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博文主要作拓展之用,故一些目的、内容等将不再赘述。
前言(了解一下)
磁阻器件种类:正常磁电阻、各向异性磁电阻、特大磁电阻、巨磁电阻、隧道磁电阻……
锑化铟磁阻传感器:一种灵敏度很高、将干扰能力极强的磁敏器件,一种常用的磁阻传感器。
锑化铟传感器是典型的正常磁电阻传感器,为了方便学习和掌握正常磁电阻传感器的磁阻特性,本实验以锑化铟传感器为测量和研究对象,着重测量锑化铟传感器的电阻与磁感应强度关系,以及在小磁场中传感器输出信号出现的倍频效应。
实验原理
1.磁阻效应:一定条件下,导电材料的电阻值R随磁感应强度B的变化而变化的现象。
我们一般把磁阻效应分为几类:
- 常磁阻效应:磁阻变化随着外加磁场变化较小
- 巨磁阻效应:磁阻变化随着外加磁场变化而有一个数量级的变化。
- 庞磁阻效应:磁阻变化随着外加磁场变化而有数个数量级的变化。
- 穿隧磁阻效应:铁磁材料中,其穿隧电阻大小随两边铁磁材料相对方向变化的效应。【铁磁yyds!】
- 各向异性磁阻效应:有些材料中磁阻的变化与磁场和电流间夹角有关,称为各向异向性磁阻效应。
磁阻效应是如何让产生的?
在此之前,我们需要回想一下霍尔效应。
霍尔效应:电流通过垂直于外磁场通过半导体时,由于洛伦兹力对载流子的作用而使载流子发生偏转,从而产生一附加电场,即霍尔电场。
(图源霍尔效应)
,
在霍尔效应里面,在洛伦兹力与电场力平衡的条件下(qE=Bqv),我们产生了一个霍尔电场。
而磁阻效应,实际上就是在与霍尔效应外加磁场、电场的相同条件下,一部分速度v不满足qE=Bqv的载流子产生的偏移所导致的。
注:在此我们必须要清楚,平常我们求电流时的式子里写I=nqSv,好像给人所有载流子的v都一样的错觉。实际上并不是这样,载流子的v是有一定的统计分布的。【具体了解可以看一下此链接:半导体中载流子的统计分布 - 百度文库 (baidu.com)】
满足v条件的载流子形成霍尔电场,大于或小于v的载流子分别向两侧偏移产生磁阻效应——因为向这种偏移会导致载流子的漂移路径增加,或者说,沿外加电场方向运动的载流子数减少,从而使电阻增加。
由此我们可知,倘若短接霍尔电场,即令霍尔电场不存在,载流子都向一端偏转,也会出现磁阻效应,且磁阻效应会变大。
若外加磁场与外加电场垂直,即横向磁阻效应;若外加磁场与外加电场平行,即纵向磁阻效应。一般情况下,载流子的有效质量的驰豫时时间与方向无关,则纵向磁感强度不引起载流子偏移,因而无纵向磁阻效应。
2.磁阻效应的大小
通常用电阻率的相对改变来表示:
其中,为零磁场时电阻率,
由于磁阻传感器电阻的相对变化率正比于电阻率变化率【这里
】,故其大小亦可由
表示。
注:实验证明,当金属与半导体处于较小磁场中时
而在较大磁场中
与 B 成线性关系。
交流倍频特性:当半导体磁阻处于角频率为w的弱正弦波交流磁场中时,磁阻传感器的电阻R将作角频率为2w的周期性变化。
外界磁场
,
设在弱磁场中:
K为常量,由上两式得
得交流倍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