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老师统计课程,欢迎点击报名:孟德尔随机化课程即将开班!!
CHARLS数据库简介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Study,CHARLS)是一项持续的纵向调查,旨在调查中国45岁及以上中老年人社会、经济和健康状况。基线调查于2011年开展,共17708名参与者,每两年追踪一次,目前已有4期数据2011(wave 1)、2013(wave2)、2015(wave 3)以及2018(wave 4)。
本周CHARLS文献预览
对PubMed数据库搜索发现,本周发表5篇charls论文。
对CNKI数据库搜索发现,本周发表0篇charls论文。
对中华医学杂志数据库搜索发现,本周发表1篇charls论文。
一、PubMed数据库
1.中国学者文章介绍(一)
标题:中老年人高灵敏度 C 反应蛋白和糖尿病前期进展和消退: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根据中国健康与退休纵向研究(CHARLS)调查全身炎症对中老年人糖尿病前期进展和消退的影响,通过高灵敏度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进行评估。
数据来源:中国健康与退休纵向研究(CHARLS)。
方法:4年后,对来自CHARLS的糖尿病前期参与者进行随访,收集血液样本以测量空腹血糖(FPG)和血红蛋白A1c(HbA1c)。在基线时评估hs-CRP的水平,并将其分为三分组(低,中和高组)。基线和随访时的糖尿病前期主要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标准进行定义。逻辑回归模型用于估计优势比(OR)和置信区间(CI)。我们还根据年龄、性别、BMI、高血压的存在以及心脏病和血脂异常的病史进行了分层分析,并排除了数据不完整的受试者子集。
结果:在基线时纳入的2,874名糖尿病前期中,834名受试者仍患有糖尿病前期,146名进展为糖尿病,1,894名根据ADA标准消退至正常血糖,并进行了4年的随访。多因素物流回归分析后,与低hs-CRP水平(<0.67 mg/L)的糖尿病前期相比,中等(1.62-1.62 mg/L)和高(>0.67 mg/L)hs-CRP水平的糖尿病前期进展为糖尿病的发生率增加;OR = 1.846, 95%CI:1.129-3.018;OR=1.632,95%CI:分别为0.985-2.703),消退至正常血糖的发生率下降(OR = 0.793,95%CI:0.645-0.975;OR = 0.769,95%CI:0.623-0.978)。分层分析和敏感性分析显示出一致的结果。
结论:低水平的 hs-CRP 与从糖尿病前期到正常血糖的消退率高以及进展为糖尿病的几率降低有关。
2.中国学者文章介绍(二)
标题:抑郁症与肌肉减少症的关联以及健康生活方式的改变效果:来自CHARLS的第一个纵向证据
研究目的:抑郁症与肌肉减少症的预期关联仍然未知,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否改变了这种关联。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抑郁症是否与患肌肉减少症的风险独立相关,并检测健康生活方式对其改变的影响。
数据来源:数据来自中国健康与退休纵向研究(CHARLS),这是一项正在进行的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方法:这项前瞻性研究包括9486年至2011年随访的2015名来自中国健康与退休纵向研究的参与者。我们根据体重指数、饮酒、吸烟、社交活动和睡眠时间计算了生活方式评分。使用具有风险比(HRs)和95%置信区间的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来估计抑郁症对肌肉减少症风险的影响和生活方式(CIs)的改变效应。
结果:在平均3.53年的随访中,1373人患上了肌肉减少症。在调整混杂因素后,抑郁症与发生肌肉减少症的风险较高显著相关(HR = 1.34;95% CI:1.19,1.50)。此外,我们观察到,与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相比,坚持健康生活方式的人患肌肉减少症的风险降低了18%。
局限性: 由于其观察设计,我们无法完全排除潜在的残余偏差。其次,确定CHARLS的疾病史是基于自我报告的信息,这可能会引入回忆偏倚或错误分类。
结论:抑郁症与中国成年人患肌肉减少症的风险较高有关,这种风险可以通过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来缓解。
3.中国学者文章介绍(三)
标题:中国中老年人多种慢性病患者卫生服务利用的公平性——来自2011-2018年CHARLS纵向数据的证据
研究目的:卫生服务利用的公平性是卫生系统的核心目标。患有多种慢性病(MCC)的中老年患者特别容易受到医疗保健不平等的影响。本研究旨在更新中国中老年MCC患者门诊医疗服务利用率(OHSU)和住院医疗服务利用率(IHSU)的发生率和公平性趋势,确定可能导致不平等的社会经济决定因素,并提出优化策略以减轻这种差异。
数据来源:基于中国健康与退休纵向研究(CHARLS)数据库。
方法:从中国健康与退休纵向研究(CHARLS)的四波中获得的面板数据用于确定OHSU和IHSU的趋势。OHSU和IHSU的不平等是通过集中指数(CI)和水平不平等指数(HI)来衡量的,这是衡量卫生服务利用公平的有效指标。建立置信区间分解模型,探讨总体公平性各决定因素的贡献。
结果:OHSU的年率从29年的32.2011%逐渐下降到27年的27.2018%。HI保持正值,从0年的0803.2011下降到0年的0662.2018,表明存在有利于富人的不平等。IHSU的年增长率从13年的31.2011%逐渐提高到19年的89.2018%。HI保持正值,并显示出从0年的2363.2011下降到0年的0574.2018的趋势,证明了有利于富人的不平等;然而,观察到不平等现象有缓和的趋势。
结论:在中国中老年MCC患者中,OHSU和IHSU都存在丰富的不平等现象。经济状况、地区、教育和年龄是造成富人不平等的主要原因。需要齐心协力分配资源,以减轻患有MCC的中老年人的卫生服务利用不平等。
4.中国学者文章介绍(四)
标题:客观测量中国老年人的步行速度和高血压风险: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调查客观测量的步行速度与高血压之间的纵向关联,并探讨肥胖对这种关联的潜在影响。
数据来源:使用了2011-2015年中国健康与退休前瞻性队列研究(CHARLS)的数据。
方法与结果:通过测量参与者在2.5米路线中的通常步态来评估步行速度,并根据四分位数(Q1,Q2,Q3和Q4)分为四组。共有2733名≥60岁的参与者有资格进行分析。随访4年后,26.9%发生高血压。观察到步行速度与高血压风险呈负相关。体重指数(BMI)和步行速度与高血压风险之间存在交互作用(P = 0.010)。超重和肥胖受试者的步行速度与高血压的相关性更强(Q2,OR:0.54,95%CI = 0.34-0.85,P = 0.009;Q3, OR:0.69, 95%CI = 0.44-1.08, P = 0.106;Q4, OR:0.62, 95%CI = 0.39-0.98, P = 0.039)。然而,这种关联在精益人群中并不显着。收缩压和舒张压也观察到类似的趋势。
结论:总之,较高的步行速度与中国老年人高血压风险降低纵向相关,尤其是在超重和肥胖的参与者中。
5.中国学者文章介绍(五)
标题: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与高血压的相关性:一项基于人群的纵向研究
研究目的: 糖尿病会增加高血压发病率的风险,但这种关联是否与血糖控制有关仍不得而知。我们旨在研究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与高血压的关联。
数据来源:数据来自2011年至2018年的中国健康与退休纵向研究(CHARLS)。
方法:1年,通过结合血糖测试和医生诊断,参与者被归类为血糖控制充分(HbA7c<1%)和血糖不控制不足(HbA7c≥2011%)。通过 2011 年至 2018 年的自我报告医生诊断确定事件高血压。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检查血糖控制对高血压的影响。
结果:在这项研究的436名糖尿病患者中,102名符合血糖控制标准,334名血糖控制不足。在7年的随访中,141人患上了高血压。与充分血糖控制相比,多因素模型中血糖控制不足对高血压的风险比为1.54(95%CI,1.07-2.21)。此外,血糖控制对高血压的影响因教育程度和抑郁症状的存在而异(相互作用的P<0.05)。
结论:血糖控制不足与糖尿病患者高血压风险较高有关。值得注意的是,血糖控制对高血压的影响在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和表现出抑郁症状的人群中更为明显。这些发现强调了警惕血糖监测、教育背景考虑和心理健康评估在管理糖尿病患者方面的重要性。
6.中国学者文章介绍(六)
标题:中老年人睡眠时间与全因死亡风险关系的队列研究
研究目的: 中老年人睡眠时间与全因死亡关联的相关研究规模和随访时间差异较大,相关关系及推荐睡眠时间等研究结果仍存在争议。探讨中老年人睡眠时间与全因死亡风险之间的关联。
数据来源: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和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库。
方法:2022年1—12月,根据编码手册,依据病例ID号合并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和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库的基线和随访信息,创建纵向研究队列,最终纳入43 922名受访者。从CHARLS与CLHLS数据库中提取社会人口学特征、健康状况和健康相关行为、睡眠时间、死亡相关信息,并根据相关指标的测量和评价标准进行重新编码、变量转换等。采用Log-Rank检验的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探讨中老年人群睡眠时间与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随后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RCS)模型观察连续型变量睡眠时间对死亡风险的影响。
结果:43 922名中老年人中,随访中位年限为6年,平均睡眠时间为7.32 h,其中每天睡眠时间≤5 h者9 369名(21.33%),>5~6 h者7 779名(17.71%),>6~7 h者295名(0.67%),>7~8 h者15 611名(35.54%),>8~9 h者2 567名(5.84%),>9~10 h者5 011名(11.41%),>10 h者3 290名(7.49%)。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睡眠时间适中(>6~7 h)的中老年人生存概率最高,超长睡眠时间(>10 h)的中老年人生存概率最低。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显示,与睡眠时间为>10 h者的中老年人相比,睡眠时间≤5、>7~8、>8~9、>9~10 h可增加死亡风险〔HR(95%CI)分别为1.19(1.09,1.29)、1.16(1.08,1.25)、1.32(1.19,1.46)、1.12(1.04,1.22),P<0.05〕。RCS结果显示,睡眠时间与全因死亡风险之间存在"S"形非线性关联(P=0.023),每天睡眠时间为4.62~7.97 h对死亡风险无明显影响,<4.62 h与>7.97~10.00 h的睡眠时间均明显增加全因死亡风险。
结论:睡眠时间适中的中老年人生存概率最高,故中老年人的推荐睡眠时间为5~7 h。
CLHLS公共数据库
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简称“中国老年健康调查”,英文缩写CLHLS),是由北京大学健康老龄与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展研究院组织的老年人追踪调查,调查范围覆盖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调查对象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和35-64岁成年子女,调查问卷分为存活被访者问卷和死亡老人家属问卷两种。该调查项目在1998年进行基线调查后分别于2000 年、2002年、2005年、2008-2009年、2011-2012年、2014年和2017-2018年进行了跟踪调查,最近的一次跟踪调查(2017-2018年)共访问15,874 名65+岁老年人,收集了2014-2018年期间死亡的2,226位老年人的信息。
“中国老龄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1998-2018)是国内全国范围最早、坚持时间最长的社会科学调查。
本周CLHLS文献预览
对PubMed数据库搜索发现,本周发表1篇CLHLS论文。
对CNKI数据库搜索发现,本周发表0篇CLHLS论文。
对中华医学杂志数据库搜索发现,本周发表2篇charls论文。
1.中国学者文章介绍(一)
标题:老年人体力活动和全因死亡率的变化——来自中国纵向健康长寿调查(CLHLS)的结果
研究目的:体力活动不足或减少在老年人中很常见。大多数关于身体活动变化和死亡率的研究是在发达国家80岁以下的成年人中进行的。我们旨在利用中国纵向健康长寿调查调查,调查老年人(80岁或以上)身体活动变化与长寿之间的关系。
数据来源:中国健康长寿纵向调查(CLHLS)80岁或以上老年人数据。
方法: 基线时年龄在80岁或以上的参与者分为四组:1)保持身体不活动(n = 14,287),2)保持身体活动(n = 5411),3)从不活动转变为活动(n = 1364),以及4)从活动转变为不活动(n = 1401)。我们拟合了加速失效时间威布尔生存回归模型,调整了基线社会人口统计学、生活方式因素和疾病状况。我们进一步研究了这些关联是否因亚组而异。
结果:共有15,707名受试者在随访期间死亡(中位随访时间= 3.0年)。与保持身体不活动的受试者相比,那些保持活动(完全调整的事件时间比(ETR):1.14,95%CI:1.11-1.17)或从不活动转变为活动(完全调整的ETR:1.14,95%CI:1.08-1.20)的参与者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更长的生存时间。保持身体不活动与从活动转向不活动之间没有观察到显着关联。亚组分析显示,几乎所有地层都有一致的关联。
结论: 在最年长的老年人口中,保持频繁的身体活动或从不运动转变为活跃始终与更长的生存时间有关。我们的研究结果为鼓励老年人定期进行体育锻炼以获得长寿益处提供了证据。
2.中国学者文章介绍(二)
标题:中国长寿地区老年人血压水平与慢性肾脏病发病风险的关联研究
研究目的:慢性肾脏病(CKD)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与寿命。高血压与CKD密切相关,然而关于老年人血压水平与CKD发生、发展关系的相关研究结论不一致。探讨我国长寿地区老年人血压水平与CKD发病风险的关联。
数据来源: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子队列——老年健康生物标志物队列研究(HABCS)。
方法:2021年10月—2022年5月,基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子队列——老年健康生物标志物队列研究(HABCS),选取2012年体检并采集生物医学指标的989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收集基线老年人群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血压、血脂、血糖、血尿常规等指标,并于2014年进行随访监测。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血压水平与CKD发病风险的关联。
结果:989名老年人中位年龄为79(70,88)岁;累积随访2 046人年,平均随访时间为(2.07±0.50)年;CKD新发病例共183例,随访期间CKD累积发病率为18.5%〔95%CI(16.1%,21.1%)〕,发病密度为89.4/1 000人年。随访过程中,正常血压、正常高值血压、高血压组分别有9.8%(10/102)、14.0%(47/335)、22.8%(126/552)的老年人发生CKD,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40,P<0.001)。Cox回归结果显示,经调整年龄、性别、BMI、腰围、小腿围、空腹血糖、糖化血清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超氧化物歧化酶、维生素D3、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尿素氮及糖尿病病史后,与正常血压老年人相比,高血压组老年人CKD发病风险较高〔HR(95%CI)=2.28(1.13,4.60)〕;基线收缩压(SBP)≥140 mmHg(1 mmHg=0.133 kPa)的老年人CKD发病风险是基线SBP<120 mmHg老年人的1.83倍〔95%CI(1.02,3.29)〕,基线舒张压(DBP)≥90 mmHg的老年人CKD发病风险是DBP<80 mmHg老年人的1.55倍〔95%CI(1.02,2.35)〕(P<0.05)。
结论:高血压为老年人CK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尤其是以收缩压升高为主的老年人增加慢性肾脏病筛查与防治尤为重要。
CFPS公共数据库
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CFPS)旨在通过跟踪收集个体、家庭、社区三个层次的数据,反映中国社会、经济、人口、教育和健康的变迁,为学术研究和公共政策分析提供数据基础。
CFPS重点关注中国居民的经济与非经济福利,包括经济活动、教育获得、家庭关系与家庭动态、人口迁移、身心健康等多种研究主题。2010年,CFPS在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正式实施基线调查,最终完成14960户家庭、42590位个人的访问。基线调查界定出的所有家庭成员及其今后新生的血缘/领养子女被定义为CFPS基因成员,是CFPS调查的永久追踪对象,每两年访问一次。
本周CHARLS文献预览
对PubMed数据库搜索发现,本周发表2篇CFPS论文。
对CNKI数据库搜索发现,本周发表3篇CFPS论文。
1.中国学者文章介绍(一)
标题:中国体重异常导致的医疗费用:基于纵向研究的证据
研究目的: 体重异常的患病率正在上升,带来了严重的健康风险和社会经济问题。然而,缺乏关于通过减轻异常体重可以节省医疗费用的研究。本研究的目的是估计体重异常对中国医疗费用的影响。
数据来源:从2012-2018年中国家庭面板调查(CFPS)中的4波数据(每波11,209名参与者)
方法:住院、非住院和总医疗费用是结局变量。异常体重根据体重指数 (BMI) 进行分类。最初,采用两部分模型分别用于调查超重/肥胖和体重不足对医疗保健利用率和成本的影响。随后,利用估计结果计算超重/肥胖归因分数(OAF)和体重不足归因分数(UAF)。
结果:2018年,超重和肥胖人群的人均医疗保健费用估计分别为607.51美元和639.28美元,体重不足人口为755.55美元。与正常体重的人相比,超重/肥胖的人(OR = 1.067,p < 0.05)更有可能利用医疗保健服务。超重/肥胖归因分数(OAF)占总医疗费用的3.90%,占非住院费用的4.31%。超重/肥胖不会导致年轻人的额外医疗保健支出,但会增加中年人(OAF = 7.28%)和老年人(OAF = 6.48%)的医疗保健费用。体重不足人群的非住院费用显著高于正常体重人群(β=0.060,p<0.1),但非住院医疗服务利用率无显著影响。
结论:体重异常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中国成年人体重异常显著提高了医疗保健利用率和成本,特别是在非住院治疗方面。建议政府及相关社会机构提供更好的社会环境,增强个人自我认知,促进健康体重。
2.中国学者文章介绍(二)
标题:金融科技发展能否降低家庭能耗?来自中国的证据
研究目的: 本文探讨了金融科技(FinTech)的发展是否会影响家庭能源消耗。
数据来源:2017年数字普惠金融指数、2018年中国家庭面板研究(CFPS)、2018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和2018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的数据
方法:利用2017年数字普惠金融指数、2018年中国家庭面板研究(CFPS)、2018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和2018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的数据,对金融科技可以降低家庭能耗的提出观点进行了理论讨论和实证检验。
结果:结果表明,金融科技有助于降低家庭能源消耗。几次重新测试,包括工具变量、替换样本和倾向评分匹配方法,证明了其稳健性。机制测试表明,环境治理投入和技术创新促进是两大传导渠道。我们还发现,降低效应在以下群体中更为显著:中低收入阶层、东部地区居民、本科及以上学历人群、60岁以上人群和农村居民。本文呼吁政府部门积极引导金融科技发展,降低家庭能源消耗。
结论:我们的分析结论对各国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为中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提供了新的思路。
3.中国学者文章介绍(三)
标题:空巢对老年家庭消费结构的影响——基于CFPS数据的研究
研究目的: 老年人口是国内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挖掘老年人口消费潜力,优化消费结构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途径。
数据来源:2016年和2018年中国家庭面板调查(CFPS)的数据。
方法:本文基于2016和2018年CFPS数据,综合运用随机效应模型、倾向得分匹配法和机制分析等方法进行实证检验,探讨空巢与老年家庭消费结构之间的关系。
结果:研究发现:第一,空巢会降低老年家庭总消费支出,不利于消费结构优化,经内生性检验后,结果依然可信;第二,机制分析表明,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和互联网使用对空巢老年家庭消费具有明显的促进效应。
结论:本文认为,应该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发展银发产业和缩小消费不平等方面着手,来推动老年家庭消费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4.中国学者文章介绍(四)
标题:健康人力资本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基于CFPS数据的实证分析
研究目的: 农户作为生产与消费相结合的社会经济微观实体,其健康状况将直接对其生产生活和收入水平产生影响。
数据来源:2010-2020年中国家庭面板调查(CFPS)中的53461条个体层面数据。
方法:本文使用2010-2020年CFPS的53461条个体层面数据,采用OLS回归模型探究健康人力资本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效应。
结果:研究发现,自评健康对农户家庭总收入有显著正向影响,身体质量指数与农户家庭总收入存在倒U型关系;教育人力资本和家庭医疗支出在健康人力资本的收入效应中发挥明显的中介效应。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健康人力资本对农户家庭不同类型的收入影响效应不同,其中,自评健康对经营性收入的影响最大。通过异质性分析得出,健康人力资本对东中西部地区的影响存在差异性;此外,相对于做饭使用自来水的家庭来说,不使用自来水的家庭健康状况对收入的影响更为关键。
结论:因此,在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应以系统思维推进健康乡村建设,健全农村教育服务体系和医疗保障制度,实施差异化健康人力资本增收效应策略,从而夯实农民稳定增收长效机制的健康基石。
5.中国学者文章介绍(五)
标题:灾难性和贫困性医疗支出的测度与比较——基于CFPS数据的实证分析
研究目的:利用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测度我国灾难性和贫困性医疗支出风险。
数据来源:2018年中国家庭面板调查(CFPS)的数据。
方法:运用一种方法同时测度灾难性医疗支出和贫困性医疗支出的发生率,并与传统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探究与之相关的社会经济因素。
结果:我国约有8%的家庭面临灾难性支出,略低于2%的家庭发生了贫困性支出;灾难性和贫困性医疗支出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家庭和低收入家庭;传统的灾难性医疗支出测度方法会因计算方法与阈值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有序概率模型回归分析显示,家庭收入越高,发生灾难性和贫困性医疗支出的可能性越小。
结论:建议加强农村家庭、低收入家庭、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医疗保障,优化医疗资源配置,降低其因病致贫返贫风险。
一个专门做公共数据库的公众号,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