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Phytologist:王建军等综述全球变化下的山地微生物组和生态系统功能

该研究综述探讨了山地环境中微生物群落的垂直分布规律、驱动因素及其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响应。研究发现微生物群落结构沿海拔梯度变化,受到温度、pH和植被特征等因素影响。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加剧,微生物多样性与功能的研究日益重要,为山地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文章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包括微生物多样性和功能的形成机制、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响应预测等。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全球变化下的山地微生物组和生态系统功能的研究综述

山地主要是由造山运动等地质过程形成,常具有明显的海拔落差和气候环境差异。山地覆盖了25%的地球表面,是陆地80%以上淡水资源的发源地;具有复杂多样的自然景观与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居住着地球上超过80%的两栖动物和1/3的陆地植物。

然而,山地生态系统也是地球上典型的脆弱生态系统之一,正处在受全球环境变化影响的最前沿,其生态环境破坏与恶化的趋势十分明显,如冰川消融加速、土地利用增加、富营养化加剧、生物多样性丧失等,是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热点地区、生态保护与恢复的关键区域。

山地环境微生物是介导碳氮磷硫等生源要素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引擎和全球变化的调节器;在气候变化加剧和人为干扰与日俱增的背景下,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趋凸显。250多年来,山地环境为植物和动物群落梯度研究提供了经典的自然系统模型。近10多年来,山地环境微生物组的探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山地环境微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的研究得到广泛关注,相应的群落分布规律、形成机制及其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响应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亟需整合和归纳。

5cb110e781d6cbe363dc53944efa1d42.png

相关研究成果以邀稿研究综述的形式,发表在生态环境领域经典期刊New Phytologist

研究检索了涉及山地湖泊、河流或土壤生境中细菌、真菌、古菌和硅藻等微生物多样性的文献资料,系统整合分析和综述了文献所报道的238个数据集,通过归纳比较山地水体和陆地生态系统,揭示了微生物群落的垂向分异规律和形成机制,并对相应的前沿关键科学问题进行初步展望。

858ec80ce55fab38fc5910df20025420.png

图1 微生物群落沿着山地垂直气候带的区系分布

8ed342b63420bde863a28ab06656416b.png

图2 山地水体和陆地微生物α和β多样性的海拔分布模式

8ea049b12815d7a0f6c90032858e20bf.png

图3 山地水体和陆地微生物群落形成的驱动因子和驱动机制

研究发现,微生物群落组成常常具有沿着山地垂直气候带(即温度梯度)分布的生物区系(图1),表现出经典的距离衰减规律,即空间距离越近的微生物,其群落结构越相近。此外,微生物群落的特异性呈现U型的垂向分异规律,即高海拔和低海拔的群落结构最为特殊;然而,微生物alpha多样性的垂向分异规律在不同生境和生物类群之间仍存在差异(图2)。整体而言,陆地和水体微生物的群落形成均主要受到确定性过程的影响;通过建立一种新的关键环境因子定量方法,研究揭示了陆地生态系统多样性的驱动因子主要为pH、温度和植被特征,而水体生态系统中则为温度、pH和磷酸盐(图3)。

efc5ff9654fde297bfad15b24d2d448d.png

图4 山地微生物的前沿研究领域和核心问题

最后,研究展望了山地微生物组潜在的前沿研究方向和相关的关键科学问题;包括但不限于下述研究方向:围绕生物多样性理论,考察多类型生境和关键驱动要素,依托野外实验和功能性状等新方法,通过模型模拟等,揭示微生物多样性-功能的形成和耦合机制,最后建模并预测微生物群落和功能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响应(图4)。整体而言,研究成果为山地环境微生物组和功能的研究现状提供了系统回顾、总结和展望,为山地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参考。山地系统作为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认识其微生物及功能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响应与反馈,将为全球山地生态系统的保护、水土资源和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提供决策参考。

文章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是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王建军研究员,湖南农业大学胡盎副教授和王建军课题组博士研究生孟凡凡为共同第一作者。研究得到了清华大学杨云锋教授、赫尔辛基大学Janne Soininen教授、南京大学沈吉教授、俄克拉荷马大学周集中教授等指导,也得益于安芷生院士、贺纪正教授、吴庆龙研究员、褚海燕研究员、李香真研究员、张更新研究员、葛源研究员、刘勇勤教授、王子健研究员、申聪聪副研究员、罗煜副教授、戴中民副研究员、Holly Slater博士、Francis Martin院士等专家长期大力支持。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第二次青藏科考、中科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科院前沿重点等项目的资助。特别感谢美国国家地理、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等提供了启动项目,支持了山地环境微生物的前期研究。

文章链接:https://doi.org/doi:10.1111/nph.18051

猜你喜欢

10000+:菌群分析 宝宝与猫狗 梅毒狂想曲 提DNA发Nature Cell专刊 肠道指挥大脑

系列教程:微生物组入门 Biostar 微生物组  宏基因组

专业技能:学术图表 高分文章 生信宝典 不可或缺的人

一文读懂:宏基因组 寄生虫益处 进化树

必备技能:提问 搜索  Endnote

文献阅读 热心肠 SemanticScholar Geenmedical

扩增子分析:图表解读 分析流程 统计绘图

16S功能预测   PICRUSt  FAPROTAX  Bugbase Tax4Fun

在线工具:16S预测培养基 生信绘图

科研经验:云笔记  云协作 公众号

编程模板: Shell  R Perl

生物科普:  肠道细菌 人体上的生命 生命大跃进  细胞暗战 人体奥秘  

写在后面

为鼓励读者交流、快速解决科研困难,我们建立了“宏基因组”专业讨论群,目前己有国内外5000+ 一线科研人员加入。参与讨论,获得专业解答,欢迎分享此文至朋友圈,并扫码加主编好友带你入群,务必备注“姓名-单位-研究方向-职称/年级”。PI请明示身份,另有海内外微生物相关PI群供大佬合作交流。技术问题寻求帮助,首先阅读《如何优雅的提问》学习解决问题思路,仍未解决群内讨论,问题不私聊,帮助同行。

e2458ac3f7a49d481cdf4bae9973ce0f.png

学习16S扩增子、宏基因组科研思路和分析实战,关注“宏基因组”

点击阅读原文,跳转最新文章目录阅读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