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处理与分析--景深融合

景深融合(Depth of Field Fusion,又称多焦点图像融合)是一种图像处理技术,用于将多张具有不同焦点的图像合成为一张全焦点图像。目的是在一张图像中同时获得所有焦点区域的清晰细节,避免单张图像由于景深限制而导致的某些区域模糊的问题。详细目的包括:图像锐化、提高几何校正精度、为立体摄影测量提供立体观测能力;增强原单一传感器图像数据中不明显的特征、改善检测、分类、理解、识别性能从而获取补充的图像数据信息、利用多时域数据序列检测场景与目标的变化情况、克服目标提取与识别中图像数据的不完整性等。当采用工业相机对显微镜的图像进行采集时,只有一定高度范围内的物体能在物镜的放大作用下获得清晰的成像,这个高度范围就是景深。而景深又分为几何景深和物理景深。

当观测物体刚好位于对准面时,成像会刚好位于相机CMOS接受面,而当观测物体位于对准面之前或之后时,相应的成像则也会位于相机CMOS接受面之前或之后,而此时在相机CMOS接收器上则形成一个弥散圆。当弥散圆直径等于相机CMOS极限分辨率时,此时的物平面距离对准面之间的距离就被定义为几何景深。下图为几何景深原理图。平面1为对准平面,1″为相机CMOS接受面,平面2为物平面,2″为像平面。

几何景深的计算公式为:

由于光的衍射效应,点光源经过透镜后在CMOS接受面上的成像会形成艾里斑,即一个三维的不同强度的光能分布。物理景深是指当物像移动距离引起的接收器上的光强变化不超过20%时的距离。下图为物理景深原理图:

物理景深的计算公式为:

研究发现,由相机CMOS成像的显微镜系统的实际景深由下式计算得出:

式中,a为CMOS平面最小的分辨距离,计算公式如下:

,b为CMOS的基本像元尺寸,相机CMOS极限分辨率e与基本像元尺寸b之间的关系式为:e=2 x b;电子目镜显微镜的景深为物理景深与几何景深两者中的最大值。

基本原理

在摄影过程中,由于光学系统的限制,摄像头只能在一定的景深范围内对物体进行清晰成像,超出这个范围的物体会变得模糊。为了克服这个限制,景深融合技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图像合成:

  1. 多焦点图像采集:首先,拍摄多张具有不同焦点的图像。每张图像中的某些区域是清晰的,而其他区域则可能是模糊的。

  2. 特征提取:对每张图像进行特征提取,识别出哪些区域是清晰的。这通常使用梯度、拉普拉斯变换或其他边缘检测方法来测量图像的清晰度。

  3. 权重计算:根据清晰度特征,计算每张图像中每个像素的权重。清晰度高的像素会被赋予更高的权重。

  4. 图像融合:使用权重对各图像进行加权平均或选择,从而合成一张包含所有焦点区域的清晰图像。

(冯雪《多焦点图像融合方法研究》中的图像融合步骤:图像缩放→小波分解(以便计算像素的高频分量)→聚焦区域检测→图像缩放(恢复原始图像大小)→图像重构(根据聚焦区域标记图像,在原始图像中得出聚焦区域,后将聚焦区域通过拷贝粘贴操作得到融合结果图像))

根据信息的抽象程度和数据处理体系以及信息表征层次的不同,图像融合可分为像素级融合、特征级融合和决策级融合。

像素级融合

直接对各幅图像的像素点进行信息综合,融合后形成一幅新的图像, 使图像包含的信息更丰富、精确、可靠、全面。它提供了特征级融合和决策级融合所不 具有的细节信息,并尽可能多地保留了场景的原始信息,可以帮助观察者更容易地观测 或识别潜在目标,更有利于图像的进一步分析、处理与理解。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1.基于彩色空间的方法:IHS(Intensity-Hue-Saturation)空间变换、基于神经视觉生理学的彩色图像融合方法等。

2.基于数学/统计学的方法:比值运算、PCA(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贝叶斯估计、期望最大值方法、非负矩阵分解方法等。

3.基于多分辨率分析的方法:金字塔方法、小波变换等。

智能图像融合方法:基于神经网络、模糊理论的融合等。

特征级图像融合

建立在像素级融合的基础上。首先从各个传感器图像的原始信息中提取特征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及融合处理,对原始图像提取出一些特征进行融合,并排除虚假特征,然后在一张新图上合并这些特征。其属于中间层次上的融合处理,不仅可以增加图像中提取特征信息的可能性,而且还可能获取 一些有用的复合特征。 

主要方法包括:聚类分析、Dempser-Shafer推理、贝叶斯估计、信息熵、加权平均、表决、神经网络等。

决策级图像融合

是对来自多幅图像的信息进行推理的过程,其结果将为各种控制或决策提供依据。为此,决策级图像融合必须结合具体的应用及需求特点,有选择地利用特征级图像融合所抽取或测量的有关目标的各类特征信息,才能实现决策级图像融合的目的,其结果也将直接影响最后的决策水平。 由于其输入为各种特征信息,而结果为决策描述,因此决策级图像融合的数据量最小,抗干扰能强。但由于对预处理及特征抽取有较高要求,所以决策级图像融合的代价较高。决策级图像融合的方法主要有贝叶斯估计法、神经网络 法、模糊聚类法、以及专家系统等 。其层次结构图如下:

常用方法

  1. 空间域方法:直接在图像的空间域进行处理。常用的有基于清晰度测量的选择和基于拉普拉斯变换的权重计算。

  2. 频域方法:将图像转换到频域进行处理,常用的有基于小波变换的多分辨率分析方法。

  3. 多尺度方法:利用多尺度分析,对图像进行不同尺度的分解和融合,可以更好地处理图像的局部细节。

  4. 深度学习方法:近年来,深度学习在图像处理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利用卷积神经网络(CNN)等深度学习模型可以实现更高质量的图像融合。

图像合成算法主要归为两大类:

1.基于空间域的融合方法

(通过直接分析原始图像像素的空间特征信息对图像像素进行融合,往往需要对原图像进行分块)

影响因素:对原始图像的分块方式和法则;对图像块聚焦属性的量化计算方法(特征计算方法)。

基于分块的空间域的图像融合历方法发展历程:

2006,Fedorov基于局部聚焦估计的融合方法(摆脱了传统分块分割子快的矩形限制,根据聚焦位置的分布情况以非矩形形式分割原始图像,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块效应);

2007,Huang图像方差、梯度能量、空间频率等聚焦度量方法;

2008,Kong用遗传算法优化图像分块;

2010,Aslantas对差分进化算法对分块大小进行最优求解;

2015,Bai利用四叉树来对原始图像进行自适应分块;

基于分块的空间域的方法优势在于计算复杂度低,劣势在于易受到噪声干扰,易产生快效应。

非基于分块的空间域的方法,如:最优化方法(先将现实图像场景用一个先验模型来表达,把图像融合目的表达成一个优化的解,其中比较常见的方法有贝叶斯最优化方法和马尔科夫随机场方法)

2.基于变换域的融合方法

(先把原图像从空间域映射到其它变换域,然后根据变换域内的图像特征对图像进行融合,最后再把变换域中融合的结果映射到空域。由于多尺度变换方法更符合人类的视觉认知特点,能够提供人类视觉敏感的对比度相关信息,很多学者尝试利用多尺度变换的方法实现图像融合,并取得不少成果)

典型方法:基于金字塔变换的方法;基于小波变换的方法(具有良好的时域和频域特征);基于多尺度几何分析的方法;基于稀疏表达的方法等,以下是发展历程。:

1983,Burt基于拉普拉斯金字塔变换(通过绝对值最大原则对分解系数进行融合);

1989-1992,Toet提出低通比率金字塔变换、对比度金字塔变换、形态学金字塔变换;

1992,Burt提出基于梯度金字塔变换;

2001,Liu提出可控金字塔变换;Barron提出基于纹理单元的金字塔变换;

(金字塔变换弊端:提取细节信息能力差,不能很好的保留高频信息)

1995,Chipman最先利用小波变换到图像融合;

2004,Forster提出复数小波变换的景深扩展方法;

2007,Yang提出基于低冗余的近似平移不变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方法,利用可变的采样策略来扩展离散小波框架;

2009,Wan利用双树复小波变换,针对小波变换平移不变性有不错的提升;Bhatnagar利用小波包变换,针对高频系数采用绝对值最大融合规则,针对低频系数采用中值融合规则;

2011,Yang提出小波变换高低频系数采用不同融合规则的融合方法;

2012,Li采用稳定小波变换的方法对图像进行分解,针对低频系数进行平均操作,针对高频系数进行绝对值最大的规则;

(小波变换局限:图像中奇异的线和面无法进行稀疏表示;小波变换缺乏平移不变性,易丢失信息导致最终图像失真等)于是基于多尺度几何分析的方法应运而生,如下:

2005,Chent提出基于Ridgelet的图像融合方法;

2006,Miao提出基于轮廓波变换Contourlet的图像融合方法,通过比较最大区域能量来选择高频子带系数;

2007,屈小波提出基于Bandelet的图像融合方法,采用最大原则选择变换系数;

2009,Redondo提出基于Log-Gabor变换的方法;

2010,Yang提出基于轮廓波包变换;

2011,Ma提出基于Shearlet;

2012,Bhatnagar提出框架波图像融合方法;Yang提出基于SVT的图像融合方法。

基于变换域的图像融合方法缺点:计算复杂,融合耗时,不实用(融合一幅不足一百万像素的图像往往需要几分钟的计算时间)。

应用场景

  • 微观摄影:在显微镜下拍摄样本时,由于焦距很浅,常常需要合成多张图像来获得整个样本的清晰视图。
  • 风景摄影:通过合成多个焦点不同的照片,可以获得前景和背景都清晰的照片。
  • 医疗影像:在显微镜或内窥镜下,获取不同焦点的图像后进行融合,可以更清楚地观察组织和细胞的结构。
  • (有的文献将图像融合按应用领域划分为多焦点图像融合、多光谱图像融合和医学图像融合三个领域)

参考文献:冯雪《多焦点图像融合方法研究》;刘卫《像素级浅景深图像融合方法研究》;王涵《铁谱磨粒图像多焦点融合算法研究》;汤明《基于数字全息显微成像技术的微小型浮游生物监测系统研究》;赵红波《景深合成算法研究及其在超景深显微镜设计中的应用》

  • 42
    点赞
  • 3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