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整理自博主大学本科《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自己完成的实验报告,以便各位学习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小伙伴们学习、参考。
——
*实验环境为学校机房实验箱(EL-JY-II型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系统一套,排线若干)。
目录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半导体静态随机存储器RAM的特性和使用方法;
2.掌握地址和数据在计算机总线的传送关系;
3.了解运算器和存储器如何协同工作。
二、实验内容
学习静态RAM的存储方式,往RAM的任意地址里存放数据,然后读出并检查结果是否正确。
三、实验步骤及实验结果
1、工作原理
实验中的静态存储器由2片6116(2K×8)构成,其数据线D0~D15接到数据总线,地址线A0~A7由地址锁存器74LS273(集成于EP1K10内)给出。黄色地址显示灯A7-A0与地址总线相连,显示地址总线的内容。绿色数据显示灯与数据总线相连,显示数据总线的内容。
因地址寄存器为8位,接入6116的地址A7-A0,而高三位A8-A10接地,所以其实际容量为28=256字节。6116有三个控制线,/CE(片选)、/R(读)、/W(写)。其写时间与T3脉冲宽度一致。
当LARI为高时,T3的上升沿将数据总线的低八位打入地址寄存器。当WEI为高时,T3的上升沿使6116进入写状态。
2、实验步骤
Ⅰ、单片机键盘操作方式实验
注:在进行单片机键盘控制实验时,必须把K4开关置于“OFF”状态,否则系统处于自锁状态,无法进行实验。
(1)实验连线
实验连线图如图3-1所示。
注:连线时应按如下方法:为了连线统一,对于横排座,应使排线插头上的箭头面向自己插在横排座上;对于竖排座,应使排线插头上的箭头面向左边插在竖排座上。注意:F4只用一个排线插头孔
(2)写数据
注意:操作过程中,可按【取消】键来取消上一步操作,重新输入。
- 系统初始化:拨动清零开关CLR,使其指示灯灭。再拨动CLR,使其指示灯亮。
- 选择实验3:在监控指示灯滚动显示【CLASS SELECt】时按【实验选择】键,显示【ES--_ _ 】输入03或3,按【确认】键,监控指示灯显示为【ES03】,表示准备进入实验三程序。
- 设置写操作:监控指示灯显示为【CtL= - -】,输入1,表示准备对RAM进行写数据,在输入过程中,可按【取消】键进行输入修改,按 【确认】键。
- 设置8位二进制地址:监控指示灯显示【Addr- -】,提示输入2位16进制数(8位二进制)地址,输入“00”按【确认】键。
- 设置16位二进制数据:监控指示灯显示【dAtA】,提示输入写入存储器该地址的数据(4位16进制数),输入“3333”按【确认】键。
- 发送写入命令:监控指示灯显示【PULSE】,提示输入单步,按【单步】键,完成对RAM一条数据的输入,数据总线显示灯(绿色)显示“0011 0011 0011 0011”,即数据“3333”,黄色地址显示灯显示“0000 0000”,即地址“00”。
- 继续写入其他数据:监控指示灯重新显示【Addr- -】,提示输入第二条数据的2位十六进制的地址。重复上述步骤,按表3-1输入RAM地址及相应的数据。
(3)以键盘操作方式实验,填写并验证表3-1中数据
- 选择实验3:按【取消】键退出到监控指示灯显示为【ES03】,或按【RST】退到初始状态进行实验选择。
- 系统初始化:拨动清零开关CLR,使其指示灯显示状态为亮→灭→亮。在监控指示灯显示【ES03】状态下,按 【确认】键。
- 设置读操作:监控指示灯显示为【CtL= - -】,输入2,表示准备对RAM进行读数据,按【确认】键。
- 设置8位二进制地址:监控指示灯显示【Addr- -】,提示输入2位16进制数(8位二进制)地址,输入“00”,按【确认】键。
- 发送读命令:监控指示灯显示【PULSE】,提示输入单步,按【单步】键,完成对RAM一条数据的读出,数据总线显示灯(绿色)显示“0011001100110011”,即数据“3333”,地址显示灯显示“0000 0000”,即地址“00”。
- 继续读取其他数据:监控指示灯重新显示【Addr- -】,重复上述步骤读出表3-1的所有数据,注意观察数据总线显示灯和地址显示灯之间的对应关系,检查读出的数据是否正确。
注:6116为静态随机存储器,如果掉电,所存的数据全部丢失!
Ⅱ、开关控制操作方式实验
注:为了避免总线冲突,首先将控制开关电路的所有开关拨到输出高电平“1”状态,所有对应的指示灯亮。
(1)实验连线
拨动清零开关CLR,使其指示灯显示状态为亮—灭—亮。
(2)往存储器写数据
往存储器的FF号地址单元写入数据“AABB”,操作过程如下:
(3)按上述步骤按表3-2所列地址写入相应的数据
(5)从存储器里读数据
按上述步骤读出表3-2数据,验证其正确性。
四、实验结果的分析与总结
本次实验由我独立完成。以下是我对于实验结果的分析与总结:
- 通过实验,我掌握了半导体静态随机存储器RAM的特性和使用方法。RAM是计算机中最常用的存储器之一,它的读写速度非常快,而且可以随机存取。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学习了RAM的存储方式,以及如何往RAM的任意地址里存放数据并读出数据。
- 我学习了地址和数据在计算机总线的传送关系。计算机总线是计算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用于传输数据和地址信息。在实验中,通过老师讲解和自己实操,我巩固了地址线、控制线和数据线的连接关系,以及如何通过总线将地址和数据传输到存储器中。
- 我还了解了运算器和存储器如何协同工作。运算器和存储器是计算机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通常需要协同工作来完成计算机的各种任务。在实验中,通过运用键盘和开关两种方式完成实验,我们感受到了如何控制运算器和存储器之间的通信,以便完成数据的读写操作。
- 实验重点是实验原理和读写时序。在实验中,我们需要了解RAM的存储方式、总线的连接关系以及读写操作的时序要求。为了更好地理解计算机存储器和总线的工作原理,我重新翻看了课本教材对相关知识点的解说。因此我得出结论,在实验前,我最好要认真学习这些课本上的知识点,这样才能确保实验的成功完成,以及在实验中巩固对理论的理解。
- 最终,通过本次实验,我达到了深入了解计算机存储器和总线的工作原理的实验目标,掌握了RAM的使用方法,同时也提高了我们的实验技能,对于电学箱的运用更加熟悉了。这些知识对于之后的计组综合实验的开展很有帮助。