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于B站视频教程:Cadence Virtuoso Layout 电路版图绘制技巧及其相关快捷键
本文主要介绍了模拟IC设计中利用Cadence Virtuoso 软件进行版图绘制(Layout)的使用技巧及其相关快捷键。
一、版图前准备操作
-
画好原理图,打好pin脚(pin最好以全大写的形式书写,以防后续操作中可能出现Bug)
-
在准备绘制的原理图界面启动layout XL/GXL
-
利用layoutXL/GXL绘制版图的方式有一个好处是,后续的版图和电路图之间会有链接的关系,并有自动高亮的提示,方便更加快捷绘制版图。
-
在更进一步操作之前,首先要去查看所使用工艺库的layout design rule文件,里面会有规定相应网格的大小,确定栅格单位设置大小
-
在layout界面按e,设置网格大小与design rule匹配,单位默认为um
-
这个工艺库所对应的大小为0.005um
-
直接根据原理图生成版图
-
这里无需创建pr boundary边界,主要是用于数字IC中的要求。
-
点击IO pins,就可以设置对应pin的产生。
-
选中所有元素,
-
然后选择pin所在的层次,然后点击Apply
-
相应给pin打上label
-
name与pin保持一致,purpose也与pin保持一致
-
然后就自动生成对应元器件的版图了
-
其是可以将版图与原理图进行高亮对应的,对应的连线也会进行高亮显示
-
如果只想查看管子高亮,取消查看连线高亮
-
点击只选择管子的按钮,那么就只会显示选中的三个管子
-
但是现在只能看到元器件的名字,如果想查看器件版图内部细节
-
shift + f:显示器件版图细节
-
根据原理图连接关系,可以显示版图中未连接的飞线
-
查看原理图与版图中器件对应的链接关系
-
如果想更改原理图和版图之间对应的连接关系
-
点击想要取消的网络连接,点击Bind
-
然后返回原理图就可以发现没有进行高亮了
-
如果想重新绑定,那么就选择Bind按钮
-
版图的构成:元器件(工艺厂商提供)、器件连接、阱连接、IO和PAD
-
模拟电路版图简略设计流程:
-
导入元器件 ——> 根据原理图连接关系进行版图布局(添加dummy器件),匹配器件相对位置摆放 ——> 规定金属走线横竖与奇偶的关系,元器件连接 ——> 阱和衬底连接 ——> DRC / LVS 检查 ——> 寄生参数提取
二、基础操作
1. 鼠标
-
左键单击 –> 选中或确定操作。如果点击处包含多个层次,则左键多次单击是在不同选中层次间切换
-
按住左键 –> 选中区域内所有组件
-
右键单击 –> 扩展操作
-
按住右键 –> 将原理图自适应到所选中的区域
-
滑动鼠标滚轮 –> 放大和缩小原理图界面
-
Shift + 滑动鼠标滚轮 –> 水平滚动原理图界面
-
Ctrl + 滑动鼠标滚轮 –> 垂直滚动原理图界面
-
按住shift可多选
-
按住Ctrl可取消多选
2. 键盘
-
下述键盘快捷键操作中,开启大写锁定后,大部分字母按键都会等价于Shift + 该字母按键
-
e –> 打开显示选项。可修改网格点大小,开启display dimming,不显示网格点等等
-
Ctrl+F or Shift+F –> 切换是否显示组件版图细节
-
f –> 自动将原理图放大到适合屏幕窗口的大小
-
shift+z –> 放大界面;
-
ctrl+z–> 缩小界面;
-
tab –> 转换到以点击位置为画面中心。
-
i –> 添加组件
-
q –> 编辑选中组件的属性
-
shift + q(Q) –> 查看当前窗口的属性
–
-
ESC –> 取消操作
-
u –> 撤销上一步操作
-
Shift + u –> 恢复下一步操作
-
delete –> 删除
-
ctrl + D –> 取消选择,用鼠标点击空白区域也可实现
-
F2 –> 保存
-
F3 –> 打开基础操作的扩展选项
-
标尺下F3可以调整标尺的大小
-
F4 –> 全部/部分选择模式切换。在图形比较复杂时,可以仅框选图形一部分就同时选中多个图形
-
r –> 添加矩形,一般用于绘制有源区,阱部等层
-
p–> 添加路径,一般用于金属走线(layout XL下可以直接延展对应边界)
-
F3 -> 调整走线线宽
-
Shift+P–> 添加多边形
-
n –> 切换操作编辑方式,默认90°,在菜单栏中可以观察,90°/45°/任意角度三种模式间切换
(如果是一条斜线,则表示为45度)
-
m –> 移动组件
-
Shift + M –> 组合所选中的多个图形(对metal来说,先要保证两者在物理逻辑上是相连接)
-
c –> 复制元素
-
Shift + c –> 裁剪图形
-
Ctrl + s –> 修改通过p产生的连线走向
先画一条线,然后就会沿着这条线修改走线的走向
-
k –> 添加标尺
-
Shift +k –> 去除所有标尺
-
s –> 拉伸
-
a –> 快速对齐
点击A,然后选中两条需要对齐的边,进行快速对齐
另一种对齐方法,打开Align选项框,通过按键将元件进行对齐
如果需要进行边距设置,勾上对钩,然后填入间隔距离。再进行上对齐就会有相应的对齐了
另一个选项就是纵向的对齐。这样横向2um间隔,纵向1um间隔进行对齐
以上大部分操作使用时都可以按F3打开扩展选项
-
对于不同层器件,可以先进行组合,再对齐
-
这里可以选择对齐的方式,是中心对齐还是边缘对齐
-
o –> 添加过孔。mode选择stack可以直接创建多层通孔 ,single表示两层间的通孔
由于不同层之间时存在高度差的,需要使用到通孔进行不同层的金属连接
-
F4 -> (F)表示全部选择模式,点击任意器件会把整个器件都进行高亮;当切换到(P)就是边缘选择模式,可以单独选择器件的某个部位
这个方法在进行复杂版图设计时,如果想单独框选某两条走线,可以在(P)模式下,选择这两条走线的边缘,然后按住Q键,就可以单独进行设置了
-
shift+M -> 将同层金属进行组合
-
Shift+o –>旋转
-
t –> 查看点击位置处所包含的所有层次元素
-
g –> 切换鼠标是否自动吸附近元素(层次不多的时候比较方便,复杂的时候反而有副作用)
-
Shift + g –> 添加 Guard Ring
-
Multipart Path——用于画guard ring或衬底
3. 层次化操作
-
x –> 在当前界面进入所选定的layout子模块的版图(左键双击也可以实现该功能)
-
shift+D -> 返回上一层编辑
-
Shift + x –> 以新简洁的界面打开编辑所选定的layout子模块
-
Shift + b –> 返回上一层的layout
4. 进阶操作
- 左侧绘制选择栏中used勾选只显示所用层、NV勾选可只显示某些层,AV勾选显示所有层
- 设置选择保护(进行高层版图连接时,避免误触选择到子元件)
- 设置成功后黄色线高亮表示对应元件被锁定,后续操作中无法被选择
5. XL功能
-
XL probe,查看对应网络在版图的位置及其连接关系
-
高亮选中网络所有相关的连接关系
-
根据layout修改原理图(需要在layout界面先选好要修改的器件,在点该选项)
-
根据原理图修改layout(需要在layout界面先选好要修改的器件,在点该选项)
-
定义链接关系
-
在原理图中绘制新的器件并选中后,进行新器件导入(可用于dummy管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