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eta | 暨南大学陈嘉莉/杨华综述饮食疗法介导肠菌与人类健康互作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饮食疗法介导的肠菌与人类健康的互作:过去、现在和未来

74f48a0ad0ca721267ce7d137ca031b6.png

综  述

● 期刊: iMeta (IF 23.7)

● 原文链接DOI: https://doi.org/10.1002/imt2.230

●2024年8月10日,暨南大学陈嘉莉、杨华团队在iMeta在线发表了题为“Dietary therapies interlinking with gut microbes toward human health: Past, present, and future”的文章。

● 本研究对个性化饮食疗法进行了概述,展示了人类微生物组和生物医学研究相结合在精准膳食疗法的未来前景。

●  第一作者:陈嘉莉

●  通讯作者:陈嘉莉(kellychan123@126.com)、杨华(yangwah@qq.com)

●  合作作者:罗嘉锵、Sjaak Pouwels、吴边、李贝津妮、Tamer N. Abdelbaki、Jayashree Arcot

●  主要单位: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系、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肥胖代谢外科/减重中心、新南威尔士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广州)

 亮 点

e6f237c3b6028b0a19d76d442386e394.jpeg

●  本文对个性化饮食疗法进行了概述,展示了人类微生物组和生物医学研究相结合在精准膳食疗法的未来前景。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整合食物生物学效应大数据库预期可实现具有高精准度的个性化饮食疗法。

摘  要

全球流行的高脂和高糖饮食模式对人类健康产生许多不利的影响,如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的增加。药物治疗是一种常见的方法,但常常会伴随副作用。人们越来越意识到饮食疗法的益处,并寻找更多具有功能特性的未加工食品。最新科学证据证明,饮食疗法具有促进人类健康的潜力,包括在促进肠道健康方面的积极作用。本文概述了饮食模式对肠道微生物影响方面的最新进展,以及整合饮食-微生物-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结合现有技术,以精准地确定最佳的个性化饮食模式。共同展望为未来个性化膳食和营养干预提供了一个具有前瞻性的策略。

视频解读

Bilibili: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X4421Z7cv/

Youtube:https://youtu.be/b_LLnao277M

中文翻译、PPT、中/英文视频解读等扩展资料下载

请访问期刊官网:http://www.imeta.science/

全文解读

饮食模式改变的全球挑战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饮食逐渐被大量摄入肉类、精制糖和脂肪的模式所取代。这种饮食转变给人类健康带来了重大风险和挑战。这种“现代饮食模式”导致包括肥胖、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在内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CDs)在全球流行,并缩短预期寿命。大量食用过度加工食品可能会通过扰乱肠脑信号传导影响高能量密度的食物总摄入量。随着生活条件的优化和公众对饮食安全与健康的日益关注,根据个体生理需求,通过不同的饮食疗法来改善健康,值得进一步探索和深入研究。

饮食疗法与肠道微生物互作关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肠道菌群是人体内最大和最多样化的微生物群落,其特定的组成和多样性与许多健康状况有关。它们可以在宿主的健康中发挥重要作用。众所周知,“人如其食”,这意味着从科学的角度来看,长期的饮食习惯会影响人体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和活动。以西式高脂饮食(HFD)为特征的现代饮食模式已被证明会对肠道微生物群产生负面影响,这表现为丹毒丝菌科、兼性厌氧菌和机会性病原体的数量增加。宿主与微生物相互作用产生的代谢物,如胆汁酸、脂多糖(LPS)、短链脂肪酸(SCFAs)和氧化三甲胺(TMAO),对宿主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HFD会影响肠道微生物群的新陈代谢,并通过法尼醇X受体(FXR)、胆汁酸受体TGR5、NF-κB信号通路、PPAR-γ信号通路和PERK信号转导加速NCDs的发展。目前,人们提出了多种膳食模式以不同的机制调节人体健康。如图1所示,抗炎饮食、特定碳水化合物饮食(SCD)、地中海饮食、无麸质饮食(GFD)、低FODMAPs饮食(低发酵、低聚糖、双糖、单糖和多元醇的饮食)、生酮饮食、终止高血压饮食疗法(DASH)和植物性饮食是主要的饮食模式。与食用过度加工食品的现代饮食模式相比,食用未经提炼和微加工食品的抗炎饮食已被证明能显著减少炎症。富含膳食纤维、多酚和不饱和脂肪酸的抗炎饮食可以调节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增加SCFAs的产生,从而对健康产生有益的影响。据报道,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的生酮饮食可以有效抑制双歧杆菌的生长,干扰Th17细胞的产生。而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的旧石器时代饮食在西方社会通常用于减肥,在临床上也被用于治疗炎症性肠病,但旧石器时代饮食对微生物群的影响仍不清楚。而低FODMAPs、SCD和GFD等特定饮食模式被认为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和乳糜泻(CD)等病症的有效方法。低FODMAPs饮食会导致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发生显著变化,如导致双歧杆菌水平降低,然而,要进一步了解这些变化是否对健康有害,还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GFD也会诱导肠道微生物群发生变化,但就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的丰度而言,GFD无法恢复CD患者肠道微生物群的菌群失调。植物性饮食作为一种健康饮食方式,其水果、蔬菜、豆类和谷物的比例相对较高,如素食/纯素饮食和地中海饮食,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此外,它还以鱼和橄榄油作为蛋白质和脂肪的主要来源。与西方膳食相比,植物性饮食增加了纤维降解菌的数量以及SCFAs和生物活性酚酸衍生物的合成,从而改善了整体健康。DASH饮食(强调摄入蔬菜、水果和低脂乳制品)和传统的地中海饮食也有类似的结果。DASH饮食中某些类型的纤维被认为是益生元,可为结肠中的共生菌提供营养并刺激其生长。纤维发酵产生SCFAs,用于维护肠道屏障和减少局部炎症。饮食模式和食物成分对肠道微生物群的影响机制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未知。考虑到饮食对微生物群的巨大影响,对饮食-微生物群-宿主之间相互作用的数据进行系统总结是非常必要的。

6b5ca3c26d9dd0bb1d48dfa7c3991efb.png

图1. 主流饮食模式

抗炎饮食、特定碳水化合物饮食、地中海饮食、无麸质饮食、低发酵、低聚糖、双糖、单糖和多元醇(FODMAPs)饮食、生酮饮食、终止高血压饮食(DASH)和植物性饮食是各种健康意识食品推荐的主要饮食模式。每种饮食模式都列出了具有代表性的食物类型。抗炎饮食、地中海饮食、DASH饮食和植物性饮食都具有高膳食纤维的特点。特定碳水化合物饮食是低双糖和多糖的食物。无麸质饮食被定义为终身严格限制麸质。低FODMAPs饮食被定义为含有低发酵、低聚糖、双糖、单糖和多元醇的食物。生酮饮食的特点是低碳水化合物和高脂肪。

肠道微生物的应用与人类健康:益生菌、益生元、合生元、后生元

肠道微生物群失调可影响多个主要器官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并可导致神经、代谢和炎症性疾病。为了解决肠道健康问题,人们利用微生态制剂,如益生菌、益生元、合生元、后生元和副生元(parabiotics)来维持宿主的微生态平衡,改善健康状况,帮助预防和治疗疾病。

益生菌是一种活的微生物,如果摄入足够的量,就能使宿主受益,其中包括常见的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临床前研究和临床研究均报告称,益生菌干预(包括干酪乳杆菌BL23、植物乳杆菌或乳双歧杆菌Bl-04和嗜酸乳杆菌NCFM的组合)具有显著的抗肿瘤免疫效果,并能恢复肠道微生物失衡。

益生元是作为肠道微生物营养的非消化食物成分,主要由低聚糖、微藻和天然植物组成。益生元水解发酵会产生对宿主健康有益的SCFAs(主要是乙酸盐、丁酸盐和丙酸盐),并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和减少炎症有关。葡聚糖和果聚糖作为益生元已得到充分记载,其他物质(如甘露糖、葡萄糖、木糖、果胶的低聚物)的益生效应证据也在不断增加。

合生元被定义为益生元和益生菌的组合。大量随机对照试验表明,合生元对预防和治疗代谢性疾病、肠易激综合征、外科感染、慢性肾脏病和特应性皮炎具有良好的效果。

由于益生菌、益生元或合生元的许多健康效应取决于SCFAs和微生物组分的最终产物,因此出现了后生元的概念,其定义为“对宿主有益的无生命微生物和/或其组分”。抗菌药,靶向抗炎药和免疫调节剂,影响肠道疼痛、感觉、分泌和蠕动的新型信号分子,以及提高疫苗接种效果或调节免疫反应的临床适应症,都可能受益于强效的后生元。副生元(parabiotics)也是功能食品领域的一个新兴概念,它是益生菌的灭活微生物细胞或粗细胞提取物。不同的研究描述了热灭活乳酸杆菌菌株在体外和体内模型中的抗炎和抗氧化潜力,但有关副生元(parabiotics)的文献仍然很少。总的来说,人体常驻微生物及其特定组成和许多健康状况有密切关联。如何将肠道微生物应用于人类健康,仍有待进一步探索。

构建个性化饮食和精准营养干预的未来探索

了解饮食如何影响肠道微生物,进而调节人体健康,可能有助于制定有针对性的饮食策略。解码微生物基因组已成为揭示微生物身份的关键。如图2所示,利用培养组学、基因组编辑、人源化动物和芯片上器官模型以及多组学等先进技术,我们可以进一步加深对肠道微生物群功能的了解。在不同的饮食干预下,通过这些技术揭示饮食与肠道微生物组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有助于开发个性化饮食。为肥胖症、糖尿病、胃肠道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患者等目标人群提供个性化营养服务,具有广阔的商业前景。

随着生活方式和饮食模式的改变,研究已从营养缺乏转向NCDs。世界卫生组织膳食指南推荐营养丰富的食品和饮料,其中含有充足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促进健康的成分,同时尽量减少添加糖、饱和脂肪和钠,以降低慢性疾病的风险。然而,这些指南并没有考虑到营养需求的人际差异。个性化饮食可以根据个人的基因、表型、医疗、营养和其他相关信息,为健康饮食和营养产品提供更具体的指导。个性化饮食建议最终可帮助和激励人们遵循更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此外,大数据还可为个人提供更准确、更有效的饮食建议。算法可以基于各种输入,包括个人的口味和偏好、临床特征和其他因素(如肠道微生物群和遗传学)。这一过程需要行为学和生物学证据的支持。例如,在一项精准健康纵向大数据研究中,队列利用临床措施和新兴技术,包括多组学和可穿戴监测技术,对收集的样本进行了全面的个性化组学分析。该研究确定了与代谢、心血管和肿瘤病理生理学相关的多个分子通路,并开发了胰岛素抵抗的预测模型。参与研究最终使大多数参与者改变了饮食和运动方式。然而,用于个性化饮食建议的肠道微生物组学、基因和代谢组学信息的支持数据仍然缺乏。考虑到饮食-微生物-宿主相互作用的人际差异的复杂性,对不同群体进行代谢组学和肠道微生物组学分析可能会为开发成功的个性化饮食提供有价值的见解。综上所述,我们相信人类微生物组和生物医学研究的发展将为精准的个性化饮食疗法带来革命性的变化。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整合数据库将为高精度的个性化饮食疗法带来更广阔的前景。

42f2405c16b1a989b24a72fe862425ac.png

图2. 饮食疗法、肠道微生物和人类健康的互作整合桥接未来精准个性化饮食的示意图

示意图系统地展示了不同饮食模式介导下的特征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以及其相应的作用途径。同时列举了相应的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物在饮食干预的潜在互作应用。进一步联合共识展示建立个性化饮食和营养干预的思路和前景。

引文格式

Jiali Chen, Jiaqiang Luo, Sjaak Pouwels, Beijinni Li, Bian Wu, Tamer N. Abdelbaki, Jayashree Arcot, and Wah Yang. 2024. “Dietary Therapies Interlinking With Gut Microbes Toward Human Health: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iMeta e230. https://doi.org/10.1002/imt2.230

作者简介

a40ed040446b46aa8b819e9842ec5fb4.jpeg

陈嘉莉(第一/通讯作者)

● 暨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系副研究员,硕导。

●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药食同源功能性食品开发、药食同源食膳营养研究、肠道菌功能活性研究、天然产物化学及功能性评价。主持国家省部级项目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项目3项,发表SCI 论文20 余篇,以第一/通讯作者在iMeta、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Food Chemistry等国际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高被引论文2篇),申请专利6项(授权4项)。担任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Gut Microbes、Pharmacology Research等二十余个国际期刊特邀审稿人。参编《食品营养学》、《食品营养与健康》教材两部,获得第一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金奖,以及全国创新创业优秀博士后荣誉。

a763ed5431b1dc2421600f9994aea4aa.jpeg

杨华(Wah Yang)(通讯作者)

● 暨南大学肥胖代谢研究所副所长。

●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肥胖代谢外科/减重中心临床研究及培训主管,国际肥胖代谢外科青年联盟(Young IFSO)主席,亚太肥胖与肌肉衰减代谢联盟(APAOSM)办公室主任兼秘书长,全球肥胖协作组(Global Obesity Collaborative, GOC)主管,美国肥胖代谢外科学会(ASMBS)国际发展委员会委员,国际肥胖代谢外科联盟(IFSO)学术委员会(Scientific Committee)委员,国际机器人外科学会(TROGSS)创始成员兼顾问,中国肥胖代谢外科研究协作组及数据库(COMES Collaborative & Database)主管,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体重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肥胖代谢外科综合管理专家工作组(CSMBS IH)委员兼秘书,暨南大学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导师:获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立项,国内期刊:中华肥胖与代谢病电子杂志(编辑部主任);中国普通外科杂志(中青年编委),国际期刊:Obesity Surgery, iMeta, iMetaOmics, MTOD, MIS, ABS等副主编;JMR编辑部主任;PN, JMBS, JBS等期刊编委;英国外科学杂志(BJS)青年委员;Advanced Scie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 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等审稿专家,IFSO Scholarship获奖者(全球仅4个名额)。专注肥胖代谢外科交叉学科研究,减重手术专用光导胃管发明人,获多项国家专利。其研发的减重专用营养补充代餐,广泛应用于临床。以第一/通信/共同作者在NEJM, LANCET, 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 LANCET Global Health, LANCET Digital Health, JAMA Surgery, Nature Communications, Cell子刊Trends in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 Cell Reports Medicine, Journal of Hepatology, Anaesthesia, Annals of Surger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 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British Journal of Surgery, Current Obesity Reports, iMeta, iMetaOmics等期刊发表论文100多篇,单篇最高IF>202 (LANCET, 2021年)。Google Scholar 总被引>4500次(2024年7月),H指数29,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全球学者库2021年度中国学者发表四大顶级医学期刊论文影响力排名Top 25。

更多推荐

(▼ 点击跳转)

高引文章 ▸▸▸▸

iMeta | 引用13000+,海普洛斯陈实富发布新版fastp,更快更好地处理FASTQ数据

16fa7d0c0051fb9dfadce96fbe1649fd.png

高引文章 ▸▸▸▸

iMeta | 德国国家肿瘤中心顾祖光发表复杂热图(ComplexHeatmap)可视化方法

54b8404afd3cf05ac383a91e75a56d8a.png

高引文章▸▸▸▸

iMeta | 高颜值绘图网站imageGP+视频教程合集                                       

3e6a9012ff21dcae8d52edccbbaffca2.png

347725997f78e6ad4bc29582120430bc.jpeg

1卷1期

6452f899a105ea5a13a2b75196e18fb6.jpeg

1卷2期

b06d2eb4595c44497509d6ef71faeb74.jpeg

1卷3期

1c3f2b6dbac023f4adce28a12f9b096b.jpeg

1卷4期

3db31ec0e7b80b3b065c8df2c7d30236.jpeg

2卷1期

c66cadbed62bfa92b2bc2cc6e68d74c0.jpeg

2卷2期

17950f6da71e85f9a2aa62c8cedf4343.png

2卷3期

614413f0accb42d958811c190152f1ef.jpeg

2卷4期

cb78cb099bd008a290aea77274439fb4.png

3卷1期

3a4e5918e0abdd2bcc9ea2e9200abb91.png

2卷2期封底

42494d3ab6423c134113b8d3d7ecb918.jpeg

2卷4期封底

0df67d1f4faac769ca276adfb6cab6c0.jpeg

3卷2期

31afa5389c6713efd903dbea7c58853f.png

3卷3期

6d84571400140fb74b541145583e7e87.jpeg

3卷3期封底

期刊简介

iMeta” 是由威立、肠菌分会和本领域数百千华人科学家合作出版的开放获取期刊,主编由中科院微生物所刘双江研究员和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傅静远教授担任。目的是发表原创研究、方法和综述以促进宏基因组学、微生物组和生物信息学发展。目标是发表前10%(IF > 20)的高影响力论文。期刊特色包括视频投稿、可重复分析、图片打磨、青年编委、前3年免出版费、50万用户的社交媒体宣传等。2022年2月正式创刊发行!发行后相继被Google Scholar、ESCI、PubMed、DOAJ、Scopus等数据库收录!2024年6月获得首个影响因子23.7,位列全球SCI期刊前千分之五(107/21848),微生物学科2/161,仅低于Nature Reviews,同学科研究类期刊全球第一,中国大陆11/514!

iMetaOmics” 是“iMeta” 子刊,主编由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赵方庆研究员和香港中文大学于君教授担任,定位IF>10的高水平综合期刊,欢迎投稿!

联系我们

iMeta主页:

http://www.imeta.science

姊妹刊iMetaOmics主页:

http://www.imeta.science/imetaomics/

出版社iMeta主页: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journal/2770596x

出版社iMetaOmics主页: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journal/29969514

iMeta投稿:

https://wiley.atyponrex.com/journal/IMT2

iMetaOmics投稿:

https://wiley.atyponrex.com/journal/IMO2

邮箱:

office@imeta.science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