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碳合金相图

铁碳合金相图

表示平衡状态下不同成分的铁碳合金在不同温度下,具备的状态和组织的图形

铁素体

纯铁在912℃以下是体心立方晶格(α-Fe),碳溶于α-Fe中的间隙固溶体就是铁素体(F)。

由于α-Fe的晶格间隙很小,碳的溶解度也很小,727℃的溶解度最大,达到0.0218%。所以铁素体的力学性能与纯铁相当,但塑性、韧性良好,而强度、硬度低。而且铁素体在770℃以下具备磁性。

如下图所示,铁素体组织为明亮的多边形晶粒,晶界处容易腐蚀,因此呈现出不规则的黑色线条。

奥氏体

碳溶于γ-Fe(面心立方晶格)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用符号A表示。

面心立方晶格的间隙直径较大,溶解碳的能力较强,在727℃下的溶解度是0.77%,1148℃的溶解度达到最大值2.11%。奥氏体是高温组织(无磁性),也就是温度冷却727℃会发生共析转变,转变成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珠光体)。

奥氏体的性能取决于溶碳量和晶粒尺寸,硬度在170-220HBW,塑性好,断后伸长率在40-50%,锻压性能好。奥氏体的显微组织如下所示,明亮的多边形晶粒就是,晶界平直,晶粒内出现孪晶组织。

渗碳体

铁和碳的金属化合物,晶体结构复杂,用化学式Fe3C表示,碳的质量分数为6.69%,熔点为1227℃。

渗碳体的硬度高(800HV),塑性差,脆性大。由于渗碳体具有高硬度和耐磨性,因此它常被用作耐磨材料和切削工具的原料。渗碳体的微观形态多种多样,有片状、网状、 粒状、 板条状等。如珠光体的图所示,黑色的是渗碳体,亮色的是铁素体。

渗碳体可以在钢铁的冶炼和加工过程中形成。例如,在炼钢过程中,当碳含量超过共析成分时,就会形成渗碳体。此外,在钢铁的热处理过程中,如淬火、回火等,也可能会形成渗碳体。

珠光体

由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的机械混合物,用符号P表示。其中,碳的质量分数为0.77%,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强度高,硬度中等,有塑性和韧性。珠光体的显微组织是铁素体和渗碳体的交替,呈片状。

莱氏体

由奥氏体和渗碳体组成的机械混合物,用符号Ld表示,碳的质量分数为4.3%。Ld是一种高温组织,存在于727-1148℃。当温度降低到727℃以下,奥氏体转变为珠光体(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混合物),形成的组织被成为低温莱氏体。

莱氏体的力学性能于渗碳体相似,硬度高,塑性和韧性差。呈树枝状的奥氏体分布在渗碳体的基体上。

马氏体

是碳在铁素体中的过饱和固溶体,碳含量在0.1-1.0%之间。其微观组织通常呈现针状或板条状,如下图所示。

马氏体的机械性能主要表现为高强度和高硬度。这是由于马氏体相变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微观缺陷,如高密度位错和层错,以及精细的孪晶和界面,这些因素都强化了马氏体。此外,固溶强化和时效强化也是提高马氏体强度和硬度的重要机制。固溶强化是由于间隙碳原子和置换合金元素原子对晶格产生畸变,从而提高了强度和硬度。时效强化则是由碳原子偏聚区引起的。在工业生产中,通常通过淬火和回火等热处理工艺来控制马氏体的形态和性能,以满足不同工程应用的需求。

  • 16
    点赞
  • 9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