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学习过程及教学方法

大家还记得小学时的面积学习吗?今天我们来回顾一下面积学习的过程,在这篇文章中只讲到了几种简单图形的面积。

不过我不准备用顺叙的方式讲述,我们来倒推一下。

先从圆形开始,大家记得小学是怎么学习圆形面积的吗?

       由于圆是一个不规则的图形,不属于多边形一类,所以对于小学生来说,要理解圆的面积公式并不简单,或许需要准确理解极限的定义,但这对于他们来说明显还为时过早。

       于是,老师们是怎么做的呢?

       他们告诉小学生们,“让我们把圆从中心点,切割成一个个相同的‘三角形’吧!”接着把它们重新拼起来,就得到了一个平行四边形,如下图:

7bbcfd08a1bd4e69929e0c4df4acc023.png

       而当这些“三角形”越来越多,切割的越来越细时,老师会让小学生们思考,这个平行四边形最终会变成什么呢?

       然后那群小学生们就会大喊:“会变成矩~形~!!”

       随后引出,圆的面积可以用矩形的面积公式来近似计算。(当然,在学习圆的面积前他们已经学过周长了,不再是周长都不知道的小笨瓜了)

baf56494a898449891630937d411c102.png

而同理,往前推推——梯形,小学生们会怎么计算它的面积呢?

c8ecf3d1bf254600ac678ff8597e464f.jpeg

       面对一个从来没学过的图形,老师们需要让学生联系之前学过的知识,于是老师对学生们说:“大家把一个一模一样的梯形旋转180°后,和原梯形拼在一起试试?” 

ebf332066eed4616804064ffff37a2c7.jpeg

       这样就出现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欸?小学生们会恍然大悟 :“这个我会做!”

       他们已经学过平行四边形的公式是底*高,于是就可以引申出梯形的面积是拼出来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即(1/2)*(上底+下底)*高。(当然啦,梯形面积的推导可不止这一种,今天只讲这一种)

很好,接下来再往前倒退,前面学的是三角形,三角形的面积是怎么求的呢?

       嗯,已经知道了梯形面积的求法,三角形的面积求法你们猜到了吗?

15c1f0721e2d48fca6d4d0492c39db6f.jpeg

       没错!还是一样的做法,旋转,拼接,变成平行四边形!于是三角形面积就等于(1/2)*底*高。

接着,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么求呢?

a0370393034841f9a9656b14a5a9de29.jpeg

(我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把平行四边形拉正变成矩形,发现不对劲......所以讲完这一块,后面我们提一提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在教材中是怎么介绍的~)

       平行四边形不会求,但我们的小学生这时候已经学过矩形了呀,所以老师就会让他们把平行四边形的一个三角形裁剪下来平移到另外一边。(到目前为止,还运用了平移和旋转的思想,所以学一个知识点的时候需要“纵观全局”考虑到前面的知识点!)

       这样平行四边形就变成矩形啦,面积就等于底*高。

       OK,我们已经推到了圆形→梯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矩形,大家发现了吗?我们只需要学会矩形的面积,就可以一步步推导出其他多边形的面积,因此有些老师会一次性将这些多边形的面积讲完,既作为拓展,也帮助学生理解。

所以......你们还记得矩形的面积是怎么求的吗?

       可能很多人已经忘记了,矩形的面积一开始是用一个个方块作为测量单位,铺成矩形的面积,然后数数一共有几个小方块,如下图:

d42cea8cd34d4faca18837e1f62cea58.jpeg

       用一个个面积为1㎡的小正方形铺成的这个图形的面积,有9格,由此得出它的面积是9㎡。

515959011197442480a01673853c2432.png

       所以矩形的面积也同理,上图中的矩形(正方形)由25格1㎡的小方格铺满,所以面积为25㎡,那有几格小方格是怎么算出来的呢?不可能每次都一个个数吧?于是聪明的小学生们就会用行数*列数来表示格子数,老师们就抓住这个机会!引申出矩形面积=长*宽!

       这样我们就倒推结束了,这就是面积的学习过程。到了大学我们学习了极限思想,就可以完善面积的学习,通过定积分计算“曲边梯形”的面积(暂时不细讲了,学艺不精)。

学习就是这样的一个递推过程,一步一步按照逻辑螺旋上升,不仅是在面积的学习,在其他的板块(比如上一篇分数的学习,位置的学习等)也是如此。


然后是上面提到的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讲三角形。

       大家应该还记得小时候玩过的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模型吧,可以移来移去~压扁又拉直~由此证明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这在认识平行四边形的特性中有使用到,还有就是在学习三角形的特性时,作为对比也有使用到。

05e24bfa5a26480fa7d88df767c7f435.gif

       老师会让同学们拉动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他们就会发现平行四边形很灵活,而三角形很稳定,接着就得出三角形的稳定性。 

你以为我要将三角形的特性吗?No!我还是要讲面积!

你可能会问:“三角形的面积?不是前面讲过了吗?”

是的,但小学生们还是会做错,下面先来看一道题目吧:

527d3beee0014813b4359dd657d79975.png

       题目要求画三角形的高,你会不会不屑道:“这还不简单?小学生怎么会做错?”emmm但事实是,本题规定了画三条高,而小学生们对高的印象还都停留在:以最下面的边为底做的高。

       关于三角形的高的定义是这样的: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我们大概一眼就能看出来,“你看啊,最后一句定义说了,底是可以变化的!”但小学生不一样,他们可以比较容易地理解短句,却不能很好地理解一个长句,比如三角形高的定义。所以我们需要用简洁概括的一个短句告诉他们——高,是一个距离!

64fb878ff2604d9ebf556e6b4e004d4a.png

       三角形的高就是顶点到对边的距离。若是不能理解底边,但三角形有三个顶点,所以有三条对边,这是肯定的,所以他们首先需要知道三角形的高是可以通过三个顶点分别作出来的。

但为了深化他们的认识,这样还不够。

(gif始终转化不成功,几何画板学不了一点,实在做不出动画,所以下面还是用图片简单展示吧)

e5c64c955a4840c18a1a50f58ab3268e.png

       将三角形绕着点O逆时针慢慢旋转,让学生注意底边的变化!这里可以把画的虚线去掉,让学生们自己画,从而让他们意识到高随底边的变化,直到底边转到最上面时,还是由点O作高,学生们突然发现,底边居然可以是上面的线段!他们就终于能够对三角形高的定义有比较深刻的印象啦!

       希望这节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 27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2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蘑菇不开花.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