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DeepSeek有三大适用模式:基础模型(V3)、深度思考(R1)、联网搜索。
1. 基础模型(V3)
基础模型(V3)是DeepSeek的标配,没有勾选默认就是基础模型。V3版自去年12月升级后,性能大幅提升,堪比业内顶尖模型如GPT-4、Claude-3.5等。
它的作用相当简单,回答日常的百科类问题,帮助用户快速获取信息。
不管是查询常见知识、处理简单的文本生成任务,V3都能迅速给出答案。它的优点就是高效、便捷,几乎没有什么门槛,适用于大部分场景。
尤其是在用户并不要求复杂推理、深度分析的情况下,V3就显得尤为合适。比如你只想问一个简单的问题,或者需要一个快速的解答,V3足够应付。简单、直接,是它的最大特点。
2. 深度思考(R1)
R1作为DeepSeek的深度推理模型,专门用来解决那些需要复杂推理和深度思考的问题。它处理的任务更具挑战性,比如数理逻辑推理、编程代码分析等。
R1模型有660B的参数,并采用了后训练+RL强化学习方法,擅长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并给出经过严密推理后的解答。
R1决定是一位专家,能够为你提供精确、深刻的推理和分析。因此,如果你的问题涉及到复杂的推理,R1便是不二的选择。
3. 联网搜索
联网搜索模式是DeepSeek的AI搜索功能,基于RAG(检索增强生成),这一模式让DeepSeek不仅能依赖它自己的知识库,还能根据互联网实时搜索相关内容来回答问题。
换句话说,联网搜索不仅让模型能够回答2024年7月以后的问题,还可以利用网络上的最新信息来补充自己的回答。
如何对标其他模型?
DeepSeek的三个核心模式,能够与chatGPT对标,为我们提供更清晰的选择。
1. V3对标GPT-4o
DeepSeek的V3模型堪比GPT-4o,二者的设计理念和应用场景非常相似。V3采用了Moe架构,拥有671B的参数量,能够在百科知识领域提供快速响应。
2. R1对标o1
R1是DeepSeek的深度推理模型,和OpenAI的o1模型非常类似。二者都在处理推理、深度思考以及复杂逻辑问题时,展现出了非凡的能力。
R1采用了660B的参数,并且在强化学习和后训练方面表现出色。R1更擅长逻辑推理和复杂问题的解答,在这一点上,R1已经超越了o1模型。
DeepSeek使用:
电脑网页端传图片步骤:
打开 DeepSeek 平台:在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 DeepSeek 的官方网址DeepSeek,然后按回车键进入官方网站。如果你是首次使用,可能需要先注册账号,按照页面提示,输入有效的邮箱、手机号码或者使用谷歌账号登录即可完成注册;若已有账号,直接点击登录按钮进行登录。
进入对话界面:成功登录后,你会看到一个对话界面,这就是你和 DeepSeek 进行交互的地方。默认情况下,DeepSeek使用的是V3模型。建议点击对话框左下角的“深度思考(R1)”按钮,切换到R1模型以获得更强大的功能。
关闭联网搜索功能(因版本不同存在差异):开启联网搜索功能时无法上传文件 。所以,在上传图片之前,你可以先点击对话界面上的联网搜索功能按钮,将其关闭。
找到上传入口:在对话输入框的下方,可以看到一个 “回形针” 号按钮 ,点击这个 “回形针” 号,会弹出电脑的文件资源管理器窗口,你可以在其中找到存储图片的文件夹,选中你想要上传的图片文件,然后点击 “打开” 按钮。
等待上传完成:点击 “打开” 后,图片就开始上传到 DeepSeek 平台了。在上传过程中,你可以看到一个进度条显示上传的进度,等待进度条完成,图片就成功上传啦。在上传的同时,你可以在对话中向 DeepSeek 提问,让它对图片进行处理,比如提取图片中的文字、分析图片内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