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研发人才学校培养、企业需求与个人快速成长,华科校友分享了这些实用观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HUST GAMER大讲坛,每周一期,邀请校友嘉宾分享游戏行业的故事。

主持人:周荣华,华科03级新闻,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艺术学院外聘老师。

嘉宾一:欧阳旻

嘉宾简介:华科98级 计算机,连续10年带领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学校的软件学院与计算机学院实训,为游戏企业输送大量的人才

Q.与HUST GAMER的结缘,其实是非常巧合的事情!

我们目前的话主要是高校实践实训这块,做了也有十来年的时间了,目前主要是华科,武大等一类高校的软件学院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年级从大一到研究生,都有覆盖。大概16年初的时候带华科软件学院毕业设计,其中有一个学生团队是在做游戏开发,当时有个学生说以后自己就想从事vr游戏开发,因为当时vr也非常火。我也觉得学生热情那么高,作为实训老师应该帮帮他,给他介绍下业内专门做这块的公司,这样后面他可以去了解,跟业内的人交流,实习甚至去公司工作。所以当时在武汉的华科校友群问了下有没有熟悉vr游戏开发的校友,群里的王杰师兄马上说,我知道,我们有个hust gamer群,里面全是游戏开发的,有各种大牛,也因为这样认识了群主荣华。当时群里的粤桂刚好也是图像这方面的大牛,在那时也是担任CTO在进行vr这块的创业,我记得自己当时还专门去了趟深圳,去了粤桂的公司进行了交流,收获也是非常大。

后面这个华科想做vr的学生是出国读研究生去了,方向当然还是图像这块。自此以后群里的很多校友也是在学生实习实训中提供了非常多的帮助,像咱们群里的启蒙听听创始人青海,专门结合自己的一些工作/创业经历,去给华科软院的师弟讲实习,就业,择业应该注意哪些,熊硕老师也是在学生游戏需要进一步深化时,像参加业内比赛时,不遗余力的提供指导,当然包括群主荣华,还有各位校友,每年都会给刚毕业的同学,或者要毕业的同学提供各种帮助。

印象最深的是大概17年,华科软件学院大一同学在做实训,因为是全年级同学在参与,大多都选择了做游戏开发的项目,因为大家都觉得游戏开发更有意思,当时跟志峰说希望他能来跟学生交流下游戏开发,包括大学如何树立一个正确的学习态度,如何积极寻找机会提高自己的能力。虽然志峰是环境学院的,但在学生时代拿了微软创新杯特等奖,毕业后更是自主创业,坚持了这么些年,对学生会非常有启发,志峰也是二话没说,说提前告诉时间到时他从广州过来,后面因为学校的教学时间变化了,当时时间没有吻合,没有弄成,也是一个很遗憾的事。所以我觉得对于在校游戏人才的培养,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其实是业内人士在尽可能多的场合和尽可能早的时机介入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去,而不是等他毕业工作时才得到真正的接触。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Q.这么些年因为接触学生比较多,特别是很多学生我们从大一带到大四。但目前在学校里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就是很多同学,专业课都学完了,但是一到要动手时就觉得什么都不会,无从下手(当然我这里特指开发这块)。为什么呢?

一方面我们知道软件开发不管是游戏开发也好,还是其它的应用开发肯定是一个实践的行为,有点像手术医生多做手术可以提高自己的手术水平一样,也就是说必须尽可能的多去实践,但是同时在这一块作为学生的放弃成本太低了,或者说传达到他自身上的压力并不够,很多时候学校学了一门专业课后的实践内容其实只是一部分的考核,也就是经常见到的考试分很高,动手就不会。

第二方面当然也是因为学习曲线比较陡,入门这块相对难一些,需要一个阶段持续的投入,但是在见效上又是一个滞后的过程,怎么让自己完成从0到1,再从1到10,10到100,而不是直接从0到100,很多人并没有仔细考虑过,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开了个头,写了一个hello world然后就放弃了;

第三个原因当然也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噪音太大了,感觉想学一个东西,有各种资料,各种视频,各种路径,各种说法,让你觉得怎么都学不完,人为的增加了太多的困难,然后又是开了个头,再又放弃了。至于解决方案,根本的方法当然还是动手,只不过需要传达到的是可以持续的投入时间进行动手,在动手过程中做的是基于自身水平可实现的任务目标,再在这个过程中有持续的压力(或者说动力,不管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避免你放弃投入。最好的方式是加入团队去学习,最好可以做实际的事情,当然因为是有即时的反馈,做的好或者做的不好,再就是有压力存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Q.针对想从事游戏开发行业的同学的建议:

从目前来看,首先还是得结合学校的教学内容将专业课学好,像数据结构这些基础课程,另外更重要的还是学以致用,尽可能多的去进行实践,多参与,最好可以组团去进行一个实践活动,不管是参与实训开发游戏,还是去参与外面的比赛,都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再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兴趣,是技术美术,还是客户端开发,或者服务端开发,尽可能找到自己最热爱和擅长的;第三个还是多与优秀的游戏行业人员接触,交流,尽可能接触实际的场景。

嘉宾二:曾著

嘉宾简介:华科96级计算机,《胡莱三国》项目主开发,在游戏研发、项目管理领域有着十分丰富的经验

Q:技术人员的自我成长,技术功底如何更扎实,上手更快,写代码处理问题的效率更高一些?

曾著:我觉得简单的回答是,没有捷径,因为我们整个宇宙都要遵循的热力学第二定律,你不付出,就没有回报。

针对场景问题的我从以下三块来回答:

第一块是基础范围,作为一个游戏人,技术要掌握很大的一个基础范围,本科核心课程已经指明了方向。如果你是在校的学生,我建议你好好学每一门课程,学精学通。毕业后的打工人,我不建议你去按照本科读本科的方式整个去读,那不太经济。我建议是问题导向,就是说你什么问题要追根溯源,不能只从表面解决问题,你要知道问题后面深层次的原理,原因是什么,他的思路是什么,然后可以触类旁通,就是把相似的问题,给他归纳在一起,就是说按一个归类来整体的去研究,研究一个单点的问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二块是学习的方式。有一个说法,叫做先学习如何学习,然后再去实践你的学习,遇到问题的手先解决问题。这样有一个比较快的解决问题的思路,不要满足于你解决了这个问题,要归纳,要分类学习,在相似的场景里面能处理得好,这就是触类旁通。然后如果你能够把它写成文章,写一个示例代码去教别人怎么做,这是更好。完整的路径还有一个定期回顾整理,持之以恒的话,你的成长速度就会比别人快很多,要聪明的去积累自己的能力。

我面试技术员工的一个通常的做法,我一般不会给一个定制的题目。我一般问的是说从他曾经做过的事情,解决了什么样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背后,深层次的,会不会还有别的问题,假设一些他当时没有遇到的一些额外约束或者额外需求,看看能不能在这个比较苛刻的需求上面能够解决问题,如果他很快反应过来,并且解决,那说明他其实是已经考虑过,归纳去思考过,而且这种能力是实打实的,他真的是能够解决问题的。

第三快成长密度,所以说到底,一个人的能力,或者说他的成长的速度是它的竞争力积累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说你能不能在同样的时间内,成长的速度或成长的程度,或者我称之为成长密度、速度足够高。有些人,他只是工作一年,他的绝对能力,可能比不上后面的有一些积累了5年工作的,但我会非常欣赏看好这样的人,因为如果是依照这样的速度成长的话,它一定是受欢迎的。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