绕组 N1会产生反向的电动势,次级绕组 N2 上的电压极性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从而使输出端整流二极管 D 得到正向偏置而导通,初级绕组里的能量将传递至次级,对负载端供电。

输出可以为正或为负,由线圈和二极管的极性决定。

输出电压可以大于或小于输入电压,由匝数比决定。

增加次级绕组和电路可以得到多个输出。

5.正激

当开关管开启时,储能电感储能并同时给输出端供能,

当开关管关断时,储能电 感通过续流二极管续流来给输出端供能,以此来得到稳定的输出电压。

6.同步与非同步

同步是采用通态电阻极低的专用功率MOSFET,来取代整流二极管以降低整流损耗。

MOSFET具有较低的电压降,二极管的电压降相当恒定

MOSFES在导通之后的压降比较低的,效率较高。二极管效率低。

Mos管需要驱动电路的, 需要额外的控制电路。

mos成本比较高

7.隔离非隔离

隔离式变换器在输入和输出之间没有电流回路,原副边不同地。

变压器通过磁场将能量从初级耦合至次级。高可靠性、防雷、耐高压等,如隔离的医疗电源。

8. CCM,DCM,BCM

CCM连续导通模式

在每个开关周期内,电感电流从不降到0,在功率开关在闭合的情况下,线圈中依然有电流流过。

通过变化占空比D,可以控制输出电压。

DCM非连续导通模式

在每个开关周期内,电感的磁通量总会回到0,即电感电流总会回到0,在功率开关闭合的情况下,线圈中的电感电流已经为0

BCM临界导通模式

临界导通模式作为一种特殊的介于CCMDCM之间的运行模式,依靠控制电路对电感电流进行监控,当检测到电流为0,功率开关管将立即闭合,控制电路总是在电感中电流怡好减小到0的时候发出激励脉冲使功率开关管导通。如果电感峰值电流高,而截止波形的斜坡比较平,则开关周期将会延长,因此运行临界导通模式下的系统是变频的。

CCMDCM比较:

1)工作于DCM模式,能降低功耗的,DCM模式的转换效率更高些,属于能量完全转换;

2)工作于DCM模式,输出电流的纹波比CCM大;

3)工作于DCM模式,在电感电流为0的时候,会产生振荡现象;

4)工作于CCM模式,输出电压与负载电流无关,当工作于DCM模式,输出电压受负载影响,为了控制电压恒定,占空比必须随着负载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如何从CCM切换到DCM

1)降低负载电流。

2)降低电感值L

9. PWM,PFM,PSM

脉冲宽度调制(PWM);脉冲频率调制(PFM);脉冲跨周期调制(PSM

PWM(频率不变,不断调整脉冲宽度)是一种固定开关周期,变化Ton来改变占空比的调制方式。

PFM(脉冲宽度不变,调整频率)驱动信号的脉冲宽度保持恒定,但脉冲出现的频率发生改变,即所谓的定宽调频。

PSM(频率和脉宽都不变,脉冲时有时无)其驱动信号的频率与宽度都保持恒定,只是,当负载为最重的情况时,驱动信号满频工作,当负载变轻时,驱动信号就会跳过一些开关周期,在被跨过的周期内,开关功率管一直保持为关断的状态。当负载发生变化时,通过改变跨周期出现的次数,来实现对系统的调整与控制。

10.电压控制模式

反馈电压VFB对输出电压进行采样,基准电压源提供高精度的参考电压Vref。VFB和Vref的差模信号输入误差放大器进行放大,再输入PWM比较器与三角波信号VRAM进行比较,最后得到方波信号,控制开关管的导通状态,稳定输出电压。

优点      (1)PWM三角波幅值较大,脉冲宽度调节时具有较好的抗噪声裕量;

(2)占空比调节不受限制;

(3)对输出负载的变化有较好的响应调节;

缺点: (1)瞬态响应较差。对输入电压与负载电流的变化动态响应比较慢。

(2)在环路补偿需要将主极点低频衰减,或者增加零点进行补偿。

11.电流控制模式

反馈电压VFB对输出电压进行采样,基准电压源提供高精度的参考电压Vref,VFBVref的差模信号输入误差放大器进行放大。通过采样电路得到电感电流。当系统工作在连续导通模式下,且占空比接近或超过50%时,会出现次谐波不稳定,需要加入斜坡补偿。斜坡补偿信号与电感电流斜坡信号叠加后输入PWM比较器,保证系统稳定运行。

电流控制PWM的优点:

(1)暂态闭环响应较快,对输入电压的变化和输出负载的变化的瞬态响应均快;

(2)瞬时峰值电流限流功能;

(3)输出电压的调整可与电压模式控制的输入电压前馈技术相媲美。

缺点:

(1)占空比大于50%的开环不稳定性,存在难以校正的峰值电流与平均电流的误差;

(2)容易发生次谐波振荡。

DCDC 手册解读

关注的点 1. 同步与非同步 2. 输入电压,输入电流,输出电压,输出电流 3. 输入输出电容选择 4. MOSFET 选型 5. 电感选型 6. 功耗7. 纹波和噪声 8. 上电时序

特性

电源效率

η=Pout Pout +Pd

Pout:输出功率Pd:电平转换芯片损耗功率

欠压保护

EN 脚除了使能外,还有欠压保护功能。例如输入 12V、输出 3.3V、设计要求输 入达到 8V 才启动,下电至 7V 才断电。就可以用 Ren1、Ren2 公式计算电阻值。VSTART 表示输入电压提升到VSTART 后芯片才会输出电压。VSTOP 表示输入电压降低到VEN时,芯片就会停止输出电压。

缓(软)启动 soft-start

芯片的 SS 脚起到缓启动的功能。就是给 SS 脚接的电容充电,给内部参考电压。

作用:1.延迟单板电源的上电时间。2. 减小上电的冲击电流。(电源都接有滤波电容,电源上电瞬间跳变时由于电容的充电,会产生较大的冲击电流)根据Q=UC=It。

TSS(ms)=CSS(nF)×Vref (V)ISS(μA)

根据电压启动需要的次序设置几个电源模块的 SS 的电容。使其产生需要的上电次序。注意:电容设置过大会造成电源启动过缓,出现 CPU启动异常的现象。太小会出现电源启动不起来的情况(上电瞬间电流冲击太大)。 一般上电时间为 1-10ms。

输出电压

两个采样电阻分压,使中间电压正好为参考电压。可以用三个电阻进行调节,方便后续调整。 电阻精度要用 1%的。

自举电容

按芯片要求,注意电容耐压的选择,耐压大于 VIN+2.5。

自举电容存在的能量应能满足整个 M2 关闭时提供的能量以及为下一次启动提供能量。如果内部 2 个开关管都是 NMOS 管,那么是需要自 举电容的。但是有的 BUCK 芯片上管是 PMOS 管,不需要产生比 Vin 还高。

环路设计

COMP 管脚。相位补偿引脚,用于连接补偿网络以提高系统稳定性。(改变相位裕量与增益裕量

设计指标:

剪切频率有的文档上叫穿越频率,是指环路增益为0dB时对应的频率。剪切频率越高,响应速度越快,但更容易引起环路不稳定或振荡;剪切频率过低则环路瞬态响应不够,可能导致输出电压异常。设计为开关频率的 1/10~1/20

相位裕量相位裕量——当环路增益为0时,对应的信号相位与180°的差值;增益裕量——当信号相位为0时,对应的负增益量;表征开关电源的稳定度,如相位裕量或(和)增益裕量不够,则可能因温度、PCB布局布线以及器件个体差异等影响,使系统进入不稳定或振荡的状态。

一般应使相位裕量≥45° 增益裕量≤-10dB。

G(S)/(1+G(S)*H(S))就称之为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如果 1+G(S)*H(S)=0,那么闭环系统的输出值将会无限大,此时闭环系统是不收敛的,也即是不稳定的。

G(S)*H(S)是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当 G(S)*H(S)=-1 时,此时频率响应的增益和相角分别为:

gain=‖-1‖=1

angle=tan-1(0/-1)=180°

如果扰动信号经过 G(S)和 H(S)后,模不变,相位改变 180°, 那么这个闭环系统就是不稳定的。

如果扰动信号经过系统主电路和反馈系统之后,其模不变,相位也不变,那么这个系统是不稳定的。为什么相位也不变?因为 G(S)*H(S)造成 的 180°相移和负反馈本身造成的 180°相移,两者叠加之后是 360°,所以等于相位不变。

BST:Boost电压引脚,连接至输出端的Boost电容器。

FBADJ:调节引脚,用于设置输出电压。

PGOOD:电源状态指示引脚,用于检测输出电压是否在规定范围内。

BOOT:启动引脚,用于启动芯片。

  • 23
    点赞
  • 26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较为常见的模块电源分为AC-DCDC-DC两种。本文将对DC-DC模块电源进行梳理,为大家分析出哪种拓扑电路更加容易实现,且性能更佳。   此处说的DC-DC模块电源,应该指的是工业、轨道交通、通信、军事上用的嵌入式模块电源,这类电源追求的是高可靠性、高功率密度、高效率,就目前而言,对成本虽有要求,但远没有常规的AC-DC那么敏感。且为了达到高性能,一般不会像AC-DC那样,DC-DC模块电源在设计时,为方便设计的灵活性,不太用集成度高的IC。   一般而言,流行于市面上的DC-DC模块电源(隔离型),功率等级基本在1kw以内(功率再大一点的,可通过多模块并联均流实现),输入电压范围从2.5V到650V不等,输出电压则从1V到60V不等,而模块在设计时,对拓扑的选择主要从这三方面考虑了:输入、输出、功率等级。   Royer(自激推挽) 一般用于低输入电压的场合(如2.5V,5V),且功率不大(如2W以内),另外Royer是非稳压的,若需要稳压,则需要在模块里面加入线性稳压线路;   常规反激(包括IC控制的反激和RCC) 用于模块电源中的常规反激,一般功率不超过50W,输入电压覆盖9V到1000V,均有模块产品出现;同步整流技术是反激变换器设计中的一个难点,也是专利壁垒比较多的一个点,市场上的小功率DC-DC模块大多用这种拓扑;至于RCC,最大的优点是便宜,但它对器件的一致性要求太高,而且还是变频的,并不太适合用来制造高性能模块电源,早年的模块电源有人用过,现在用的人越来越少了。   有源钳位反激/有源钳位正反激 有源钳位反激是有源钳位技术与常规反激变换器结合的产物,开关管应力低,效率高,EMI特性好是它的优点,但技术复杂,同步整流也不好搞定,所以尽管它的优点很多,但市场上用这种拓扑做产品的并不多见;至于有源钳位正反激技术,比有源钳位反激技术更复杂,正反激最大的优点就是输出纹波小,尤其是0.5duty时理论纹波为零,可在一些高性能DC-DC模块电源中见到这种拓扑;   有源钳位正激,最开始是vicor的专利拓扑,2003年专利到期,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可以说是模块电源里最著名也是最成熟的一个拓扑了,常用于50W---200W功率等级,输入电压不超过100V的场合,几乎每一家做模块的企业都会用到这种拓扑,输出电压从1V到15V均有。   硬开关半桥(全桥) 常见于低压大功率的模块,如低压半砖模块、全砖模块,一般介于200W---800W之间,也有人用作高压输入模块,如200V---400V输入,但不多见。   移相全桥(PSFB) 大概90年代开始流行,玩大功率的应该很熟,在高压大功率DC-DC模块,主要用这种拓扑了(DC-DC模块一般输入电压比较宽,LLC虽有效率上的优势,但在宽输入电压范围应用场合不合适),市面上能够见到的用PSFB的DC-DC模块产品基本参数为:输入200V--400V(或输入400V---650V)、输出600W、800W、1000W、尺寸多为标准全砖尺寸,完善的保护机制,多模块并联冗余能力。   LLC 模块电源里的LLC,多用于bus-converter,且开环定频控制,一般设计时,让Lm》》Lr,可以实现ZVS/ZCS,可以获得非常高的效率,比如vicor的正弦振幅变换器,可以做到变态的满载98%效率,(400V输入/1700W输出/尺寸相当于一个打火机大小)。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若忘即安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