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技术与电源管理概述

      电源技术是一门涵盖了电子电机、半导体元件、磁性材料、机械热流、工业工程以及电磁物理等各个学科领域的技术,本质上是一门整合的系统设计技术。

       电源管理主要指电源管控所有稳态、暂态、保护等功能的控制技术。这里所指的控制技术除了狭义的反馈与前馈环路技术外,还包括各种保护功能、降低待机功耗、提升效率、以及各种驱动策略。这些功能主要以模拟或数字控制IC的形式出现,但所涵盖的不仅是IC设计与制造技术,也包括电源电路特性、反馈控制甚至整体电源系统的分析等,电源管理IC是电源工程师所必须掌握的。

     电源管理与电源技术就好像电脑产品的软硬件,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唯有好的控制策略与方法,才能让电源有最佳的效率表现。

开关电源技术

       作者从事电源理论研究与电源产品开发多年,一直将开关电源技术分为六类。分别为电路拓扑与控制、功率半导体与IC器件、电源变压器与电容电感等储能元件、机械结构与废热处理、制造、测试与品管、以及电磁兼容。分别介绍如下:

一、电路拓扑与控制技术

        这项技术通常在学校电力电子技术课程上,主要有非隔离直流转换器拓扑,包括六个基本转换器(Buck、Boost、Buck-Boost、Cuk、Sepic、Zeta) ;隔离型直流转换器拓扑,包括Flyback、Forward 、Push-Pull、Half Bridge 、Full Bridge等传统转换器,以及各种新型的转换器拓扑,像Active-Clamp Forward、Asymmetrical Half-Bridge等;还有许多软开关(Soft-Switching)架构,如Quasi Resonant Flyback、LLC等等。

       这些电路拓扑有些是利用电路合成的理论推导出来,有些是专家学者根据经验发明出来,但是其中只有少数的拓扑被实际市场广泛应用。这些电路拓扑的发明,有些为了改善转换效率,有些为了降低噪声干扰,更多的是改善某些拓扑的不足点。不论如何,电路运行的原理离不开电力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比方说,电感的磁通必须连续不能突变(也可以看成电感的电流必须随时间连续),否则会有极高的电压尖峰产生;电容的电压必须随时间连续,否则瞬间电荷的流动,会造成很大的尖峰电流。除了电路拓扑与工作原理外,就是转换器的反馈控制与小信号模型。由于开关电源是一个非线性的电路,在分析动态特性时必须建立在某个直流工作点上,所以小信号模型的推导虽然很复杂,却非常重要。幸运的是大部分常用的拓扑,其小信号模型都已由学者专家推导出来,在教科书或期刊杂志就可查并运用。小信号模型的建立,目的在于反馈控制的设计与分析。在开关转换器的控制应用中,,主要还是应用线性控制的经典控制理论,包括频率域的零极点补偿、相位裕量与波特图等

      除此之外,在设计与分析上,有些软件工具,也被视为电源技术的一环,包括MATLAB、MATHCAD 以及PSPICE、SIMPLIS 等软件。这些软件可协助简化重复计算,也可模拟时域与频率域的稳态与暂态功能,对于理论设计与分析有很大的帮助。有时候会利用这些设计分析软件检查设计正确性,省去硬件实现的时间与成本。以上的知识,虽然在课堂上或书本上可以学到,不过在实际应用上还必须考虑许多器件的非理想性,许多技术必须在实际设计电路时才能做,这也是模拟电路的特色之一。

二、功率半导体器件与IC

        开关电源的原理就是依靠半导体开关器件的导通与关断,达到将输入端直流电压转换成脉冲形式,作为后续能量转换与处理的基础,所以功率半导体的领域知识,对于电源技术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学校课堂上的开关器件讲解,经常是以理想开关说明。事实上,半导体功率器件的许多特性,与理想态有一段距离,不同的元件(包括材料),就有不同的特性(直流、交流、温度特性等等)

       最常用的功率半导体器件有 (MOSFET)、肖特基功率二极管(SBD)、超快速功率二极管(UFD)等等。近年来,宽禁带(Wide Bandgap)的优质功率器件,如碳化硅功率二极管(SiC Diode)、以及氮化镓(GaN)都可能是未来电源转换器的主力器件。针对这些半导体器件的设计与制造,电源工程师鲜少能够十分透彻了解。对于DataSheet上的各参数意义与应用限制必须了然于胸。设计选型时主要从是否会是影响整体电源效率、可靠度以及成本等几个维度考量。

      举例来说,众所周知MOSFET导通时,存在一个RDs(on)当然这个电阻越低越好,转换效率越高。不过RDs(on)一般与芯片面积有关,越低的RDs(on)要求代表越高的成本。但是RDs(on)与MOSFE的漏-源极电压有关,有时候改变驱动电压也可以达到降低RDs(on)的需求。另外,谈到MOSFET开关的速度与开关损耗的时候,工程师总希望MOSFET的总门极电荷(Total Gate Charge, QG)越低越好。甚至将RDs(on)与QG的乘积视为评价MOSFET优劣的评判指标。所以对于MOSFET的各参数特性必须通盘了解,才能在电路应用发挥最大效率

     再举功率二极管的特性为例,有反向雪崩电压与正向导通电压的选择;有反向恢复特性与噪声干扰的扰动性;有漏电流与热应力的可靠度问题。种种稳态与动态特性都影响开关转换器的效率和可靠性。除了功率半导体以外,集成电路(IC)更是蓬勃发展。将更多的功能电路集成在小小的IC中,是电源管理的核心技术。以往集成电路的功能比较单纯,主要提供电源转换器的反馈电路与开关管的驱动电路。近年来,由于电源管理需求的提高,像准确的保护、节能控制甚至降低电磁干扰等等,电源管理IC的功能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复杂。

三、电感、变压器与电容储能元件

     除了半导体器件外,一个电源转换器的基本电路拓扑还必须有储能与滤波的电感器和电容器两种被动元件。电感器与电容器分别在开关频率下呈现高阻抗与低阻抗,所以特别适合当功率滤波器使用。同时这两个器件也分别可以储存磁能与电能,是开关管导通或关断期间储存与释放能量的主要元件。

    适用于转换器功率电路的电容器种类很多,根据使用频率、体积、交流电流承受度以及容量而定。不同介电材料与制程所制造出来的电容器有不同的频率特性,以及很重要的参数--等效串联电阻ESR。最常用的有铅质电解电容、固态银质电解电容、有机固态电容、钽高分子聚物电容以及陶磁电容。铅质电解电容的电容值最高,电压耐受也高,但ESR最高,适用在较低频的开关转换器,特别是离线式电源供应器。纯银质电容因为电压降额高,又存在着火的风险,现在已较不被使用。有机固态电容与钽高分子聚物电容都是ESR低,电容值高的SMD电容,电流耐受度强,最适合负载电流较大的应用。但由于其额定电压低,一般应用在负载点转换器。MLCC是最理想的滤波电容,不仅ESR极低,ESL也很低。但大容量大面积MLCC存在着机械应力破裂的问题,不建议使用单颗超过100 μF的电容。在小功率的应用,MLCC可单独使用;大功率的应用,可与钽高分子聚物电容或有机固态电容并联使用。在实际应用上,电容的高频参数必须能萃取出来。对于转换器的输出电压纹波与反馈补偿设计都有极大的关系。

      磁性元件永远是电源工程师最搞不懂的元件。原因在于诸多铁芯材质的差异,让磁饱和、铁芯损耗以及绕线的高频交流电阻(集肤与邻近效应)等等,都常常困扰工程师。再加上不熟悉的单位与换算,让工程师敬而远之。市场上应用于高频开关转换器的标准电感,都有提供其各种特性曲线,除各频率下的电感、绕线电阻、阻抗曲线都完整提供外,直流偏置特性与饱和特性也都一一标注,让工程师省去许多工夫。

      总之,电容与电感等储能元件是开关转换器不可或缺的重要器件,虽然材质本身属于材料科学的范围,但是应用上只要抓住一些重点就可以选用最恰当的电感与电容。

四、机械结构与废热处理

    设计再好的开关转换器也有功率损失,这些损失终究转换成热量或由PCB传导,或由散热片对流散发到周边环境。散热设计对于整个电子装置,特别是电源的可靠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废热如果不能散出,就会累积在元件上,不仅可能造成特性的改变,更可能造成器件失效。降低废热的产生,主要依靠更高的转换效率;更好的转换效率,必须依赖适当的器件设计与选择;同时选择更具高转换效率的电路拓扑或控制机制。比方说,采用同步整流技术,以MOSFET取代二极管,降低导通损耗,有效提高转换效率已是众所周知的有效方法;又例如选用Qg较低的MOSFET,可以有效降低开关损耗。

    除了系统的散热结构,器件本身的封装材料对于散热也起了很大的作用。选择适当的封装材料,有助于降低热梯度,避免废热集中造成器件的损坏。虽然这些属于机械热流的专业领域,但是一个好的电源工程师必须学习使用热分析仿真软件,通过仿真分析了解热的传导与分布。

五、制造/测试/品管

      这个项目泛指电源在设计完成后,怎么去验证与测试实际电源,到如何去量产。通常一个电路完成设计、仿真后,会产出个BOM ,工程师根据这个BOM同时做PCB零件与位置走线布局。在工程样品完成后,必须实施设计验证 ;通过测试验证所设计的电路是否合乎设计阶段的预期。样品验证是一门很独特的专业技术,必须具备相当完整的仪器与测量手法,必要时还必须设计测量用的治夹具,才能完成多项的工作。

      完成验证报告后,工程师除了改善设计外,有些时候必须实施容差分析 ,对产品效率做有效的容差预估,这对于批量生产极其重要

六、电磁兼容

     电磁兼容(EMC)是电磁干扰与电磁抗扰度的统称,也是所有电源设计工程师最头痛的一道关卡。电磁干扰,指的是开关电源由传导与幅射干扰其系统的程度;电磁抗扰,指的是开关电源承受来自外界电磁场传导与幅射的能力。电磁兼容涵盖的科学领域包括电子电路、电磁场、阻抗耦合等等,也是一般工程师最难以理解的。

     在非隔离开关转换器的应用里,电源电路与周边的数字传输电路在同一片PCB上,电源转换器因为有快速导通与关断的开关管,很容易导致附近数字传输电路受到干扰而失真,造成信号的不准确。这些干扰有些来自磁场直接耦合,有些由电路的杂散电容电场耦合。因此这是一门复杂又专业的学问。

     开关转换器在电路设计上,都由门极驱动电路的速度来控制,来达到既要降低不必要的开关损耗,又得兼顾电磁干扰,对于PCB上的元器件位置与走线都必须同时考虑。另外,选择有抖频的控制器,也能有效的降低电磁场的干扰。

电源管理

       可能有许多电源工程师分不清楚电源技术与电源管理(Power Management)的异同之处。电源管理一词,多出于电源IC产品的分类,将电源控制IC归类在电源管理。第一颗电源IC控制器始于1974 年由Silicon General发表的SG1524,这是一颗有两组相差180°输出驱动的电压模式控制器。这个PWM控制IC是一颗电源专用的控制器,也莫定了日后电源管理IC的发展基础。SG3842主要有五个功能:

1)有一组反馈控制用的误差放大器(Error Amplifier) ;

2)一个准确的参考电压(Bandgap Reference);

3)脉冲产生器(Clock Generator),决定了开关周期;

4)PWM比较器(Comparator),决定开关管导通时间;

5)输出驱动信号(Driver)。

        当转换器输出电压被检测与参考电压的差额被误差放大器放大得到控制电压,这个控制电压再与定频锯齿波比较,得到PWM脉宽信号,这个信号驱动开关管完成负反馈的环路,确保输出电压的调整率。图1为SG1524的功能方块图,这样的控制IC适合类似半桥或推挽式转换器的控制应用。

1

随后有各种类似的控制IC问世,但大多与SG1524功能近似。直到1985 年前后, Unitrode推出UC3842 系列,算是最早的峰值电流模式控制IC。由于电流模式控制效率优于电压模式控制,所以IC一经推出几乎囊括了所有控制IC市场。很多电源IC公司都开发脚对脚(Pin to Pin)功能一样的IC,离线电源反激转换器与正激转换器几乎都是用UC3842。但随著ODM/OEM生意模式的发展,许多设计要求更多的功能、更简单的电路以及更经济的设计。于是许多特定的功能被整合到控制IC内部,许多计算与控制的机制也都定制化,单独的被整合进特定的一颗IC内。

       到底哪些功能或电路适合整合进IC呢?这就要看电路元件的电压与电流或功率能否IC化了。以一个同步整流降压转换器为例,如图2所示。

2

如果要检测电感的电流到IC做过电流保护或反馈,有以下几种做法:

(1)直接串联电阻检测电感电流这是一个再直接不过的方法,串联一个低欧姆的检测电阻Rs在电流环路上,侦测电阻两端电压就可以得到电感的电流,如图1-3(a)所示。只不过一般常规的电路接法,检测到的电压Vs对地浮动,必须透过差动放大才方便运用。如果把检测电阻接到地电位,虽可解决高端检测的问题,但输出电压对地将有一个电压偏移,影响输出电压的调整率。同时,用电阻直接检测,不是功耗大就是信号太低,并不是一个好的方法。

(2)利用RC电路检测电感电流,图1-3(b)是另一种检测电感电流的方法,在电感的两端并联RA和CA。图中的rL为电感的绕线电阻。假设电感两端的电压为VL(t),则

  1-1

从RA、CA回路看

  1-2

将1-1和1-2合并所得

 1-3

1-3拉普拉斯变换

 1-4

只要下列条件成立

 1-5                1-6

这基本上是一个无功耗的电流检测方法,交流与直流的信号基本上都有效。不过(1-5)式看似简单,但其实有很大的误差。电感绕线电阻的误差可达20%,在加上约4000ppm的温度系数,高低温的电阻值有很大的差异。所以直流的误差相当大,一般只可做过流保护用。同时因为(1-5)式的四个参数各有固定误差,要完整准确的从vs(t)呈现三角形电感电流iL(t)并非易事。

除此之外,这个方法也有差动电压的问题

 

                       图1-3a                                                                   图1-3b

                                         图1-3c 

                                       图1-3d

(3)电感耦合与积分电路

早期 检测电感电流也有用磁耦合方式,如图1-3(c)所示。在电感绕个次级绕组,假设匝数与初级一样,次级可以感应一个与初级一样的电压。这个电压为伏秒平衡的交流电压,将其中一端接地,另一端接一个积分电路,则检测电压vs(t)为一个没有直流的三角电感电流波形。这个方式无法用来做过流保护,但是获得的交流信息可以用来做动态反馈用。不过由于耦合电感的成本不低,再加上只能取得电感电流的交流信息,并不是常用的反馈方法。

(4)直接检测开关管的电流

        另一种方法是IC设计公司最常用的,直接在IC内部检测开关管电流波形。如果上臂MOSFET是内嵌在IC内部(现在许多小功率的转换器大多这么做),只要设计一个电流镜(Current Mirror),可以等比例开关管的电流,再经过一个电阻,就可以检测出开关管的电流,如同1-3(d)。由于电流镜的增益可以调整,如1/100,Rs上的功耗也微不足道。虽然开关管的电流并不是完整的电感电流,但是其峰值、谷值等都可以获得,几乎可以满足检测直流与交流信号的各种功能需求。此外,这种方法不仅准确,成本也低;唯一的缺点就是必须在小功率应用。如上所举的例子,就是利用电子电路,配合开关转换器的运行原理,将不容易检测的信号集成进IC内部运算,达成设定的控制策略。              

      回顾图1-2的降压转换电路里,有三个节点电压可以直接检测,分别VIN、Vo与Vsw;有五个电流Iin、IQ、ID、IL与IO,必须由检测电路间接获得。有了这些电压与电流的信号,再根据电路运行原理,可以做许多控制与保护策略。

由以上说明,可以了解到电源管理技术必须涵盖三种不同领域的知识。第一为电力电子技术,这是电源管理的重要基础,也是涵盖了电源技术的几个领域。对于转换器运行原理以及电路参数计算都必须信手拈来,如此才能考量是否可以将电路功能整合到IC内部。第二,模拟与数字电路设计,也就是所谓IC设计技术。每个设计图队在各个功能方块,根据不同制程与设计准则,产生标准的电路,方便重复应用。第三,半导体元件与制程技术。半导体制程影响控制IC的效率,包括参数的准确度与误差范围,甚至有些小功率的应用,可否将开关管整合到IC内部等等都牵涉到元件技术与制程。

一、电力电子技术

电力电子理论技术就等同电源技术的第一项电路拓朴与控制技术。新型电源管理IC要将部分电路功能收整到IC内,必须对于电路稳态与暂态的行为模式与关系式推导正确,如此一来才可以像上述例子样,将所要的电压电流信号检测或集成到IC内部,有了这些信号,设计工程师才得以将所需电路功能,或比较,或建立控制方程式,将功能纳入IC

二、模拟/数字电路设计

电源技术一向被视为模拟的功率电路,除了电源转换外,牵涉到运算放大以及频域的补偿设计,都是模拟电路的范畴。然而像比较器、脉冲、脉宽调制以及一些判断的功能,用数字电路来实现比模拟电路更容易更准确。所以许多IC内部的电路设计观念,有一部分早就是数字电路了,现在的电源控制IC堪称为混合信号IC了。比方说,早期要设计一个软启动电路,多半利用RC充放电电路和比较器来实现,现在可以用计数脉冲的方法来达成,既准确又有弾性。

IC设计技术对于电源管理的重要性,特别是控制策略的实现,保护机制逻辑,甚至IC运行功耗以及门极驱动控制都影响转换器的效率。

半导体元件与制程半导体元件与制程技术,看似与电源管理似乎没有直接相关。但是如前面所述,如果要将开关管集成在IC内部,功率元件的技术就很重要了。各个开关管的参数,包括耐压、导通电阻RDs(on)、开关速度相关的参数等等,优化后才能保证最好的效率。至于芯片面积、温度漂移、参考电压以及静电等等重要指标,都与半导体制程息息相关。所以电源管理IC设计公司都必须有半导体元件与制程封装相关的技术知识,同时也必须与晶圆厂和后段封装测试保持密切合作。

  • 6
    点赞
  • 6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