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学科齐全、学术实力雄厚、办学特色鲜明,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自2018年4月,我校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整建制迁入青岛至今,累计招收博士后近500人,博士后队伍已经成为我校科研院所师资(科研人员)的蓄水池,成为了各国家重点科研平台和重大科技项目团队中科研创新的主力军。
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院)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为保隙,着力提升内涵,适度扩大规模。人才数量,空间规模,成果产出都较搬迁青岛及综合改革前实现了数倍增长。形成了以蓝色经济区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体,山东大学-亥姆霍兹国际实验室为中心的“内合外联”发展布局,以及交叉创新协调发展的新的学科架构,学科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持续提升。
微生物基因编辑与药物合成生物学
团队介绍
微生物基因编辑技术与农业微生物团队包括教授4人,其中国家优青1名,泰山特聘1名,泰山青年2名,齐鲁青年3名,致力于基因编辑技术开发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基金等多项。
合作导师
符军
研究方向
基因编辑技术和转基因动物
招收计划
招收人数:1人;
岗位职责:
负责基因编辑及转基因动物研发工作。
联系方式
fujun@sdu.edu.cn
合作导师
王海龙
研究方向
微生物基因编辑与药物合成生物学
招收计划
招收人数:2人
联系方式
wanghailong@sdu.edu.cn
合作导师
尹贻贞
研究方向
DNA编码非经典环肽库的构建和基于药物靶标的筛选
招收计划
招收人数:1人;
岗位职责:
环肽的筛选、合成与活性评估。
联系方式
yizhenyin.1987@sdu.edu.cn
酶工程研究组
合作导师
李盛英、张伟、杜磊
团队介绍
团队负责人为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及国家“杰青”入选者,张伟教授为国家“优青”入选者,目前团队由教授2名、研究员1名、助理研究员3名、博士后6名、科研助理5名、博士生11名、硕士生18名等46人组成。
研究方向
1、微生物天然产物生物合成;
2、P450酶学与酶工程;
3、工业微生物菌株改良等。
招收计划
招收人数:4人;
要求:已获得或短期内可获得结构生物学或合成生物学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年龄在35岁以下;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英文SCI杂志上发表过研究论文;具有浓厚的科研兴趣,工作认真严谨,有独立从事课题研究的能力;为人宽厚诚信,吃苦耐劳,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及责任心。
联系方式
方向1:lishengying@sdu.edu.cn
方向2:zhang_wei@sdu.edu.cn
方向3:lei.du@sdu.edu.cn
海洋微生物科学与技术
合作导师
张玉忠、陈秀兰、张熙颖、宋晓妍、苏海楠
团队介绍
从整合生物学层面,系统研究深海、极地微生物资源独特的生命特征与极端环境适应的机制及结构基础;挖掘海洋微生物酶资源,创制新型海洋微生物酶制剂。近年来,取得了系列创新性成果,已在PNAS、CNS子刊等发表系列论文。
研究方向
海洋微生物学与海洋微生物技术、海洋结构生物学
招收计划
招收人数:3-4人;
开展海洋微生物学与海洋微生物技术研究工作.
联系方式
suhn@sdu.edu.cn
生物催化与生物转化
合作导师
方诩
团队介绍
方诩课题组主要从事生物技术降解木质纤维素和塑料,酶工程及微生物合成生物学的目标型研究,多项成果已经产业化。课题组现在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基金以及企业横向课题,和国外多家科研机构有合作。
研究方向
合成生物学、酶工程
招收计划
招收人数:2人;
要求:化学生物学、酶工程、微生物代谢或合成生物学方向以及相关生物领域的博士。
联系方式
fangxu@sdu.edu.cn
生物质资源转化团队
合作导师
赵建
团队介绍
从事木质纤维素生物降解和转化研究有50多年历史,研究涵盖木质纤维素原料结构性质、木质纤维素降解用酶(菌株到酶生产)、纤维素降解转化生产化学品等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的全流程。获得国家级奖项3项,省级奖励多项。
研究方向
木质纤维素降解转化
招收计划
招收人数:2-3人;
岗位职责:
从事木质纤维素生物降解与转化研究,参与相关课题申报。
联系方式
zhaojian@sdu.edu.cn
微生物代谢与生物转化团队
合作导师
马翠卿、高超
团队介绍
本团队主要从事微生物代谢与生物转化研究。学术带头人高超教授获得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2020)和山东大学杰出中青年学者(2021);在PNAS、Nature Communications等杂志上发表科学研究论文多篇,现主持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多项国家级项目。
研究方向
本团队通过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手段,确定目标代谢物的微生物合成与分解代谢途径;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设计微生物代谢途径实现具有重要生物基化学品的生产,同时开展结构生物学指导下关键酶的定向改造与高值化合物生产研究。
招收计划
招收结构生物学、微生物生理与代谢、生物信息学方向博士后3名,开展微生物代谢关键酶的挖掘、结构解析、定向改造与实际应用研究。
联系方式
macq@sdu.edu.cn
合作导师
杨春玉
团队介绍
课题负责人杨春玉教授主要从事极端环境微生物资源及蛋白分子机制研究。相关研究获得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支持,研究成果发表高水平论文多篇,申请多项专利并实现技术转化和产业化。
研究方向
课题组主要从事环境微生物及酶资源挖掘、酶工程及生物合成研究。基于微生物资源、酶催化机制及改造、代谢工程等基础研究,实现高值微生物、酶及化合物的生物合成。
招收计划
招收结构生物学、代谢工程或合成生物学方向博士后2名,开展关键酶的挖掘、催化机制及结构解析、定向改造与实际应用研究;开展天然化合物生物合成机理及应用研究。
联系方式
ycy21th@sdu.edu.cn
合作导师
王书宁
团队介绍
王书宁教授主要从事环境微生物生理代谢及其工程改造和应用研究,获得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支持,研究成果发表论文40多篇,申请多项专利。
研究方向
研究包括污染物的降解和转化,厌氧梭菌二氧化碳固定、功能酶发现以及相关菌种和酶的工程改造应用等
招收计划
招收具有酶学、生物信息学和合成生物学背景的博士后2名,开展微生物代谢机制、功能酶结构、菌株改造和酶工程的研究。
联系方式
shuningwang@sdu.edu.cn
自养菌遗传与应用团队
合作导师
林建群、林建强、陈林旭
团队介绍
围绕微生物浸出技术中的核心嗜酸自养与异养菌(群)与关键工艺进行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开发了适合生物冶金与污泥处理的高效菌群,形成了嗜酸菌遗传操作的技术优势与特色,构建了系统的理论成果与知识产权体系。
研究方向
浸出微生物分子生物学与合成生物学研究;环境微生物组学与微生物组工程研究;微生物浸出技术研究与工艺开发。
招收计划
招收人数:2-4人
联系方式
linxuchen@sdu.edu.cn
微生物创新药物研发团队
团队介绍
赵康教授团队以微生物工艺研发与创新药物研发为导向,开展有机化学、药物化学和化学生物学交叉领域的科研工作。近年,开发了一系列合成杂环化合物的新方法,并开展了一系列的电化学研究,一直致力于“绿色”化学的研究。
合作导师
赵康
研究方向
主要致力于有机化学、药物化学、及与生物化学交叉领域的科研工作,在复杂天然产物的全合成、合成方法学、抗病毒研究和电化学等领域的研究。
招收计划
招收人数:2人
联系方式
combinology@yahoo.com
合作导师
典龙阳
研究方向
以微生物化学创新药物研发与仿生人工智能为导向,在有机化学、药物化学和化学生物学领域开展前沿基础和应用研究。近期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 有机合成方法学的开发 2. 微生物创新药物研发 3. 仿生人工智能材料的设计、组装与应用。
招收计划
2名博士后(全职博士后2名,年龄在35周岁以下。欢迎具有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研究背景的博士毕业生。)
联系方式
longyang_dian@sdu.edu.cn
药源微生物基础和应用研究团队
团队介绍
李越中教授团队以重要药源黏细菌资源应用为导向,在国内率先开展了黏细菌基础和应用的系统研究,取得一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尤其是在黏细菌资源及其生态多样性方面的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合作导师
李越中
研究方向
黏细菌和其他重要细菌类群的资源及多样性;抗肿瘤化合物埃博霉素合成的表达调控、修饰改造及相关技术
招收计划
招收人数:3-4人
联系方式
lilab@sdu.edu.cn(李越中教授)
合作导师
胡玮
研究方向
黏细菌多细胞行为和生物被膜研究
招收计划
招收人数:1-2人
联系方式
hw_1@sdu.edu.cn(胡玮教授)
合作导师
吴长生
研究方向
黏细菌及环境微生物的活性天然产物挖掘
招收计划
招收人数:1-2人
联系方式
wuchangsheng@sdu.edu.cn(吴长生教授)
合作导师
张正
研究方向
黏细菌抗微生物毒素的识别鉴定与功能研究
招收计划
招收人数:1-2人
联系方式
zhangzheng@sdu.edu.cn(张正研究员)
微生物生物合成与代谢调控团队
团队介绍
从事合成生物学、代谢工程、酶工程研究。从微生物的代谢机理出发,着力解决大宗化学品、药物、食品生物合成,以及塑料降解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发表文章200余篇;获得专利40多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重大项目等项目50余个,累计到账经费超过5000万,3项成果正在产业化前期试验中
合作导师
祁庆生
研究方向
合成生物学与资源转化
招收计划
招收博士后1-2名,具有微生物学、酶工程研究背景
联系方式
qiqingsheng@sdu.edu.cn
合作导师
侯进
研究方向
酵母合成生物学与代谢工程
招收计划
招收博士后1-2名,具有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天然产物合成研究背景
联系方式
houjin@sdu.edu.cn
合作导师
梁泉峰
研究方向
合成生物学基因线路
招收计划
招收博士后1-2名,具有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程研究背景
联系方式
liangquanfeng @sdu.edu.cn
合作导师
卢雪梅
研究方向
生物质资源转化
招收计划
招收博士后1-2名,具有微生物学研究背景
联系方式
luxuemei@sdu.edu.cn
合作导师
王倩
研究方向
细菌代谢工程与合成生物学
招收计划
招收博士后1-2名,具有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研究背景
联系方式
qiqi20011983@sdu.edu.cn
应聘条件
凡在国内外已取得博士学位或已通过博士论文答辩,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在35周岁以下(工作站联合招收的年龄要求参照工作站要求);
我校培养的博士原则上不得申请进入同一一级学科做博士后(工作站联合招收博士后不受此限制);
达到申报流动站及合作导师的入站学术要求;
我校原则上不接收在职人员、超龄人员、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人员及博士毕业三年以上人员的入站申请(连续做二站的博士后不受毕业年限限制)。
聘期待遇
博士后类型 | 年薪/待遇 |
项目资助类 | 不低于18万元* |
重点资助类 | 不低于27万元* |
特别资助类 | 不低于36万元* |
*含青岛市博士后生活及住房补贴6万元/年
学校有附属医院及中小幼教,能够为关系转入我校的博士后提供优质的医疗保健服务和基础教育服务;
博士后在站期间按在职教师同等标准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学校提供1万元/年科研经费,资助期限为两年;
青岛校区博士后出站后留在青岛市工作且符合青岛市人社局申领要求的,享有25万元安家补贴。
工作职责
在站期间,全职从事相关研究领域内的科研工作,并取得一定研究成果;
根据需要,完成合作导师分配的其他工作任务。(详见各团队招收要求)
应聘方式
应聘者联系各团队并将个人简历及反映本人学术水平的电子文档发送至各团队联系人。
编辑/侯晓龙
责任编辑/杜林
猜你喜欢
10000+:菌群分析 宝宝与猫狗 梅毒狂想曲 提DNA发NatureCell专刊肠道指挥大脑
文献阅读 热心肠 SemanticScholar Geenmedical
16S功能预测 PICRUSt FAPROTAX Bugbase Tax4Fun
生物科普: 肠道细菌 人体上的生命生命大跃进 细胞暗战 人体奥秘
写在后面
为鼓励读者交流、快速解决科研困难,我们建立了“宏基因组”专业讨论群,目前己有国内外5000+ 一线科研人员加入。参与讨论,获得专业解答,欢迎分享此文至朋友圈,并扫码加主编好友带你入群,务必备注“姓名-单位-研究方向-职称/年级”。PI请明示身份,另有海内外微生物相关PI群供大佬合作交流。技术问题寻求帮助,首先阅读《如何优雅的提问》
学习16S扩增子、宏基因组科研思路和分析实战,关注“宏基因组”
点击阅读原文,跳转最新文章目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