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的层数怎么看?

1、目测法

由于PCB中的各层都紧密的结合,一般不太容易看出实际数目,不过如果仔细观察板卡断层,还是能够分辨出来。细心点我们会发现PCB中间夹着一层或几层白色的物质,其实这就是各层之间的绝缘层,用于保证不同PCB层之间不会出现短路的问题。因为目前的多层PCB板都用上了更多单或双面的布线板,并在每层板间放进一层绝缘层后压合,PCB板的层数就代表了有几层独立的布线层,而层与层之间的绝缘层就成为了我们用以判断PCB的层数最直观的方式。

PCB的层数怎么看?
pcb层数怎么看

2、导孔和盲孔对光法

导孔对光法利用PCB上“导孔”来识别PCB层数。其原理主要是由于多层PCB的电路连接都采用了导孔技术。我们要想看出PCB有多少层,通过观察导孔就可以辩识。

在最基本的PCB(单面母板)上,零件都集中在其中一面,导线则都集中在另一面。如果要使用多层板,那么就需要在板子上打孔,这样元件针脚才能穿过板子到另一面,所以导孔会打穿PCB板。因此我们可以看到零件的针脚是焊在另一面上的。

PCB的层数怎么看?

比如板卡使用的是4层板,那么就需要在第1和第4层(信号层)走线,其他几层另有用途(地线层和电源层),将信号层放在电源层和接地层的两侧的目的为这样既可以防止相互之间的干扰,又便于对信号线做出修正。如果有的板卡导孔在PCB板正面出现,却在反面找不到,那么就一定是6/8层板了。如果PCB板的正反面都能找到相同的导孔,自然就是4层板了。

不过目前很多板卡厂商使用了另外一种走线方法,就是只连接其中一些线路,而在走线中采用了埋孔和盲孔技术。盲孔就是将几层内部PCB与表面PCB连接,不穿透整个电路板。

埋孔则只连接内部的PCB,所以仅从表面是看不出来的。由于盲孔不需贯穿整个PCB,如果是六层或者以上,将板卡迎着光源去看,光线是不会透过来的。所以之前也有一种非常流行的说法:通过过孔是否漏光来判断四层与六层或以上PCB。这种方法有其道理,也有不太适用的地方,可以作为一种参考的方法。

3、积累法

确切的说,这不是一种方法,而是一种经验。不过这却是我们认为最准确的。我们可以通过对一些公板PCB板卡的走线和元件的位置来判断PCB的层数。因为在当前更新换代如此之快的IT硬件行业,有能力重新设计PCB的厂商毕竟不多。

比方几年前大量采用6层PCB设计的9550显卡,细心的朋友可以比较一下它和9600PRO或者9600XT的板型有多少不一样呢?只是省略一些元件,而在PCB上保持了高度的一致。

在上个世纪90年代,那个时候普遍流传一种说法:将PCB竖立摆放可以看出PCB层数,很多人都相信了。这种说法后来被证明是无稽之谈,就算当时的制造工艺再落后,比头发丝还细小的距离眼睛怎么能够分辨出来?后来这种方法继续延续并修改,逐渐演化出另一种测量方法。现在有很多人相信可以用“游标卡尺”之类的精密的测量仪器测出PCB的层数来,此种说法我们也不敢苟同。

PCB的层数怎么看?

且不论是否有那种精密的仪器,我们怎么就没有看出12层的PCB是4层的3倍厚度呢?不同的PCB会采用不同的制造工艺,本来就没有统一的标准进行衡量,如何根据厚度来判断层数?

其实PCB的层数对板卡的影响很大。比如为什么要安装双CPU至少要使用6层PCB?因为这样可使PCB具有3或4个信号层、1个接地层、1或2个电源层。那么可使信号线相距足够远的距离,减少彼此的干扰,并且有足够的电流供应。不过一般的板卡采用4层PCB设计已经完全足够,采用6层PCB则过于浪费成本,并且没有大多性能提升。

PCB(Printed Circuit Board)的层数可以根据具体应用需求而定,常见的PCB层数包括单层、双层和多层。 - 单层PCB:单层PCB只有一层导电层,适用于简单的电路设计和低成本要求的应用。它通常用于较简单的电子设备,例如电子钟、遥控器等。 - 双层PCB:双层PCB有两个导电层,通过通过通过适当的铜箔和通过连接两个层之间的通孔(VIA)来实现电路连接。它在设计上相对复杂一些,适用于一般的电子设备,如家用电器、工控设备等。 - 多层PCB:多层PCB有三个或更多的导电层,通过通过铜箔和通孔将这些层连接起来。多层PCB可以提供更高的集成度和更好的电磁兼容性,适用于高性能和复杂的电子设备,如计算机、通信设备等。 在进行PCB布局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 信号完整性:合理布局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信号引线长度、交叉和干扰,确保信号完整性和抗干扰能力。 2. 热管理:布局应考虑器件的热分布,避免热点集中,合理规划散热器件和散热路径。 3. 电源和地:合理分布电源和地,确保电源线和地线的低阻抗路径,减少功率噪声和接地回路问题。 4. 信号和电源分离:避免信号线和电源线相交,减少互相干扰的可能性。 5. 电磁兼容性:布局时要考虑减少电磁辐射和敏感信号的电磁干扰,采取屏蔽措施和合理的信号走线规划。 PCB电源线线宽的选择通常取决于电流需求和电压降。较大的电流需要更宽的线宽来降低电阻和电压降。一般而言,根据标准线宽规范,可以通过计算或使用在线PCB设计工具来确定合适的线宽。同时还需要考虑PCB厚度、铜箔厚度等因素。对于高功率或高频率应用,可能需要特殊的功率线设计和规划。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