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RLS公共数据库
CHARLS数据库简介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Study,CHARLS)是一项持续的纵向调查,旨在调查中国45岁及以上中老年人社会、经济和健康状况。基线调查于2011年开展,共17708名参与者,每两年追踪一次,目前已有4期数据2011(wave 1)、2013(wave2)、2015(wave 3)以及2018(wave 4)。
本周CHARLS文献预览
对PubMed数据库搜索发现,本周发表3篇charls论文。
对CNKI数据库搜索发现,本周发表0篇charls论文。
对中华医学杂志数据库搜索发现,本周发表0篇charls论文。
一、PubMed数据库
1.中国学者文章介绍(一)
标题:长期暴露于环境臭氧与心血管疾病:来自中国两项全国队列研究的证据
研究目的:以前的许多研究都调查过环境臭氧对健康的影响。然而,长期暴露于环境臭氧对心血管疾病(CVD)发病率的影响仍无定论。研究目的估计长期暴露于最大日均 8 小时臭氧(MDA8 O3)与总心血管疾病、心脏病、高血压和中风发病率之间的关系。
数据来源:数据来源于2011-2018年开展的中国健康与退休纵向调查(CHARLS)和2010-2018年开展的中国家庭面板研究(CFPS)。
方法:这是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我们采用 Cox 比例危险度回归模型评估了 MDA8 O3 与心血管疾病、心脏病、高血压和脑卒中总风险的相关性,并计算了相应的 MDA8 O3 的人群归因分数(PAF)。所有分析均采用 R 软件进行。
结果:CHARLS 和 CFPS 中所有参与者的 MDA8 O3 平均浓度分别为 51.03 十亿分之一(ppb)和 51.15 十亿分之一(ppb)。在包括 18,177 名参与者的 CHARLS 研究中,MDA8 O3 浓度每增加 10ppb,心脏病发病风险就会增加 31% [危险比 (HR)= 1.31,95% 置信区间 (CI):1.22-1.42],相应的人口可归因分数 (PAF) 为 13.79% [10.12%-17.32%]。在包括 30,226 名参与者的 CFPS 中,MDA8 O3 浓度每增加 10ppb 就会增加总心血管疾病(1.07 [1.02-1.13])和高血压(1.10 [1.03-1.18])的发病风险。MDA8 O3导致总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压的PAFs分别为3.53% [0.82%-6.16%] 和5.11% [1.73%-8.38%]。分层分析表明,男性、城市地区和华南地区的相关性更大。
结论:长期暴露于 MDA8 O3 可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因此,控制臭氧及相关前体物的政策是长期需要的。
2.中国学者文章介绍(二)
标题:基于心脏代谢的慢性病诊断模型的开发和外部验证:中国健康与退休纵向研究(CHARLS)的结果
研究目的:心血管疾病(CVD)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基于心脏代谢的慢性疾病(CMBCD)模型为可持续的、早期的、基于证据的治疗目标提供了基础,以减轻心血管疾病的肆虐和发展。心血管代谢性慢性病包括血糖异常、高血压和/或血脂异常,并逐渐发展为下游的心血管疾病。我们的研究目标是开发并从外部验证 CMBCD 诊断模型。
数据来源:数据来自中国健康与退休纵向研究(CHARLS)2018年数据。
方法:从中国健康与退休纵向研究(CHARLS)2018 年的研究中抽取 9463 名年龄在 45 岁以上的参与者进行多变量逻辑回归。参与者:诊断模型开发:个人 ID < 250 000 000 000 的共计 6 218 名参与者。外部验证:个人 ID > 250,000,000,000 的总共 3,245 名参与者。
结果:CMBCD:在开发数据集中,25.5%(1,584/6,218)的个体发生了 CMBCD;在验证数据集中,26.2%(850/3,245)的个体发生了 CMBCD。年龄、总体健康状况、居住地、吸烟、家务能力、疼痛和运动耐受力是预测 CMBCD 的最有力因素。我们建立了一个 CMBCD 诊断模型。歧视是指诊断模型区分有 CMBCD 和没有 CMBCD 的人的能力。该指标通过计算接收者操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来量化。AUC 为 0.6199 ± 0.0083,95% 置信区间(CI)= 0.60372 ~ 0.63612。我们根据年龄、一般健康状况、居住地址、吸烟、家务能力、疼痛和运动耐受力,利用开发数据库构建了一个提名图。在验证数据集中,AUC 为 0.6033 ± 0.0116,95% CI = 0.58066 ~ 0.62603。
结论:我们开发了一个 CMBCD 诊断模型并进行了外部验证。辨别、校准和决策曲线分析均令人满意。
CLHLS公共数据库
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简称“中国老年健康调查”,英文缩写CLHLS),是由北京大学健康老龄与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展研究院组织的老年人追踪调查,调查范围覆盖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调查对象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和35-64岁成年子女,调查问卷分为存活被访者问卷和死亡老人家属问卷两种。该调查项目在1998年进行基线调查后分别于2000 年、2002年、2005年、2008-2009年、2011-2012年、2014年和2017-2018年进行了跟踪调查,最近的一次跟踪调查(2017-2018年)共访问15,874 名65+岁老年人,收集了2014-2018年期间死亡的2,226位老年人的信息。
“中国老龄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1998-2018)是国内全国范围最早、坚持时间最长的社会科学调查。
本周CLHLS文献预览
对PubMed数据库搜索发现,本周发表3篇CLHLS论文。
对CNKI数据库搜索发现,本周发表0篇CLHLS论文。
1.中国学者文章介绍(一)
标题:中国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与全因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研究目的:尽管在高收入国家进行的一些研究表明,主观幸福感(SWB)与死亡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在中国等中低收入国家进行的研究却很少。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国老年人口中主观幸福感与全因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数据来源:数据来自中国健康长寿纵向调查(CLHLS),这是一项基于中国大陆 31 个省份中 22 个省份的人群纵向队列研究。
方法:共纳入了 13282 名 65 岁以上的老年人,他们于 2002 年被招募,并随访至 2018 年。SWB采用八项工具进行评估,包括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包括乐观、幸福、个人控制和自觉性)和消极情感(包括焦虑、孤独和无用)。在对多种潜在混杂因素进行调整后,采用 Cox 比例危险度回归法估算了 SWB 与总死亡率之间的关系。此外还进行了分组分析和交互作用分析。
结果:在 16.5 年的随访期间,共发现 8459 例死亡病例。在对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教育水平、居住地、吸烟状况、饮酒、运动、饮食、体重指数、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脑血管疾病和癌症进行调整后,SWB越高,全因死亡风险越低(调整后危险比 [HR] = 0.85,95% 置信区间 [CI] = 0.81-0.89)。在 8 个个体 SWB 症状中,只有 2 个项目(无用感(调整后 HR = 0.94,95% CI = 0.89-0.99)和幸福感(调整后 HR = 0.91,95% CI = 0.86-0.95))与总死亡率显著相关。在所有亚组中,无论特征如何,两者之间的关系都很明显。
结论:在中国老年人中,较高的整体 SWB 和两种特定症状(无用感和幸福感)与全因死亡风险有独立关联。这种关联在不同群体中是一致的,这表明无论老年人的特征如何,促进更健康的SWB可能对所有老年人都有益。
2.中国学者文章介绍(二)
标题:中国老年人口腔卫生行为、牙痛和抑郁症状之间的关系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国老年人口腔卫生行为、牙痛和抑郁之间的关系。
数据来源:我们使用了 2018 年中国健康长寿纵向调查(CLHLS)的数据。
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研究中心抑郁量表对抑郁进行评估。采用二元逻辑回归分析口腔卫生行为、牙痛和抑郁之间的关系。
结果:研究共纳入了 12172 名老年人,其中 27.2% 患有抑郁症。与每天不刷牙的人相比,每天至少刷牙一次的人出现抑郁症状的几率较低(几率比 [OR] = 0.86,95% 置信区间 [CI] = 0.77-0.97 与 OR = 0.81,95% CI = 0.71-0.93 的比较)。与没有牙痛的人相比,过去 6 个月牙痛的人患抑郁症的几率更高(OR = 1.49,95% CI = 1.33-1.68)。居住安排对牙痛与抑郁之间的相关性有明显影响(p = 0.049),独居和牙痛者出现抑郁症状的几率更高。
结论:口腔卫生行为和牙痛与抑郁有关。采取有效措施保持每天刷牙的习惯并减少牙痛的发生,可降低老年人,尤其是独居老年人患抑郁症的风险。临床相关性:本研究报告了不同口腔卫生行为、牙痛和抑郁症状之间的潜在关系。
3.中国学者文章介绍(三)
标题:非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抑郁的潜在特征分析及其影响因素
研究目的: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导致焦虑、抑郁等症状。为了分析非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可能出现的抑郁类型,探讨其影响因素,从而降低抑郁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数据来源:数据来自2018年中国健康长寿纵向调查(CLHLS)数据
方法:采用潜特征分析法(LPA)建立老年高血压抑郁患者的潜在特征模型,并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抑郁患者的影响因素。
结果:3514名老年高血压患者可分为三种潜在抑郁特征:低度抑郁(13.9%)、中度抑郁(51.9%)和高度抑郁(34.2%)。多元逻辑回归结果显示,在低度抑郁和中度抑郁的比较中,焦虑、IADL、年龄、运动、经济水平、听力困难、自我健康报告和视觉功能预测了中度抑郁;以低水平为参照,焦虑、IADL、受访者同住地、年龄、运动、自评健康状况、婚姻状况和视觉功能可预测高水平抑郁;焦虑、运动、自评健康状况和婚姻状况可预测中、高水平对比中的高水平抑郁。
局限性:(1)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2)由于数据限制,可能会忽略其他影响因素。
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抑郁分为三种潜在类型,具有明显的分类特征。
CFPS公共数据库
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CFPS)旨在通过跟踪收集个体、家庭、社区三个层次的数据,反映中国社会、经济、人口、教育和健康的变迁,为学术研究和公共政策分析提供数据基础。
CFPS重点关注中国居民的经济与非经济福利,包括经济活动、教育获得、家庭关系与家庭动态、人口迁移、身心健康等多种研究主题。2010年,CFPS在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正式实施基线调查,最终完成14960户家庭、42590位个人的访问。基线调查界定出的所有家庭成员及其今后新生的血缘/领养子女被定义为CFPS基因成员,是CFPS调查的永久追踪对象,每两年访问一次。
本周CHARLS文献预览
对PubMed数据库搜索发现,本周发表2篇CFPS论文。
对CNKI数据库搜索发现,本周发表0篇CFPS论文。
1.中国学者文章介绍(一)
标题:从配置角度看社会资本与健康的关系:来自中国的证据
研究目的:关于社会资本与健康之间关系的辩论仍在继续。为了加强以往的研究,本研究使用了来自中国的数据来分析社会资本与良好健康相关的情况以及导致良好健康结果的各种配置。
数据来源:数据来源于中国家庭小组研究的数据。
方法:利用中国家庭小组研究的数据,从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收入状况、结构性社会资本和认知性社会资本四个方面,采用 fsQCA 方法,分析实现良好全民健康的充分必要条件及其不同构型。
结果:无论是否存在所列条件,都不是良好一般健康的先决条件。充分性分析发现11种配置,平均每种配置有3-4个条件; 没有一种配置是只有社会资本存在的条件。结构化社会资本和认知社会资本分别在结构1和结构2中表现出消极状态。最普遍的因素在所有配置是年龄的条件。
结论:社会资本与健康的关系是正向和负向的,认知社会资本在正向关系中的作用大于结构性社会资本。社会资本既不是健康的必要条件,也不是健康的充分条件,它必须与促进健康的各种其他因素相结合。可以使用多种方法来促进个人健康,因为不同的人群需要不同的方法来获得良好的一般健康,而且没有一种方法适用于所有的人群。在中国人口中,一个人的年龄是他们健康状况的重要决定因素。
一个专门做公共数据库的公众号,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