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础深度学习P1Pytorch实现mnist手写数字识别

>- **🍨 本文为[🔗365天深度学习训练营](https://mp.weixin.qq.com/s/pgg8O9Hv8fiLBc8xbFm4HQ) 中的学习记录博客**
>- **🍖 原作者:[K同学啊 | 接辅导、项目定制](https://mtyjkh.blog.csdn.net/)**

要求:

  1. 了解Pytorch,并使用Pytorch构建一个深度学习程序
  2. 了解什么是深度学习
  3. 学习文中提到的函数方法

一、创建环境

🏡我的环境:

  • 语言环境:Python3.8
  • 编译器:Jupyter Lab
  • 深度学习环境:
    • torch==1.12.1+cu113
    • torchvision==0.13.1+cu113

二、前期准备

2.1设置gpu

import torch
import torch.nn as nn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import torchvision

# 设置硬件设备,如果有GPU则使用,没有则使用cpu
device = torch.device("cuda" if torch.cuda.is_available() else "cpu")
device

输出结果为cuda,表示是gpu。

2.2导入数据

第一步 使用dataset下载数据集,并划分训练集和测试集。

train_ds = torchvision.datasets.MNIST('data', 
                                      train=True, 
                                      transform=torchvision.transforms.ToTensor(), # 将数据类型转化为Tensor
                                      download=True)

test_ds  = torchvision.datasets.MNIST('data', 
                                      train=False, 
                                      transform=torchvision.transforms.ToTensor(), # 将数据类型转化为Tensor
                                      download=True)

torchvision.datasets.MNIST详解:

1、torchvision.datasets是Pytorch自带的一个数据库,我们可以通过代码在线下载数据,这里使用的是torchvision.datasets中的MNIST数据集。

2、函数原型:
torchvision.datasets.MNIST(root, train=True, transform=None, target_transform=None, download=False)
参数说明:
● root (string) :数据地址
● train (string) :True-训练集,False-测试集

●transform (callable, optional ):这里的参数选择一个你想要的数据转化函数,直接完成数据转化

● target_transform (callable,optional) :接受目标并对其进行转换的函数/转换。
● download (bool,optional) : 如果为True,从互联网上下载数据集,并把数据集放在root目录下。

第二步使用dataloader加载数据,并设置好基本的batch_size,也就是批次的大小。

batch_size = 32

train_dl = torch.utils.data.DataLoader(train_ds, 
                                       batch_size=batch_size, 
                                       shuffle=True)

test_dl  = torch.utils.data.DataLoader(test_ds, 
                                       batch_size=batch_size)

  1. train_dl 是一个 PyTorch 数据加载器(DataLoader),用于加载训练数据集。通常情况下,数据加载器会将数据集分成小批量(batches)进行处理。

torch.utils.data.DataLoader详解

1、torch.utils.data.DataLoader是Pytorch自带的一个数据加载器,结合了数据集和取样器,并且可以提供多个线程处理数据集。

2、

函数原型:

torch.utils.data.DataLoader(dataset, batch_size=1, shuffle=None, sampler=None, batch_sampler=None, num_workers=0, collate_fn=None, pin_memory=False, drop_last=False, timeout=0, worker_init_fn=None, multiprocessing_context=None, generator=None, *, prefetch_factor=2, persistent_workers=False, pin_memory_device='')

参数说明:

  • dataset (string) :加载的数据集
  • batch_size (int,optional) :每批加载的样本大小(默认值:1)
  • shuffle (bool,optional) : 如果为True,每个epoch重新排列数据。
  • sampler (Sampler or iterable, optional) : 定义从数据集中抽取样本的策略。 可以是任何实现了 __len__ 的 Iterable。 如果指定,则不得指定 shuffle 。
  • batch_sampler (Sampler or iterable, optional) : 类似于sampler,但一次返回一批索引。与 batch_size、shuffle、sampler 和 drop_last 互斥。
  • num_workers (int,optional) : 用于数据加载的子进程数。 0 表示数据将在主进程中加载(默认值:0)。
  • pin_memory (bool,optional) : 如果为 True,数据加载器将在返回之前将张量复制到设备/CUDA 固定内存中。 如果数据元素是自定义类型,或者collate_fn返回一个自定义类型的批次。
  • drop_last (bool,optional) : 如果数据集大小不能被批次大小整除,则设置为 True 以删除最后一个不完整的批次。 如果 False 并且数据集的大小不能被批大小整除,则最后一批将保留。 (默认值:False)
  • timeout (numeric,optional) : 设置数据读取的超时时间 , 超过这个时间还没读取到数据的话就会报错。(默认值:0)
  • worker_init_fn (callable,optional) : 如果不是 None,这将在步长之后和数据加载之前在每个工作子进程上调用,并使用工作 id([0,num_workers - 1] 中的一个 int)的顺序逐个导入。(默认:None)

第三步 查看数据

# 取一个批次查看数据格式
# 数据的shape为:[batch_size, channel, height, weight]
# 其中batch_size为自己设定,channel,height和weight分别是图片的通道数,高度和宽度。
imgs, labels = next(iter(train_dl))
imgs.shape
  1. iter(train_dl) 将数据加载器转换为一个迭代器(iterator),使得我们可以使用 Python 的 next() 函数来逐个访问数据加载器中的元素。
  2. next() 函数用于获取迭代器中的下一个元素。在这里,它被用来获取 train_dl 中的下一个批量数据。
  3. imgs, labels = ... 这行代码是 Python 的解构赋值语法。它将从 next() 函数返回的元素中提取出两个变量:imgslabels
  4. imgs 变量将包含一个批量的图像数据,而 labels 变量将包含相应的标签数据。这些图像和标签是从训练数据集中提取的。

一个批次大小为32,结果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数据可视化


import numpy as np

 # 指定图片大小,图像大小为20宽、5高的绘图(单位为英寸inch)
plt.figure(figsize=(20, 5)) 
for i, imgs in enumerate(imgs[:20]):
    # 维度缩减
    npimg = np.squeeze(imgs.numpy())
    # 将整个figure分成2行10列,绘制第i+1个子图。
    plt.subplot(2, 10, i+1)
    plt.imshow(npimg, cmap=plt.cm.binary)
    plt.axis('off')
    
#plt.show()  如果你使用的是Pycharm编译器,请加上这行代码

squeeze()函数的功能是从矩阵shape中,去掉维度为1的。例如一个矩阵是的shape是(5, 1),使用过这个函数后,结果为(5, )。

可视化结果:

三、构建简单的CNN网络(卷积神经网络)

这段代码定义了一个简单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用于图像分类任务。这个模型是一个PyTorch中的nn.Module子类,它包含了特征提取网络分类网络两个部分。

import torch.nn.functional as F

num_classes = 10  # 图片的类别数

class Model(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super().__init__()
         # 特征提取网络
        self.conv1 = nn.Conv2d(1, 32, kernel_size=3)  # 第一层卷积,卷积核大小为3*3
        self.pool1 = nn.MaxPool2d(2)                  # 设置池化层,池化核大小为2*2
        self.conv2 = nn.Conv2d(32, 64, kernel_size=3) # 第二层卷积,卷积核大小为3*3   
        self.pool2 = nn.MaxPool2d(2) 
                                      
        # 分类网络
        self.fc1 = nn.Linear(1600, 64)          
        self.fc2 = nn.Linear(64, num_classes)
     # 前向传播
     def forward(self, x):
        x = self.pool1(F.relu(self.conv1(x)))     
        x = self.pool2(F.relu(self.conv2(x)))

        x = torch.flatten(x, start_dim=1)

        x = F.relu(self.fc1(x))
        x = self.fc2(x)
       
        return x

from torchinfo import summary
# 将模型转移到GPU中(我们模型运行均在GPU中进行)
model = Model().to(device)

summary(model)

对于一般的CNN网络来说,都是由特征提取网络和分类网络构成,其中特征提取网络用于提取图片的特征,分类网络用于将图片进行分类。

  • nn.Conv2d为卷积层,用于提取图片的特征,传入参数为输入channel,输出channel,池化核大小
  • nn.MaxPool2d为池化层,进行下采样,用更高层的抽象表示图像特征,传入参数为池化核大小
  • nn.ReLU为激活函数,使模型可以拟合非线性数据
  • nn.Linear为全连接层,可以起到特征提取器的作用,最后一层的全连接层也可以认为是输出层,传入参数为输入特征数和输出特征数(输入特征数由特征提取网络计算得到,如果不会计算可以直接运行网络,报错中会提示输入特征数的大小,下方网络中第一个全连接层的输入特征数为1600)
  • nn.Sequential可以按构造顺序连接网络,在初始化阶段就设定好网络结构,不需要在前向传播中重新写一遍

打印出模型:

四、训练模型

1、设置超参数

loss_fn    = nn.CrossEntropyLoss() # 创建损失函数
learn_rate = 1e-2 # 学习率
opt        = torch.optim.SGD(model.parameters(),lr=learn_rate)

2、编写训练函数

# 训练循环
def train(dataloader, model, loss_fn, optimizer):
    size = len(dataloader.dataset)  # 训练集的大小,一共60000张图片
    num_batches = len(dataloader)   # 批次数目,1875(60000/32)

    train_loss, train_acc = 0, 0  # 初始化训练损失和正确率
    
    for X, y in dataloader:  # 获取图片及其标签
        X, y = X.to(device), y.to(device)
        
        # 计算预测误差
        pred = model(X)          # 网络输出
        loss = loss_fn(pred, y)  # 计算网络输出和真实值之间的差距,targets为真实值,计算二者差值即为损失
        
        # 反向传播
        optimizer.zero_grad()  # grad属性归零
        loss.backward()        # 反向传播
        optimizer.step()       # 每一步自动更新
        
        # 记录acc与loss
        train_acc  += (pred.argmax(1) == y).type(torch.float).sum().item()
        train_loss += loss.item()
            
    train_acc  /= size
    train_loss /= num_batches

    return train_acc, train_loss

1. optimizer.zero_grad()

函数会遍历模型的所有参数,通过内置方法截断反向传播的梯度流,再将每个参数的梯度值设为0,即上一次的梯度记录被清空。

2. loss.backward()

PyTorch的反向传播(即tensor.backward())是通过autograd包来实现的,autograd包会根据tensor进行过的数学运算来自动计算其对应的梯度。

具体来说,torch.tensor是autograd包的基础类,如果你设置tensor的requires_grads为True,就会开始跟踪这个tensor上面的所有运算,如果你做完运算后使用tensor.backward(),所有的梯度就会自动运算,tensor的梯度将会累加到它的.grad属性里面去。

更具体地说,损失函数loss是由模型的所有权重w经过一系列运算得到的,若某个w的requires_grads为True,则w的所有上层参数(后面层的权重w)的.grad_fn属性中就保存了对应的运算,然后在使用loss.backward()后,会一层层的反向传播计算每个w的梯度值,并保存到该w的.grad属性中。

如果没有进行tensor.backward()的话,梯度值将会是None,因此loss.backward()要写在optimizer.step()之前。

3. optimizer.step()

step()函数的作用是执行一次优化步骤,通过梯度下降法来更新参数的值。因为梯度下降是基于梯度的,所以在执行optimizer.step()函数前应先执行loss.backward()函数来计算梯度。

注意:optimizer只负责通过梯度下降进行优化,而不负责产生梯度,梯度是tensor.backward()方法产生的。

 3、编写测试函数

def test (dataloader, model, loss_fn):
    size        = len(dataloader.dataset)  # 测试集的大小,一共10000张图片
    num_batches = len(dataloader)          # 批次数目,313(10000/32=312.5,向上取整)
    test_loss, test_acc = 0, 0
    
    # 当不进行训练时,停止梯度更新,节省计算内存消耗
    with torch.no_grad():
        for imgs, target in dataloader:
            imgs, target = imgs.to(device), target.to(device)
            
            # 计算loss
            target_pred = model(imgs)
            loss        = loss_fn(target_pred, target)
            
            test_loss += loss.item()
            test_acc  += (target_pred.argmax(1) == target).type(torch.float).sum().item()

    test_acc  /= size
    test_loss /= num_batches

    return test_acc, test_loss

测试函数和训练函数大致相同,但是由于不进行梯度下降对网络权重进行更新,所以不需要传入优化器

4、开始训练

epochs     = 5
train_loss = []
train_acc  = []
test_loss  = []
test_acc   = []

for epoch in range(epochs):
    model.train()
    epoch_train_acc, epoch_train_loss = train(train_dl, model, loss_fn, opt)
    
    model.eval()
    epoch_test_acc, epoch_test_loss = test(test_dl, model, loss_fn)
    
    train_acc.append(epoch_train_acc)
    train_loss.append(epoch_train_loss)
    test_acc.append(epoch_test_acc)
    test_loss.append(epoch_test_loss)
    
    template = ('Epoch:{:2d}, Train_acc:{:.1f}%, Train_loss:{:.3f}, Test_acc:{:.1f}%,Test_loss:{:.3f}')
    print(template.format(epoch+1, epoch_train_acc*100, epoch_train_loss, epoch_test_acc*100, epoch_test_loss))
print('Done')

五、结果可视化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隐藏警告
import warnings
warnings.filterwarnings("ignore")               #忽略警告信息
plt.rcParams['font.sans-serif']    = ['SimHei'] # 用来正常显示中文标签
plt.rcParams['axes.unicode_minus'] = False      # 用来正常显示负号
plt.rcParams['figure.dpi']         = 100        #分辨率

epochs_range = range(epochs)

plt.figure(figsize=(12, 3))
plt.subplot(1, 2, 1)

plt.plot(epochs_range, train_acc, label='Training Accuracy')
plt.plot(epochs_range, test_acc, label='Test Accuracy')
plt.legend(loc='lower right')
plt.title('Training and Validation Accuracy')

plt.subplot(1, 2, 2)
plt.plot(epochs_range, train_loss, label='Training Loss')
plt.plot(epochs_range, test_loss, label='Test Loss')
plt.legend(loc='upper right')
plt.title('Training and Validation Loss')
plt.show()

可视化结果:

五、知识点

  1. 该例中卷积神经网络的结构是:输入图像 -> 卷积层 -> 激活函数 -> 池化层 -> 卷积层 -> 激活函数 -> 池化层 -> 展平 -> 全连接层 -> 激活函数 -> 全连接层 -> 输出分类结果。
  • 15
    点赞
  • 2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不会是小张吧!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