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轴电流——高压电驱系统轴电流的来源与抑制的分析

前言

        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出现轴承电腐蚀问题时,经常听到轴电流这个词;针对电机的轴电流来源,IEC 60034-25标准中也对其几种类型做了定义;但也有不少人对于轴电流的来源、分类与形成原因、机理不太清楚,本文将从轴电流的类型、来源与形成机理方面,向大家分享一下个人的理解,供大家做一个参考、讨论。

1 轴电流的定义与分类

        在高压电驱系统中,通过耦合、感应在轴承的内、外圈之间形成电势差;从而形成流过轴承内圈、滚珠(滚轴)、外圈的电流,统称为轴电流。在一般的文章中,通常将轴电流分为:容性轴电流、静电放电轴电流、环路轴电流和轴接地电流四类。针对此四类电流的不同定义,个人觉得并不方便理解其形成原因与相互关系;故而为方便个人理解,将轴电流仅分为两种类型

  1. 对轴承绝缘油膜形成击穿放电的电火花放电电流
  2. 对轴承绝缘油膜不形成击穿的环路轴电流

 2 不同类型轴电流的形成原因与来源

        不同类型的轴电流,其形成方式有的毫无关联,有的则是相互作用较难解耦。针对不同类型轴电流的形成原因,以下章节做了简要分析。

2.1电火花放电轴电流的形成原因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不可控电火花放电现象,便是冬天时的静电放电;在模具精密加工中的EDM工艺,是可控电火花放电的典型应用。电火花放电的本质是:

  1. 因电荷积累所形成的电势差(电压),击穿正负极之间的绝缘介质;
  2. 带电离子因电势能的作用,在正负极之间形成快速转移,降低电极之间的电压;
  3. 带电离子在快速转移过程中,其具有的电势能迅速转换为热能和光能,形成瞬时发热和光电效应;
  4. 电势能在热能与光能的转化过程中快速消耗,电压快速降低到不足以击穿正负极之间的绝缘介质时,电火花放电停止。

形成电火花放电轴电流的关键:作为电极的轴承滚道和滚珠之间的电势差(电压),高于介于滚道和滚珠之间的绝缘润滑油膜的耐压强度,而发生绝缘击穿——电势能瞬时释放,形成电火花放电。那么在轴承滚道与滚珠之间形成电势差(电压)的来源主要由哪些呢?

轴承电火花放电的电压形成主要来源:

  1. 电机磁路不对称,在转子上形成的感应电压,经转子、轴承和机壳(地)所形成的电势差(电压);
  2. 电机三相绕组之间所产生的共模电压,因绕组和轴之间寄生电容的存在,共模电压在轴承的内圈、滚珠、外圈之间所形成的共模电压分压(电势差);
  3. 电机绕组中的共模电压所产生的共模电流,在转子上所形成的感应电压,经转子、轴承和机壳(地)所形成的电势差(电压);

2.2环路电流的形成原因

     环路电流是一种在轴承不发生绝缘击穿时,所形成的回路电流。就电流形成与环路形成的类型方式来看,环路电流又可分为容性环路电流、阻性环路电流和负载接地环路电流三类。

2.2.1容性环路电流的形成原因

       对于使用绝缘油脂的轴承,当轴承处于较高转速时(大于100rpm[1]),轴承滚道和滚珠之间的油膜厚度可达数μm;轴承的内圈、润滑油膜和滚珠形成了一个类似平行板电容器的结构,表现出电容的电气特征;同理轴承的滚珠润滑油膜和外圈也具备类似的电气特征。由此在电机轴、轴承、机壳之间将形成电气回路,如图1所示:

图1

       如上图所示,当电机转子与机壳之间存在电势差时,在轴、轴承与机壳之间将形成一条容性电流的回路,其电流大小由公式1确定:

I_b=C_b*(dV_b)/dt               公式1

       容性轴电流形成的原因:轴承滚道和滚珠之间的绝缘油脂,使轴承类平行板电容器的特征,而具备了电容特性;轴、轴承、机壳之间形成了容性连接的回路;当在回路中施加交变电压时,便会在回路中形成容性轴电流。

2.2.2阻性环路电流的形成原因

        在轴承处于静止或较低转速时(低于100rpm[1]),轴承滚道和滚珠之间的油膜厚度仅为几nm;即使润滑油脂具有绝缘性能,但由于其厚度太薄;耐电场能力太弱,在轴承滚道和滚珠之间施加电压时,所表现出来的电气特性为阻性(类似于电阻);由此在电机轴、轴承、机壳之间将形成阻性电气回路,如图2所示:

图2

        如上图所示,当电机转子与机壳之间有电势差时。在轴、轴承与机壳之间将形成一条阻性电流回路,其电流大小由公式2确定:

I_b=V_b/R_b              公式2

        采用导电润滑油脂的轴承来讲,在低转速时,由于滚珠与滚道之间的间距较小,而使得油脂阻抗特性较小;在高速运行时由于轴承游隙的增大,滚动摩擦导致的温度升高,使润滑油脂的阻抗特性将增大。在轴承的内外圈上存在电势差时,便会在轴、轴承、机壳之间阻性轴电流。

形成阻性电流的原因:轴承的滚珠与滚道之间的连接呈现为电阻特性

2.2.3负载接地电流的形成原因

        驱动电机作为电能到机械能的转换装置,其输出轴一般都会接减速箱之类的负载;当电机的转子轴、轴承与机壳之间形成回路电流时,由于电机机壳有接地连接,机壳一般都被视为参考地。但在实际的电气分析时,电机机壳是否可以视作参考地的关键是机壳电势的高低。当电机机壳的接地点位、阻抗、连接方式不合适时,电机机壳接地点位置的电势可能与电机输出负载的电势相差不大;此时机壳的接地阻抗与负载的接地阻抗形成并联电路;则电机环路电流的接地回路中就会多出一条负载接地回路,从而形成负载接地电流。其回路形成方式如下图3[1]所示:

 

图3

形成负载接地电流的原因:负载的回路接地阻抗较低,与电机壳体的回路接地阻抗形成并联,在环路中同时存在机壳接地和负载接地两个电流回路。

3 不同类型轴电流的影响

        不同类型的轴电流,对轴承电腐蚀影响效果各不相同的。轴承的电腐蚀产生的本质还是:因为电火花或电流热功耗所形成的高温,而引起轴承材料的变形、熔融等,最终导致轴承使用寿命的终结。本节主要分析各种轴电流类型对于轴承使用寿命的影响。

3.1电火花放电轴电流的影响

       电火花放电的本质是放电电极两端的电势差(电压),高于电极之间绝缘材料的承受能力时,发生了绝缘击穿。击穿瞬间电极之间的电势差(电压)迅速降低,带电离子所具备的电势能快速转换为热能和光能;瞬时热能作用于电极上较小的区域,引起金属电极材料在较小区域的熔融、升华,从而腐蚀(减少)金属电极材料的表面积与体积。所以电火花放电现象对作为电极的轴承滚珠和滚道,其直接作用便是腐蚀、去除电极材质的体积和质量。电火花放电将对轴承产生直接腐蚀作用;电火花放电电流,是直接腐蚀轴承滚道和滚珠的功率电流;其数值越大,对于轴承直接腐蚀的功率越大,腐蚀效果越明显,对轴承寿命的影响也越大!故而在轴承的实际应用中,在系统的匹配与设计上,应该尽量通过减小轴承滚珠与滚道之间的电势差,来避免或是减小电火花放电电流的产生。

3.2环路轴电流的影响

        环路轴电流,根据其环路的形成方式,主要分为以下三类,每一类环路电流对于轴承电腐蚀的影响也是各不相同,具体的影响分析如下。

3.2.1容性环路电流的影响

        当润滑油膜在被击穿前呈绝缘特性时,轴承的滚珠与滚道之间呈电容特性;当滚珠和滚道之间存在交变电压时,电容隔直通交的特性,将在轴承上形成容性电流。容性电流经过轴、轴承、机壳地之间形成回路,便形成了容性环路电流。此时轴承滚珠与滚道之间的容性电流属于位移电流,理论上不会直接产生焦耳热使轴承出现热疲劳、热损伤之类腐蚀,对于轴承的电腐蚀不会产生直接影响。

3.2.2阻性环路电流的影响

        轴承主要在以下两种情况下表现出阻性特性:

  1. 绝缘润滑轴承处于静止或低转速(低于100rpm[1])运行时;
  2. 轴承采用导电油脂润滑时;

        但轴承处于阻性负载连接时,由轴、轴承、机壳所形成的主回路中,电流的大小取决于回路电压和阻抗。在回路电压确定时,回路节点中的阻抗越大的位置,所产生的焦耳热功耗越大。作为关键回路节点的轴、轴承、机壳的阻抗主要由其材料特性和外形尺寸所决定。对于大功率输出的驱动电机系统中,同为金属材料的轴、机壳的外形尺寸(截面积、长度等)所形成的阻抗,远比轴承的内外圈滚道、滚珠、导电润滑油脂所形成的阻抗小;故而阻性回路中的主要热功耗来源于轴承自身。

        阻性回路中的轴承因受热功耗的影响,其电腐蚀的主要形成方式是:高温熔融。导电油脂的电阻率一般为金属的5-10倍左右;绝缘油脂由于轴承处于静止或是低速时的电阻率则会更高;故而阻性回路中的主要热功耗将集中在电机的轴承上。

        绝缘油脂在静止或低速时所形成的阻性回路,由于轴承处于静止或是低速运行的工况;其自身因滚动摩擦所引起的发热量,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且此时的回路电压(共模电压、感应电压的有效值)不管是幅值还是频率,相对与高速大功率运行时均较小,此时轴承所形成的热功耗和热积累亦相对较小;因热熔融形成轴承电腐蚀的可能性较小。

        采用导电油脂类轴承,在静止或低速时,由于其润滑油膜的厚度较小,轴承滚道与滚珠之间所形成的阻抗值相对较小;回路中所形成的焦耳热功耗也相对较小;且此时的轴承自身滚动摩擦所引起的发热量亦小到可以忽略;因热熔融所形成的轴承电腐蚀的可能性较小。当电机处于高速运行时,导电油脂轴承的表现如下:

  1. 转速升高,轴承的游隙增加,润滑油脂因厚度增加,油脂阻抗增加,轴承阻抗增加;
  2. 轴承高速运行所引起的滚动摩擦发热量增加,高温引起导电油脂的电导率下降,电阻率增加,轴承阻抗进一步增加;
  3. 轴承阻抗的增加,引起其在相同的回路电压工况下,热功耗增加;进一步加剧轴承的发热功率与热积累,轴承温度进一步升高;
  4. 当转速进一步提高时,电机电频率的升高,引起阻性回路电压(感应电压)频率的提高,阻性回路的肌肤效应加剧,回路阻抗进一步增加;
  5. 因转速增加,轴承的滚动摩擦发热量增加;因回路阻抗增加,引起回路电热功耗增加;
  6. 由滚动发热与电流焦耳热的增加,在无法及时将轴承所产生热量耗散出去时,轴承温度进一步升高;
  7. 轴承阻抗因温度升高,将重复步骤2、3的恶性循环,在轴承上不断形成热积累;
  8. 当轴承因热积累所导致的温度大于轴承滚珠、滚道的金属熔融温度时,轴承在滚道与滚珠之间形成高温熔融腐蚀;
  9. 滚珠与滚道之间因熔融腐蚀,导致接触面的平面度降低,进一步加剧滚动摩擦发热功耗,进一步加剧轴承的电热腐蚀,直至轴承因过热而完全损坏。

        由以上分析可知,在低速、高压的应用条件下,采用导电油脂的方案,或许是解决轴承电腐蚀较为有效的方法;但在高速电机的应用中,采用导电油脂所引起的阻性负载电流,导致的电热功耗与热积累,对于解决轴承电腐蚀问题,并非一个好的解决方案。

3.2.3负载接地电流的影响

        环路中存在负载接地电流的原因是电机的机壳接地回路阻抗未能低到,让负载(电机输出端口)接地回路阻抗可以忽略;在负载接地端所形成的接地回路与电机机壳的接地回路,形成了并联的两条接地回路。当两条并联回路中的阻抗相差不多,或是负载并联回路的阻抗低于电机接地的回路阻抗时;接地的回路电流将大量流过电机输出端的轴承与减速箱轴承。此时不管是电火花放电轴电流,还是阻性轴电流;都将对电机负载输出端的轴承带来较大腐蚀、损坏的风险。其损坏机理与阻性环路电流的影响分析完全相同。

4 轴电流形成的三大来源

        形成轴电流的根本原因是轴承上存在轴电压,所以分析轴电流形成的原因,本质上就是分析轴电压的形成原因。将轴电压的形成原因分析清楚了,轴电流的形成机理也就明确了。下面针对电机中形成轴电压、轴电流的三大原因,和大家一起探讨、分析一下。

4.1磁路不对称的形成原因

        电机轴处在电机定子铁芯内部,理论上三相电机的定子相位差是均分的120度;电机三相绕组在通电励磁的情况下,将形成均匀的电磁场;使电机的转子轴始终处于零磁场(三相绕组所产生磁场的空间矢量和为0)条件下;不会在轴上存在交变磁场所形成的感应电动势,进而形成感应电压。但在实际的电机中,因为加工、装配等无法做到零误差,使磁路不对称必然存在。引起磁路不对称的具体原因如下:

  1. 定、转子因加工、装配导致的同轴度偏差,引起磁路不对称;
  2. 定、转子因加工、装配导致的平行度偏差,引起磁路不对称;
  3. 定子铁芯因加工、堆叠导致的尺寸对称度偏差,引起磁路不对称;
  4. 定子绕组绕线引起的导线与铁芯距离偏差,引起的磁路不对称;
  5. 定子三相绕组回路阻抗不同、三相电流不同,引起的磁路不对称;
  6. 控制器输入电机的三相电流不同,引起的磁路不对称;

        当电机控制过程中,存在不对称磁场时;作为金属导体的转子,在变化的磁场中,因被动切割磁感线而形成感应电动势;感应电动势在电机的轴、轴承、机壳所形成的回路中,将形成电势差(电压);电势差的存在,将在轴、轴承、机壳环路中形成轴电流。

4.2静电的形成原因

        静电现象形成的本质是在外力作用下,电子或离子发生转移,在物体表面因过剩或不足,而引起正负电荷的局部失衡,形成正电荷或负电荷的累计,在物体上建立起电势,而形成静电场的现象。引起电荷发生转移最常见的外力有:动能、位能、热能、化学能、电磁能等方式;但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方式是摩擦。

        电机转子进行高速旋转时,与空气、绝缘油脂之间会因高速旋转的摩擦而形成电荷转移,从而形成因净电荷积累的静电电场。静电场的电势,在轴、轴承和壳体回路之间形成电势差;当电势差高于轴承绝缘耐压能力时,将会在环路中形成静电放电,产生轴电流。

驱动电机的静电电压形成原因:

  1. 轴与壳体(参考零电势)之间为绝缘连接;
  2. 轴与空气或绝缘油脂之间因高速摩擦,发生电荷转移,形成净电荷积累,形成静电电场;
  3. 轴和壳体之间,因静电电场的存在,形成电势差;

4.3共模电压的形成原因

        在新能源电驱系统中,对于电机转速与扭矩的控制,均是采用PWM调节方式进行的;在PWM进行输出电压调节的操作中,必然会在电机三相中性点产生不为0的对地电势差,故而采用PWM方式控制的电驱系统中,必然会存在共模电压Ucm。

        新能源电驱的拓扑图如下图4所示:

图4

       由图4可知,我们在电驱系统的控制过程中,会在直流侧虚拟一个直流电压中点O,在三相电机中也有一个对应的中性电压点N。直流侧虚拟的电压中点O对于直流输入电压的负极电势差为1/2Udc ;控制器的三相输出对于直流侧中点O的电平状态只有两种±1/2Udc 。以U相输出为例:当U相上桥的功率开关打开,下桥功率开关关闭时,Uuo =1/2Udc ; 当U相下桥的功率开关打开,上桥功率开关关闭时,Uuo =-1/2Udc 。同理可得电机输入电压与三相中性点的电压关系为:当U相上桥的功率开关打开,下桥功率开关关闭时,Uum =1/2Udc ; 当U相下桥的功率开关打开,上桥功率开关关闭时,Uum =-1/2Udc

       由于电驱系统中共模电压UCM 的定义为电机中性点对地的电势差,即:UCM =UNG;由此我们可以对于共模电压的幅值做一个数学推导.

 

 

        因为: =0;所以: = ​​​​​ ;同理可证: = ​​​​​​​​​​​​​​。在两电平的电驱系统中,采用SVPWM的控制方式时:U/V/W三相共有8种功率器件的开关组合状态;8种开关状态的共对应4种电平状态,其对应关系为:

  1. 三相上桥全开,下桥全关(矢量状态111)时,UNG =12Udc
  2. 两相上桥开,一相下桥开,其余对应桥臂全关(矢量状态110、101、011)时;UNG =16Udc
  3. 一相上桥开,两相下桥开,其余对应桥臂全关(矢量状态100、001、010)时;UNG =-16Udc
  4. 三相下桥全开,上桥全关(矢量状态000)时,UNG =-12Udc

        基于SVPWM控制的过程中,电机的三相控制状态始终在以上八种开关状态下来回切换;故而在三相电机的逆变控制中,共模电压是始终存在的形成电驱逆变系统中共模电压的关键原因是——SVPWM的控制。

总结

        本文针对轴电流的实际表现形式,根据个人理解重新做了定义与划分;产品在设计、加工、组装、软件控制方面的偏差,所对应的每一种轴电流的形成原因,做了理论推推导。根据实事与现状,如何解决轴电流带来的轴承电腐蚀,才是产品设计中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下一次与大家一起讨论常见的轴电流解决方案的工作原理,以及实际产品应用中的效果。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