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结构—半导体存储器

目录

  前言

一、SRAM

二、DRAM

DRAM 的刷新

(1)集中刷新

(2)分散刷新

(3)异步刷新

DRAM 和 SRAM 的比较

 三、ROM

Flash


前言

 半导体存储器分为 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

        RAM 是一种可读/写存储器,其特点是存储器的任何一个存储单元的内容都可以随机存取,而且存取时间与存储单元的物理位置无关。计算机系统中的主存都采用这种随机存储器。

        RAM 按照存储信息的原理不同,又可以分为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和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主存储器主要由 DRAM 实现,靠近处理器的那一层缓存 (Cache)则由 SRAM 实现,它们都是易失性存储器。ROM 是非易失性存储器。

        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可以将半导体存储器集成在一个芯片上,一个芯片内主要包括了具有记忆功能的存储矩阵、译码驱动电路和读/写电路等

        主存中各个存储单元的空间位置,是由一个地址号来表示的;通过地址总线可以给定一个存储单元的地址号,从而根据地址读出或者写入一个存储字。

  • 译码驱动:将地址总线送来的地址信号翻译成对应存储单元的选择信号,该信号在读/写电路的配合下完成对被选中单元的读/写操作。

  • 读/写电路:包括读出放大器和写入电路,用来完成读/写操作。

        存储芯片通过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与外部连接。地址线和数据总线共同反映了芯片的存储容量。比如,10 根地址线,4 根数据线,表示芯片的存储容量(单位为位)为:2^{10}× 4 = 4 Kib。

  • 地址线是单向输入的,其位数与芯片存储容量有关。

  • 数据线是双向输入的,其位数与芯片每次可读出或写入的数据位数有关,从而也影响到存储容量。

  • 控制线包括了读/写控制线和片选线。读/写控制线决定芯片进行的具体操作,片选线用来选择芯片。不同的存储芯片的控制线可能是不同的,有的芯片读/写控制线是两根(引脚名称一般是 \overline{WE}\overline{OE} ),有的芯片则读/写共用一根(引脚\overline{WE});片选线一般是一根(引脚 \overline{CS}\overline{CE}),也有可能是两根。

        半导体存储芯片的译码驱动,主要有两种方式:线选法重合法

  • 线选法:是用一根字选择线(字线),直接选中一个存储单元的各位。这种方式结构比较简单,不过只适合用于容量不大的存储芯片。

  • 重合法:用两个方向的地址,共同决定选中存储矩阵中的一个存储单元。相比 “一维” 的线选法,重合法就升级到了 “二维”,可以用更少的选择线实现对所有存储单元的选择。

 

        上面是一个采用线选法译码驱动的存储芯片结构示意图。这个芯片有 8 位地址线和 8 位数据线,所以有 2^{8}= 256 个存储字,需要 256 根字线来实现选中每个存储字。

        如果采用重合法,则可以使用 X、Y 两个方向的地址译码器分别对 4 位地址进行译码,只需要两个方向各 16 根选择线,就可以直接选中 16 × 16 存储矩阵中的每一位。

         当然,在这个示例中,如果用重合法实现 256 个字节(256 × 8)的存储器,需要使用 8 片上面结构的芯片,这样一来总的选择线并没有更少。不过如果考虑更大容量的存储器,比如地址线有 32 位、数据线仍为 8 位时,则线选法需要 2^{32} 根字线;而重合法是需要 8 片芯片,每片芯片只需 2^{16}× 2 = 2^{17}根选择线就可以实现。

一、SRAM

        通常把存放一个二进制位的物理器件称为存储元,它是存储器最基本的构件。地址码相同的多个存储元构成一个存储单元。存储单元的集合构成存储体。

        静态 RAM(Static RAM,SRAM)的存储元是用双稳态触发器(六晶体管MOS)来记忆信息的,因此信息被读出后,它仍保持其原状态而不需要刷新;这种读特性被称为“非破坏性读出”。

        

        上图中,T_{1} ~ T_{4} 构成了 MOS 管双稳态触发器基本电路;而 T_{5}T_{6}受行地址选择信号控制,T_{7}T_{8} 受列地址选择信号控制,它们就像开关,将位线 A’ 、A 与数据线连接起来。由 T_{1}~T_{6}这 6 个 MOS 管构成了静态 RAM 的基本单元电路,T_{7}T_{8}则不包含在内,它们是芯片内同一列的各个基本单元电路所共有的。

        下面是 Intel 2114 RAM 芯片的存储矩阵结构示意图。2114 芯片有 10 根地址线,其中 6 根行地址线、4 根列地址线,存储矩阵由 64 × 64 个基本单元电路组成,总容量为 1Ki × 4 = 4Kib

        可能你会疑问,这是6根行地址线,4根列地址线 ,应该是64x16的存储矩阵啊,为什么会是64x64呢。实际上,当行地址线选中,列地址线选中,此时选中的并不是一个存储元,而是4个存储元。比如行地址线0和列地址线0选中的是4个存储元,一次性输出4位。对比之前,相当于,把缺的4根列地址线换成了数据线,当然,这只是便于理解的说法,其实这是“存储器的位扩展”,具体内容我会在下一篇文章阐述。

        SRAM 使用触发器工作原理存储信息,因此在读出信息后,它仍会保持原来的状态,不需要刷新。不过如果电源掉电,存储的信息就会丢失,所以它属于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器。

        SRAM 的存取速度快,但集成度低,功耗较大,价格昂贵,一般用于 Cache。

二、DRAM

        动态 RAM(Dynamic RAM,DRAM)是利用存储元电路中栅极电容上的电荷来存储信息的。若电容上存有足够多的电荷表示存 “1”,电容上无电荷则表示存 “0”。

        常见的动态 RAM 基本单元电路有三管式和单管式两种。单管式只需要一个 MOS 管和一个电容,因此可以极大地提高集成度。

         

  • 当读取数据时,字线上的高电平使 MOS 管 T 导通,如果电容 C_{s} 有电荷就会在数据线上产生电流,可以看作 “1”;反之如果没有电荷,数据线上就没有电流,看作 “0”。进行读操作之后,电容上的电荷就释放掉了,所以必须进行 “再生” 处理;这种读取方式为 破坏性读出

  • 对于写入操作,同样是字线高电平令 T 导通,如果数据线上为高电平则对电容充电,存入 “1”;如果为低电平则电容放电,存 “0”。

        可以看到,DRAM 的基本存储元可以只使用一个晶体管, 所以它比 SRAM 的密度要高很多。为了进一步提高集成度,DRAM 采用 地址复用技术,地址信号分行、列两次传送,这样地址线是原来的一半,地址引脚数也可以减少一半,就能够进一步减小芯片的体积。

        下面是 Intel 4116 RAM 芯片的整体结构和存储矩阵示意图。4116 芯片的存储矩阵为 128 × 128,共有 16 K 个单管 MOS 基本单元电路,容量为 16K × 1 位。本来芯片应该有 14 根地址线,不过为了减少芯片封装的引脚数,地址线只有 7 根。这就需要将完整的地址信息分成行地址、列地址两部分(各自 7 位),分两次传送。

        相对 SRAM 来说,DRAM 具有容易集成、价位低、容量大和功耗低等优点,但 DRAM 的存取速度比 SRAM慢,一般用于大容量的主存系统。

DRAM 的刷新

        由于电容上的电荷一般只能维持1 ~2ms,因此即使电源不掉电,信息也会自动消失。为此,必须在 2ms 内对所有存储单元恢复一次原状态,这个过程称为 再生 或者 刷新

        刷新的过程,实质上是先将原存信息读出,再由刷新放大器形成原信息并重新写入的再生过程。由于存储单元是被随机访问的,有些存储单元可能一直不会被访问,因此其存储的原信息将会慢慢消失。因此,必须进行定时刷新。一般要求在一定的时间内,对动态 RAM 的全部基本单元必须作一次刷新,这个时间称为 刷新周期,也叫 再生周期,一般取 2ms。

        通常有三种刷新方式:集中刷新、分散刷新和异步刷新。

(1)集中刷新

        在规定的一个刷新周期内,对全部存储单元集中一段时间进行逐行刷新;刷新时必须停止读/写操作。

        例如,我们有一个芯片的存储矩阵为 128 × 128,它的存取周期为 0.5 μs,刷新周期为 2 ms(4000 个存取周期),那么对它的 128 行存储单元进行集中刷新需要:

0.5 μs × 128 = 64 μs

        那剩余的 1936 μs(3872个存取周期)就可以用来读/写或者维持信息。由于在这 64 μs 内无法进行读/写操作,所以这段刷新时间被称为 “死时间”,也叫访存 “死区”。死时间占据存取周期的比例 64 μs / 2 ms × 100% = 3.2%,称为死时间率。

t_{c}

(2)分散刷新

        对每行存储单元的刷新,分散到每个存取周期内完成。这样,每个存储周期 t_{c}就分成了两段:前半段t_{m}用来读/写或者维持信息,后半段 t_{R}用来刷新。所以:

t_{c} = t_{m}+t_{R}

        同样以 128 × 128 存储矩阵的芯片为例,读/写周期 t_{m}= t_{R}=0.5 μs,那么存取周期 t_{c}= 1 μs。逐行进行刷新,每隔 128 μs 就可以将存储芯片全部刷新一遍。

        这样的好处是不存在停止读/写操作的死时间,而且刷新间隔比要求的刷新周期 2ms 短得多;缺点在于存取周期 t_{c} 变长了,使得整个系统速度变慢。  

(3)异步刷新

        异步刷新是前两种方式的结合,它既可以缩短 “死时间”,又能充分利用最大的刷新间隔 2ms。

        还是之前的例子,对于 128 × 128 存储矩阵的芯片,存取周期 t_{c}= 0.5 μs,可以让它把对 128 行的刷新平均分配到 2ms 的刷新周期内。也就是说,每隔 2ms ÷ 128 ≈ 15.6 μs 刷新一行,每次刷新的时间还是一个存取周期 t_{R}= 0.5 μs。

        

        这样一来,2ms 内用于刷新的时间仍然是 128 t_{R} = 64 μs,而由于分散到了整个刷新周期内,每次刷新一行只停了一个存取周期;所以对于每行来说,刷新的间隔还是 2ms,而 “死时间” 缩短为 0.5 μs。

        如果将 DRAM 的刷新安排在 CPU 对指令的译码阶段,由于这个阶段 CPU 不会访问存储器,所以这样就完全避免了 “死时间” 的问题,从根本上提高了机器效率。

DRAM 和 SRAM 的比较

        目前,随着 DRAM 的容量不断扩大,速度不断提高,它的应用要比 SRAM 更加广泛。DRAM 主要用在计算机的主存中,而 SRAM 通常用于容量不大的高速缓存(Cache)中。

两者的特点可以比较如下:

 三、ROM

        ROM (Read Only Memory)最原始的定义是 “只读存储器”,一旦写入原始信息后就不能更改。所以ROM 通常用来存放固定不变的程序、常数和汉字字库,甚至用于操作系统的固化。它与随机存储器可共同作为主存的一部分,统一构成主存的地址域。

        不过随着用户的需要和技术的发展,又出现了更多类型的 ROM,让用户拥有了修改数据的能力。

        根据制造工艺不同,ROM 可分为固定掩模型 ROM(MROM)、一次可改写 ROM (PROM)、紫外线擦除电可编程 ROM(EPROM)、电擦除电可编程 ROM (EEPROM)、快擦写(Flash)存储器。

        早期只读存储器的存储内容根据用户要求,厂家采用掩模工艺,把原始信息记录在芯片中,一旦制成后无法更改, 称为掩模型只读存储器(Masked ROM, MROM)。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和用户需求的变化, 只读存储器先后派生出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 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 EPROM)以及用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 EEPROM)。到 20 世纪 80 年代,又出现了闪速存储器 (Flash Memory), 它具有 EEPROM 的特点, 而速度比 EEPROM 快得多。

Flash

        闪速存储器(闪存,Flash),又称快擦型存储器,是在 EEPROM 的工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性价比更好、可靠性更高。其主要特点有:

  • 价格便宜、集成度高;

  • 属非易失性存储器,适合长期保存信息;

  • 能快速擦写(电可擦除),写入前必须先擦除,因此写比读要慢。

        由于 Flash 的擦除、重写时间已经非常短,比一般的 EEPROM 要快得多,所以 Flash 已经具备了 RAM 的功能,可以与 CPU 直接相连。电脑的 BIOS 程序由于包含了开机后的自检程序和自举装载程序,一般都会固化到主板上的一个 ROM 芯片中;如今的电脑通常就会用 Flash 芯片来存放 BIOS 程序。

        Flash 可以至少擦写 10000 次以上,而且是非易失性存储器,所以在需要周期性修改存储信息、并长期保存的场合,它是一个非常理想的存储器;比如工控系统、单片机中作为数据采集和存储器件,用于制作 U 盘和移动硬盘等。

        目前随着闪存技术的发展,容量越来越大、价格越来越低,让大容量 Flash 取代磁盘成为了可能。用闪存技术做成 固态硬盘(SSD),可以代替传统的磁盘,速度更快,功耗更低,体积更小。如今很多笔记本电脑中都使用了 SSD,使得计算机平均无故障时间大大延长。

SRAMDRAMROM 这 3 种存储器的特点可以总结如下。

  • 14
    点赞
  • 16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本科生期末试卷六 一. 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完整的计算机应包括___d___。 A 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 ; B 外部设备和主机 ; C 主机和实用程序 ; D 配套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 ; 2. 用64位字长(其中1位符号位)表示定点小数时,所能表示的数值范围是___b___。 A [ 0,264 – 1 ] B [ 0,263 – 1 ] C [ 0,262 – 1 ] D [ 0,263 ] 3. 四片74181ALU和1片74812CLA器件相配合,具有如下进位传递功能___b___。 A 行波进位 ; B 组内先行进位,组间先行进位 ; C 组内先行进位,组间行波进位 ; D 组内行波进位,组间先行进位 ; 4. 某机字长32位,存储容量为 1MB,若按字编址,它的寻址范围是___c___。 A 0—1M B 0—512KB C 0—256K D 0—256KB 5. 某一RAM芯片,其容量为512×8位,除电源和接地端外,该芯片引出线的最小数目应是___d___。 A 23 B 25 C 50 D 19 6.堆栈寻址方式中,设A为通用寄存器,SP为堆栈指示器,MSP为SP指示器的栈顶单元,如果操作的动作是:(A)→MSP ,(SP)- 1 →SP ,那么出栈的动作应是___b___。 A (MSP)→A, (SP) + 1→SP ; B (SP) + 1→SP ,(MSP)→A ; C (SP) - 1→SP ,(MSP)→A ; D (MSP)→A ,(SP) - 1→SP ; 7.指令周期是指___c___。 A CPU从主存取出一条指令的时间 ; B CPU执行一条指令的时间 ; C CPU从主存取出一条指令加上CPU执行这条指令的时间 ; D 时钟周期时间 ; 8.在___a___的微型计算机系统中,外设可和主存贮器单元统一编址 ,因此可以不使用I / O指令。 A 单总线 B 双总线 C 三总线 D 多总线 9.在微型机系统中,外围设备通过___a___与主板的系统总线相连接。 A 适配器 B 设备控制器 C 计数器 D 寄存器 10.CD—ROM光盘的标准播放时间为60分钟。在计算模式1情况下,光盘的存储容量为 ___b___。 A 601MB B 527MB C 630MB D 530MB 二. 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计算机的硬件包括A.___存储器___,B.___运算器___,C.___控制器___适配器,输入输出部分。 2.按IEEE764标准,一个浮点数由A.___符号位___,阶码E ,尾数m 三部分组成。其中阶码E 的值等于指数的B.___基值___加上一个固定C.___偏移量___。 3.存储器的技术指标有A.___存储容量___,B.___存储时间___,C.__存储周期____,存储器带宽。 4.指令操作码字段表征指令的A.___操作___,而地址码字段指示B.__特征与功能___。微小型机多采用 C.___操作数的地址___混合方式的指令格式。 5. CPU中至少有如下六类寄存器,除了A.___指令___寄存器,B.____程序__计数器,C.___地址___寄存器外,还应有通用寄存器,状态条件寄存器,数据缓冲寄存器。 6.总线有A.___物理___特性,B.___功能___特性,电气特性,C.___机械___特性。 7.不同的CRT显示标准所支持的最大A.__分辨率___和B.___颜色___数目是C.___不同___的。 8.中断处理需要有中断A.___优先级仲裁___,中断B.___向量___产生,中断C.___控制逻辑___等硬件支持。 三.应用题 1. (11分)设有两个浮点数 N1 = 2j1 × S1 , N2 = 2j2 × S2 ,其中阶码2位,阶符1位,尾数四位,数符一位。设 :j1 = (-10 )2 ,S1 = ( +0.1001)2 j2 = (+10 )2 ,S2 = ( +0.1011)2 求:N1 ×N2 ,写出运算步骤及结果,积的尾数占4位,要规格化结果,用原码阵列乘法器求尾数之积。 2. (11分)已知某8位机的主存采用半导体存贮器,地址码为18位,若使用4K×4位RAM芯片组成该机所允许的最大主存空间,并选用模块条的形式,问: (1) 若每个摸条为32K×8位,共需几个模块条? (2) 每个模块内共有多少片RAM芯片? (3) 主存共需多少RAM芯片?CPU如何选择各模块条? 3. (11分)图B6.1是某SRAM的写入时序,其中R / W 是读 、写命令控制线,当R / W 线为低电平时,存贮器按给定地址把数据线上的数据写入存贮器。请指出图中时序的错误,并画出正确的写入时序。 图B6.1 4. (11分)某计算机有如下部件:ALU,移位器,主存M,主存数据寄存器MDR,主存地址寄存器MAR,指令寄存器IR,通用寄存器R0——R3 ,暂存器C和D。 (1) 请将各逻辑部件组成一个数据通路,并标明数据流向。 (2) 画出“ADD R1,(R2)+ ”指令的指令周期流程图,指令功能是 (R1)+((R2))→R1。 ALU 图B6.2 5. (11分)集中式仲裁有几种方式?画出计数器定时查询方式的逻辑结构图,说明其工作原理。 6. (11分)刷存的主要性能指标是它的带宽。实际工作时显示适配器的几个功能部分要争用刷存的带宽。假定总带宽的50%用于刷新屏幕,保留50%带宽用于其他非刷新功能。 (1) 若显示工作方式采用分辨率为1024×768,颜色深度为3B,帧频(刷新速率)为72HZ,计算总带宽。 (2) 为达到这样高的刷存带宽,应采取何种技术措施?
### 回答1: 静态半导体存储器和动态半导体存储器的主要区别在于存储数据的方式不同。静态半导体存储器使用触发器来存储数据,每个触发器可以存储一个比特的数据,因此静态存储器的存取速度较快,但是占用的面积较大,功耗也较高。而动态半导体存储器使用电容来存储数据,每个电容只能存储一个比特的数据,因此动态存储器的存取速度较慢,但是占用的面积较小,功耗也较低。此外,动态存储器需要定期刷新电容中的数据,否则数据会丢失,而静态存储器则不需要刷新。 ### 回答2: 静态半导体存储器(SRAM)和动态半导体存储器(DRAM)是两种常见的半导体存储器,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存储数据的方式不同。 静态半导体存储器使用的是触发器电路来存储数据,这些电路由若干个存储单元组成,每个存储单元都由4个或更多的晶体管组成。 SRAM 内部的电路会不断地检测它们的输入以保持存储状态,因此 SRAM 中的数据可以在更快的速度下存取。 SRAM 也不需要定期刷新来保持数据,所以 SRAM 能够在很长时间内保留数据。 动态半导体存储器则不同,它使用的是电容和开关电路来存储数据。每个存储单元都由一个晶体管和一个电容器组成,该电容器存储一位数据。当电平变化时,电容器需要重新充电,这就是常说的“刷新”过程。因此,在 DRAM 中,数据需要定期刷新,这样才能保持数据的一致性。 DRAM 的存储密度更高,所以适用于存储大量数据,但比 SRAM 存取速度慢。 因为两种存储器的优缺点不同,所以它们通常被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SRAM 通常用于高速缓存和高性能计算机系统,而 DRAM 通常用于桌面电脑和主流计算机系统,因为它可以存储大量数据。总之,两种存储器都在数字电路和计算机系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引领了半导体技术的发展趋势。 ### 回答3: 静态半导体存储器(SRAM)和动态半导体存储器(DRAM)是现代计算机系统中最常用的存储器。虽然它们都是半导体存储器,但它们之间有很大的区别。主要区别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1. 存储单元结构 SRAM的一个存储单元由6个晶体管组成,其中包括2个交叉敏感的反向耦合对,它们组成了一个双稳态电路,可以存储一个比特。DRAM的一个存储单元由一个 MOSFET 和一个电容器组成,其中电容器储存一个比特的信息。 2. 数据保持 SRAM的一个存储单元可以长时间保存数据,因为数据被存储在稳态中,仅在读取和写入时才改变。DRAM需要定期刷新(即刷新电容器以保存数据),因为电容器会慢慢漏电并失去储存过的数据。 3. 访问速度 SRAM的访问速度比DRAM快,因为 SRAM没有必要进行刷新,并且由于访问本身的内部结构, SRAM可以通过只使用一个时钟周期来访问单个存储单元。DRAM的访问速度比SRAM慢,因为它需要进行刷新,并且它必须读取该行中的所有位,而且它需要多个时钟周期才能访问单个存储单元。 4. 密度和成本 DRAM比SRAM更具有密度和成本优势,因为DRAM的存储单元只需要 MOSFET 和电容器,比 SRAM 更简单。DRAM可以使用刻度制造技术生产,使得 DRAM 更适合用于需要大量存储器的系统。SRAM使用的硅面积更大,使其价格更高。 以上四个方面是 SRAM 和 DRAM 主要的不同之处。根据特定的系统需求,选择 SRAM 或 DRAM 将会对系统的性能、功能和成本产生重大影响。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