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ranostics | 西农赵善廷/西医柴学军揭示杜仲多糖改善高脂饮食小鼠认知障碍的作用机制...

杜仲多糖通过重塑肠道菌群和结肠细胞相互作用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认知缺陷

c1504093d7f31066d274a9e8f250d1ea.png

Article,2024-08-01,Theranostics,[IF 12.4]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7150/thno.99468

第一作者:Mengli Wang (王梦丽);Penghao Sun (孙朋浩)

通讯作者:Shanting Zhao (赵善廷);Xuejun Chai (柴学军);Xiaoyan Zhu (朱晓岩)

合作作者:Yong-Xin Liu (刘永鑫);Luqi Li (李璐琦);Wei Zheng (郑伟);Shulin Chen (陈树林)

主要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

西安医学院基础医学部

中国农科院深圳基因组研究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 摘要 -

长期高脂饮食(HFD)与认知缺陷和胃肠功能障碍有关。杜仲多糖(EPs)已被证实可以通过抑制神经炎症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然而,其确切的改善作用的功能相关性和机制基础尚不清楚。在本研究中,粪便菌群移植(FMT)和抗生素清除的结果表明,HFD以肠道菌群依赖的方式诱导与突触丢失相关的认知缺陷。此外,将HFD喂养的小鼠体内的大肠杆菌(E. coli)移植给标准饮食小鼠,强调了Proteobacteria增殖在触发HFD小鼠海马小胶质细胞过度突触吞噬中的重要作用。重要的是,EPs抑制Proteobacteria的增长和随后小胶质细胞介导的神经炎症反应,这对于改善HFD小鼠的认知障碍是必要的。从机制上讲,EPs促进了丁酸盐的产生,从而改善了HFD诱导的结肠线粒体功能障碍,重塑结肠细胞代谢。这一作用减少了兼性厌氧菌生长基质的可用性,进而限制了Proteobacteria的过度扩张。综上,我们认为由结肠细胞代谢功能障碍引发的Proteobacteria过度增长可能是HFD诱导的学习记忆缺陷的基础,而补充EPs可以通过重塑肠道菌群和结肠细胞相互作用来改善与饮食相关的行为功能障碍。

- 引言 -

高脂肪的快餐食品在现代社会已经广泛流行。这种饮食方式会破坏肠道菌群的平衡,导致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等代谢紊乱,从而引起炎症反应和认知功能下降等多种健康问题。目前,治疗代谢综合征的药物和手术虽然多样,但是成本高昂,且可能带来肝脏、肾脏和消化系统等方面的副作用。因此,寻找安全有效的预防和缓解肥胖及其导致的认知障碍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在推动健康中国建设的过程中,非医疗干预措施已经显示出改善代谢综合征等疾病的潜力。这种干预是基于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的作用。其中,肠道菌群作为食物干预的主要目标,在保护神经系统方面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EPs作为杜仲皮中主要生物活性化合物之一,其良好的神经保护作用已被发现,对预防代谢性脑病和抑郁症等疾病具有帮助,在杜仲的健康功效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考虑到炎症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形成和发展相关,EPs的抗炎作用可能是其发挥神经保护功效的基础之一。尽管有关EPs对炎症相关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已有报道,但EPs发挥抗炎作用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

我们之前的研究发现,EPs对肥胖和炎症的改善作用可能与其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有关,这为揭示EPs的抗炎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结肠细胞的代谢在塑造肠道菌群中发挥着核心作用。来自专性厌氧菌的丁酸盐能够激活PPAR-γ,从而促进结肠细胞线粒体中SCFAs的β-氧化。结肠细胞的新陈代谢以线粒体氧化磷酸化为导向,导致上皮细胞耗氧量增加。这一现象有助于维持结肠腔的厌氧特性,并抑制了兼性厌氧菌Proteobacteria的生长。兼性厌氧菌Proteobacteria的扩张是肠道上皮功能障碍的标志。在最近的研究中,我们证明了由 HFD 诱导的结肠代谢重编程是Proteobacteria扩张和结肠炎症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 EPs的抗炎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对肠道菌群和结肠细胞代谢的调节作用相关。本文旨在从肠道菌群和结肠细胞互作的角度出发,探讨EPs对HFD诱导的炎症的调节作用,以及其与结肠细胞和肠道菌群的关系。这不仅为揭示EPs神经保护作用的潜在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验参考,也有助于炎症及其相关疾病的饮食干预防治措施研究。

- 结果 -

杜仲多糖改善了高脂饮食诱导的认知障碍

EPs supplementation ameliorated HFD-induced cognitive impairments

本实验每天给小鼠喂EPs,连续28天(图1A),以探究EPs对HFD小鼠空间学习记忆的影响。在此干预之后,进行MWM测试。在MWM测试的训练阶段,与正常饮食的小鼠相比,摄入高脂饲料的小鼠表现出记忆保持能力下降,表现为到达隐藏平台的逃避潜伏期更长(图1B和C)。然而,给HFD小鼠补充EPs后,逃避潜伏期明显变短,说明EPs缓解了HFD导致的小鼠学习记忆损伤(图1B和C)。水迷宫实验的最后一天去掉平台,做空间巡航测试实验,从空间巡航的轨迹图和数据统计图可以看出,HFD组小鼠在目标象限的时间比Control组和EPs组的时间少(图1B和D)。同时,HFD小鼠通过平台位置的次数也显著低于Control组,而EPs干预的HFD小鼠通过平台位置的次数显著增加(图1 B和E)。以上研究结果显示,EPs能有效改善HFD引发的小鼠空间学习和记忆缺陷。记忆形成与由轴突末端和树突棘组成的突触密切相关。因此,我们还研究了Thy1-YFP小鼠海马齿状回(DG)的树突棘密度。对DG中树突棘密度的分析显示,HFD显著降低了树突棘密度(图1F-G)。相反,补充EPs的小鼠与HFD喂养的小鼠相比,表现出更高的树突棘密度,进一步支持了认知功能的改善(图1F-G)。因此,以上结果为EPs改善HFD小鼠学习和记忆障碍结论提供了进一步的结果支持。

e27ec8997dd7116514c680dad25cb979.png

图1 EPs对HFD诱导的学习和记忆功能损伤的影响

(A)EPs干预动物处理时间轴;

(B)空间记忆测试的代表性轨迹图(隐藏平台:绿色圆圈);

(C)Morris水迷宫测试训练期间逃避潜伏期;

(D)在Morris水迷宫测试的试验中,在目标象限停留的时间百分比;

(E)穿越平台的次数;

(F)Thy1-YFP小鼠海马DG中树突棘的代表性图像;

(G)每10 μm树突棘数目统计图。

杜仲多糖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肠道菌群紊乱

EPs ameliorated HFD-induced gut microbiota dysbiosis

HFD或肥胖者通常会伴随肠道菌群失调,旨在调节肠道菌群的干预措施在减轻肥胖者的认知障碍方面具有一定的潜力。一种常见的方法是使用膳食多糖作为益生元来促进结肠中有益细菌的生长。为了评估补充EPs对HFD小鼠肠道菌群的有益影响,本实验进行了16S rRNA基因测序。从α多样性统计结果中可以看出(图2A),持续HFD会降低Chao1指数,表明HFD会降低小鼠肠道菌群的物种丰富度。然而,补充EPs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群落物种的丰富度,但是没有统计学差异。从权重后的β多样性的主坐标分析(PCoA)结果图得出(图2 B),与Control组相比,HFD明显改变了肠道菌群的结构,而补充EPs重塑了肠道菌群结构,使其结构更类似于Control组(EPs vs HFD,PERMANOVA by Adonis,p = 0.009)。图2C和D结果表明,在菌群分类的门水平上,HFD增加了FirmicutesProteobacteria的丰度,但降低了Verrucomicrobia,Bacteroidetes和Actinobacteria的相对丰度。而杜仲多糖的补充纠正了在门水平上观察到的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肠道菌群的变化。

利用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 (LDA) effect size, LEfSe)进一步分析Control组与HFD组的小鼠之间的特征差异菌群,如图2E的LEfSe聚类图所示,持续HFD后,小鼠出现了122个差异丰富的进化枝。热图结果分析显示(图2 F),HFD增加了与肠道炎症相关的菌群,尤其是Proteobacteria,例如属水平BilophilaDesulfovibrioEscherichia,科水平EnterobacteriaceaeDesulfovibrionaceae。与此同时,HFD降低了与产SCFAs相关细菌的丰度,包括AkkermansiaBifidobacteriumRoseburia。然而,补充EPs逆转了在科水平和属水平上观察到的HFD诱导的肠道菌群变化,尤其是与肠道炎症反应和产SCFAs相关的菌群。

73a0dee94738be6cd7bd067cfeaad121.jpeg

图2 EPs对HFD诱导的小鼠肠道菌群紊乱的影响

(A)用Chao1指数评估肠道细菌的α多样性;

(B)NMDS图显示通过布雷柯蒂斯相异度量化的菌群组成差异;

(C)门水平菌群丰度柱状图;

(D)EPs对HFD小鼠Proteobacteria丰度的影响;

(E)LEfSe分析分别显示对照和HFD小鼠中富集的细菌分类群(LDA值=2.5;p < 0.05);

(F)热图显示了通过LEfSe鉴定的细菌分类群的丰度。

肠道菌群与学习和记忆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gut microbiota and learning and memory behavior

为探究HFD改变的细菌类群的丰度与学习和记忆能力变化之间关系,我们分别使用Pearson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方法将HFD改变的细菌类群丰度与行为(小鼠在MWM测试中的表现)和生理指标(小棘密度)变化进行关联分析(图3 A和B)。结果发现,在EPs干预组的小鼠样本中降低的6种特定的细菌种类,与学习和记忆相关行为呈显著负相关(*p < 0.05,**p < 0.01)。其中有5种细菌种类与海马DG区小棘密度呈显著负相关(图3 A和B)。这些结果表明特定的微生物可能促进了EPs对HFD诱导的小鼠学习和记忆功能损伤和小棘丢失的改善作用。

27307480efa20516fb7e5abea7d5e7ee.png

图3 肠道菌群和学习和记忆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A)图中显示了HFD改变的细菌分类群的两两比较,颜色梯度表示Pearson相关系数。通过Mantel试验确定行为指标和树突棘密度与各细菌分类群的关系;

(B)热图显示肠道细菌分类群与行为指标和树突棘密度之间的相关性。

高脂饮食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导致了突触吞噬相关的认知障碍

HFD-induced gut dysbiosis contributed to synaptic engulfment-related cognitive impairments

鉴于EPs对肠道微生物群的重塑作用,本研究希望进一步确定HFD诱导的肠道菌群失调与学习和记忆功能缺陷之间潜在的因果关系,这将有助于揭示EPs改善HFD诱导认知障碍发生的机制。将小鼠随机分为3组(Control组、HFD组和C-FMT组),分别是标准饮食组、高脂饮食组和粪便移植组(图4A)。粪便移植组(C-FMT)是将HFD小鼠的粪便菌群移植到抗生素预处理的标准饮食小鼠体内。如图4B所示,与Control组相比,接受HFD小鼠菌群移植的标准饮食小鼠的肠道菌群结构与HFD小鼠更为相似。具体而言,在门水平上,C-FMT小鼠肠道菌群组成变化与HFD小鼠一致(图4C)。例如,与Control小鼠相比,C-FMT小鼠体内Firmicutes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明显增加,而Bacteroidetes含量明显降低(图4D-F)。此外,通过菌群-认知关联研究确定的关键细菌类群在C-FMT小鼠中的丰度模式与 HFD 小鼠一致,尤其是ProteobacteriaBilophilaDesulfovibrioEscherichia)的扩张。因此,这些结果表明,FMT有效地在C-FMT小鼠中建立了与在HFD小鼠中观察到的相似的核心微生物群。随后的MWM行为测试分析表明,与Control小鼠相比,C-FMT小鼠到达平台的潜伏期延长,在目标象限停留的时间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减少(图5A-E)。此外,菌群移植还导致小鼠海马DG区树突棘密度明显下降(图5A和B)。为了进一步研究HFD是否能够独立于肠道微生物群而破坏小鼠的学习和记忆功能,本研究给HFD小鼠施用了抗生素混合物,以获得伪无菌小鼠(H-Abx)(图5A)。如图5A-E,与HFD小鼠相比,H-Abx小鼠的空间记忆能力提高,其逃避潜伏期缩短,在目标象限停留的时间和穿越平台的次数增加(图5A-E)。与此同时,H-Abx小鼠神经元小棘密度也明显增加(图5A和B)。

ae477422fa587b3b010755b2db05c91f.png

图4 FMT效果分析

(A)FMT和抗生素应用示意图;

(B)基于布雷柯蒂斯距离的量化,NMDS图显示了受体小鼠和供体小鼠微生物组成的相似性;

(C)门水平上的分类组成;

(D,E)FirmicutesBacteroidetes的丰度;

(F)FMT增加了正常饮食小鼠ProteobacteriaBilophilaDesulfovibrioEscherichia的丰度。

d0523fc49a262471a05337952efbf793.png

图5 肠道菌群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学习和记忆功能障碍的介导作用

(A)空间记忆测试的代表性轨迹图(隐藏平台:绿色圆圈);

(B,C)Morris水迷宫测试训练期间逃避潜伏期;

(D)在Morris水迷宫测试的试验中,在目标象限停留的时间百分比;

(E)穿越平台的次数。

为进一步探究肠道菌群对HFD诱导的小胶质细胞对突触过度吞噬的介导作用,本研究分析了C-FMT 和HFD-Abx小鼠海马DG区中PSD95在小胶质细胞中的标记数目和面积(图6 A)。如图6 A-D,在接受HFD小鼠粪便菌群的受体小鼠中观察到了与HFD小鼠类似的突触吞噬模式。与小棘密度和认知能力降低相一致,与Control组小鼠相比,C-FMT小鼠PSD95阳性密度明显降低(图6A和B)。我们还注意到,C-FMT小鼠DG中被小胶质细胞吞噬的PSD95阳性密度降低,阳性面积明显增加(图6 A,C和D)。C-FMT小鼠小胶质细胞中的PSD95出现了异常聚积现象,这表明移植的HFD粪便菌群增加了正常小鼠小胶质细胞对PSD95的吞噬作用。相反,清除肠道菌群减轻了HFD小鼠小胶质细胞对PSD95的过度吞噬(图6 A-D)。综上所述,这些结果凸显了肠道菌群在介导小胶质细胞吞噬神经元突触方面的关键作用,并表明HFD引起的学习和记忆障碍可能至少部分是由于肠道菌群触发的神经炎症和突触吞噬所致。

d981f58188a8dc8cd7ce167bd8ec72da.png

图6 肠道菌群对HFD诱导的小鼠小胶质细胞对突触过度吞噬的介导作用

(A)DG中PSD95(绿色)和Iba1小胶质细胞(玫红色)的代表性图像,细胞核用DAPI(蓝色)染色;

(B)DG中PSD95密度统计图;

(C)DG中每个小胶质细胞中与Iba1共定位的PSD95点的数目;

(D)DG中与Iba1共定位的PSD95平均面积统计图。

Proteobacteria扩张是高脂饮食诱导认知缺陷的核心因素

Proteobacteria expansion as a core factor mediating HFD-induced cognitive deficits

在确定肠道细菌在HFD诱导的学习和记忆障碍中的核心作用之后,由于肠道细菌组成的复杂性,我们的目标是确定导致小鼠学习和记忆障碍的特定细菌类群。相关分析显示,Proteobacteria细菌类群与学习和记忆障碍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图7A和B)。因此,本实验进一步研究了Proteobacteria在HFD诱导的小鼠学习和记忆缺陷中的介导作用,即给标准饮食喂养的小鼠补充从HFD小鼠粪便中分离的E. coli指示菌株,持续28天(图7A)。如图7B-E,与Control组相比,定植了E. coli小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受损,表现为逃避潜伏期延长,在目标象限的停留时间和穿越平台的次数显著减少。此外,E. coli的定植导致小鼠海马DG中树突棘密度降低(图7F和G)。这些结果强调了Proteobacteria异常扩张在HFD诱导小鼠学习和记忆障碍中的启动作用。

b6c2e720f50d0f3409b4353c037918ad.png

图7 Proteobacteria对HFD诱导的小鼠学习和记忆功能障碍的介导作用

(A)将从HFD小鼠粪便中分离的大肠杆菌指示菌株移植到正常饮食小鼠体内;

(B)空间记忆测试的代表性轨迹图(隐藏平台:绿色圆圈);

(C)Morris水迷宫测试训练期间逃避潜伏期;

(D)在Morris水迷宫测试的试验中,在目标象限停留的时间百分比;

(E)穿越平台的次数;

(F)Thy1-YFP小鼠海马DG中树突棘的代表性图像;

(G)每10 μm树突棘数目统计图。

杜仲多糖重塑高脂饮食小鼠结肠细胞代谢

EPs remodeled the metabolism of colonocytes in HFD mice

兼性厌氧菌Proteobacteria的扩增是上皮功能障碍的一个标志。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证明了HFD诱导的结肠代谢重编程是Proteobacteria异常扩张的原因。基于这一发现,本研究进一步探讨了结肠代谢是否参与了EPs抑制HFD诱导的Proteobacteria过度增殖的过程。与产生丁酸的菌群丰度减少相一致,持续HFD显著降低了结肠内容物中的丁酸含量(图8A)。然而,补充EPs有效地逆转了这一异常变化(图8A)。此外,GSEA分析表明,EPs可减少HFD小鼠结肠细胞中长链和超长链脂肪酸代谢过程的异常增加,涉及分子过程“Long Chain Fatty Acid Metabolic Process”、“Very Long Chain Fatty Acid Metabolic Process”、“Mitochondrial Long Chain Fatty Acid Betaoxidation”和“Beta Oxidation of Very Long Chain Fatty Acids”(图8B-E和图8A和B)。激活长链脂肪酸的线粒体β-氧化会导致ROS生成水平升高并损害线粒体功能。正如预期的那样,HFD小鼠表现出氧化应激增加,结肠细胞线粒体活性受损,具体影响为“Abnormality of the Mitochondrion”过程增加以及“Mitochondrial RNA Processing”和“Mitochondrial Gene Expression”过程减少(图8F-J)。然而,EPs通过影响上述过程,包括“Oxidative Damage Response”、“Mitochondrion Organization”和“Regulation of Mitochondrial Gene Expression”(图8C-E),减轻了结肠细胞的线粒体损伤。此外,EPs还促进了HFD小鼠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图8F)。以上结果表明,HFD可引发小鼠结肠细胞脂肪酸代谢异常,氧化应激增加和线粒体活性受损,补充EPs可减轻这些异常过程。

da6a5117017c8749877d232005691eac.png

图8 EPs对HFD诱导的小鼠结肠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的影响

(A)结肠内容物中丁酸盐的浓度(n = 9);

(B-E)HFD 上调了长链和超长链脂肪酸的代谢过程(n = 3);(F-H)HFD 损伤结肠细胞线粒体功能;

(I,J)HFD 引发结肠氧化应激反应。

基于EPs对HFD引起的结肠细胞线粒体活性受损的恢复作用,本实验使用外源性缺氧标记物pimonidazole对补充了EPs的HFD小鼠的结肠上皮氧合情况进行进一步研究。如图9A和B,持续高脂摄入消除了结肠上皮细胞缺氧状态,这表明肠腔氧水平升高。相反,在HFD小鼠体内补充EPs可重塑结肠细胞的生理性缺氧和线粒体功能(图9A-C),这是EPs抑制Proteobacteria异常扩增的潜在机制。

4830ae9ae7e0831a9fef48848c3b70e2.png

图9 EPs对HFD引起的结肠细胞缺氧缺失的影响

(A)利用pimonidazole(红色)来检测结肠中的氧梯度,细胞核用 DAPI(蓝色)染色;

(B)缺氧评分统计图;

(C)EPs恢复了HFD小鼠结肠组织的生理性上皮缺氧。

线粒体活性受损使结肠细胞的代谢转向有氧糖酵解,其特点是低耗氧量、高乳酸释放和硝酸盐合成增加(图10A)。为了研究EPs对HFD小鼠结肠代谢的重塑作用,本研究对结肠组织进行了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PCA显示,与HFD小鼠相比,EPs小鼠的结肠细胞代谢特征与Control组小鼠更为相似(图10B)。与结肠RNA测序结果一致,qMSEA显示,补充EPs重塑了丁酸代谢,抑制了结肠细胞中长链脂肪酸的β-氧化,这有助于缓解HFD诱导的线粒体功能障碍和有氧糖酵解标志物Warburg效应的上调(图10C-D)。

ecd2d3618a6570016c6ece73bc9efab3.png

图10 EPs对HFD引起的小鼠结肠细胞代谢紊乱的影响

(A)结肠组织糖酵解的富集基因集(n = 3);

(B)用于评估结肠代谢组数据的PCA评分图(n = 6);

(C)采用qMSEA方法确定受HFD干扰的结肠代谢通路;

(D)利用qMSEA方法确定结肠代谢途径。

杜仲多糖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和结肠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认知缺陷

EPs attenuated HFD-induced cognitive deficits by modulat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gut microbiota and colonocytes

考虑到EPs增加了HFD小鼠体内丁酸盐的产生,本研究想研究这一过程在缓解HFD诱导的肠道微环境失调中的作用。为此,本实验在HFD小鼠的饮水中每天添加丁酸盐,持续28天(H-Butyrate)(图11A)。与在经EPs处理的HFD小鼠中观察到的结肠细胞代谢概况相似,补充丁酸盐可恢复HFD小鼠结肠缺氧并减少结肠组织中硝酸盐的产生(图11B-D)。除了作为结肠细胞能量代谢的底物外,丁酸盐还能抑制结肠组织中iNOS的表达(图11E和F)。值得注意的是,丁酸盐改善了HFD诱导的肠道菌群失调,这表现在与HFD小鼠相比,H-Butyrate小鼠的肠道微生物群结构显著改变(PERMANOVA by Adonis,p = 0.006)(图12 A),特别是ProteobacteriaBilophila, EscherichiaDesulfovibrio)和Firmicutes丰度的减少,Bacteroidetes丰度增加(图12B-F和图12A和B)。与此同时,丁酸盐缓解了HFD诱导的结肠炎症,具体表现为其恢复了小鼠肠道屏障的完整性(图12C和D),降低了肠腔中的LPS浓度和结肠组织中的促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图12A和B)。相应地,H-Butyrate小鼠的血清 LPS 含量也有所下降(图12E)。

781aeea46ef8b60f3c2d646530529d18.png

图11 丁酸盐对HFD诱导的结肠细胞代谢紊乱的介导作用

(A)丁酸盐和GW9662应用示意图;

(B)利用pimonidazole(红色)来检测结肠中的氧梯度,细胞核用DAPI(蓝色)染色(n = 3);

(C)缺氧评分统计图;

(D)结肠组织中的硝酸盐浓度(n = 9);(E)结肠组织中iNOS(绿色)和用DAPI标记的细胞核(蓝色)的代表性免疫组化图像(n = 3);

(F)结肠组织中iNOS蛋白表达统计图。

f8d9e02a97fc76110beeb8f3338ba279.png

图12 丁酸盐对HFD诱导的肠道菌群紊乱的介导作用

(A)基于布雷柯蒂斯距离的NMDS显示了每组菌群的组成结构;

(B)门水平的肠道菌群组成;

(C-F)ProteobacteriaBilophilaDesulfovibrioEscherichia的丰度统计图。

为了进一步确定EPs对HFD诱导的学习和记忆缺陷的改善是否独立于肠道菌群和结肠细胞相互作用的调节,本实验给EPs小鼠注射PPAR-γ拮抗剂GW9662以抑制结肠细胞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图13A)。如图13B-D,GW9662抵消了EPs对结肠细胞代谢的改善作用,这表现在与EPs小鼠相比,EPs-GW小鼠结肠组织中上皮细胞氧合作用和硝酸盐生成明显增加。与此同时,GW9662对PPAR-γ信号的抑制导致结肠组织中iNOS的表达显著上调(图13E-F)。16S rRNA 测序分析表明,相对于EPs组,EPs-GW组的细菌组成发生了明显变化(PERMANOVA by Adonis,p = 0.008)(图13A),其特点是ProteobacteriaBilophilaEsherichiaDesulfovibrioFirmicutes丰度增加,Bacteroidetes丰度降低(图13B-F和图13A和B)。此外,经GW9662处理后,EPs对HFD诱导的结肠炎症和屏障损伤的有益作用被抵消,主要表现在结肠内容物中LPS水平和结肠组织中促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升高以及紧密连接蛋白ZO-1的表达含量下降(图13A-D)。与此同时,GW9662提高了EPs小鼠血清中LPS的浓度(图13E)。

FMT结果强调了HFD诱导的产LPS的细菌扩增对海马小胶质细胞过度激活和树突小棘丢失的必要性。与抑制系统炎症反应一致,EPs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HFD小鼠DG中的小胶质细胞密度,并使小胶质细胞形态和iNOS表达含量恢复到正常水平(图14A-C和图14C-H)。此外,EPs抑制了HFD诱导的PSD95在小胶质细胞中的沉积,随后增加了DG中的PSD95密度(图14A-D)。然而,GW9662消除了EPs对HFD诱导的神经炎症和突触过度吞噬的改善作用(图14A-D)。GW9662干扰了肠道菌群和结肠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削弱了EPs对HFD诱导的小鼠空间记忆损伤的保护作用(图15A-G)。总之,这些结果进一步强调了肠道菌群和结肠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在EPs改善HFD诱导的突触吞噬依赖性学习和记忆障碍中的关键作用。

d6642c67a25c1cdfa721b66d505df7d4.png

图13 肠道菌群和结肠细胞相互作用对EPs改善HFD诱导的小质细胞激活的介导作用

(A)DG中Iba1(绿色)和iNOS(红色)表达的代表性显微照片(左),小胶质细胞骨架和轮廓图(右),细胞核用DAPI(蓝色)染色;

(B)DG中的小胶质细胞密度;

(C)iNOS表达区域占Iba1小胶质细胞表达区域的百分比。

e9133b8308d7d3c612c2669b42b9f189.png

图14 肠道菌群和结肠细胞相互作用对EPs改善HFD诱导的突触过度吞噬的介导作用

(A)DG中PSD95(绿色)和Iba1小胶质细胞(玫红色)的代表性图像,细胞核用DAPI(蓝色)染色;

(B)DG中PSD95密度统计图;

(C)DG中每个小胶质细胞中与Iba1共定位的PSD95点的数目;

(D)DG中与Iba1共定位的PSD95平均面积统计图。

66c6277852523fa3ea60b2100683df5d.png

图15 肠道菌群和结肠细胞相互作用对EPs改善HFD诱导的学习和记忆功能障碍的介导作用

(A)空间记忆测试的代表性轨迹图(隐藏平台:绿色圆圈);

(B,C)Morris水迷宫测试训练期间逃避潜伏期;

(D)在Morris水迷宫测试的试验中,在目标象限停留的时间百分比;

(E)穿越平台的次数;

(F)Thy1-YFP小鼠海马DG中树突棘的代表性图像;

(G)每10 μm树突棘数目统计图。

- 讨论 -

总体而言,这些发现表明EPs可以通过调节结肠细胞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有效改善HFD喂养小鼠的神经炎症和认知缺陷。机制研究揭示了HFD以肠道菌群依赖的方式触发了海马DG区小胶质细胞的过度吞噬作用,这反过来又导致了小鼠的突触丢失相关的认知缺陷。然而,EPs通过增加产生丁酸盐的细菌丰度,缓解了HFD小鼠结肠细胞中线粒体功能障碍介导的代谢紊乱。这些效应有利于抑制结肠中Proteobacteria的增殖,并减轻了HFD的有害效应。本研究增进了我们对与HFD相关的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的理解,特别是宿主共生微生物对中枢神经系统(CNS)中小胶质细胞功能的影响。此外,它提供了第一项证据表明,EPs可以通过调节个体肠道菌群与结肠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改善饮食诱导的功能障碍,从而为利用多糖操纵肠道菌群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预防性治疗策略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0affbc43a90fca1b8416963c5bee4ee2.jpeg

图16 EPs通过重塑肠道微生物群与结肠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对HFD引起的学习和记忆缺陷发挥保护作用的概述图

参考文献

Wang M, Sun P, Chai X, Liu YX, Li L, Zheng W, Chen S, Zhu X, Zhao S. Reconstituting gut microbiota-colonocyte interactions reverses diet-induced cognitive deficits: The beneficial of eucommiae cortex polysaccharides. Theranostics 2024; 14(12):4622-4642. doi:10.7150/thno.99468. https://www.thno.org/v14p4622.htm

- 通讯作者简介 -

通讯作者

c83dbfa5a6a6eed06d6e5ba9c79d775d.png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动物医学院

赵善廷

“后稷学者”特聘教授

赵善廷,男,1964年9月出生,山东高青县人,德国医学博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后稷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创新人才长期项目”特聘专家,四川省首批“天府学者”特聘专家,国家林业与草原局元宝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现兼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侨联副主席,元宝枫科研产业化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杜仲研究所副所长,中美食品安全中心副主任,陕西省酵素标准委员会副主任等职。曾任德国弗莱堡大学助理教授,汉堡大学分子神经科学中心(ZMNH)研究员,兰州大学“萃英学者”特聘教授。现兼任中国动物福利与健康养殖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动物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常务理事,美国神经科学学会会员,欧洲神经科学学会会员,德国解剖学会会员,中国神经科学学会会员,中国解剖学会会员,陕西省天然药物学会常务理事。国际著名发育生物学和神经生物学学术期刊“Development”、“Journal of Neuroscience”、“European Journal of Neuroscience”、“Journal of Comparative Neurology”、“Neuroscience”的审稿专家。

8e843fd93ae5343f76948dd5063b4e68.png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动物医学院

朱晓岩

副教授

朱晓岩,女,籍贯内蒙古多伦,中共党员,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解剖及组织胚胎学分会、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美国神经科学学会、美国动物科学学会和陕西省天然药物学会会员,陕西省药理学会生化与分子药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通讯评议专家、教育部学位论文通讯评议专家。《Journal of Neuroinflammation》、《Journal of Neurochemistry》、《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等杂志审稿人。

120c55e5aa151545424eedeed7ad9314.png

dbb301e03e24fdc03f146d3edb008bb0.png

单位

【青色,14-13,加粗】

姓名【黑色,14,加粗】

职称【灰色,14,加粗】

一作①简介 一作①简介一作①简介一作①简介一作①简介一作①简介一作①简介一作①简介一作①简介一作①简介一作①简介一作①简介一作①简介一作①简介一作①简介一作①简介一作①简介 一作①简介

【黑色,14】

716fb04b5c4ecb6a6cbc16e35031a407.png

单位

【青色,14-13,加粗】

姓名【黑色,14,加粗】

职称【灰色,14,加粗】

西安医学院

基础医学部

柴学军

教授

柴学军,女,1968年7月出生,德籍华人,德国“马提尼医学人才奖”获得者,四川广元海智工作基地特聘专家,陕西省千人计划入选者,陕西省特聘专家,西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授。西安医学院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学术骨干。新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学士,妇产科学硕士,德国弗莱堡大学神经生物学博士,博士后,德国汉堡大学资深研究员,课题组组长。主持与参与德国研究基金会(DFG)科研项目7项。回国后获批陕西省重大引导计划专项一项,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一项,日本杜仲研究会助成项目等横向课题两项,西安医学院振兴人才计划项目一项,大学生创新基金多项。共发表学术论文48篇,其中在“Nature Protocols”、“J Neurosci”、“Cerebral Cortex”和“Development”等国际著名神经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38篇,第一作者10篇,通讯作者4篇一半以上为中科院一区和二区,累积影响因子超过120分。在大脑发育及相关疾病的机制研究方面有较高的声誉和影响力,多次应邀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并作大会报告。为 《Frontiers in Neuroenergetics, Nutrition and Brain Health》 客座编辑,“Cerebral Cortex”和“Development”审稿人,美国神经科学学会会员,欧洲神经科学学会会员,德国解剖学会会员,中国教育部人事司长江学者评审专家,全国大学生基础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大赛评审专家,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科创分会理事,中国神经科学学会会员,陕西省药理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脑疾病分子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药理学会理事。

宏基因组推荐

本公众号现全面开放投稿,希望文章作者讲出自己的科研故事,分享论文的精华与亮点。投稿请联系小编(微信号:yongxinliu 或 meta-genomics)

猜你喜欢

iMeta高引文章 fastp 复杂热图 ggtree 绘图imageGP 网络iNAP
iMeta网页工具 代谢组MetOrigin 美吉云乳酸化预测DeepKla
iMeta综述 肠菌菌群 植物菌群 口腔菌群 蛋白质结构预测

10000+:菌群分析 宝宝与猫狗 梅毒狂想曲 提DNA发Nature

系列教程:微生物组入门 Biostar 微生物组  宏基因组

专业技能:学术图表 高分文章 生信宝典 不可或缺的人

一文读懂:宏基因组 寄生虫益处 进化树 必备技能:提问 搜索  Endnote

扩增子分析:图表解读 分析流程 统计绘图

16S功能预测   PICRUSt  FAPROTAX  Bugbase Tax4Fun

生物科普:  肠道细菌 人体上的生命 生命大跃进  细胞暗战 人体奥秘  

写在后面

为鼓励读者交流快速解决科研困难,我们建立了“宏基因组”讨论群,己有国内外6000+ 科研人员加入。请添加主编微信meta-genomics带你入群,务必备注“姓名-单位-研究方向-职称/年级”。高级职称请注明身份,另有海内外微生物PI群供大佬合作交流。技术问题寻求帮助,首先阅读《如何优雅的提问》学习解决问题思路,仍未解决群内讨论,问题不私聊,帮助同行。

点击阅读原文,跳转最新文章目录阅读

### 回答1: "郭学军,王润秋。基于MPU6050和HMC5883的九轴传感器地磁场测量系统研究"是一篇关于使用九轴传感器进行地磁场测量的研究文章。该研究旨在通过结合MPU6050和HMC5883两种传感器,设计一种能够准确测量地磁场的系统。文章以化工自为刊物,突出了地磁场在化工领域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研究背景介绍了地磁场的定义和特性,并指出了地磁场在化工工程中的多个应用领域,如地下管道的检测、石油勘探等。随后,文章详细介绍了MPU6050和HMC5883这两种九轴传感器的原理和特点,以及它们分别用于加速度和角速度测量、地磁场测量的方法。 接下来,文章详细描述了基于MPU6050和HMC5883的九轴传感器地磁场测量系统的设计和实现。系统采用了微处理器作为控制核心,通过对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处理和转换,实现了对地磁场的测量。其中,通过校准和滤波等技术手段,提了测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研究结果部分展示了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通过对比系统测量值与标准值的差异,验证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精确地测量地磁场的强度和方向,并在化工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最后,文章总结了研究的成果和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研究者指出,进一步优化和改进传感器的设计,提系统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以及应用于更广泛的化工领域,都是未来研究的重点和挑战。 总的来说,这篇文章详细介绍了基于MPU6050和HMC5883九轴传感器的地磁场测量系统的研究。该系统具有准确测量地磁场的能力,对化工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发展潜力。该研究为相关领域的学者和工程师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 回答2: 《基于mpu6050和hmc5883的九轴传感器地磁场测量系统研究》是由郭学军和王润秋共同完成的研究项目。该研究旨在利用mpu6050和hmc5883两种传感器实现对地磁场的测量。 地磁场是地球所产生的磁场,它对于导航、定位和姿态控制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为了实现对地磁场的准确测量,研究团队选择了mpu6050和hmc5883这两种传感器。 mpu6050是一种六轴传感器,可以实时测量物体的加速度和角速度。而hmc5883是一种三轴磁强计,主要用于测量地磁场的强度和方向。通过将两种传感器进行组合,可以完整地获取九轴信息,从而实现对地磁场的测量。 研究团队首先对mpu6050和hmc5883进行了校准和性能评估,确保传感器的准确度和稳定性。随后,他们开发了基于九轴传感器的地磁场测量系统,并进行了实验验证。 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准确地测量地磁场的强度和方向。同时,由于mpu6050和hmc5883两种传感器具有体积小、功耗低等优点,该系统在应用于导航、定位和姿态控制等领域时具有较大的实用性和便利性。 综上所述,郭学军和王润秋基于mpu6050和hmc5883的九轴传感器地磁场测量系统研究为地磁场测量领域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该系统准确度、稳定性好,并具有实用性和便利性,有望在相关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