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源相关
- 选用低噪声电源:选择纹波和噪声系数低的电源,如线性稳压电源,其输出的电压稳定性高、纹波小,能为运放提供更纯净的电源,降低电源噪声对运放输出的影响
- 电源滤波去耦:在电源输入端添加由电容、电感组成的滤波网络,滤除电源中的高频噪声和低频纹波。如使用小容量(0.1μF)和大容量(10μF)两种容值的电容并联作为电源去耦电容,大容量电容主要滤除低频噪声,小容量电容主要滤除高频噪声。同时,在运放的电源引脚附近放置去耦电容,减少电源线上的高频噪声传播到运放内部
- 提高电源调整率:选择具有高电源调整率的电源或稳压器,以降低电源电压变化引起的运放输入偏置电流变化,从而减少低频噪声
2、电路设计与布线
- 合理选择运放参数:根据具体应用需求,选择具有低噪声特性的运放,如在低频应用中选择闪烁噪声低的运放,在高频应用中选择具有高电源抑制比(PSRR)和低噪声密度的运放。关注运放的输入电压噪声密度、电流噪声密度等参数,对于外部电阻较大的电路,应选用电流噪声密度小的运放
- 优化增益分配:对于多级放大电路,合理分配各级增益,使第一级增益较高,并选用最小噪声指标的运放作为第一级放大,这样可以在信号放大的早期阶段尽可能降低噪声对信号的影响,从而减少后续级联放大对噪声的累积作用
- 选择合适的反馈电阻:反馈电阻会影响运放的放大倍数和噪声特性,一般来说,反馈电阻越大,运放的放大倍数越高,但同时也会使噪声放大倍数增加。因此,需要在信号放大倍数和噪声抑制之间找到平衡点,选择合适阻值的反馈电阻,以达到较好的噪声抑制效果
- 减小外部电阻:尽量使用较小的外部电阻,因为电阻会产生热噪声,其热噪声电压均方值与电阻值成正比,减小电阻值可以降低由电阻产生的热噪声对运放输出噪声的贡献
- 合理布线与布局:合理规划 PCB 布线,将电源线与信号线分开布线,避免交叉干扰,电源线应尽量短且粗,以减少电阻和电感对电源噪声的传播。同时,注意运放的输入引脚和输出引脚的布线,避免引入不必要的干扰信号。在布局上,将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分开,避免数字信号对模拟信号的干扰
- 遵循单点接地原则:采用单点接地设计,即将所有的接地点都连接到同一个地点,减少接地回路的电阻和电感,避免接地噪声对运放输出的影响
3、其他措施
- 降低带宽:在满足信号处理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放大电路的带宽。因为带宽越大,引入的噪声也越多,等效带宽对噪声的影响是巨大的,通过减小带宽可以有效降低高频噪声对运放输出的影响
- 使用屏蔽技术:对于容易受到外部电磁干扰的运放电路,可以采用屏蔽罩将电路进行物理隔离,或者在信号线、电源线等易受干扰的部位添加屏蔽层,减少电磁辐射和电磁干扰对电路的影响
- 温度控制:高温会导致运放内部半导体器件粒子运动加剧,引起热噪声增加。因此,可以通过添加散热片、风扇等散热措施,或选择低噪声、低温漂的元件,来降低运放的工作温度,从而减小热噪声对输出噪声的影响
- 加入降噪电阻:在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加入降噪电阻,该电阻的阻值与电流电压转换电路配合,可以补偿在反相输入端引起的电压偏置,从而减小运算放大器输出的偏置电压噪声大小
-
✨划重点:原来使用一个放大器,输出存在噪声,我们不满意,可以考虑制作 4 个并联的放大器,在输出端用很小的电阻将它们并联。结果是 n 个并联,信号输出没有变化,则噪声变为原先的 1⁄√𝑛 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