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声明:以下内容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
最近工作中又遇到了timer的应用,以前一直没有好好的看手册。刚刚发现了一篇文章分类很规整符合我的阅读习惯。
为了以后查阅方便,转到此处。
原文出处:编辑:什么鱼 引用地址:http://news.eeworld.com.cn/mcu/2015/1109/article_23522.html
#二次编辑:刚刚又去核实了一下转载地址和作者,引用地址也是引用的他人,目前未能找到原作者,考虑到已有4年时间此文章还是公开给大家吧。以便查阅。
TAIV:
#define TAIV_TACCR1 (0x0002)
#define TAIV_TACCR2 (0x0004)
#define TAIV_TAIFG (0x000A)
TIMERA1_VECTOR是一个中断向量,主要处理CCR1,CCR2,以及定时器A溢出的中断标志,而CCR1,CCR2,以及定时器A产生中断是的TAIV是不同的,分别是2,4,10
switch( TAIV ) { case 2: break; case 4: break; case 10: P3OUT ^= BIT4; break; }
这一句的意思是,判断是哪个产生中断的,以执行不懂的程序,当然,在里面没写有,但是当你自己去写的时候可自己加进去。
CCR0,CCR1,CCR2
分别是比较/捕获模块1,2,3的比较/捕获寄存器,一般CCR0用来控制周期。
至于具体怎么应用,这是很难解释的,解释了可能你还是不同。最好的办法就是一边写程序,一边查书。
6月2日 周四 晴 定时器A
现在的认识:
MSP430 5438 有3个时钟,分别是 TA0、TA1 和TB
了解了定时器A的用法:
定时器A可以分成几个独立的时间周期。这几个时钟周期共用一个计数器TA1R 或TA0R。
在头文件中可以查到:
#define TIMER1_A1_VECTOR (48 * 2u)
#define TIMER1_A0_VECTOR (49 * 2u)
#define TIMER0_A1_VECTOR (53 * 2u)
#define TIMER0_A0_VECTOR (54 * 2u)
TIMER0 含 TA0CCR0- TA0CCR4 五个
TIMER1 含 TA1CCR0- TA1CCR2 三个
TA0CCR0 对应中断向量 A0_VECTOR
TA0CCR1-4 对应中断向量 A1_VECTOR
//A0定时器,用于界面处理
TA0CCTL0 = CCIE; // CCR0 interrupt enabled
TA0CCTL1 = CCIE; // CCR1 interrupt enabled//时间周期1使能
TA0CCTL2 = CCIE; // CCR2 interrupt enabled//时间周期2使能
TA0CCTL3= CCIE; // CCR3 interrupt enabled//时间周期3使能
//TA0CCTL4= CCIE; // CCR3 interrupt enabled//时间周期3使能
TA0CCR0=256;//TA0R 计数到65535才清零。
TA0CCR1=4096; //1s
TA0CCR2=1024; //1/4
TA0CCR3=8192; //2s
TA0CTL = TASSEL_1+ID_3 + MC_2 + TACLR+ TAIE; // ACLK, 8分频,MC_2:连续模式, clear TAR
// Timer1 A0 interrupt service routine
#pragma vector=TIMER0_A0_VECTOR
__interrupt void Timer_A0 (void)
{
// TA0CCR0 += 64;// Add Offset to CCR0
TA0CCR0 += 256;// 1/16s Add Offset to CCR0
if(ReadUART0_new>0)
ReadUART0_new--;
if(ReadUART1_new>0)
ReadUART1_new--;
}
// Timer_A3 Interrupt Vector (TAIV) handler
#pragma vector=TIMER0_A1_VECTOR
__interrupt void TIMER0_A1_ISR(void)
{
switch(__even_in_range(TA0IV,14))
{
case 0:
break;
case 2:
TA0CCR1 +=4096; //1s Add Offset to CCR1
SecondReach=1;
CountToMunite++;
SecondTimecount++;
if(waringstatus>0)
{
//buzzer();
// waringlight();
}
break; // CCR4 not used
case 4:
TA0CCR2+= 1024; // 1/2s Add Offset to CCR2
// buzzer();
// waringlight();
break;
case 6:
spark++;
TA0CCR3+=8192; // 2s Add Offset to CCR3
// buzzer();
// waringlight();
break;
case 8:
break; // CCR3 not used
case 10:
break; // CCR5 not used
case 12:
break; // Reserved not used
case 14: // overflow
break;
default:
break;
}
}
[page]
以下为转载:
msp430的定时器
对于学习新的单片机来说,就我个人意见在知道基本功能后应该先掌握定时器的用法,可以能帮助你很快的掌握单片机的用法并尽快能进行单片机的应用,所以对于430我也同样先掌握定时器的用法。
msp430单片机一共有5种类型的定时器,看门狗定时器(WDT)、基本定时器(Basic Timer1)、8位定时器/计数器(8-bit Timer/Counter)、定时器A(Timer_A)和定时器B(Timer_B)。但是这些模块不是所有msp430型号都具有的功能。
1、看门狗定时器(WDT)
学过电子的人可能都知道,看门狗的主要功能就是当程序发生故障时能使受控系统重新启动。msp430中它是一个16位的定时器,有看门狗和定时器两种模式。
2、基本定时器(Basic Timer1)
基本定时器是msp430x3xx和msp430F4xx系列器件中的模块,通常向其他外围提供低频控制信号。它可以只两个8位定时器,也可以是一个16位定时器。
3、8位定时器/计数器(8-bit Timer/Counter)
如其名字所示,它是8位的定时器,主要应用在支持串行通信或数据交换,脉冲计数或累加以及定时器使用。
4、16位定时器A和B
定时器A在所有msp430系列单片机中都有,而定时器B在msp430f13x/14x和msp430f43x/44x等器件中出现,基本的结构和定时器A是相同的,由于本人最先熟悉并应用的是定时器A所以在这里就主要谈一下自己对定时器A的了解和应用。
定时器A是16位定时器,有4种工作模式,时钟源可选,一般都会有3个可配置输入端的比较/捕获寄存器。并且有8种输出模式。通过8种输出模式很容易实现PWM波。
我先给出我的一个应用程序,然后通过程序来书名定时器A的基本用法。程序如下:
void init_TimerA ( void )
{
CCTL0 = CCIE; // 开启比较器0中断
CCR0 = 32768; // 1S秒的定时
CCTL1 = CCIE; // 开启比较器1中断
CCR1 = 100; // 3.66mS显示延迟
TACTL = TASSEL_1 + MC_1; // 开启定时器
}
#pragma vector = TIMERA0_VECTOR
__interrupt void Timer_A0(void)
{
time_flag = 1; // 时间变动标志
if(time_stop == 1) // 设置模式标志
time[0] ++; // 秒加1
start_ADC12(); // 开启AD
}
#pragma vector = TIMERA1_VECTOR
__interrupt void Timer_A1 ( void )
{
unsigned char tmp;
tmp = TAIV;
if ( tmp == 2 ) // 比较器1中断
{
led_flag = 1; // 刷新显示标志
CCR1 += 100; // 3.35mS
if ( CCR1 >= 32768 )
CCR1 -= 32768;
}
if ( tmp == 4 ) // 比较器2中断
{
keyread_flag = 1; // 读取键值标志
CCR2 += 5000; // 152.6mS长按键自加间隔
if ( CCR2 >= 32768 )
CCR2 -= 32768;
}
LPM3_EXIT; // 退出低功耗
}
定时器A大致可分为四个功能模块:计数器、比较/捕获寄存器0、比较/捕获寄存器 1、比较/捕获寄存器2。计数器是主体它是一个开启和关闭的定时器,如果开启它就是一直在循环计数,只会有一个溢出中断,也就是当计数由0xffff到0 时会产生一个中断。那怎么实现定时功能呢?这就要靠三个比较/捕获寄存器了以后用CCRx表示。CCR0比较特殊,通过他可以改变计数器的最大计数值,也就是当计数器计数到CCR0的值时自动会将计数器清零。但这需要设置相应的工作模式,模式列表如下:
0——停止模式,用于定时器的暂停
1——增计数模式,计数器计数到CCR0,再清零计数
2——连续计数模式,计数器增计数到0xffff,再清零计数
3——增/减计数模式,增计数到CCR0,再减计数到0
当计数器计数到CCR0时,CCR0单元会产生一个中断。同样当计数器计数到CCR1和CCR2时,两个单元也都会个产生一个中断。这样我们可以通过定时器A得到三个定时时间了。
看程序中的定时器初始化模块。CCTLx是相应比较/捕获寄存器的控制寄存器。它可对比较/捕获寄存器进行设置,在这里只用到比较功能,也就是当计数到CCRx时产生中断,由于CCTLx默认的是比较功能,所以一般也就只用到CCIE 这个控制字,就是开启相应比较器的中断。CCRx就是相应比较器的值。TACTL是计数器的控制寄存器,TASSEL_x是时钟源的选择。
0——TACLK,使用外部引脚信号作为输入
1——ACLK,辅助时钟
2——MCLK,系统主时钟
3——INCLK,外部输入时钟
我暂时之用到ACLK,32.768KHZ。MC_x是工作模式列表为上边的工作模式列表。对TACTL进行模式设置的同时也开启了定时器,要停止只需把MC_0赋值给TACTL就可以。所以这个计数器工作在增计数模式时钟源为ACLK。
中断函数比较/捕获寄存器0和比较/捕获寄存器1、2是分开的,CCR0的中断很容易只需在函数中加上自己的中断相应程序就行。但是CCR1和CCR2是公用一个中断函数的,所这就需要识别到底是哪个中断,这可以通过一个寄存器TAIV来识别,
2——比较/捕获寄存器1中断
4——比较/捕获寄存器2中断
10——定时器溢出
0——没有中断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TAIV在进行读取时会清楚数值,所以为了能分辨两次值,就需要一个中间变量了 。
还要注意的是在增加计数模式时CCR1和CCR2的值应该小于CCR0,否则CCR1和CCR2不会产生中断。并且每次CCR1和CCR2中断后要把他重新赋值这样才能保证CCR1和CCR2的中断间隔时间不变。类似语句如下:
CCR1 += 100;
if ( CCR1 >= 32768 )
CCR1 -= 32768;
以上就是定时器A的最基本的应用了,以后会结合实际的应用来具体说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