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eta 2023年执行副主编入选名单
根据2023年对iMeta的贡献,共有22位正式入选执行副主编,以下为执行副主编人员信息。
执行副主编简介
蔡伟伟
北京交通大学 副教授
蔡伟伟,北京交通大学副教授,Lancaster University访问学者。北京能源与环境学会能源与环境专家组委员、中国沼气学会青年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围绕产甲烷过程生态理论开展电化学协同厌氧消化新型工艺研发工作,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Water Research,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等期刊上发表论文40多篇,总引2300多次,H因子24,主编Wiley 出版的《Bioelectrosynthesis: Principles and Technologies for Value-Added Products》,参编IWA英文专著1部,申请发明专利10余项,担任10余本SCI期刊审稿人。获得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山西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一级学会一等奖3项。
🔗个人主页:
https://webofscience.clarivate.cn/wos/author/record/2299438
常立甲
日本千葉大学医学部 助理教授
常立甲,日本千葉大学医学部助理教授,2020年在千葉大学医学部获得神经科学博士学位。41期中日笹川医学奖学金获得者,日中医学协会会员。BMC psychiatry, Gut Microbes, Neurobiology of Disease, Psychopharmacology, Frontiers in Psychiatry, 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 等相关领域杂志审稿人。主持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青年研究项目1项。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Molecular Psychiatry, Pharmacology Biochemistry and Behavior, European Archives of Psychiatry and Clinical Neuroscie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Brain Research Bulletin, Brain Behavior & Immunity-Health, The Journal of Nutritional Biochemistry等杂志。
🔗个人主页:
https://www.webofscience.com/wos/author/record/GNH-5602-2022
陈迪俊
南京大学 副教授
陈迪俊,南京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特聘教授、南京大学登峰B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003-2008年在哈尔滨医科大学接受本科教育并获得生物信息学学士学位,2017年在德国哈雷-维滕贝格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先后在浙江大学、波茨坦大学和洪堡大学从事研究工作,2019年底入职南京大学,担任生物信息学课题组PI,主要研究方向是基因转录调控的生物信息学研究。共发表学术论文近60篇,参与编写专著5部,其中以第一或者通讯(含共同)作者在Nat Commun (5篇)、Nat Neurosci、Nat Plants、iMeta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
🔗个人主页:
https://compbio.nju.edu.cn
陈汉清
首都医科大学 教授
陈汉清,现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华南理工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消化内科,研究员/PI,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消化系统疾病的相关的危险因素及精准治疗研究,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Hepatology, ACS Nano, Nano Today等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各类项目11项,入选北京市海外高层次人才(青年项目)等。担任iMeta执行副主编,JCTH和广州医药编委,JCTH、HBPD INT、Exploration青年编委等。中国毒理学青年委员会常委,中国营养学会营养流行病专委会、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环境表观遗传学专委会、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小儿营养专委会委员,北京市营养学会理事会理事等。
🔗个人主页:
https://yjsh.ccmu.edu.cn/dsdw/dsjj/bsyjsds/sdykdxggwsxy/yyyspwsx/20230041.htm
陈实富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客座研究员 / 海普洛斯集团创始人,CTO
陈实富,正高级工程师,海普洛斯集团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客座研究员。2019年深圳市青年科技奖获得者,获评2021深圳市科技达人和2022广东省创新达人,以项目负责人获2022深圳科技进步奖,入选2023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以及2023全球学者学术影响力排行榜(临床医学方向)。开源项目组OpenGene的发起人,多款热门生物信息学软件的作者。发表国际期刊和会议论文60余篇,其中一作兼通讯最高单篇引用一万多次(近五年中国生物学者单篇引用最高之一)。拥有30余项发明专利和40多项软件著作权。是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委会青年委员,肿瘤测序及大数据分析专委会委员,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数学与产业专业委员会”委员。
🔗个人主页: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Shifu_Chen
陈卫华
华中科技大学 教授
陈卫华,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肠道菌群精细调控与人、动物健康。通过实验与生物信息学分析相结合,发现肠道微生态异常与疾病的关联;利用噬菌体或小分子物质对特定肠道细菌精准调控,以达到改善微生态、改善和治疗疾病之目的。截止2024年2月,以主要作者(通讯或第一)身份在Science、Gut、Cell Host & Microbe、Cell Metabolism、Nature Communications、Genome Biology、Microbiome、Molecular Systems Biology、Nucleic Acids Research、Advanced Science等杂志发表文章70多篇。引用6400多次,H-因子33。
🔗个人主页:
http://faculty.hust.edu.cn/chenweihua2/zh_CN/index.htm
崔杰
复旦大学 研究员
崔杰,复旦大学感染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研究组长,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病毒演化与病毒组研究,为中国高被引学者,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全球前 2% 顶尖科学家榜单,入选《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 首届、 第二届生命科学青年编委, 为中国微生物学会病毒学专委会第二届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生物信息学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中国遗传学会进化遗传分会第一届、 第二届委员会委员。迄今为止,已在国际核心期刊上发表 SCI 论文 74 篇,引用 13000 余次,H 因子 34,其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关注,多次被 Nature,Science,F1000 ,GISAID等评论或选为亮点。目前担任National Science Review、Virologica Sinica等杂志编委,常年为Science, Nature Review Microbiology, Lancet Microbe,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Science Bulletin, PNAS, 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 Nature Communications, 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 mBio, PLoS Pathogens, mSphere, mSystems, Journal of Virology等多个杂志审稿。
🔗个人主页:
https://webofscience.clarivate.cn/wos/author/record/2096644
段屹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教授
段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人体共生菌群与健康和疾病的相关研究,学术成果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于Nature,Nature Communications,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Gut,Journal of Hepatology等高影响因子期刊,并被Nature,Science,Cell,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Cell Host Microbes,Hepatology等国际著名刊物点评报道,获得Faculty of 1000收录并被两位独立推荐人分别给予最高等级评价。迄今共发表SCI论文34篇(其中17篇IF>10),申请发明专利1项,相关成果被引用2200余次。
🔗个人主页:
https://biomed.ustc.edu.cn/2022/0505/c31898a595621/page.htm
黄源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主治
黄源,美国ACC青年会员,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国家心血管疾病中心)青年医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心血管疾病相关的肠道菌群研究,柔性电子材料研究、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研究、心衰的发病机制研究,心血管疾病负担研究等。以通讯/第一作者在The innovation (2篇, IF:32.1)、Microbiome (IF:16.8)、Arteriosclerosis, Thrombosis, and Vascular Biology (IF:10.5,Cover Story)、World Journal of Pediatrics(IF:8.7),iScience(IF 6.1,Cover Story),iMeta(即时IF>20+, Cover Story)等国际知名杂志发表多篇高水平SCI论文,其中封面文章3篇,单篇最高IF 32.1,累计影响因子IF >100+。同时担任The innovation(IF 32.1)杂志青年编委,National Science Review 杂志(IF 20.6 )科学编辑,iMeta杂志(即时IF>20+)执行副主编,担任Nature Medicine(IF: 87.2)、Nature Electronics(IF: 33.255)、The Innovation(IF: 32.1)、Advanced Materials(IF: 32.086)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IF:19.9)、Med(IF:17)、iScience(IF:6.1)等杂志特邀审稿人,北京科技人才研究会会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主持中央高水平医院临床科研业务费基金1项,同时参与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项,国自然面上项目2项。
🔗个人主页:
https://orcid.org/0000-0002-1420-8932
贾保磊
中央大学 副教授
贾保磊,湘湖实验室研究员,杭州市高层次人才。毕业于韩国国立庆尚大学,曾任韩国中央大学副教授。在Trends in Biotech, Gut microbes, J infection, Plos Pathogens, Plant Biothech, J Cleaner Prod 等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任Frontiers Microbiol, Frontiers Genetics 编辑及多个期刊审稿人。主持韩国农渔部,韩国研究财团,韩国教育财团基金多项。
🔗个人主页:
https://webofscience.clarivate.cn/wos/author/record/438824
刘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 副研究员
刘源,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科学院“青年英才计划”培育工程院级入选者。2010年-2015年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获土壤学博士学位,2015年7月起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工作,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在英国洛桑研究所做访问学者。现主要从事养殖废水、再生水等非常规水资源农田灌溉过程中养分、重金属、抗生素、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化学行为及调控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7项,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担任Reviews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Toxicology、Biochar、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和《土壤学报》期刊的青年编委,创办“非常规水”公众号。
🔗个人主页:
https://ifi.caas.cn/xkjs/tddt/fcgszyaqlytd/143521.htm
娄翼来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研究员
娄翼来,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土壤微食物网与碳氮循环、气候智慧农业等方面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课题,以第一/通讯作者在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Biology & Fertility of Soils、Catena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喀斯特生态恢复土壤微食物网》等著作,荣获“我国农田土壤有机质演变规律与提升技术”等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担任Climate Smart Agriculture执行主编。
🔗个人主页: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Yilai-Lou
时玉
河南大学 教授
时玉,河南大学“黄河学者”特聘教授。2015年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获得环境科学博士学位;2015年1月-2021年3月,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工作;2021年3月,入选河南大学“黄河学者”特聘教授,进入生物互作与生态安全实验室工作。2021年获得中国土壤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2022年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项,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一项,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项目1项,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协同创新工作项目1项以及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1项。在Microbiome、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等专业知名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一作/通讯20余篇。Web of science 他引4484次,H指数32。2022年、2023年连续入选全球高被引学者。
🔗个人主页: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Yu-Shi-61
王海涛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 教授
王海涛博士,生物学以及生物信息学家,目前就职于美国国立癌症研究院,研究重点是应用生物信息学工具来检测、诊断和预测疾病,从癌症和真菌感染开始,然后扩展到其他疾病。已在Nature Microbiology/Communications/Protocols,Advance Science,Theranostics 等等期刊合作发表论文40余篇,被引千余次。目前王博士专注于结合遗传学、药理学方法和放射组学,在包括会诊和手术在内的真实临床情况下进行临床预测和诊断。开发更好的基于生物信息学的分析和预测工具来改善治疗结果。同时作为客座编辑参与Therapeutic Advances in Medical Oncology,Frontiers in Oncology, Cancer Control等杂志以及Innovation杂志的青年编委,并担任 10多个国际期刊的审稿人。
🔗个人主页:
https://www.m.chiba-u.ac.jp/class/shakai/jp/byoutai/index.html
王明帮
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 副研究员
王明帮,副研究员,深圳大学硕导(儿科学专业)、附属华南医院微生态治疗研究所所长。儿科学博士、临床医学博士后,毕业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师从新生儿危重症及临床遗传学专家周文浩教授。关注围产及新生儿期风险因素和“微生物-肠-脑”轴与神经发育障碍疾病发生,研究方向:1)新生儿危重症及临床遗传学研究(Am J Hum Genet 2013;Brain Behav Immun 2019,2020;Respir Res 2020);2)“微生物-肠-脑”轴及微生态治疗方法开发(Nature 2012;mSystems 2019;J Dent Res 2022;Nat Neurosci 2023);3)机器学习、因果推断和临床预测模型研究(Comput Struct Biotechnol J 2020,2021,2022;Metallomics 2022;Nutr Res 2023)。获上海市、深圳市 “卫生健康菁英”等人才项目资助,近5年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等项目5项(含NSFC青年和面上各一项),累计经费超150万元。发表50余篇SCI论文(H因子>20,被引>5000),获批国家发明专利5项,作为成果的主要完成人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担任儿科、遗传和神经等领域知名期刊的编委,是微生物组及生物信息学期刊iMeta的执行副主编(负责医学方向)。
🔗个人主页:
https://orcid.org/0000-0002-5989-5377
王翊
西南大学 教授
王翊,西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基因组学与生物大数据分析、数据库开发与可视化。先后主持国自然面上和重点项目,重庆市留学人员回国人员项目,西南大学人才引进项目,中央高校科研项目等。参与完成小麦D基因组和家蚕基因组计划,开发相应数据库(PIECE和SilkDB)与分析工具(OrthoVenn);参与植物干旱条件下与土壤微生物互作研究,开发核心微生物分析工具MetaComet。入选国家青年人才计划,十四五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指南专家,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Bioinformatics,Nature,PNAS等期刊合作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两篇入选高被引论文。指导本科生获挑战杯重庆市特等奖,入选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年会。
🔗个人主页:
http://biosci.swu.edu.cn/info/1051/1486.htm
吴电明
华东师范大学 教授
吴电明,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15年博士毕业于德国马普化学研究所和中科院遗传所农业资源中心,随后在德国马普化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7年入职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壤与大气界面活性氮循环。兼任中国土壤学会氮素工作组委员,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技术咨询专家,上海市农委、科委专家库成员,iMeta执行副主编,BMC Environmental Science编委,Frontiers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评审编委,Frontiers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土壤学报、中国生态农业学报、土壤等青年编委。曾获得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重点研发子课题、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等项目。在The ISME Journal、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PNAS(第二作者)和 Science(第四作者)等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2项。
🔗个人主页:
https://faculty.ecnu.edu.cn/_s33/wdm/main.psp
武圣儒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副教授
武圣儒,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主要利用个人在微生物组、培养组、表观遗传研究、瘤胃菌群移植、以及3D细胞培养组的研究积累,围绕反刍动物胃肠道健康调控与碳水化合物高效利用的宿主-微生物互作机制开展研究。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Microbiome、iMeta、npj Biofilms Microbiomes、JCI insight、mSystems、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Animal Nutrition、Journal of Dairy Science等Top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入选陕西省青年人才托举计划;曾获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奖、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青年学者论坛优秀奖等荣誉。受邀担任申请人受邀担任iMeta杂志执行副主编和青年编委,Frontiers in Endocrinology和Frontiers in Nutrition杂志编辑,Gut Microbes、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Animal Nutrition、Microbiology Spectrum、Poultry Science 、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和BMC Genomics等20余本SCI杂志审稿人。
🔗个人主页:
https://dkxy.nwsuaf.edu.cn/szdw/zjrc/c4085bb14aff4b9e8f86042df5efb53d.htm
夏雨
南方科技大学 副研究员
夏雨,南方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环境微生物与生态基因组学实验室负责人。近五年来在The ISME Journal,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Water Research , iMeta等顶级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总引用次数 2800余次(Google Scholar),作为第一发明人申请发明专利3项。现任中国工程院院刊Frontiers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副主编,iMeta, Engineering、Frontiers in Energy Research编委会成员。应邀在国际会议做报告20余次,1次担任分会主席,1次大会报告;曾担任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委员会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代表委员,美国微生物协会香港地区青年大使。
🔗个人主页:
https://faculty.sustech.edu.cn/xiay/
徐智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副教授
徐智敏,博士,副教授/研究生导师。担任SCI期刊 iMeta执行 副主编,Front. Microbiol.客座副主编,AJESE编委等学术兼职。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国际知名期刊J. Hazard. Mater.、Environ Int、Sci Total Environ、Environ Pollut、Environ Sci-Nano、Waste Manage、Fuel、J Environ Manage等发表高水平SCI论文25篇,主编教材专著2部,授权发明专利5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广东省高等学校重点领域专项、广东省高等学校青年创新人才等10多项科研课题。另担任广州市环境科学学会理事,广东省室内环境卫生行业协会标准化委员会委员,中山大学,中南大学,暨南大学等学位论文评审专家库专家。曾获得2021年度广东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一等奖,2020、2021和2023年度广东省环境技术进步二等奖,2023年度全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三等奖,2023年度金粤自然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及2023年广东省农业推广二等奖。主要从事重金属在土壤-植物体系中迁移和生物转化机制、污染土壤微生物群落装配机制和解毒策略、新污染物(微塑料/抗生素)的环境地球化学行为及生态毒性和健康风险研究。
🔗个人主页:
https://yjs.zhku.edu.cn/info/1164/4004.htm
张亨国
安徽医科大学 副教授
张亨国,2021年至今,于安徽医科大学先后任讲师、副教授。合肥市D类高层次人才(市级领军人才),口腔医学博士,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白求恩精神研究会口腔种植分会委员,安徽省医师协会口腔医师分会青年委员。研究方向包括:1)干细胞谱系命运与骨衰老及再生修复;2)口腔微生物与全身系统性疾病;3)颌骨衰老与缺损高危因素筛选。获南京医科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22年度)、中华口腔医学会青年科学家(2023年度)、iMeta杰出执行副主编(2023年度)。以第一/通讯作者在Cell Death & Differentia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Science、Clinical Oral Investigation等国际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篇。主持国家级、省级及校级基金共计四项。担任iMeta执行副主编,iLiver科学编辑,以及hLife、Journal of Biomedical Research、Medicine Advances等期刊青年编委/客座编辑。
🔗个人主页:
https://ahskqyy.ahmu.edu.cn/info_277.aspx?itemid=3697
张麟
湖北中医药大学 副研究员
张麟博士,研究兴趣主要围绕“形态功能‒生理对策‒适应进化”轴线,开展生理生态学和进化生态学工作,整合多组学、肠道菌群多样性、生态免疫学及生活史,解释药用动物的生态适应性(道地性),为其产业化提供基础依据。完成国家级项目1项,主持在研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一项。以一作发表SCI论文30余篇,成功被Nature引用,兼任SCI期刊编委,荣获“优秀青年动物生理生态工作者”称号,入选湖北省高层次人才和杭州市高层次人才,受聘菲沙基因高级科学顾问。
🔗个人主页:
https://webofscience.clarivate.cn/wos/author/record/929544
更多推荐
(▼ 点击跳转)
iMeta | 引用7000+,海普洛斯陈实富发布新版fastp,更快更好地处理FASTQ数据
iMeta | 德国国家肿瘤中心顾祖光发表复杂热图(ComplexHeatmap)可视化方法
1卷1期
1卷2期
1卷3期
1卷4期
2卷1期
2卷2期
2卷3期
2卷4期
期刊简介
“iMeta” 是由威立、肠菌分会和本领域数百位华人科学家合作出版的开放获取期刊,主编由中科院微生物所刘双江研究员和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傅静远教授担任。目的是发表原创研究、方法和综述以促进宏基因组学、微生物组和生物信息学发展。目标是发表前10%(IF > 15)的高影响力论文。期刊特色包括视频投稿、可重复分析、图片打磨、青年编委、前3年免出版费、50万用户的社交媒体宣传等。2022年2月正式创刊发行!
联系我们
iMeta主页:http://www.imeta.science
出版社: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journal/2770596x
投稿:https://mc.manuscriptcentral.com/imeta
邮箱:office@imeta.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